浅谈初学者对民族与美声的理解
2014-09-22吴迪
吴迪
摘要:在声乐领域中,关于民族与美声唱法的讨论与研究,在我国已经持续了半个世纪之多。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并非截然相反,从本质上讲,它们之间存在着相通之处。对于初学者而言,对唱法的掌握不可过于拘泥于民族或者美声唱法的限制,而要在充分领会和正确理解民族与美声关系的基础上,掌握二者的相互融合,完善自己的唱功和唱法的技巧。文章通过分析比较民族与美声的唱法,以帮助初学者正确理解这两种唱法,进而掌握到适合自己的歌唱方法。
关键词:初学者 民族 美声
民族与美声两种唱法,源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风格和练习技巧及要求上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但是二者在声乐学习过程中的相通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以及相互融合,对初学者的声乐学习发挥着极为关键性的作用。在我国,当前声乐的发展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美声的不断深入和影响对声乐学习也不断介入,并对声乐学习提出了融合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新的要求,进而是初学者在很好地掌握自己的唱法、唱功的基础上,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我国的声乐发展。
一、对民族与美声的理解
民族唱法早在我国原始社会就已经起源,那时伴随着人类劳动一直不断发展至今,长期以来形成了本民族所特有的唱法。最初主要表现为“劳动号子”,而其在今天也有许多地区存留的号子被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当前的民族唱法表现风格多样化、民族化、技巧化等特征明显。而民族唱法主要包括的范畴有戏曲、曲艺、民歌以及具有这三种风格地其他创作演唱方法,并且在当前人们根据审美方式的转变,也将传统的民族唱法结合以有效的美声唱法,在确保民族唱法的基础上实现了与美声唱法的有效融合,进而丰富和完善了民族唱法在当前的不断发展。并且,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有效融合在当前声乐课程教学中也被视为重中之重,并使得学生对声乐课程的学习要求也进一步提高。
而美声唱法起源于欧洲,早在欧洲文艺复兴的影响下由歌剧的出现而产生。随着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地不断发展,其歌剧的发展和完善也不断对唱法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影响,正是在歌剧的影响之下,美声唱法应运而生。因此,西方音乐便更多地对声部音乐教学和复调进行强调,随着歌剧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美声唱法的出现为欧洲满足剧情发展需要和人们对音乐欣赏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强有效的基础,而美声唱法的这一系列发展必然离不开欧洲伟大的歌唱家们的不断探索和刻苦钻研。因此,美声唱法的发展和其独到之处必然有其精华和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在唱法技巧上,民族唱法多要求气出丹田,运用横隔膜呼吸,喉头自如移动,进而实现声乐演唱。而美声多强调的是运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气息均匀流畅,稳定喉头,进而实现其独特的声乐演唱方式。由于唱法要求和表现形式的不同,使得其声乐表现形式也各有所异。但二者可以实现相互借鉴,对初学者而言在正确理解两种唱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还是对自己声乐唱法的寻找和掌握有很大意义的。
二、初学者正确处理民族与美声,完善自身唱法
众所周知,早在60年代,我国便出现了吴雁泽这样一位可以准确把握中外两种作品并进行演唱的歌唱家,更为重要的是在当时其演唱就广为听众喜爱和接受。与此同时,这也是我国第一次实现了将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有机结合,即实现了将两种唱法相互融合的可能。因此,对于每一位初学者而言,在自己的声乐学习中正确处理两种唱法的关系,美声唱法追求发音的本质美,同时对发声的通畅性和声音的力度有所要求,而民族唱法主要讲究真实自然,要求做到咬字、归韵、收音,初学者要想对两种唱法掌握得游刃有余,就要对两种唱法特点全面把握,以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和发展,并真正寻找到适合自身演唱的唱法和技巧。
声乐学习的过程的初期,对每一位初学者而言都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在声乐课堂学习中还要求每一位初学者打好根基,对我国的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基本学习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握,扎实声乐学习基本功,真正实现“中西结合,推陈出新”,进而让两种唱法为自己的声乐歌唱服务,并在不断地学习和练习中寻找到自己的唱法并使得自身的唱功也有明显的进步和完善。为此,理应加强对本民族唱法的批判性继承,并不断吸收和融合美声唱法中的精华部分,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洋为中用”两点。进而,在每一位初学者都认真做到此的基础上,不仅仅实现了其自身唱法的完善,并对我国原有民族声乐文化的不断健全发展和进步做出了有力的推动,真正地在乐坛上散发其强大的魅力。另外,演唱者要对音乐作品有一个准确的理解与体会,将作品中真挚的情感、婉转的旋律、与其文学性完美展现,尽力融入到作品当中,通过自己的技巧,展开想象,进去角色,使音乐作品的思想得到升华。
三、结语
民族和美声在声乐中的唱法、风格、表现力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但二者存在的相同之处并不容忽视,二者一点也是值得每位初学者都值得引起足够高的重视的。为此,初学者理应在声乐的不断学习中,正确理解和掌握民族与美声两种唱法,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充分认识本民族唱法和借鉴、吸收美声唱法的精华部分,并为己所用,从而真正寻找到适合自身的唱法,发挥自己的声乐歌唱能力和水平。在更大程度上,也为我国声乐的发展做出一定意义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雪敏.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之比较研究[J].音乐创作,2011,(02).
[2]夏朗,邱琳琳,解宇.浅谈初学者对民族与美声的理解[J].音乐时空,2013,(04).
[3]宋永强.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审美差异与相互借鉴[J].艺术科技,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