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民旅游休闲”促进城镇化转型升级对策建议

2014-09-22张瑞静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年19期
关键词:城镇购物商业

□文/张瑞静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河北·石家庄)

“居民旅游休闲”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力支撑。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居民旅游休闲,服务的对象核心是居民,同时兼顾游客,构建宜居、宜游、宜业的城镇旅游休闲空间,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居民休闲意识的觉醒、旅游休闲需求的增强,传统城镇功能渐渐满足不了居民的休闲需求,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在居民旅游休闲导向下,传统城镇面临的课题是如何丰富城镇功能、提升城镇特色、调整城镇产业、增强城镇发展竞争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城镇化发展转型:从“形式城镇化”向“功能城镇化”、“特色城镇化”转型

城镇化的直接表现是农业人口向城镇集聚,促进城镇空间的扩张。这种形式上的城镇化,致使城镇建设毫无特色,千城一面。随着城镇化向深度进军,以及人们对休闲空间、休闲活动日益增长的需求,城镇化建设一方面要强化城镇功能;另一方面要凸显城镇特色。

在强化城镇功能方面,尤其要强化城镇“旅游休闲”功能,早在20世纪三十年代《雅典宪章》中,就第一次明确提出“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活动是研究及分析现代城市设计时最基本的分类。在传统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游憩”功能往往被忽视或弱化。中央城镇化会议指出,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因此,城镇游憩功能的提升,是政策发展的导向,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在凸显城镇特色方面,特色的“旅游休闲”是形成特色城镇的有效途径。因为“旅游休闲”一方面是要吸引外来游客旅游,必定要具有一定的特色,建设区别于其他城镇的旅游产品,形成旅游吸引力;另一方面要服务城镇居民休闲,吸引居民休闲,需要营造区别于生活、工作的特色空间。这种空间应包括城市休闲公园、休闲街区、环城市游憩带、特色旅游村镇等。

二、城镇产业转型:从“第二产业”主导向“旅游休闲”引领的“第三产业”转型

我国城镇化发展道路与西方不同,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城镇化走过的道路是“产业集聚”促进“人口集聚”,而我国城镇化一般先是“人口集聚”,后有“产业集聚”。在产业集聚方面,又以建设“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第二产业集聚发展。随着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人口集聚必定需要产业集聚支撑,传统第二产业主导的产业支撑,也将面临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升级。

旅游休闲产业,因关联性大、带动性强,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就业、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就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旅游休闲业作为生活性服务业的典型代表,同时具有生产性服务业的属性,如农业与旅游休闲融合,发展农家餐饮与住宿、农产品购物、农事活动体验等休闲农业业态,提升传统农业种植、养殖的产业附加值;工业与旅游休闲融合,发展工业旅游观光、工业旅游体验、工业产品购物体验等,促进工业产品的销售、创意制作等。而旅游休闲向工农业延伸,可以发展如旅游休闲器材装备制造、旅游休闲食品种植养殖等。因此,在城镇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中,旅游休闲能有效地“提升一产,促进二产,带动三产”,理应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导产业,引领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城镇商业转型:从“购物商业”向“休闲商业”、“体验商业”转型

随着信息化、电子商务及旅游休闲的发展,城镇中传统单纯以“购物”为主要功能的商业街、商城与购物中心,受到“网上商城”的严峻挑战。要保持或激活城镇商业的活力,传统城镇商业发展模式需要转型。

新型城镇商业要超越单纯的购物功能,从传统的“购物商业”向“休闲商业”、“体验商业”转型,增加商业的休闲功能与体验性。要建设特色商业街、商业休闲综合体,如酒吧街、美食街、风情购物休闲街区、一站式购物美食休闲娱乐综合体等,还要提高商业文化的制造能力,不断制造商业活动、商业魅力、文化体验等。如可将艺术家的画展、艺术展、爵士音乐会等引入到shoppingmall中,提高购物的文化品位。类似这种的体验式消费能够带来活跃的商业氛围,显著提高商业价值,还可以增加零售的消费机会,也凝聚了人气。这样才可以寻求到电商所不能提供的服务和差异化营销。

事实上,逛街购物不仅仅是“买东西”,更是一种消遣、社交方式。数据显示,即使在电子商务最发达的美国,线下消费的比例依旧高达92%,这不仅仅是因为线下的服务不能装箱运送,更重要的是快递本身无法传递社交体验所带来的快乐。

由此可见,创新的、有文化附加值的体验式商业模式,能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非购物类别业态对人气的吸附力很可观,能提供全方位的消费体验,能让广大的居民、游客驻足、逗留,并且形成重复消费。

四、城镇交通转型:从“公共交通”向“游憩交通”转型

传统城镇交通建设的重点是公共交通,新型城镇建设面临居民日益增长旅游休闲的需求。首先要提升公共交通设施的旅游休闲功能。可用城镇公共交通网络将城镇绿地、历史文物、优秀建筑等资源有效的串联,在有限增加绿地面积的同时,借用现有的道路绿地、带状公园等绿地,融入休闲游憩、生态保护、交通通行等功能。另外,建立健全休闲配套服务如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轮渡码头、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增加旅游集散、旅游咨询服务功能;其次要增强“游憩交通”建设力度,进行城镇慢行系统规划。慢行交通既是城镇交通出行方式中的一类独立出行方式,也是其他机动化出行方式不可或缺的衔接组成。通过营造环境优美、尺度宜人、高度人性化的慢行环境,可以增进居民之间的情感交流、保护居民的生活安全、促进居民创造力的发挥。并可直接支持城镇休闲购物、旅游观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提升。如可以规划建设自驾车营地、自行车风景道、游船、低空飞行等“休闲型”交通配套设施及其服务。

五、城镇公园转型:从“城市公园”向“旅游景区”转型

城镇公园是城镇居民重要的游憩场所,随着居民休闲能力的增强,传统城市公园已经满足不了现代人们的需求。城市公园除了为市民提供开放式的绿地休闲空间外,尚需丰富城市公园的功能,增强城市公园的特色,通过增加具有城镇地方特色的文化景观、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等设施及活动,提升城镇公园的休闲功能。同时,考虑外来游客休闲的需求,提升标识导向系统、解说系统、交通集散系统等的建设,通过创建国家4A级、5A级旅游景区,促进城市公园的旅游化,构建宜居宜游、居民与游客共享的理想空间。

此外,小型的城市主题公园,包括娱乐主题公园、体育运动主题公园等,将成为城镇公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城镇公共设施转型:从满足“居民”需求向满足“居民与游客”需求转型

传统的城镇公共设施主要为居民提供服务,新型城镇化还要为外来游客提供服务。但目前对于大多数城镇而言,其都市化的开放空间更多的是为城镇居民服务,旅游化的缺失是城镇旅游休闲的软肋。因此,本着“城镇旅游化、旅游标准化”的原则,要对城镇进行旅游化的提升改造,在被城镇空间割裂的旅游断裂带上进行缝合和串联,并在现有设施和环境的基础上加以旅游化改造,完善标识系统的旅游化、市政绿化的旅游化、服务窗口的旅游化以及服务设施的旅游化,最终处理好五大关系:旅游休闲空间与城市空间之间的关系、旅游休闲设施与城市设施之间的关系、旅游交通与城市交通的关系、旅游休闲与居民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免费开放与收费经营的关系,构建居民与游客共享公用的城镇公共设施体系与服务系统。

总之,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人们健康生活方式的转变,旅游休闲开发一方面可以拓展城镇居民旅游休闲的空间,满足居民短程旅游休闲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升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作为探索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城镇购物商业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我们为什么选择网上购物?
文化边城镇远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圣诞购物季
商业前沿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不可错过的“购物”APP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