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我国高校学分制建设的思考

2014-09-22陶琳瑶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年18期
关键词:学年学分制学分

□文/陶琳瑶

(辽东学院经济学院 辽宁·丹东)

一、学分制的历史沿革

19世纪末学分制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1918年北京大学在国内率先实行“选课制”,1978年国内一些大学开始试行学分制,学分制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发展迅速,这与其自身特点不无关系。

(一)学分制的定义。学分制及学分积累制,是目前高等学校经常使用的一种按学分累计成绩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在预定的学习时间内,以读满一定数量的学分为毕业标准,学分制是以学分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一个单位,配以教学计划从而确定教学目的和学生取得成果大小。随着中国教育制度发展,教育体系的完善,学分制已经不单单是学习中的计量单位,逐渐成为高校实现教学管理的制度手段,跨越了学年制,打破了教学时间与学科空间上的界限。

(二)学分制的特征。学分制的实质,是保证学生对知识最低限度的积累,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在满足社会对基本人才需求的同时,可以凸显出个体对知识掌握的侧重点不同,实现教育的灵活多变和素质教育水平的提升。

第一,科目引导性强。根据学科建设要求,科学合理划定学习的科目,根据侧重点不同,依托学分制引导学生有效地选择科目,并完成科目学习,达到学习计划要求。

第二,单位标准可塑性强。高等教育过程中,通过课时、实践、考试等多方面作为获得学分标准,其表现了学分制可塑性强的特性,他完全适应高等教育对学生学习方向的把握,通过在教学中合理安排科目学分,分配比例,获取难度,科学地衡量学生学习量多少,实现教育教学目的。

第三,延展性强。学分制以其自身特点,在高等教育实践中被逐步细化,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学分体制。完全学分制、绩点学分制、加权学分制、附加学分制。

完全学分制是一种把必须取得的毕业总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要求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及教学环节的学时量,确定每门课程的学分,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规定各类课程的比例,以及准予学生毕业的最低总学分。

绩点学分制是在学分制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能用以显示学生每门课程的学习成绩的质量,以及学年和毕业总成绩质量的教学管理制度,其计算公式为:学分绩点=学分×绩点。

加权学分制也是在学分制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能用以显示学生对某些重点课程的学习质量,以区分学生专业水平高低的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加权学分,将教学计划中的学分根据课程类别、修业成绩差异等分别确定不同的权重系数,计划学分乘以权重系数,得出加权学分,以区分学生学习成绩优劣,并作为选拔尖子生、评优、评奖的重要依据。

附加学分制是在要求学生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最低学分外,还应修满课外附加学分才能毕业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一般说来,课外附加学分可根据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与学术活动、思想品德与社会工作、文体活动与公益活动的情况来评定。

二、学分制在国内高校应用特点

学分制作为目前国内高等教育普遍采用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共性。

(一)学分制功能单一性。学年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模式,其通过简单的时间排序,按年度划分学习过程,从而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学年制很容易被老师和学生接受。学分制贯穿在学年制中,其地位和功能逾期叠加,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被学年制取代,在教学过程中学分制的功能相对单一,他逐渐演化成了只是用来衡量学生学习达标与否的指标。而其自身的引导性、可塑性、延展性都没有得到应用与发挥。

(二)学分制对基础课程的倾向性。中国的教育特色就是打牢基础,基础课程是教学过程中最被老师看中的,并加以侧重。传统学年制教育课程安排配以学分制的教育管理结构是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的特色,由于先基础后专业、先理论后实践的循序渐进教育模式,导致学生往往被学年制束缚,大一不能修大四学科,加上学分在基础性学科上的比重较大,形成了学生刚入学就有学业负担沉重,快毕业又无事可做的现象在大学里比比皆是,虽然学分都已获得,但由于学分对基础学科的倾向,导致了教学分配不合理、不科学的现象存在。

(三)学分制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学分制的应用除了最终的评判性,在最先的学习科目的选择上,需要学生自主判定,从而学分制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产生了影响。在校大学生由于认识能力有限、自主选择能力较弱加上对专业理解程度又不高,学生会出现对自身认识不足、对自我评价不够、对自我设计不完善等多方面问题。目前各大高校采用导师和导员辅助的方式帮助学生选择学习科目,但这些行为显得多余,反而忽略发挥学分制的自身优势,没有能够依托学分制的教育管理特性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目的,通过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学分比例分配,适当、合理、正确地影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学分制框架内的个体得到突出,又能科学合理地区分不同专业与不同学科的区别,让学科的存在更具价值,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意义,并且不做无用功。

(四)学分制与高校收费的不统一性。高校的学费一般按学年收取,这也是学年制在高等教育体系内潜移默化的结果,按学年收取学费会出现各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学费一样的情况,出现了形式化的不合理现象。学分制作为能够评判学生获得知识量多少的标准,完全可以用来衡量学校出售教育的成本,实现学费与学分制的统一性,可以进一步打破各高校间人员的交流,实现中国教育资源的共享,适合中国国情,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

三、我国高校加强学分制建设对策分析

(一)推进教育制度改革。“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中国教育未来发展的最高目标,要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我们打破现有封闭的教育模式,建立开放的、科学的、人性化的教育体系。学分制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管理模式,其自身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灵活性,立足学分制的教育制度建设在一段时期具有很强的发展空间,可以通过改革创新,合理优化学分制,打破学年制的固化,进一步推动教育体系的改革。

(二)利用学分杠杆优化课程体系

第一,利用学分制教育管理,适当增加选修课和实践课程数量,提高质量,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选修课与实践课作为学分制推行的关键因素,是优化教学体系,做好素质教育的关键。

第二,注重学科交叉、文理渗透。打破学科限制,合理设置课程,通过学分手段,创造学生夸学科学习机会,拓展学生学习领域,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科交叉依托学分分配手段,可以使高等教育更加全面,学科融合性更好,多元化的因素对学科自身发展和学术交流有着极大的帮助。

(三)学分制推动教师流动性。传统的师资力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对固定,随着改革开放,教师外聘成为了知识流动的方式,但这种流动只局限在课时以外、休息时间。学分制加速了学科建设的灵活性,同时也对不同专业的老师需求增加,进而促进教师的流动,打破教师流动授课的限制,提高社会知识利用率,有助高校自身的发展,有助社会优势资源的高效利用,对学校建设有着极大的帮助。

(四)加强对学生的科学管理。学分制的进一步发展会促使班集概念破碎,学生的团队精神会变得薄弱,高校应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团队荣辱感和自我控制能力。这些也需要以学分制为依托,增加校园集体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的比重,弥补知识教育以外的缺失的同时,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认同感。

(五)建立教育体系内统一的学分制收费体系。教育资源市场化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的最佳途径,如何为每一位求学者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就要从教育收费的统一性入手。教育收费的标准化,可以打破中国教育各自为战的封闭空间,同时也是吸引更多外国学生、学者来华留学的必由之路。科学合理的收费体制,应与科学的教育管理体制相互融合,学分制作为一种优势教育管理体制,应该作为高等教育收费的参照标准之一。

[1]孙山.地方高校学分制改革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李桂红.我国高校学分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学年学分制学分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全国第17届可拓学年会”征文启事
第二届星火学年
学分美食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现在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