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习“自由行”
——从佐藤学《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中得到的启发

2014-09-22袁菊华

文教资料 2014年15期
关键词:越学越佐藤旅行

袁菊华

(苏州市立达中学校,江苏 苏州 215000)

让学习“自由行”
——从佐藤学《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中得到的启发

袁菊华

(苏州市立达中学校,江苏 苏州 215000)

旅途生活中我们越来越倾向于“自由行”,那么在学习中,不妨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足预习“功课”,在合作中平等地参与学习,彼此倾听,不断反刍,注重学习过程而非结果,如此将能领略到学习“旅途”中真正的美景。

预习 合作 倾听 反刍 过程

旅行中,我们常常感叹跟着导游跑,下车拍照,上车睡觉,整个旅行回忆起来,支离破碎,于是很多人选择了自由行,虽然预备功课做起来繁琐,但却能将整个旅行抓在自己手中,逍遥自在、悠闲笃定,旅行就能看到真正的风景。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在有老师做“向导”的学习中,学生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而是跟着老师到处跑的观光客,被动接受一张张“快餐照”,事后却很少拿出来欣赏。

基于此,笔者提倡学习要如“自由行”一般,把学习的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且行且欣赏,在哪里停,停留多长时间,完全由自己做主,如此整个旅程便都是收获。

一、做足预习“功课”,使学习事半功倍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有两点最为突出: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每个学生对文本的解读都会形成独属于自己的理解,相应地产生个性化的疑问,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如果只是依循教参的解析,对文本肢解,或把自己认为的重难点加以罗列,只能是教学中的自说自话,就像旅途中的向导,按着景点介绍词一一介绍,很少顾及游客的感受。学生学习过程如果也这样,就会感到枯燥无趣、来同嚼蜡。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先行预习,把不理解的内容做上记号,学起来就能有的放矢。相应的,“教师要深入把握教材”,了解学生,“教师的责任不是进行‘好的学习’,而是要实现所有儿童的学习权利,尽可能提高儿童学习质量。只有认为每个学生的思考或挫折都是了不起的,并且认真倾听每个儿童的低语或沉默,才能获得教学的立足点。所以,创造性的老师总是能够接受儿童的多样性和教材的发展性”。(佐藤学语)笔者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的预习提问,常常鼓励学生深入阅读,多维提问,并不遗余力地在课堂上强化这一点。有相当一些学生在预习作业中能就即将学习的篇目提出包括结构、立意、选材、语言等多个方面的多种问题,有些问题甚至能够激发笔者进行深入思考,从而确立教学的重难点。如此,课堂上师生间潜在的对话机会无形中就多了很多,学生关注自己的提问,更关注自己的提问是否在课堂中被提出来作为一个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存在,这样的成就感让他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建设中。

二、组织小组合作教学,让每个学生都平等地参与学习

新课标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旅游途中,一大堆跟着导游的游客中,真正用心倾听导游讲解的并不多,更多的旅客喜欢通过自己的眼睛发现美、欣赏美。课堂中,如果学生只是亦步亦趋,较少加入自己的思考,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知识的复印机,除了有利于考试,再无他用。

所以,教学中,不妨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通过同龄人之间的交流,自然而然地达到他所能达到的高度。

“与围坐在教室前面共同讨论相比,实验中各自小组的小型对话使学生学到了更多、更实际的东西。在建立了共同学习关系的教师中,儿童的学习总是能够超越教师的计划和认识而深入展开”。这是有过上万场听课记录的日本学者——佐藤学先生的课堂发现,作为旁观者,他发现了课堂上这样两种讨论形式的区别所在,即全班范围内的合作讨论效果不及小组范围内的合作讨论效果好,通过近距离的倾听,“一个人的发现会唤起其他人的发现,从而产生新发现的连锁效应”。佐藤学认为,学习不但是通过与教师的交流,更多的是通过儿童之间的相互交流而展开的。学生将所有同伴的发言都记在心上,并在联系中理解同学的发言,形成自己的理解和发言。

三、养成彼此倾听的习惯,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有向导的旅行中,即使经验丰富的游客也不太愿意充当别人的讲解员,旅客之间往往从陌生走向陌生。而自由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正因为大家的利益互相捆绑,旅行的愉快建立在每一个游客的努力基础上,于是大家就会分工合作,彼此倾听,互相协商。

建立合作学习关系的教师具有共同特征,即教师活动追求的核心是“倾听”。这一行为最初虽然是被动的活动,但是对于创造性教师来说,却能够在学生之间建立最为能动的关系。学生之间正因为阅读经历、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所以彼此的倾听有助于阅读经验的增长和阅读视野的开阔,并在思维方式上产生刺激。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为使彼此间的倾听更好地进行,每个人都要把自己最强的本领显现出来,同时要尊重他人的发现和成果。通过倾听关系形成合作学习,为返璞归真教学的全面展开提供可能。

在笔者的教学中,经常有学生在随笔中提及课堂上某位学生的话语,甚至能够原话再现,并对此表示极大的赞赏,同时将这种吸收辐射到自己的理解和学习中。

四、运用反刍强化倾听的效果和合作的形成

当然,即使是“自由行”,有时仍然不可避免地要雇佣临时向导,或者至少团队中有一个能顾全大局的领袖,能够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以确保每一位游客的利益最大化。

出于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诸如教室过大,学生发言声音过小等,课堂上学生的精彩发言有时不能很好地传递给每位学生,这时组员之间有必要进行反刍,反刍得越深入,越有利于合作的形成。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成员将彼此的倾听所得写下来,然后请小组内的发言者反刍给其他小组,教师也可以进行必要的反刍。“创造合作学习的教师与单向灌输教学的教师的差异就在于是否借助‘反刍’保障班级全员的学习”。教师的责任不是进行“好的学习”。而是实现所有儿童的学习权利,尽可能提高儿童学习质量。只有认为每个学生的思考或挫折都是了不起的,并且认真倾听每个儿童的低语或沉默,才能获得教学的立足点。课堂思维的碰撞像是投入小石子的湖心,水波慢慢向四周蔓延开去,形成思想的涟漪,合作学习将从互相倾听各自的“独唱”转变为交响的关系,彼此之间的共进可以实现共同的目标。

所以,留给学生点评、质疑、激辩等互动时间,是有利于课堂知识反刍的具体举措和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动起来,学习才是生态的。而教师则要致力于学习当中的“生态游”,这才是一种健康的“旅行”方式。

五、以记录代替考试,注重学习过程而非结果

舒婷在《仁山智水》一文中,调侃男人们“进入风景区,四下里抢镜头,生怕不赶紧套住,那奇峰峻岭将一溜烟跑开去”。如果旅行的终极意义只是为了几幅照片,那么旅行也就失去了它真正的意义。“与男人目光熠熠相比,女人多半闭着眼睛,浑身毛孔却是张开的”。(舒婷语)内心安宁恬静,方能真正感受到自然山水的魅力。正如学习,须得张开浑身的毛孔,用心体悟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方能学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能够“长治久安”的。换言之,自由行可以相应地更贴近旅行的本来面目。

为了考试来教学,这是本末倒置的教育活动。所以废除分数,以“文章记录”的方式展示学生的学习特征和课题,无疑是一种适宜的评价方式。学生为了考试能考出高分,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作弊事件层出不穷,而要杜绝,无疑应该更换评价机制,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学生一天不能从考试中解放出来,就一天不能安享学习旅途中曼妙的风景。

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极为重视作文教学,重视学生素材的积累,重视学生捕捉点滴细节的能力,鼓励学生平时多写,同一个素材从多个角度来写,学生往往能够发现他人所不能见的亮点,锤炼自己的眼光,同时享受学习过程。正如佐藤学所说的:“人的学习就是这样,越学越谦卑,越学越深沉,越学越知性,越学越安宁。”

当然,本文在这里只是以旅行作比,和导游相比,教师在学生学习中起到的引领作用,毕竟不是导游所能比的,对象不一样,性质更不同。拿旅行说事,只是想把问题说得更为通俗,既然我们在旅途中越来越倾向于“自由行”,那么不妨向佐藤学学习,把学习的主权还给学生,注重“游客”心声的表达和需要,而不是一味强加,否则,反而失去学习的本意。

猜你喜欢

越学越佐藤旅行
排长教我写家书
佐藤海山的诗
中日两国合作学习理论的比较研究——以王坦与佐藤学为例
活用公式 水到渠成
掏尽红心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