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策略

2014-09-22刘建勤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 2014年9期
关键词:物体高中物理探究

刘建勤

根据新颁布的课程改革要求,课堂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教学过程中应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师生互动,在提问、交流、解答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课堂应突破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为考试而教,更多的应注重学生的能力和情感发展,师生课堂互动的一个重要方法——课堂提问应摆在何种地位呢?笔者认为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贯穿教学始终,就其作用而言,有效的提问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具体的案例,就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这一问题进行简单探讨,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一、高中物理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1.过频或过少

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数量和提问的频次不当,要么过多,要么过少.有一些老师认为大量的提问可以加强师生互动,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但是过多的问题使学生应接不暇,忙于思考,以至于跟不上老师的思路,课堂教学模式也由“满堂灌”变为“满堂问”.这样做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过于频繁的提问往往使学生没有思考时间,达不到预期效果,使学生跟不上老师的速度,或者由于对刚刚的问题还在思考,而错过老师对重要知识的讲解.过于频繁的提问会使学生消极应对,失去积极听讲的动力.老师经常会在提出问题后就急着进行下一步骤,有些同学还没思考出答案,这会抑制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得学生在老师下次的提问中不再思考,部分学生也由于没能跟上老师的进度而产生焦急的情绪,使得整堂课都在匆匆忙忙地听老师讲,容易顾此失彼.

还有一些教师认为课堂上应减少对学生活动和思维的干预,课堂完全由学生自主探究,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有甚至让学生自发地学习,整堂课的管理不够到位,有些重点知识学生的理解程度不够,或因为没有得到老师的启发和暗示,而无法顺利完成知识探究.实际上这种情况非常不得当,缺少老师管理的课堂效率非常低,完全依靠学生容易使学生的探究方向偏离课堂的重点内容,缺少提问的课堂也不利于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

这两种提问方式都源于对新课程理念认识上的片面性,领悟不到位导致的.

2.提问难度不当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提问必须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部分老师在课上提出的问题难度太大,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脱离比较大,即使给出了充分的时间作答,学生还是不能得到答案,最终不得不由教师灌输.

另一个方面,教师提问的难度较大时,学生心理上会有挫败感,往往因为一个过难的问题而备受打击,产生负面情绪,不利于学习动机的调动,从教学实践经验来看,物理教师应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循序渐进地提问.

3.提问未能面向全体

许多老师选择回答问题的学生时,偏爱选择那些学习较好,积极性较高的学生.老师认为选择有准备的学生可以加快教学进度,因为这些学生往往能够一语中的,回答出老师预期的答案,避免浪费时间.或是将教学的主体定位为中等认知水平的学生,学习较差的学生和不善于表达和表现的学生没有回答问题的机会,通常在答案被其他同学说出来的瞬间被迫结束自己的思考.长期如此,学生学习物理会失去对问题思考的兴趣,有时甚至会产生自卑心理,学习步入恶性循环.

二、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策略

1.把握时机,调控进程

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正确认识课堂提问的功能,领悟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所提问题要结合教学实际,不能想到什么问什么,这样会浪费课堂时间,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要围绕教学重点设计,把握好提问时机,不可随意性太大.保证问题的质量和数量,采用恰当的数量来提问,并且提问后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解答.管理好上课进程,使得学生的注意力不被分散,专心于每一个老师讲解的知识.

例如:笔者进行“探究力、质量和加速度三者关系”的教学时,教材如何处理,学生的具体学情如何?应该设置哪些问题来调动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探究实验的设计和结论的获得.本节课的重点是如何探究“力、质量和加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此之前的初中实验学习中对于多个变量的关系处理方法是“控制变量法”,这是学生较为熟悉的一个物理方法,于是,笔者从这一点出发,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数据的采集.

2.及时反馈,积极评价

积极、鼓励的话语可以给学生带来很大的鼓舞,不经意间的一句夸奖就能使一个学生充满极大的信心,并且也会对物理课有更大的学习动力,甚至爱上这门课程.可见积极的话语有着巨大的力量,而且这也会使其他学生勇于回答问题,争相获得老师的表扬,形成一种奖励机制.并且准确的回应也使学生对自己的答案有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的回答是对是错,是不是需要改进.学生可以在回答问题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例如,“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探究”,生活中,学生可以看到两个轻重不同的物体由同一高度同时下落,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先落地,因而得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的结论,当学生做出这样的判断时,应该鼓励,历史上著名的亚里士多德也是这样认为的.不过,这个结论是不是正确的呢?造成重的物体下落比较快、轻的物体下落比较慢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这样讨论、探究,对问题的认识就逐渐地深入下去,距离所探讨问题的最终结果就越来越近.

3.把握难度,兼顾整体

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兼顾全班同学的认知水平.注意分配好不同难度的问题,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给学习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思考的空间,难度一般的问题提供给学习较差的学生进行思考.使得全班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问题可以去开动脑筋.设置好问题的梯度,循序渐进地引领全班学生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例如,对于必修1中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这一章,如果将基本公式和推论归到一块,多达十几个,而且还涉及到矢量和适用范围等等,再加上用图象来表达物理规律和描述物理过程,如果在这一章的问题设置上,不能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把握好难度和范围,很容易一开始就把刚刚步入高中的新生吓怕了.

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启发,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动力,高中物理教师设计课堂提问时应围绕教材要点,贴近学生实际,分配好问题梯度,有所兼顾,有所侧重,这样才能高效的促进物理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与策略探索

猜你喜欢

物体高中物理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揭开物体沉浮的秘密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力”常考易错点扫描
悬浮的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