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兰亭集序》
2014-09-22李琳琳
李琳琳
在骈俪之风盛行的两晋时代,《兰亭集序》是一篇与众不同的文章,其内涵深刻、言辞清秀、情感真挚、文字流畅,成为东晋文坛一朵奇葩。从文本解读角度来看,学生不仅从解读中领略到文章所呈现的灿然文采,更能从中体会到东晋文人厚重的情感世界与深刻的思辨意识。怎样引导学生去挖掘文章之美,享受阅读之趣,是品读《兰亭集序》之关键。
一、挖掘“乐”,勾连想象
自然之美,蕴含于文字之中,不勾连想象,不足以感受景物之美;不反思琢磨,不足以体会文字描写之妙。在这篇典型的游记散文中,作者在描写山水之间抒发了个人情感、对生死的态度、对人生的看法,虽不乏苍凉悲切之感,但仍给人以直面生死的勇气与豁达。
在教学中教师可展示自然景观与古人集会的图片,播放背景音乐以渲染课堂气氛。在音乐的烘托下,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宴会场景中。学生沉浸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实现了自身情感与课文情境的交融浸染,使赏景自然上升到赏心。作者提出了“仰观宇宙之大”和“俯察品类之盛”的思想,体现了文人把酒吟诗、享乐尽欢之美境。从文学角度来看,“仰”和“俯”两个字正是骈散文风的典型代表。
整篇文章中,作者在写景上虽着墨不多,但字字珠玑、句句融情,写活了景物,也写活了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沿着作者的情感足迹畅游山水,使学生感悟别具情怀的晋风。这就是全文情感波动三步曲的第一步——“乐”。
二、解读“痛”,以言释文
如果说“乐”是一种感觉,那么“痛”是什么呢?是作者对年华逝去的惆怅,是对人生苦短的惋惜,是对世事无常的慨叹,总之是内心深处潜藏的“痛”,潜伏于“乐”的情绪中,在考验读者敏感的心。
一是咀嚼“痛”。在描写文士集会的酣畅淋漓之后,作者巧妙地将读者的情绪带入到“痛”的感受中。“痛”对于每个人都是伴随着“乐”而生的,比如好静之人虽畅谈抱负,却要在室内掩人耳目;好动之人虽托物言志,却又“放浪形骸”。教师引导学生从对比的角度去思考“乐”之短暂与“痛”的如影随形,并咀嚼因惋惜“乐”不长久而产生的“痛”。
二是体味“痛”。作者用了一句“天下名士,少有全者”,写出了东晋文士的隐痛。在门伐世族相倾的时代,文人进入仕途既要有世族背景,又要有家族背景,因而很多文人被无情地埋没了。而文人最大的愿望是抱负得以施展,被社会、世人所认可,清名得以流芳百世。作为东晋文人却只能感怀政治环境之无望,满腔抱负化为空谈。这不得不说是痛苦之源,也成了文人追求暂时之快乐的动机。
三是品尝“痛”。在遥远的东晋时代,作者也同今天的人们一样,慨叹生命无常,光阴短暂。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这一点切入,结合自身的情感经历、生活经验,去揣摩、品尝作者所言“胜筵难再”之“痛”,从而理解作者感怀光阴与抓紧时间纵情欢乐的心情,在作者对生死的态度中感受到人生难免之“痛”。这就是全文情感波动三步曲的第二步——“痛”。
三、感悟“悲”,以文悟思
“悲”与“痛”貌似感受相同,实则不然。“痛”是由感官刺激所带来的感性体验,是情感的直接表达;而“悲”则是内在的情感体验,与人的自身经历息息相关,是对于“痛”的理性分析和评判。因此,可以说“痛”有多深,“悲”就有多深。在这篇文章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一是分析“悲”。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站在理性的角度分析文字中所蕴含之“悲”。主要在文章第三部分,作者于字里行间流露出“悲”的色彩,如“后之视今”一句,表面上交代出作者写此文之用意,实则作者想表达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苟同或内心存在的鄙夷态度。
二是反思“悲”。教师可从“悲”的表现寓意与内在寓意来引导学生探究体会。表面来看,作者写“悲”,即是在传递一种悲伤的基调,比如“每览”二字,仿佛生命无常是一种亘古不变的悲伤。而从内在寓意来看,作者是借“悲”写“乐”,正因为洞察到人生之“悲”,才使得作者格外珍惜眼前时光。与浩瀚之宇宙相比,人之渺小,生命之短暂,怎能不令人唏嘘。
作者以“悲”衬“乐”,表面上慨叹,实则却是积极地与命运的抗争,并引领读者的情感回归阅读之初。这就是全文情感波动三步曲的第三步——“悲”。
在《兰亭集序》一文,教师不仅带领学生与1600年前的古人进行了一场心灵碰撞,体会到作者“由乐转痛”、“由痛转悲”的情感波动,感悟到其直面生死的豁达;更引导学生“外观自然内观情”,挖掘文章之美、解读文章之美。
(作者单位:兴化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