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土地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2014-09-22张佳
张佳
[提要]我国有三大产业,第一大产业就是农业,据统计我国有85%的农民,也就是说我们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土地是农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农民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整个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和基石,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农民问题,而农民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问题,所以对农业土地问题的研究,对农业的发展,甚至整个经济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农业;土地;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6月4日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农业是属于原料产业,它是三大产业中的第一产业,农业是人类的“母亲产业”,早在远古时代农业就成了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社会生产的发展始于农业,有了农业的发展才有了工业的产生和发展,甚至才有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土地,狭义的来讲指的就是地球上的陆地,它是人们生活、发展以及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和自然基础,虽然土地是一切社会生产活动中所共同需要的条件,但是对于不用的生产部门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比如,在工业和其他的非农业部门中,土地并不直接投入到生产过程当,但在农业部门中,土地则是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因而,农业发展的基础是土地,没有土地的合理利用,农业的发展甚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无从谈起。
二、现行农业土地使用现状
我国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面积仅为0.777公顷,是世界人均土地资源量的1/3。而农业土地资源是指农业生产上已经开发利用和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数量和质量的总称,它包括耕地资源、林地资源、草地资源等等。
(一)我国农业土地使用存在的问题
首先,土地开发不合理现象严重。我国虽然拥有世界第三位的土地资源,但我国土地使用现实则是山区面积大,山高谷深,高坡等地带耕地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则土地使用的综合利用率不高,因而在这些地方的人们为了生存就采取了一些不负责任的“开发”方式。最后,则出现了大面积的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填海造陆等一系列违背自然生态规律的发展方式,从而引发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对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其次,农村土地建设的违法违规现象严重。我国对农村村民的住宅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即农村村民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宅基地和耕地不可以同日而语,并且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相应的标准,然而村民们并不按照相应法律法规的规定,而是多占、抢占更多的地去建房子,特别是由于现在土地开发严重,那些城中村的村民们为了在建设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利益,这些抢占地盘或多占地盘、占好地盘的现象更为严重。在农村,不仅违规违法占地现象严重,而且村镇建设规划无序的现象也相当严重。
最后,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严重。农村土地流转指的就是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由于我国建设发展的需要,许多农村的村民都不在家务农,而是在外打工,从而造成了土地的闲置,而且以前的那样小耕小作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在不改变家庭承经营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把股份制引入到土地制度建设,建立以土地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股份合作制,从而实现实效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二)我国农业土地问题现有解决对策
首先,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我国政府提出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对农业发展也是适用的,我国政府应督促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特别是保护18%的耕地底线,并开展农业资源的休养生息试点,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江河湖泊的综合整治、水土保持等重点工程建设,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等等。
其次,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促进农村土地使用合理进行。我国农村土地管理是实行家庭承包责任为主,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管理模式,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前提下,赋予农民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和抵押、担保等权能。同时,也要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建设,加快农村宅基地在内的农村地籍调查和农村集体建设使用权颁证工作,切实完善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减工作,并保证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最后,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征占农村农民的土地,农民们失去了长久以来赖以生存的工作,所以为了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并为将来人们生活能有基本生活的基础,因而政府提出相应政策,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并完善对被征土地的农民给予合理、规范的保障机制,健全征地争议处裁机制,保障被征农民相应的权利。
三、农村土地改革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土地所有制多元化是中国农村未来发展方向。农村的发展,无外乎就是农村土地的发展,土地的发展最核心的就是土地改革,即谁拥有土地,谁就是土地的主人,土地的经济属性是公有还是私有,这是农村发展的首要问题,也是核心问题。关于土地所有制的改革,目前理论界最主要的主张就是建立集体所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土地所有制结构。也就是说,坚持完善集体所有权,确立真正意义上的集体土地所有权是根本,根据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和规模经营的趋势,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重新连片分配土地,化零为整,为实行规模化的经营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了极大的优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集体经营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比方说实行农村土地股份制的经营模式,可以实现“公司+农户”、“合作组织+农户”、“批发市场+农户”、“一村一品”经营方式,这将是农村土地未来的发展趋势。
其次,土地流转是未来农村土地改革方向。土地流转在我国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但现阶段的社会状况之下,也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必然趋势。由于我国存在着农业效率低下,农村外出劳动力逐步增多,土地经营规模较小,土地承包管理较弱和农民税费负担重等一系列的情况,通过土地流转将使得以补贴为核心的粮食生产政策发生改变,将改变“单干”模式、促进规模化经营方式,将使得巨大的农业劳动力得以继续转移的基础。因而,要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加快我国农业土地流转,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将成为我国农村土地改革未来的发展方向。
最后,土地规模化经营模式是未来农业发展必由之路。我国农村土地大多都是分散化的包产到户,大都实行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营形式,这种形式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是过去也是现在的一种主要的经营模式。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过渡,这种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与现代农业对规模经济、产业化经营的要求越来越难以适应。因而,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经济模式,且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这种模式的转变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城乡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也将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从而这种规模化的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我国整体经济的向前发展。
四、结束语
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农业也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来说他们都是缺乏弹性,而且土地还是稀缺资源,供给数量还是一定的,因而我们要在这样有限的土地上生产更多的适应我们生产生活需要的农业物资,这将要我们不断的探讨农业土地改革,不断提高农业土地的利用效率,所以对于农业土地改革的发展研究将永远也不能停下脚步,应当不断提出新的研究模式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
主要参考文献:
[1]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
[2]南京林业大学.新中国土地改革及其趋势.
[3]李晓霞.影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因素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