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人的乌托邦

2014-09-22唐珮莹郭晓菁陆奕同莫晓彤魏项林

大学生 2014年17期
关键词:卡带台长复旦

唐珮莹+郭晓菁+陆奕同+莫晓彤+魏项林+王廓

即使台址搬了又搬——从七号楼、十号楼再到现在已经驻扎了近十多年的零号楼;

即使设备换了又换——从圆形的盘式录音机、到卡带和CD录制机再到现在的电脑;

即使台员毕业了一批又一批——从各个专业汇聚到广播台,又从广播台走向各行各业、世界各地……

在这层层改变中,复旦广播人的热度与情怀多年来代代延承不改。

对于他们而言,广播台的定义是无穷的,那里早就不是一个人的乌托邦。

复旦的声音

每天中午的11:45,下午的17:15,校园里准时响起:“复旦大学广播台,现在开始播音……”为了满足同学们对于不同信息的需求,广播台推送的节目从周一到周五各不相同,分为“青年沙龙”、“体育之声”、“世界脉搏”、“音乐广场”和“校园生活”五个专题。半个小时的播音呈现出丰富的校园生活的不同面貌。

广播台隶属校党委宣传部,非社团类学生组织。目前的广播台,加上台长有28位成员,有学生台长、学生助管、学生助理、记者、编辑、主播等。邯郸校区的校园广播台座落于本部0号楼西首,枫林校区广播台前身则为原上海医科大学广播台,如今与邯郸校区实现同步播报。除去常规播报外,广播台还会举办其他的活动,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复旦大学广播台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品牌活动——“广播新人”大赛。比赛致力于为广播新人提供高规格的专业比赛,目前已举办四届,在师生间广受好评。悠久的历史与有趣的播报使得广播台在招新时具有经久不衰的吸引力,往往是一百多人报名最终只取七八人,竞争激烈。

复旦广播台见证了世纪的更替,也被时间见证着它的坚持。广播室里,电脑上的线条随声音高低起起伏伏;设备桌上方的墙上挂着一张大海报,醒目的英文是“Dreaming on air”,下方有小字“我们真诚,因为我们热爱广播台”。在海报左边的是一张周恩来画报,泛黄的纸张留下时光的印记。墙上的挂钟滴答声从不停歇,旁边却还有那2003年的日历静静地注视着这奔腾的青春年华。

不经意间,广播台在一届届学子心中留下痕迹,校园的回忆里总会响起熟悉的广播台的发送声,那是复旦的声音。

空中楼阁与卡带记忆

1994年之前的广播台还在十号楼,大家曾戏称之为“鬼屋”。入夜后,没有路灯,晚上什么都看不到,一整个楼孤零零地就只有广播台在上面,颇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隔世之感。“估计当时是对这样的环境上瘾了,大家才会一次又一次不管有事没事都往台里走——经过一段幽暗曲折的道路,到达三楼温暖的台里,真的是很特别的回忆。”91级广播台编辑邬远峰在广播台台友特辑中写道。

当时的广播台面积比现在稍大一些,一个通道的三分之一都属于台里。地方大,再加上不限制用电,自然成了台员们的聚会首选地。特别到了晚上,大家有事没事都会来台里串门,有人来看看晚上的录音,有人来熬夜看书,还有人纯粹是来蹭夜宵。2004年毕业离校的陈戈可以说是最后一批住在台里的学生台长之一。那时候,学生台长是被要求“住台”的。此后,只有03级的学生台长朱青还住过录音室隔壁的房间。

对于90后而言,登陆搜索引擎、输入歌名、回车,下载音乐只是两三分钟的事,但在过去,卡带里传出的悠扬歌声才是共同的记忆。那些听上去永远有呲呲背景音的卡带,记录了1990年代初广播台人的光荣与梦想。在以前,最主要的录音工作是通过卡带完成的,陈戈毕业时已经是2004年,他从始至终使用卡带录音来制作节目,这是当时完成录音工作的主要方式。台里每个人既是编辑又是播音,操作录音设备是必须学会的技术活。有时,播音中甚至会故意出错,来让新成员熟悉操作。如果带子录错了就有个往回旋的技术活,其中的度多半要靠编辑自己掌握。另外,编辑还要学装带子,今晚录好后把带子盘好,到了第二天放音前还得做缠绕。磁带的一面是30分钟,是一期节目的时长,这周录完A面,下周再来录B面。再过一周就洗掉前面的录音,开始新的循环。最郁闷的是遇到断带的事情,要尽量仔细地把带子接起来,熟练使用剪刀和透明胶对编辑而言是个很大的考验。1990年代的广播工作除了对编辑有很高的要求外,对播音的要求也很严格,要字正腔圆,带半点港台腔都不行。那时候的台员大都多才多艺,语言方面很有天赋,模仿秀十分在行。陈戈说:“尤其是模仿名著片段,比如《简爱》《哈姆雷特》大段大段的台词脱口而出,是在忘年会上的传统节目。”

因为是用卡带,当时的许多录音基本少有保留下来的。每年评比时,每个组会专门录一期参赛的节目。为了不那么刻意地准备比赛,陈戈做学生台长时,将每年的评比改为从一个月的四期节目里随机抽取一期作为考核对象,这个规矩沿用到了现在。在20年前,广播台是学校里最优秀的人才能进入的组织,那里有最优秀的编辑、记者、播音。如今,在广播台的一个衣橱里,还装满了过去珍贵的卡带录音资料和少数的光盘。或许,衣橱里的那些“古董”才是广播人应该传承的优良传统。

大蒜,蒜柄,蒜瓣

陈戈大一时参加了广播台的忘年会,在五角场的一个小饭馆里。一个98级的学长喝了很多酒,他一边喝酒一边唱着流行的校园民谣,唱到《外婆的澎湖湾》的最后一句时,歌词改成了“还有一位老台长”,而夏守康(即学生口中的夏台)和学长一起,边唱边哭。喝到最后,学长醉得厉害了,歌声变成了“骂声”:“你们什么都不懂,你们根本不理解广播台的意义……你们都要给我好好做节目!”学长几乎是咆哮着说出这些话,喊过之后就抱着路边的梧桐树嚎啕大哭。看到学长激烈的情感宣泄,陈戈有点不解,但那样的场面深深感染了他。

从1973年开始到1980年代末,“这十几年的台长当得着实很辛苦”,回忆起特殊时代的动荡岁月,夏台感慨万千。从爱上机器开始的“蓄势”,到坚守这片土地的“热潮”,再到以为同学服务为宗旨的“恒温”,及最后做好所有人家长的“余热”,夏台始终用自己的光辉温暖着一代代广播台人。

夏台1973年3月从部队退伍到复旦广播台工作:“那个时候住在台里,一天到晚都在想怎么可以更快地把业务熟悉起来。”他曾经爬上十多米高的电线杆修高音喇叭,“现在想来有点后怕的,那个时候没有‘持高证啊,万一摔下来,连工伤都不算。”

37年的工作是每一天脚踏实地的付出与坚持。期间,夏台拒绝了多个调岗或换岗的机会,“既然投入了就要热爱,贯穿始终都只有一个信念——要努力办好广播,为全校师生服务。”2001年广播台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调研,根据1910份有效问卷的反馈,广播台取消了早上的新闻放音,群策群力对五档节目的定位和内容作了创新。不过,夏台带领下的广播台有着不变的宗旨——为同学服务。

做广播台永远的“家长”是夏台给自己的定位,也是他发挥余热的精神。翻开录音室里灰色的广播台日记本,台长的一段记录印入眼帘:“刚进台时和兄弟姐妹们在一起,现在是和孩子们在一起。”忘年会已经成为广播台一年一度的传统了,第一次的忘年会至今还让亲历者难以忘怀,在相辉堂舞台上幕布后围桌开茶话会,这大胆的奇思妙想来自于夏台的“关系”。“当时我想搞一次广播台凝聚力活动,可是没有钱也没有地方,我和相辉堂的老师关系比较好,就想到了那里。同学们买了水果点心,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天。”忘年会联系的是夏台和所有广播台人之间的温情。

“我把广播台作为一个家,说句心里话,我能坚持到现在,也就是一届一届广播台的同学给我的支撑。”夏台的热爱成就了复旦广播台在数十年风雨中生存的动力。台员们心目中台长的形象则“五花八门”:06级的刘晨说台长是修边幅的洪七公,很提携后辈,又很有人格魅力;09级的刘楚说台长开会时威严得不会有人插话,喝酒时爽气得没人好意思推说不喝,平日见着了话话家常;02级的温婷则用“台长爸爸”来形容夏台。

在台里,夏台常说:“如果广播台是一颗大蒜,我就是蒜柄,干枯的;同学们是蒜瓣,饱满的,是他们撑起了这个广播台。”来自2012级文博系的张雯颖如今是广播台的编辑,对她而言,广播台的工作是她大学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感觉很迷茫,身边的人都很厉害,有点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她形容最初踏入大学校园的自己。在广播台工作后,她感到“自己是被需要的,作为一个编辑,可以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和有意思的故事分享给大家”,这个过程令她乐在其中。此外,对她而言,广播台就像一个家。成员们一起工作,互相分享,成为了彼此的好朋友,忙碌充实的感觉填补了初来乍到时的迷茫不安。通过广播台的平台,她在技能和业务上日益精进,记者的采访应对能力,对各种编辑软件的使用能力,都在一步步摸索实践中熟练,最后得心应手。

如果广播站在校园缺席?

2001年,随着网络的普及,校园信息化平台初步建立,有同学质疑广播台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当时的学生台长是98级的张晓清,他就此问题发放了2000份问卷,最后结果显示:大多数同学认为校园广播仍属必要。对于同学们来说,吃完饭后听到广播台熟悉的旋律,会让人心生感动,2013级历史系的秦浩说“是一种怀旧的情愫”。2013级技术科学试验班的梁涛认为:“如果广播站在校园中缺席,似乎少了些什么,显得不合乎情理。”

虽然广播台存在的价值得到同学们的肯定,但在数据时代广播台如何完善自我、扬长避短?学长们上学时没有丰富的信息渠道,广播里的资讯是有吸引力的。对于90后大学生而言,广播的存在感有待提升。受访的同学们给广播站支招:通过人人主页等网络平台收集大家想说的话,广而告之,增加互动;吸引同学向广播站投稿,稿子可以是小故事、生日祝福等;尝试开放课间广播,播送短小的资讯或者故事。

事实上,广播台正努力调整,以吸引同学们的关注,提高存在感。广播台已经与《复旦青年》诗歌板块和复旦诗社三方联合打造有声诗歌节目“诗意复旦”;与人人上旦旦司令合作,开辟点歌栏目;还推出了知名教授和同学访谈的特别节目。此外,广播台致力于社会实践项目,比如帮盲童录课本。互联网时代下,广播台建立了网站“复旦大学广播台”,同步更新广播内容。

有部分受访同学表示广播台有“扰民”之嫌,例如在中午12点多会影响到一些同学的午睡或自修。对此,12级学生台长澹台文赟解释:本部建筑楼和广播台的历史很长,线路不好改,无法积极配合广播的更新换代;广播台在播送节目时已选择适当的声音,在音乐播放上的选择也更加多元,避免过多摇滚乐带来的打扰和听觉疲劳。回看过去几十年里广播台放送的调整,早七点转播新闻、课间操、熄灯号等根据学生的作息已取消。

现任台长姚志骅说,了解到有师生提出广播台节目可能存在扰民的情况后,台里在第一时间反馈到了校党委宣传部,通过及时查找不足和征求师生意见并举的解决办法,希望从紧抓自身节目质量着手,提高每期节目的接受度和适听性,尽量多的获得师生们的支持。另一方面,校广播台正通过多方协调沟通,希望通过完善设备来解决部分现存的问题。尽管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广播台的工作人员表示广播台是一个很有内聚力的集体,他们寄予它美好的希望,也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新闻共享和特别节目的打造。

猜你喜欢

卡带台长复旦
为防震减灾事业实干创新——记江苏省徐州地震台台长居海华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意想不到
乐娅菲,C919背后的复旦人
【出乎意料】
健忘症
以“复旦投毒案”为例反思我国的死刑制度
走不出的遗憾和伤痛——几位同事写在北京电视台原台长王晓东辞世一个月之际
复旦“女神学霸”的成功秘诀值得复制
高考作文练习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