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佳俊:我只是多学多做一点点

2014-09-22张思涵

大学生 2014年17期
关键词:博弈论清华大学论文

张思涵

他以近满分的成绩连续三年名列年级第一,

曾获“大学特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微软亚洲研究院优秀成果奖”等重量级奖项,

他是世界顶级的计算机视觉会议CVPR审稿人,发表论文数量质量向老师看齐……

他还是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

“计算机自动从网上千万张没有任何文字标记的图片中,

找出所有清华校门的照片”;“计算机自动识别狗、猫等动物的头像”;

“吃苹果时自拍并将照片上传网络,计算机能自动识别苹果及其品种,

并推荐购买其他品种的苹果”;

……

吴佳俊介绍着他的研究,并展望未来的运用。

他所从事的研究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前沿之一,

都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如何在几乎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

让机器自动地从大规模互联网图片中学习意义信息,

并将这些信息用于图片分类、物体识别等。

据说,有不少国际知名的科学家都在探索计算机视觉领域,且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计算机视觉真正能被我们方便运用,仍需要不断地努力探索。

在这些研究者中,吴佳俊仅是一名刚从清华大学毕业的本科生。

与吴佳俊的三次见面一次在晚上,两次在下午。

三次采访时他到达约定地点的时间,前后误差不过一分钟。

2013年在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的答辩会网络直播后,“学神”吴佳俊蹿红网络。

“新一代学霸”“学霸男神”,吴佳俊的履历在网上曝光后,网友们纷纷表示崇拜。

“多做一点点”

“其实我真的很普通,和(清华)园子里的其他同学没有什么不同……”

初见吴佳俊,他说:“我没有异于常人的学习方法,就是比要求的多做一点点。”在采访中,“多做一点点”是吴佳俊最常提起的,“可选的作业和项目,就尽量都去完成;提供的参考书目,尽量都去读。如果有可能的话,再多读几本。”

2010年9月,18岁的吴佳俊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保送至清华大学。

和吴佳俊一起经历过高中竞赛的蒋林浩时常回忆起他们的“战友”岁月,他说起吴佳俊那时的“多做一点”:“当时学校专门指导信息学竞赛的老师离职了,新换的老师还不熟悉,大家几乎只能自学。佳俊把大家召集起来一起学习,经常请高年级同学做指导,发起‘互相出题和讲解的活动。最后,我们寝室四个人三个都考进了清华。”

入校后,清华大学二次招生选拔使成绩优异的吴佳俊进入了有着中国计算机人才摇篮之称的清华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姚期智班)。姚班,由计算机科学最高奖图灵奖得主姚期智院士创办。姚期智教授专门为姚班制定培养方案,所有专业核心课程都是英文授课,使学生适应国际化教学模式和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思维方式,为以后走向世界学术舞台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30余人的精英班里,刚开始吴佳俊并不顺利,他说:“大一上学期的几门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计算机入门》等基础课比较复杂,学起来吃力。”于是,吴佳俊重拾高中的学习方法,经常找班里的同学一起钻研课业难题。

在吴佳俊看来,课业学习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具体的知识点,更在于培养思维能力,以及在科研工作中的运用。

“例如‘博弈论这门课,没有教材,老师用一环套一环的科学方法引领我们不断地挑战经典问题。学习时,有些知识点我没有完全弄明白。为此,在老师的推荐下我自学了《博弈论教程》《算法博弈论》和《进化博弈论》三本英文经典资料,以及许多课程讲义,总共有好几千页。为了啃下这些大部头,我牺牲了不少休息时间,每天凌晨两点睡七点起。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半年多……”回忆起大一的辛苦学习,吴佳俊淡淡地说。

凭借额外的一点点努力,他理清了概念间的联系,并在“博弈论”的所有考试中均获满分。的确,大学四年,吴佳俊交出的成绩单近乎完美:大学三年保持全年级学分绩第一;经济学双学位平均成绩95分;大三下学期赴麻省理工学院交换,所有科目均为A。

特别勤奋,吴佳俊在清华大学“思源计划”的辅导员唐啸这么评价他,“他对事情很执着,会花很多心思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是他最大的优点,也是他的特点。”清华大学团委科创中心“星火班”辅导员罗婧也有同样的评价,她提起了与吴佳俊一起外出实践时的经历。那次,吴佳俊有一篇论文没完成,又怕半夜开灯工作打扰室友的休息。第二天早晨室友起床,发现吴佳俊一个人坐在宾馆的洗手间里敲着电脑键盘。

这几年,熬夜设计算法、编写程序、撰写论文,对吴佳俊来说都是家常便饭。哪怕是在2013年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答辩结束后的那个晚上。

当吴佳俊取得第一名后,家人、老师和同学纷纷打电话表示祝贺。为了准备答辩疲惫不堪的他并没回宿舍休息。两天后,是他论文提交的截止日期。当时,论文还有些小问题。出了报告会大厅,吴佳俊径直回到实验室的座位上,立即调试、修改程序,困极了就趴在桌子上眯一会儿……连续两个不眠之夜后,他提交了一份自己满意的论文。

“多学一点点”

当被问及为什么会学习经济双学位,吴佳俊推了推眼镜,笑着说:“经双(经济双学位)好像也不是很累,修就修了。这是一种新思维方式,以后想问题时,说不定就有用。”正是这“多学一点点”,在麻省理工学院交换的三个月,吴佳俊与斯隆管理学院的教授合作,开展计算机科学与经济学结合的研究,讨论激励机制在肾脏交换网络中的应用。

课业和科研之外,吴佳俊也活跃在学校社工、志愿等活动上——“思源”是他的第二集体。

清华大学的“思源计划”,每年从全校选拔36名新生,暑假走西部、赴基层、做调研。三年的“思源”生活培养了吴佳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总结中他写道:“武威支教中,黄羊川镇土坯房中学生的求学环境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成都的高新企业考察让我看到国内既有广阔天地和蒸蒸日上的事业,又有热情的伙伴,我们绝没有退缩理由。”

辅导员唐啸认为,通过调研能认识社会的复杂性,这一点不仅文科同学需要做,工科同学也不例外。

在“姚班”学习了一年,吴佳俊在大一暑假就在网易有道实习。之后,他去了微软亚洲研究院(MSRA),开始为期18个月的科研探索。“MSRA就在中关村,我的同班同学前后有10人到那儿实习。”吴佳俊说。

在MSRA,吴佳俊最初的研究方向是自然语言处理,他与经验丰富的学者们合作,研究“病历共指消解系统”,在由麻省理工学院举办的集成生物学及内部信息挑战赛上取得第一。他参与撰写的两篇论文也先后发表,其中一篇发表在医学信息学领域排名第一的期刊《美国医学信息学会刊》(JAMIA)上。

实习期间,吴佳俊还结识了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决定专攻计算机视觉领域——是否可以从静态的图片中识别其他物体的动作。比如,仅从一张梅西踢足球的静态照片而不是整个视频,就可获取动态信息?如何将这些方法更好地应用在物体识别和图像分割上?这些都成了他关注的重点。在导师的指点和他的刻苦钻研下,吴佳俊陆续在该领域顶级会议IEEE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会议(IEEE CVPR)上发表了几篇文章。

目前,吴佳俊已有三篇论文发表于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顶级会议,一篇论文发表于认知科学领域最好的会议,得到了国际学界的认可——作为本科生的他还被邀请为论文审稿人。他的研究成果被姚期智先生评价为可以“媲美博士毕业生”。

新学期,吴佳俊将在麻省理工学院读博,他主要关注的领域还是计算机学习和计算机视觉。吴家俊表示,这个领域的研究不仅能在数学、人工智能领域理论上有所贡献,它也能确确实实改善人类的生活,就像谷歌眼镜那样。

责任编辑:尹颖尧

猜你喜欢

博弈论清华大学论文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我的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经历
博弈论视角下的自首行为分析
无知之幕与博弈:从“黄灯规则”看博弈论的一种实践方案
他永远是我们的老学长——清华大学受助研究生来信摘编
樊畿不等式及其在博弈论中的应用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