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肃阅读

2014-09-22张盖伦

大学生 2014年17期
关键词:大学专业学生

张盖伦

常江的微博名字叫“沐童”,那是他曾经的笔名。

“沐童”这个名字下,有博客,有贴吧,还有百度百科。沐童在20岁出头的年纪,就写出了数本有一定影响力的小说。有媒体说他是“寂寞小说”书系的开创者,是新锐作家。

但是作为作家的沐童,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微博上的沐童,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青年教师,并且萌萌哒。他在简介中写道:因想象力已枯竭,只好以靠谱为最大美德。最近几条微博的主题是毕业。他和自己带的研究生一起穿上民国服装在中国人民大学老校区玩起了穿越。他对学生说,你们是我永远的骄傲,愿你们去体验有意义、有意思的人生。

于常江而言,大学生活从未走远。

迷茫是大学常态

在网上搜索“常江”,还能看到十年前他的照片。那时他的头衔是吉林省文科高考状元。现在的他和十年前在长相上几乎没差别。

考取状元后,常江进入北京大学新闻学院。

“刚踏进校园,或多或少都会有异样的感觉,因为无论生活的环境还是人际交往的方式,都与以往有很大不同。”对常江来说,最显著的体会就是身边同学都优秀得闪闪发光,不但学习好,而且有特长、技能。身处这样的集体,所谓“优等生”的心理优越感很快就消失,而惶惑、不安渐渐取而代之。

“另一个迷茫,来自于对专业认同感的摸索。中学获取知识是搭建一个完整、全面的框架,大学里却有了‘专业和‘方向。”学生渴望通过专业看见未来,但未来又总是若隐若现。不是所有的专业都长成想象中的样子。常江文采飞扬,他说:“即使在大学,我还是相当迷恋并追求华美、矫饰的文字。”这与新闻专业的要求并不相符,文学性过强的抒情性写作并不讨好。常江记得,他曾写过一篇自己非常满意的稿子,但一位资深记者给出的评价是:“你到底想说什么?”

个人风格与专业有冲突,而专业本身,也不像课本上所构建的那样美好。

在这样一个接地气的专业里,常江深刻感受着社会的脉动。新闻专业与社会的结合太过紧密,年轻的学生们,不断地在重大的社会事件的淘洗中强化、修补或者干脆颠覆自己的理想。所以,常江也曾一遍遍地问自己:该读更多的书还是该做更多的实践?新闻教育究竟能带来什么?

“这些问题我都想了很久。其实,迷茫并非新生独有,而是几乎伴随着每个人大学四年的生活,一开始就很笃定的人是很少的。”

虽然专业不符合想象

想要的生活,是在不断的迷茫、选择、再迷茫、再选择的循环中,由模糊变得清晰的。“不要害怕迷茫,迷茫是坚定的前提。”

现在回想,常江感谢新闻教育对他表达方式产生的影响。他开始追求温和、质朴的文风,不去刻意旁征博引,也不去雕饰华而不实的辞藻。常江发现,这样的文字不但更真诚,而且更有力量。“新闻专业的确并不符合我在中学时的想象,但它比我想象得更好,极大地改变了我对待生活的态度,它让我时时刻刻对未知的世界保有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动力,让我掌握了实现自我表达的各种技能,也让我对‘他人的世界保持敬畏和关怀,而不只是流连在自己臆想出来的小天地中。”和心中的不满和解后,常江觉得,新闻教育将他塑造成了一个乐观积极的人。

大学期间,常江就已是小有名气的青年作家。当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也提到,未来想从事与创作相关的工作。实际上,常江做过很多尝试,比如做翻译、开公司、去电影公司打工,甚至还短暂涉猎过戏剧行业。

搞清楚自己要什么,确定未来的方向,是绘制丰满绚丽人生的第一步。“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兴趣爱好,也可以擅长做很多事情,但最终只有将‘兴趣和‘特长结合起来的那个‘点,才是既能带来成就感,又能带来幸福感的‘方向”。常江知道,自己喜欢和观念新不守旧的人打交道;喜欢创造性的劳动,而非日复一日的单一任务。“其实严格地说,学术研究不也是一种创作吗?具体做什么事情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件事对你来说是不是有意义,是不是有意思。满足了这两点,未来一定很美好。”

常江并不在乎成绩,学分绩点只是没多大说服力的数字。他曾在微博上晒过大学成绩,跟一大堆哀叹期末考试没考好的同学比“谁比谁惨”。“我的GPA(平均学分绩)大约3.2(满分4),学习最好的同学可以得到3.8以上。但成绩高并不代表学习好,甚至不代表真学了进去。”所以,尽管不算传统意义上的高分党,但是常江依然认为自己是好学生,因为他努力让自己过上最充实最快乐的生活——“我成功了。”

对于自己的学生,常江同样不做成绩上的要求。他欣赏善良、阳光、乐观和踏实的学生,这才是真“本事”,才是无论哪个时代,无论什么地方都推崇的品质。对自己的研究生,常江同样表示,除了心智健全、性格乐观、心地善良和精神独立之外没有要求。当然,能做到这四点,已不易。曾有学生惆怅地跟他说:“老师,我有一门课成绩太低,可能评不上奖学金了。”常江安慰道:“奖学金也没几个钱,干嘛为它惆怅?”还有学生问他:“将来我混得不成功,您会不会失望?”常江回答:“只要你过的生活是自己想过的,每一天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快乐的,在我眼中就是最大的成功。”

沉下心来,严肃阅读

不过,被他带过的学生都知道,常江对学术和专业有严格要求,也会板起脸来训人。但作为一枚80后,在教学之外,“我一直努力放下教师身段,从年轻人的视角去看待和分析问题”。他喜欢90后们,因为他们对信息的接收和处理能力,远超“看着电视长大的80后”。

常江混在90后堆里发现,互联网的世界色彩斑斓,让很多东西失去了其原有的神秘感和灵韵,却又使得整整一代人的思想和观念更为多元。很多在常江大学时代属于禁忌的话题,在如今的校园里,可以被坦率公开地讨论。不过,常江也看到,90后对知识的获取是碎片化的,大多数人并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进行严肃而有深度的阅读。

当然,这并非90后的独有问题,很大程度上,它成了一个时代的共同困境。技术环境和文化风貌,共同将读书变成了奢侈品。常江感慨,他面对的学生来自非常有勇气、有魄力的时代,却须突破碎片化的知识框架的限制。“强迫自己做严肃阅读,形成更有逻辑的总体性的思维方式。能做到这一点的学生,一定会有非常美好的前途。”

“我有一个包括60本书(30本人文社科类经典著作+30本专业书籍)的书单,要求每一个我指导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阅读。平时在国外买到很好的外版书,也会整本复印送给他们读。”常江认为,大学阶段的学习最忌视野狭窄,因为社会上的绝大部分职业都对知识结构,提出较宽泛的要求。“我始终建议无论学习什么专业,都应该拿出至少三分之一的精力,广泛阅读各个领域的书籍。”英语也是其中的一环,能学好英语,阅读面就能更广,思维方式也能突破母语思维的局限,“不必说如今世界上最前沿的知识都是用英语写作的。”

常江强调阅读。对于95后大学新生,他依然希望他们阅读。“以兴趣为出发点,广泛阅读,参加读书会,与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思维碰撞。”常江热衷旅行,他建议年轻人可以用双脚丈量世界,毕竟人文社科专业讲求阅历和经验。在“输入”后还要“输出”,有了积淀,就要表达和创造。

不忙时,常江也会在睡觉前打开维基百科,看一两个词条,填补碎片化阅读的时间。他是新潮老师,但并不热衷新潮的学习工具。在他看来,工具只是手段,愿意使用新技术学习,并能提升兴趣和效率,他自然赞成,但关键还是看学生的学习意愿。他承认,在学习上,他有些老派——“我还是觉得坐在洒满阳光的图书馆的木椅上,用一下午的时间静静读上100页散发着油墨馨香的纸质书,是最美妙的学习状态。”

责任编辑:尹颖尧

猜你喜欢

大学专业学生
“留白”是个大学问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赶不走的学生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