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班社会活动:啊呜啊呜

2014-09-22刘琨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4年2期
关键词:小老鼠糖果气球

刘琨

教材分析:

小班孩子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给老师组织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如果孩子对活动内容感兴趣,他们就会非常投入,积极思考,能给教学过程带来活力。小班幼儿带有直觉行动性思维特点,只有调动幼儿的各种感觉、知觉器官共同参与,才能使幼儿的听觉、视觉、嗅觉积极地捕捉信息,激起幼儿要听、要讲、要做的兴趣和愿望,因此我设计了“啊呜啊呜”这节社会活动,通过故事“小老鼠”的形象让幼儿产生共鸣。故事的语言简单,情节有趣,能吸引幼儿。让幼儿通过故事知道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东西不可以吃,丰富其生活经验。

活动目标:

1.通过闻闻、摸摸、听听、讲讲、说说感受故事的有趣情节。

2.让幼儿知道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东西不可以吃,丰富其生活经验。

活动准备:

1.故事《啊呜啊呜》

2.魔术袋:内装有食物(一个面包、一小袋大米、一盒糖果、一个能吹的气球。)

3.各种物品和食物卡片

教学重难点:

让幼儿知道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东西不可以吃。

活动过程:

一、游戏“变变变”

通过游戏“变变变”,让幼儿运用感官,闻一闻、摸一摸、摇一摇猜测物品。

1.闻一闻:是什么东西这么香呀?

师:是什么东西这么香呀,让我们一起来“变变变”。

老师变变变,变出一块小面包。

师:变出来什么呀?你们吃过吗?

师:你们吃的面包有什么味道的?(甜的、咸的)

2.摸一摸:这一粒粒的是什么呀?

师:盒子里面还有东西呢,请小朋友们来摸一摸。请一位小朋友猜猜这里面是什么东西。

我们一起把它变出来。教师拿出里面装有大米的透明的口袋让幼儿观察。

3.摇一摇:听听这里面装的是什么?

师:听听这里面装的是什么?让我来摇一摇,请小朋友们伸长耳朵听好了,听听这里装的是什么?

老师引导幼儿认识糖果盒子的形状,通过观察糖果盒子的图案,说说可能是什么味道的糖果,让幼儿对糖果充满兴趣和期望。

4.老师结合食物卡片进行总结。

变变变,变变变,变出一个小面包。

变变变,变变变,变出一口袋大米。

变变变,变变变,变出一盒小糖果。

师:哈哈。真好玩!让我们再来瞧瞧还能变出什么来吧。

师:哇,变出了一只可爱的小老鼠。请小朋友来说说小老鼠长什么样子呢。

师:小朋友真棒。小老鼠好饿啊,吃了好多东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贪吃的小老鼠吃了什么东西、怎么吃的吧。

二、教师讲故事

1.教师讲述前半段故事。

一个面包,好香啊!小老鼠咬了一个洞,啊呜啊呜吃了起来。

一袋大米,小老鼠咬了一个洞,啊呜啊呜吃了起来。

一盒糖果,小老鼠咬了一个洞,啊呜啊呜吃了起来。

提问:

(1)小老鼠吃了哪些东西?

(2)小老鼠是怎么吃的?(孩子模仿小老鼠“啊呜啊呜”的动作,并模拟声音。)

(3)小朋友真聪明,想知道小老鼠刚才还吃的什么吗?那就请跟我一起看看吧。

2.教师引出后半段故事。

(出示一个气球)

提问:

(1)小老鼠发现什么?

(2)气球可以用来做什么?

(3)小老鼠想知道气球是什么味道的,它咬了一口,结果发生了什么事情?

继续讲述后半段故事。气球是什么味道?小老鼠张大嘴巴咬了一口——啪!气球爆炸了!

原来,不是什么东西都能吃的呀!

3.请幼儿完整欣赏故事(配音乐)。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坐神气了,听老师讲这个有趣的故事。

三、谈经验

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讲讲说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东西不可以吃。

四、分享糖果

今天小老鼠知道了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咬、可以吃的,小老鼠很感谢你们,要把糖果和大家一起分享。

猜你喜欢

小老鼠糖果气球
追逐小老鼠
四块糖果
四块糖果
是谁把小老鼠压上去了
小老鼠去看海
找气球
雨季里的糖果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