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知识分类学说促进语文中考复习策略

2014-09-21李海荣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4年8期
关键词:性知识程序性陈述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具有综合性、朦胧模糊性的特点。随着时代发展,科学和人文的美丽邂逅,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进行理性思考。当认知心理学理论发展,语文知识问题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对于初中毕业生,如何使复习效果达到最优化?

目前关于语文知识的讨论是在继承了前几次关于语文知识问题讨论成果的基础上的深化与延伸,其最突出的成果,就是接受了“知识分类”,突破了过去单一的知识类型认识。从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角度出发,陈述性知识:个人具有有意识地提取线索,能够直接陈述的关于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可以记忆获得,是一种静态的知识。程序性知识:个人没有有意识地提取知识,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的方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是一套范式的操作步骤,回答的是怎么办的问题,是一种动态的知识,可以通过熟练来获得。语文中的写作也属此类。

一、中考语文中的陈述性知识复习策略

所谓陈述性知识是指个人有意识地提取线索,能够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回答的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是一种静态的知识。它的本质是输入的信息在大脑中形成命题的网络,以命题、形象和线性序列的形式来表征。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用于区别、辨别事物。这种知识比较容易获得,也比较容易修正。在语文课程中这类知识一般可通过记忆获得。

中考语文分三大板块:文言文,现代文,写作。而每一块都涉及到陈述性知识,如汉字知识、作家作品等文化常识。语法修辞知识、文体知识、等。如何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部分知识呢?

运用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学说:在复习中运用学习的组织原则:其一,逐渐分化原则:所给知识都是从最大概念到各具体小概念。如在复习文体知识时,先将其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再细分记叙的顺序,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表达方式可再分为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描写可以再展开成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再展开成肖像,神态,语言,动作描写。其二,整合协调原则:教师在一定时间教学之后,对知识进行有规律的整理,“打包”。记住原理,积极遗忘,不要管过于冗余的材料。笔者认为用知识树,或脑图的形式呈现,用个性化的图标,或不同色彩标示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中考语文中的程序性知识复习策略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事的知识,是运用概念和规则解决问题的知识。它主要解决的是怎么办的问题,是一种动态的知识。它的本质是由概念和规则构成,是运用概念和规则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以产生式系统来表征。

在中考中实际涉及最多的就是文言文的总结启示。现代文中的品词品句、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能概括段落意思、整体把握文章的意义、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以及写作。由于运用概念和规则的指向性不同,使得程序性知识又分为两类。

一类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即控制自己的信息加工过程的程序性知识,称为认知策略。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知识,即如何使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它主要用来调节和控制自身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如某学生能借助汉字表义的特点记默写中的常错字:《山居秋暝》是日字旁,是傍晚的意思。而“目似瞑”的瞑则是目字旁。这个学生采用偏旁表义的方法区分形近字,提高自己记忆古诗词字句的效率,这就是一种记忆字形的策略性知识。

一类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即处理、加工信息的程序性知识,称为智慧技能。加涅将智慧技能分为五个亚类。1.辨别:区分事物之间差异的能力。如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能指出材料中运用的表现手法是“类比”还是“对比”,修辞是“设问”还是“反问”。2.具体概念:识别具有共同特征的同类物体。如学生阅读文章后能一一指出文中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3.定义性概念:运用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对事物分类。如学生能将词语按词性、感情色彩要求归类。4.规则:运用单一规则办事。如运用举例子或列数字的方法写说明文。5.高级规则:同时运用几条规则办事。如根据提供的材料,写一篇作文,要运用描写和议论的方法。这些知识在中考中主要出现在阅读写作部分,在运用复述强化陈述性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冗余效应原则,尽可能降低目标的明确性。提供大量有质量的样例学习。再如写作指导,让学生阅读好的文章,准备素材,反复修改素材。再根据中心使用不同的素材。交给学生一些实用的写作技巧,如:首尾呼应。开头结尾。主要抓修改,及时反馈。又如当学生面临一项写作任务时,“如何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保持浓厚的兴趣、旺盛的精力、克服困难坚持完成任务,如何确定查阅资料的手段、资料的取舍、删减或添加,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完成既定的任务。这些不仅涉及运用一些具体的语文学习方法,还包括计划监控、资源管理、元认知调节等学习策略。”

运用知识分类学说可以更好的提高初三复习的效率。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海林.“语文知识”:不能再回避的理论问题[J].人民教育,2006,(5).

[3]熊德勇.基于“知识分类学说”的语文知识观辨析[J].语文学刊,2007,(24)

[4]张青民,潘洪建.语文知识分类与教学方式选择的探讨[J].教育导刊,2005,(2).

(李海荣 上海市康健外国语中学 200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性知识程序性陈述
虚假陈述重大性
复杂陈述性知识结构的程序化设计
中国本土性知识必须“再全球化”
陈述刘
肝细胞程序性坏死的研究进展
程序性细胞坏死及其信号通路
原有陈述性知识和溯因推理对小学生科学假设形成的影响
浅析程序性知识教育游戏设计
关于程序性辩护
关于“福建当代艺术展”的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