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使用教辅材料 提升语文课堂效果
2014-09-21孟令梅
当一本本教辅材料充斥着学生的课堂时,教师如果依然在课堂上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学生们就不耐烦在课堂上听老师烫剩饭。那么课堂气氛和课堂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如何立足于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辅材料,使其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以提升课堂效果。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尝试获得了点滴心得。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军事作战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学中亦是如此,作为一名与时俱进的语文教师,要想让教辅资料为语文教学所用从而提高课堂效果,首先应对其有透彻的了解。
《现在汉语词典》(第五版)对“教辅”有这样的解释:“对教学起辅导或辅助作用的”,那“教辅材料”就是“对教学起辅导或辅助作用的图书资料的总称”。高中语文教辅材料大致分为文本导读、知识点巩固练习或二者兼而有之三大类。其突出的优点就是:知识体系比较完整,可以辅助学生自主学习;主要缺点就是:1、内容都是预设好的,缺少时应性和灵活性。2、对文本的解读多是较单一的,难免片面。因此,教师应首先认识教辅材料的优点和不足,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其辅助和辅导作用。
二、以己之长,补其所短
语文教师要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就应避免把语文课上成了对教辅材料的简单重复。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结合语文的人文性特点,讲材料之所未讲,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到教辅材料中没有的东西。利用教辅材料的不足来凸显自己课堂的魅力。这样学生们就会对语文课堂充满新鲜感和期待,课堂学习效果自然会提高。
(一)用独特的讲解方式,增强语文课堂的新颖性
高中语文教辅材料基本都是纸质呈现,且一旦出版就固定不变了。学生自学起来难免觉得枯燥乏味。作为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但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广博的基础知识。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把各科知识融会贯通,做到采他山之石来攻己山之玉,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不但可以大大降低理解上的难度而且可以增强语文课堂的新颖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笔者在讲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之”的用法为“助词,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时,学生听不太明白。这时笔者引用英语里面已讲过的“从句”知识,告诉学生当“之”出现在“从句”里的主语和谓语之间时才有这种作用。学生立马茅塞顿开,而且还新奇于英语会和文言文有联系,自然对语文课堂产生兴趣。有了兴趣这一内驱力,课堂效果当然会得以提升。
(二)深入的文本解读,凸显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很多教辅材料只重知识体系的构建或知识点的练习巩固而忽视了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丢掉了对文本情感价值的解读和挖掘。即使有涉及,也只是针对文本的主题思想做些简单分析所以很难实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高中语文教学还应体现高中课程的共同价值,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的要求,也没有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针对教辅材料缺少时应性和灵活性不足的问题,教师在具体讲授文本时可以引导学生在把握文本主旨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解读来凸显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以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比如,在讲述《兵车行》时,笔者在学生了解了文本主旨之后;让学生设想一下当时被唐朝军队攻打的边疆百姓过的又是怎样的生活;再联系国内的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疾苦以及最近发生的昆明火车站暴恐案给无辜的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不幸;最终让学生明白损坏人民利益的暴恐分子是永远达不到目的的、战争中没有胜利者等道理,引导学生认识到和平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热爱和平并自觉维护和平的人文情怀。
三、巧妙吸纳,为我所用
(一)利用固有知识创设展示平台,培养自学能力,体现主体地位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培养他们的主人公意识。笔者结合徐州市推行的“学进去,讲出来”的“学讲计划”,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利用手头的教辅材料自主学习。然后把自学的收获和疑问与组内同学交流,最后把成果展示在黑板上。课堂交流讲解之后,再利用教辅材料自检。把学习的机会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一来,学生们为了满足各自的认知需求,会更好的解读文本、参考教辅材料并积极主动的和组内同学交流讨论,并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真正实现了学生是课堂主体的目标。
(二)利用解读冲突设置讨论支点,培养质疑精神,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哈佛大学一直以来都流行着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真正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不断提出问题。我国明代的著名学者陈献章亦云:“学贵有疑。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可见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是多么重要。况且,很多时候疑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学习兴趣又是提高课堂效果的内在动力。
语文学科不同于理科知识语文学科强调的是引导学生对教材做个性化阅读。但教辅材料对文本解读的单一性决定了它们很容易在一些开放性问题或争议性问题上出现冲突。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巧妙的利用这一冲突来设置讨论点,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不但可以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帮助他们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学会表达,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辩驳中激发学习的兴趣。比如,笔者在教授《声声慢》时发现,对“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句话有两种不同的解读:《教学参考书》(苏教版必修四)里说“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不是落英铺地。“憔悴损”是此人自己而不是菊花零落。由于自己心情不好,无心看花,虽菊花堆满地,却也不想去摘它赏它。《非常学案》(江苏语文出版社必修四)里的解读却是“满地黄花堆积”是指零落的黄花堆了一地,“憔悴损”菊花枯萎零落。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枯萎凋谢,有谁堪与共摘?这时,笔者把两种解读都交给学生,让他们以组为单位讨论哪一种更好,还有没有自己的解读。这时,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好胜心都起来了,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各抒己见,兴趣盎然。他们在质疑——讨论——解疑的过程中,不但加深了对文本的解读,还培养了质疑精神,增强了思辨能力,更是体会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会得以提升。
教辅材料是一把双刃剑,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自身资源和智慧,扬长避短,创造性地使用它们来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服务,增强课堂效果。
(孟令梅 江苏省邳州市铁富高级中学 2213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