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配合艾灸治疗产后尿潴留68例
2014-09-21王锡勇
王锡勇
关键词:电针;艾灸;产后尿潴留
中图分类号:R69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4-0047-02
尿潴留是妇女生产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指产妇在产后6h或剖宫产术后拔除尿管6h以上出现小便不畅、少腹胀满,排尿困难等症状,若不及时处理,在给产妇带来痛苦的同时,也增加了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笔者临床工作中应用电针配合艾灸治疗产后尿潴留68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8例均为2008年以来住本院产科分娩的产妇,年龄22岁~37岁;初产妇55例,经产妇13例;经产道分娩45例,剖宫产23例。尿潴留时间最短1d,最长4d。经过留置导尿51例,未经导尿17例。部分患者曾行新斯的明肌肉注射无效。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妇科学》相关标准。临床症状均表现为小腹膨隆憋胀挛痛,小便欲解不能,检查可见耻骨上膨隆,全部患者均排除器质性梗阻病变,系排尿功能障碍引起的尿潴留。
1.3治疗方法患者取仰卧位,穴取阴陵泉(双)、三阴交(双)。1.5寸毫针直刺入三阴交、阴陵泉1.0~1.2寸,手法平补平泻,针感以向上扩散为佳;选同侧三阴交、阴陵泉各为一组,使用长城牌KWD-808I型电针仪,以疏密波刺激,频率30Hz,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30min;针刺的同时,艾条温和灸或雀啄灸神阙、气海、石门、关元、中极等穴,可使局部皮肤潮红,以患者自觉温热感传入小腹内为佳;若经上述治疗效不佳者,可于三阴交、阴陵泉拔针后令患者取侧卧位,穴取肾俞(双)、次髎(双)、秩边(双),直刺1.0~1.2寸,平补平泻得气后,双侧同名穴两两相配,以电针刺激(同上)。以上治疗,均为1次/d。最多治疗4d评价疗效。
2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疗效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为小便通畅,症状及体征消失;好转为症状及体征改善;未愈为症状无变化。
2.3治疗结果68例患者中有45例经1次治疗痊愈,16例经2次治疗痊愈,5例经3次治愈,2例经4次治愈,全部均治疗有效。
3体会
产后尿潴留属中医学“癃闭”范畴,气血亏虚、肾阳不足、冲任失调、命门火衰、膀胱气化失司为其病机。其病位在膀胱,并与肺、脾、肾、三焦有关。现代医学认为,产后尿潴留是由于产程中胎儿压迫膀胱,导致膀胱三角区黏膜充血、水肿,膀胱肌肉收缩发生障碍,对膀胱内压力增加欠敏感所引起。针灸治疗通过刺激控制膀胱功能的神经系统,从而调节膀胱功能,以达到治疗的作用。三阴交是足太阴、厥阴、少阴交会之穴,有疏通水道、沟通表里上下、运化水湿、调节各部机能、促进膀胱气化之功;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之合穴,是健脾益气、祛湿利水之穴,有消源导流利水之妙;肾俞为调补肾气、振奋肾阳气机之穴,有益肾利水之功;《素问·灵台秘典论》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焉”,足太阳经入属膀胱,联络于肾,秩边、次髎又位于骶部,为治疗小便失常之要穴,刺之可疏调下焦。诸穴相伍,可补肾益气、疏通水道、通利三焦,使膀胱开阖有度,气化有司而通利小便。中医认为产后“亡血伤津、瘀血内阻、多虚多瘀”,《灵枢·官能》谓:“阴阳皆虚、火自当之”,艾灸可振奋阳气、温通经脉、化气行水、小便得通。因局部温度升高,血液循环加快,有利于消退水肿,减轻肌肉痉挛,从而帮助膀胱功能恢复正常。神阙、气海、石门、关元、中极,均属任脉。神阙穴为经气汇聚之海,可联络全身经脉,灸之可收鼓舞阳气、固本培元、温通经络之功;气海穴居脐下,为先天元气之海,补气首选;石门为三焦募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居下腹近膀胱,有补肾利尿、祛湿利水之功;中极为膀胱经募穴,有利膀胱、理下焦之功。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艾灸诸穴可起到补气通经、温煦膀胱、解痉止痛、疏理三焦、通调水液之功。
现代研究表明[2],针刺次髎对膀胱功能有一定影响,可使膀胱收缩。三阴交穴的局部皮肤及深层神经分布属T4、T5、S1神经节段支配,刺之可通过反射弧激发腰骶部排尿中枢,使膀胱逼尿肌收缩,内压上升,兴奋盆腔副交感神经.从而产生尿感[3],引起反射性排尿。针刺阴陵泉有调节膀胱张力作用。选用电针(疏密波)刺激,更多的是考虑其突出的兴奋效应有利于神经支配功能的恢复(疏密波能克服单一波形易产生适应的缺点。动力作用较大,治疗时兴奋效应占优势。能促进代谢,促进气血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炎性水肿),可使膀胱括约肌兴奋,增强其信号传递,使麻痹的神经纤维兴奋,调节膀胱括约肌的舒缩功能和膀胱平滑肌张力,改善排尿功能障碍。艾灸可使盆丛神经兴奋,膀胱逼尿肌收缩,膀胱内压上升,内括约肌松弛,从而使残留尿液排出。
伤口疼痛、精神紧张、尿路感染等因素也可引起膀胱麻痹、尿道括约肌痉挛而至尿液不能顺利排出,在临床中也应对症处理,穴位注射、腹部按摩、热敷、TDP照射、声音刺激或改变排尿方式均有利于正常排尿功能的恢复,对部分针刺不能耐受的患者,上述方法可灵活应用。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能更好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文献参考:
[1]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2]张颖君,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进展[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7):504-507.
[3]孙曙霞.高希言针灸对实验性家兔神经损伤尿潴留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3(4):263.
(收稿日期:2014-01-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