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素养的培养
2014-09-21潘送领田田
潘送领 田田
摘 要:本文主要依据本人长期从事的家教兼职工作与辅导班教学的情况,论述数学素养的涵义及几个重要培养方面。
关键词:数学素养;培养
数学素养是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等的综合素养的体现。我们所说的数学素养,是通过数学教学赋予学生的一种学数学、用数学、创新数学的修养和品质。
PISA(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一项国际学生评价项目
(DECD),对数学素养的定于:理解与鉴别能力,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并对数学的地位和作用作出恰当判断的能力,是每一个学生在当前及未来的个人生活中、职业生活、与周围其他人相处的社会生活中必需的,成为一个有建设性的、热心关注生活和不断反思的公民所必备的一种综合素质。
数学素养是数学学科所固有的内蕴特性,是在人的先天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数学观念和数学品质融于身心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它包括: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考及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观念品质。数学素养是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等的综合素养的体现。我们所说的数学素养,是通过数学教学赋予学生的一种学数学、用数学、创新数学的修养和品质。培养中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主动探寻并善于抓住数学问题中的背景和本质的素养
一位教师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清楚的意识到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这是圆的本质特征。所以教师没有直接给出圆的本质特征的描述,而是通过观察与思考、画一画等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对此加以体会,遵循“借助生活经验——利用动手操作——解释生活现象”的线索。先通过“套圈”游戏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哪一种方式更公平,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感受圆的本质特征以及圆与正方形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又安排了“画圆”的活动,在学生探索如何画圆以及亲自动手画圆的过程中,体会圆的本质特征。接着,又安排了“画一画,想一想”的活动,目的是在学生进一步巩固用圆规画圆的过程中,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与半径、直径与直径的关系,并且感受到圆心和半径对确定圆的位置和圆的大小的作用。这实际上是对圆的本质特征的又一次体会。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和研究“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应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一步在解释生活现象中体会圆的本质特征[2]。教师将诸多细小的认知活动统整在一个综合性、探究性的数学研究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等,引领学生经历了一次“研究与发现”的完整过程,培养学生抓住数学问题中的本质的素养。
二、熟练地用准确、严格、简练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的素养
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正确的语言是进行正确的数学思维的基本前提,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
要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心理学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两者相互依存。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而思维的发展又能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所以,在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可采取:个人小声独立说,同桌互相说,小组内轮流说等形式。教师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其次教师要示范,让学生知道怎么说。
三、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合理地提出数学猜想、数学概念的素养
波利亚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我想谈一个小小的建议,可否让学生在做题之前猜想该题的结果或部分结果,一个孩子一旦表示出某种猜想,他就把自己与该题连在一起,他会急切地想知道他的猜想是否正确。于是,他便主动地关心这道题,关心课堂的进展,他就不会打盹或搞小动作。”
猜想,最常运用于对新知识的探索起步阶段,因为这个阶段的猜想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架起已知与未知的桥梁,并且正如波利亚所说,这样做,更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加入“猜想”这一“催化剂”,可以促进学生多角度思维,加快大脑中表象形成的速度,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可以启动学生思维的闸门,使其思维处于亢奋状态,发展了学生的潜在能力。
四、提出猜想后从多角度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素养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还应让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即培养学生正面思维与逆向思维,养成多方位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即使是说一个数或算式的意义,也要注意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
吸纳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理念,数学素养的构成对学生发展有以下几个基本层次:(1)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思想方法。(2)与数学学习、理解、应用相关的一些基本能力。(3)面对数学学习与以及现实和未来生活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薛琼.浅谈数学猜想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2(12):14-16.
[2] 刘家封.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