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国台湾地区的大学市场经营的启示

2014-09-21毕姗姗

企业导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政府干预市场竞争

毕姗姗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和论述大学机构,综合评论与分析法人治理与资源管理。在法人治理部分,先从大学的地位分析谈起,进而评论大学法人化的内容与实施公法人所需正视的议题。大学资源管理部分先从大学资源获得种类入手,继而探讨大学资源运用方式与大学资源整合。最后,提出大学在学术自由、政府干预与市场竞争中面临的问题与因应之道。

关键词:大学经营;政府干预;市场竞争

一、教学与人才培育

教育史知识经济时代的先导性产业。在知识经济新时代来临之际,我们必须从产业经营的角度来思考高等教育的发展,而“教学与人才培育”是构成高等教育市场经营平台的基本结构之一。该结构可从系所规划、教学方法、学生市场和教育营销四个角度进行探讨。

(一)系所规划响应市场需求。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台湾地区的大学校院教学单位的增设或调整,皆由“教育部”遵照“行政院”的建议及研考单位对经济建设所需人力供需的推估与规划意见来确定。1972年《大学法》明确规定各大学之发展方向及重点,由“教育部”依“国家”建设需要,参照各校现状妥善规划并辅导执行。显然,高等教育的系所规划是配合“国家”建设需求而制定的。1994年《大学法》第四条指出,“各大学的发展方向及重点,由各校依社会需求及学校特色自行规划,报‘教育部核备”,显示各大学校发展方向已不再有“政府”规划,而“教育部”也逐步放松审查。

“教育部”认为“总量管制”制度可以让各校“自行评估就业市场等因素,以适时反映产业需求而调整招生政策”。但是“经建会”在《台湾人力发展之检讨与展望》中指出,高科技产业现已遭遇人才不足的现象,若只靠学校自身对产业环境的体察,将难以窥得“国家”社会人力需求之全貌。“行政院”遂针对未来三年重点产业人才供需缺口,再度着手学系所的设置;至此,大学校院系所设置与人才培养的工作,又再度回到了与“国家”政策结合的道路上。

高等院校除了解决因人才供需数量落差而回归“政府”规划之外,也要正视人才素质的落差。台湾产业结构正在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产业升级有赖于掌握关键技术,而关键技术的优劣则在于人才的素质,因此,企业竞争力的优劣取决于能否招揽到一流人才。同样,各大学若能准确地掌握产业发展方向,在配合学校教育理念下,规划各系所的设置以培育适合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将是高等教育市场经营结构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因此,传统的以单一学系为主的开课方式已不符合产业发展与经济需求,更何况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扩领域的群际整合。大学校院为了配合产业所需的扩领域人力,也需检讨课程规划或开发跨领域学程以资因应。

(二)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的消费者导向。台湾教育的人才产出与实际的人力需求存在失衡现象,更严重的是高等教育体系培育的人才质量与企业界的需求尚有一段距离,使得今日大学生已不被产业界认定为“高级人力”。因此,大学应检视教材教法,加强足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以跨科系及弹性课程的规划取代单一分化,落实双学位及辅系制度使学生具有跨领域学习与充实智慧的机会。传统高等教育所采取的经营导向是“产品导向”及“生产导向”,而高等教育市场经营应更看重“消费者导向”,即让课程设计和其他商品服务一样符合顾客的需求。

(三)适应学生市场和招生形态的转变。当今世界,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甚至成为普及教育。大学院校为了永续经营,“抢资源”、“抢学生”已经成为买进普及化高等教育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克拉克·克尔指出,大学入学学生结构在逐渐转变:当社会专业职能与高级技术层次持续提高时,在职训练就变成必要的过程,大学将依据不同市场的需求,开设各种训练计划,原属于“第一型市场”的18-24岁传统型大学生已逐渐被25-65岁非传统型的在职生所取代,他们对课程的需求,皆以市场与工作的需求为导向,教育的目的已经被就业的需求所取代。至于原本属于“第三型市场”的退休人员,高等教育要为渴望学习的这类人员提供他们年轻时无法学到的课程,因此高等教育应逐渐降低其传统学校的特质,与产业与社会产生紧密的互动。

学生入学年龄在增大,但台湾今年的出生率却在逐年下降。根据“内政部”统计,1981年台湾地区出生率为2.29%,2001年已降到1.17%。2001年新生婴儿26万名,而当年度大学新生招生人数达到28万人。2002年1月至10月,只有18万名新生婴儿,而65岁以上的老人约有200万人,占总人数的8.79%,预计到2120年老人将占总人数的20%。所以,仅从出生率的快速下降、适龄就学人口逐年减少的情况来看,如果大学校院还不能体察到情势的变迁,仍在学生市场上过分坚持传统学生族群,不在人口结构转化中寻找新的学生市场定位,将面临招生不足及资源不够的窘境。

二、学术研究与发展

(一)建教合作与产学合作的发展。学术研究与发展对大学而言有两项实务操作上的含义:产学合作与建教合作。“产学合作”是一个集合性名词,“产”指学术界,泛指大学校院。产学合作的定义就是大学院校与产业界基于策略上的目的或需要,相互提供资源而联盟,以求实现共同目标所采取的合作行为,目的是共创“产学双赢”的局面。产学合作对于大学院校的实质意义还需扩充为“产官学研”彼此之间的合作。“建教合作”该办法提供了职业学校与农工专科以上学士攻读的法源,经过1974年及1999年两度修订。台湾的高教法规也以“建教合作”之名统合了所有形态的项目研发、学术或技术服务、实习训练等工作,并以最新修订的《建教合作实施办法》为各校推行业务之纲本,让各级学校能发挥教育、训练、研究、服务的功能而且与“政府”机关、事业机构、民间团体、学术机构等合作办理与学校教育目标有关的事项。所以凡是此类项目,不论是产学合作、官学合作还是产官学合作,都包含在建教合作范围内,成为高等教育市场经营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研发成果的管理与运用。台湾于1999年开始实施《科学技术基本法》,以特别立法的方式排除“国有”财产法的适用范围,不再局限于“政府”出资,“国家”必须享有所有权的僵化观念,使“政府”补助、委办或出资进行的科技研发所获得的智慧财产权与成果能得以广泛运用,为研发成果归属与管理运行机制的建立踏出第一步。“国科会”再根据母法定力《‘政府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成果归属及运用办法》,规定“政府”补助、委办或出资进行的科技研究计划所获得的智慧财产权或研发成果,以归属研究机构或企业为原则,取得研发成果者应负管理运用之责,资助机关若同意,研发成果可转让第三人。至于研发成果收入,也订定一定比例,由研究机构或企业上缴给资助机关,研发成果会依其管理运用的机构,将一定比例的研发成果收入分配给创作者或研究机构。

三、对我国大学经营的几点启示

(一)教育与人才培育。(1)大学要准确掌握产业发展方向规划系所设置,并以跨领域课程取代单一学系课程。教学单位机动地整并与调整是大势所趋。(2)高等教育人才产出质量要再加强。大学必须检视、规划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教材教法,统整学科领域,以增进学生深度知识与多元智能,培养全才,加强学生的竞争力。(3)体察学生市场形态转变,关注学生来源,从单一年龄层转向复合年龄层的转变,全时全域的终身教育终将与所谓的正规教育并驾齐驱。

(二)学术研究与发展。(1)通过教师升等成就多元评量机制鼓励教师参与产学合作,强化其学术研究成果运用的动机。(2)确立研究发展在大学总体运作上的结构,使教师成为学校总体经营与成果运用的受益者。

猜你喜欢

政府干预市场竞争
政府干预对上市公司环保投资的影响
企业并购中政府干预的动机与效果:综述与启示
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职业判断问题研究
市场竞争、产权改革与商业银行贷款行为转变问题探究
政府干预、金融集聚与地区技术进步
最低工资制度的反竞争性
金融发展、控股权性质与债务期限结构
关于板材连锁企业竞争态势及战略选择的思考
中小企业营销现状分析
从联想集团的发展谈企业产品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