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德文化差异及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2014-09-21马宁稚
马宁稚
摘 要:国家文化对于企业管理具有重要影响,中德两国文化具有明显差异,精神层次方面可从民族精神与文化心理、文化维度差异以及国民性格等角度进行差异化分析,从而了解中德文化差异对于企业管理的影响。
关键词:中德;文化差异;企业管理
一、中德两国民族精神与文化心理差异比较
中国提倡“仁”,以人为本是核心,要有高尚情怀,富有爱心,关怀人的发展;提倡“义”,要信守正义与节操,在关键时刻有敢于牺牲自我的勇气,讲求“大义”;提倡“忠”,要“忠于国”、“忠于君”、“忠于自己的组织”;提倡“礼”,注重礼节、礼仪、礼貌,这是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精神程度的重要标志;提倡“信”,是对“仁”的具体体现,要求信守承诺,诚实守信;提倡“兼容并包”,有包容性,使民族文化精神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心理为典型含蓄型文化。“尚和”心理,中庸之道;注重“人情”;重视人格尊严,“面子”文化;关注民心;重视名利、名分;谦逊、忠信。
德国有较强民族主义特色,尚武特色有所保留,固执强硬,理性主义。文化心理方面注重创新与实践科学性,严谨认真,勤劳秩序,思辨周密,扬个人所长,强环保意识。
二、中德两国文化维度差异比较
通过霍夫斯泰德理论对中德两国文化维度进行比较。
权力距离差距:中国权力距离较大,紧盯式监督管理,等级分明。德国权力距离较小,员工有较多自主权,信任、民主式管理。
长期与短期目标差异:中国多注重长期目标,注重工作稳定度与连贯性。德国偏短期目标型,倾向过去和现在。
不确定性规避:中国由于法律、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体系较不健全,对不确定性忍受度与德国相比较高。德国是精微规定和结构化社会,社会保障健全,对不确定性规避度较高。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中国属较强集体主义倾向,群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德国具有集体主义传统,但随经济发展,现在具有较强个人主义倾向,重个人利益。
事业成功型与生活舒适型:中国偏生活舒适型,以人际交往、生活环境等衡量成就,求取名利动力较弱,注重友好、合作工作环境。德国偏事业成功型,以财富与自身获得的承认衡量成就,求取名利动力较强,注重收入与获得承认。
三、中德两国国民性格差异比较
通过蔡安迪斯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理论对中德两国国民性格进行比较。
个体对自我的定义:中国国民性格是把自己融入群体,认为是群体的一员,彼此依赖,不能脱离群体。德国国民性格是将自己看成独立个体,脱离集体而在。
个体利益和群体利益相对重要性:中国国民性格视追求个人利益忽略集体利益为自私的表现,注重集体利益,关键时刻可牺牲个人利益。德国国民性格追求个人利益不仅合理而且提倡,个体利益重于集体利益。
个人态度和社会规范决定个体行为时相对重要性:中国国民性格中受社会规范影响个体行为较大,“随大流”现象普遍。德国国名性格受个人态度影响个人行为较大,个体主义信仰显著,以个人态度和喜好为主。
理性和关系对个体的相对重要性:中国国民性格中注重与他人良好的关系,自尊、自我评价和与他们有密切关系的人对他们评价紧密相关,任务是建立关系的工具。德国国民性格注重理性,强调独立自我,完成任务是衡量能力的重要指标。
个体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区分程度:中国国民性格严格区分内外群体,内外有别,越亲近的人之间隐私越少。德国国民性格不太强调内外之分、厚薄之分, 尊重他人隐私,也不希望自己隐私被侵犯。
四、中德文化差异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中国注重柔性管理,人性管理,管理中注重关系建立,“集体主义”下的管理,重视忠诚度与合作,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分离,对职工激励措施相对缺乏。
团队管理中人际交往管理注重“间接”和“听者导向”;人情契约超越法律契约;注重“和”,一是以和为贵,二是一定程度上的从众心理;注重人际关系,任务的完成亦是为了“关系”;组织文化高权力距离,注重监督管理;注重人际关系、资历、忠诚度;强调集体主义,组织利益优先;易采取“联合式”合作的组织策略;重视组织文化形式;组织文化延续性强,创新性较弱。
德国注重刚性管理,人本管理,讲求功效,善思辨,有“经验论”管理传统,重视管理严密形式,管理中善于运用科学方法与创新。
团队管理中人际交往管理中等程度直接沟通,“听者导向”;注重个性差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人际交往形式呈现互动性;人际交往尊重对方隐私;法律契约更为重要。组织文化管理低权力距离,个人主义导向;重视组织架构、规章制度、个人能力;组织文化注重效率、质量、组织能力
结论:中德两国在民族精神与文化心理、文化维度和民族性格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促进中德两国差异化文化的形成,这些差异也导致中德两国形成不同的管理模式与风格。不同文化与其管理模式均有其精华与不恰当之处,应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不同文化,借鉴吸收其优秀部分,促进本土文化与管理方式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闫方涛.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55—58.
[2] 陈晓萍.跨文化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