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克氏针固定微创治疗Bennett骨折

2014-09-21刘德淮庄小强白宇陆生林王玮黄晖方旭

实用骨科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皮克氏掌骨外展

刘德淮,庄小强,白宇,陆生林,王玮,黄晖,方旭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民族医院骨科,广西 南宁 530001)

经皮克氏针固定微创治疗Bennett骨折

刘德淮,庄小强,白宇,陆生林,王玮,黄晖,方旭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民族医院骨科,广西南宁530001)

目的评价Bennett骨折微创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U”型石膏托外固定方法治疗Bennett骨折25 例,其中男15 例,女10 例;年龄18~45 岁,平均32 岁。受伤至手术时间0.5~5 d,平均2.5 d。结果25 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3~13个月,平均9.5个月。疗效参照拇指腕掌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10 例,良13 例,可2 例,优良率92%。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Bennnet骨折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是值得在临床推广的微创方法。

微创;Bennett骨折;克氏针固定

Bennett骨折即第1掌骨基底骨折合并第1腕掌关节脱位,该骨折很不稳定,单纯手法复位石膏固定较易继发再脱位,目前治疗多倾向手术治疗,但对于采用切开复位还是闭合复位内固定的方法目前尚存在争议[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民族医院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微创治疗26 例Bennett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年6月至2012年8月我科共收治Bennett骨折患者26 例,其中男16 例,女10 例;年龄18~45 岁,平均32 岁。右侧20 例,左侧6 例。致伤原因:交通伤8 例,拳击伤5 例,机器伤13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0.5~5 d,平均2.5 d。均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微创治疗。

1.2 手术方法 采用臂丛麻醉,患者取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术者与助手于骨折两端做对抗纵向牵引,对抗牵引同时,术者一手将拇指及第1掌骨外展、背屈,另一手拇指对第1掌骨基底部向尺侧加压使骨折端和第1腕掌关节复位,维持复位,C型臂透视证实复位成功。继续维持复位,用2枚1.5 mm克氏针交叉固定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块,拇指与食指之间大概维持在80°~90°之间。如固定不牢靠,可增加1枚1.2 mm克氏针固定第1掌骨基底部和大小多角骨。克氏针尾均留在皮外。

1.3 术后处理 术后用第1指蹼间隙“U”型石膏托固定拇指于外展位,患肢抬高,辅以手部静脉循环泵治疗以减轻肢体肿胀。24 h内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4~6周拔出克氏针行功能锻炼。

2 结 果

25 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3~13个月,平均9.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6~8周,平均6.8周。拇指腕掌关节功能评定标准[2],优:拇指桡侧外展90°,掌侧外展40°,功能和健侧相同;良:拇指桡侧外展70°~89°,掌侧外展30°~39°,功能基本正常,无疼痛;可:拇指桡侧外展50°~69°,掌侧外展20°~9°,轻度疼痛;差:拇指桡侧外展小于50°,掌侧外展小于20°,疼痛明显。结果优10 例,良13 例,可2 例,优良率92%。1 例患者合并有钉道感染,经换药处理后伤口愈合;1 例患者出现克氏针松动;无患者术后出现再移位/脱位及关节僵硬现象。典型病例影像学资料见图1~3。

图1Bennett骨折正位X线片 图2骨折复位后经皮克氏针固定术后X线片 图3术后6周拔除克氏针后X线片

3 讨 论

第1腕掌关节解剖特殊,其独立于其他的腕掌关节,由拇指掌骨和大多角骨组成,呈鞍状,关节灵活,具有复杂的运动功能,但解剖上缺乏骨固有的稳定性;其稳定性依靠掌侧坚强韧带固定,同时受到掌骨基底部拇长展肌的对抗作用。当受到暴力作用时,掌骨韧带附着点处骨块呈三角形撕脱位于原位,而掌骨基底部受拇长展肌牵拉移位,造成关节脱位。因此,Bennett骨折多为关节内骨折,且极不稳定,如果治疗不当,容易造成腕掌关节功能丧失或骨关节炎。

Bennett骨折的治疗仍然具有挑战性,骨折复位的质量与骨关节炎的发生密切相关。复位后关节面台阶多少可以接受目前仍存在争议,有学者[3,4]认为骨折台阶2 mm仍可提供较好的稳定性;Timmenga等[5]报道关节面台阶小于1 mm可以大大减小患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概率,因此,部分学者建议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可以完全解剖复位,减少骨关节炎的发生。但切开复位会进一步加重骨折端周围损伤,破坏其血运,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可以有效地减少周围软组织损伤特别是腕掌关节韧带的破坏,同时可以减少感染的概率。Huang等[6]报道大部分的Bennett骨折通过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也有学者[7,8]研究表明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可以获得很好的疗效,但会明显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临床上应用不多。

Bennett骨折复位容易,但因其解剖极不稳定,复位后难以维持,保守石膏固定再脱位发生率高。因此,我院26 例Bennett骨折患者均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方法治疗,除1 例患者失访外,23 例患者拇指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无腕掌关节疼痛现象,仅2 例患者合并轻度关节疼痛并拇指掌侧外展32°和35°受限。这2 例患者均需增加克氏针固定腕掌关节,考虑其拇指掌侧外展受限与腕掌关节固定和第1掌骨基底部骨碎块碎裂程度有关。我院随访病例中无一例患者出现拇指桡侧外展功能小于70°,这与我们手术方法固定拇指、食指于80°~90°有关。这样可以避免部分手内在肌的萎缩;其次,我们采用微创方法,未破坏第1腕掌关节周围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减少术后关节囊挛缩及瘢痕形成;再者,我们无需二次手术切开取出内固定,造成二次损伤,加重周围软组织疤痕化。

因此,我们认为经皮克氏针固定微创治疗Bennett骨折具有疗效好、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医疗费用低等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 Brownlie C,Anderson D.Bennett fracture dislocation review and management[J].Aust Fam Physician,2011,40(6):394-396.

[2] 潘达德,顾玉东,侍德.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0,16(3):130-135.

[3] Demir E,Unglaub F,Wittemann M,etal.Surgically treated intraarticular fractures of the trapeziometacarpal joint a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outcome study[J].Unfallchirurg,2006,109(1):13-21.

[4] Kozin SH,Thoder JJ,Lieberman G.Operative treatment of metacarpal and phalangeal shaft fractures[J].J Am Acad Orthop Surg,2000,8(2):111-121.

[5] Timmenga EJ,Blokhuis TJ,Maas M,etal.Long term evaluation of Bennett′s fracture.A comparison between open and closed reduction[J].J Hand Surg Br,1994,19(3):373-377.

[6] Huang JI,Fernandez DL.Fractures of the base of the thumb metacarpal[J].Instr Course Lect,2010(59):343-356.

[7] Niempoog S,Waitayawinyu T.Comminuted Rolando′s fractures:treatment with modified wrist external fixator and transmetacarpal pinning[J].J Med Assoc Thai,2007,90(1):182-187.

[8] 汤样华,增林如,徐灿达,等.微型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2,28(6):372-373.

1008-5572(2014)03-0278-03

R683.41

:B

2013-08-14

刘德淮(1980- ),男,主治医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民族医院骨科,530001。

猜你喜欢

皮克氏掌骨外展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外展悬吊式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重度OSAHS的疗效分析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疗效
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辅助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Judet Ⅲ~Ⅳ型儿童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
肱骨外展动作中肩袖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观察
第1掌骨骨巨细胞瘤1例
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闭合复位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53例临床观察
C型臂X线介导经皮克氏针闭合固定治疗指骨骨折1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