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培养*

2014-09-21叶柯柯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精神

王 欢,叶柯柯

(北京邮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876)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到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 261万人,其中80或90后的年轻人接近一半。这些年轻人大多为初、高中文化,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很少或从未从事农业生产,在城市里从事着较为底层的工作,行走于城市繁荣的边缘。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更加渴望能融入到城市的文明中来,也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情感交流和休闲娱乐,更加渴望能够在城市中实现自己的理想。然而,城市高强度的劳动、窄小的社交范围以及亲情交流的缺失,使得他们的生活越发简单枯燥,很难在日常的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

一、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特性

与父辈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缺乏基本的农业知识,对乡村的认同度较低,他们的意识和行为已接近城里人,更加渴望城市文明,但由于制度、社会、市场、个人等多方面的原因依然滞留于农民工队伍中。想要从根源上寻找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影响因素,就必须分析他们的群体特性,了解他们与其他群体的不同点。

(一)成长环境简单,承受挫折能力较差

80、90后新生代农民工,因生活环境有了显著改善,大都没有经历过老一辈人的那些苦难,更没有感受过饥荒、战争等大的风浪。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中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成长的生活条件较为优越,经受的人生挫折相对较少,很多外出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在法律层面上已属于成年人,但其心智并不十分成熟,容易受他人影响,具有盲目性。再加上自身阅历较浅,没有太多吃苦的经历,在最初踏入城市的一段时间里容易产生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和思想的波动,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思想准备不充分[1]。

(二)很少从事农业生产,学历相对较高

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出生于改革开放之后,成长环境较前辈已经有了较大改善,且大多数80、90后都为独生子女,从小受父母关爱,很少到田间地头从事农业生产,几乎不可能也不愿意像自己的父辈那样依靠家里的土地来维持生计,他们更愿意到城市来从事工业劳动。

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文化程度方面,农民工总体水平仍以初中文化为主,但30岁以下青年农民工文化水平明显高于总体水平。比重上来看,青年农民文盲占0.3%,小学文化程度占5.5%,初中文化程度占57.8%,高中文化程度占14.7%,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1.7%。与农民工总体水平相比,青年农民工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比重为高12.7个百分点(见表1)。青年农民工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新生代农民工大多经过了义务教育阶段,至少具备了初中学历,部分甚至有高中学历,他们比自己的父辈有了更多的文化知识,学历更高,更易于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获取知识,且对自己的工作待遇、要求也更多。

表1 2012年全部农民工与30岁以下青年农民工文化程度构成对比

(三)注重工作环境,追求身份认同

与老一代农民工不同,新生代农民工在工作选择上,不仅关注工资的多少,而且也十分关注工作环境的好坏,他们主要寻找那些相对体面的工作。依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新生代农民工主要从事制造业,与27.8%的上一代农民工从事建筑业不同,新生代农民工从事建筑业的比例仅为9.8%,而从事制造业的比例则为44.4%。新生代农民工在年纪较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城市生活,虽然穿着、谈吐及习惯已经和城里人非常相似,但是内心深处并没有得到这个城市的认可。新生代农民工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只是简单希望通过打工挣钱回家盖房子、娶媳妇,他们有自己的职业期望和规划,渴望通过工作来实现更好的自我发展[2]。

(四)追求精神文化生活,却很难融入城市生活

由于工作环境及社会认知度的差异,加上日常较大的工作量,许多新生代农民工生活非常单调,除了繁重的工作外,业余时间基本都是“睡大觉”、“打牌”、“泡网吧”等,其休闲方式极为单一,不利于良好精神文化生活的培养,且休闲方式仅停留在消遣娱乐层面。此外,新生代农民工的休闲方式还显示出一些庸俗化特征,据相关调查,63.3%的新生代农民工在休息时间参与过赌博,20%的人看过不良书刊或杂志[3]。

由于新生代农民工本身特殊的成长环境,他们渴望在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工作在整个城市中处于底层,且没有正规的劳动就业保障等,致使他们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也很难融入到城市生活中,遂渐将自己孤立于城市的边缘。此外,由于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身边多数为年龄差不多的同学或老乡,相互攀比和跟风也较为普遍。久而久之,许多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生活变得十分枯燥,价值观等也会在挫折中发生转变,新生代农民工中出现越来越多的自闭、消极或极端现象[4-5]。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农村聚众赌博、犯罪率攀升等现象也显示出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缺失的严峻性。

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缺失的原因

据相关媒体报道,近年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出现越来越多的返乡农民工聚众赌博现象,且多数为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在牌桌上往往显得非常阔气,有些人甚至将一年辛苦挣来的打工钱一夜输光。除了日益增加的赌博现象以外,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还出现了诸如“2010年富士康跳楼事件”等诸多问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来看,很多新生代农民工的朋友都分散在全国各地,平时很少相聚,只有春节回乡才能碰面,为了在朋友面前挣面子,显示自己在外地工作好、工资高,在牌九桌上就阔气地下大注,唯恐在朋友面前丢了面子。这些问题一方面反映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缺乏精神文化生活、心态调节能力较差,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新生代农民工强烈的自我实现需要。

(一)城乡二元结构差异,新生代农民工权益难以保障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的特性长期存在且难以打破,新生代农民工仍然面临着传统农民工类似的境遇,在城市中的政治地位和生存环境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难以享受到与户口直接挂钩的社会福利、教育制度及医疗制度等其他社会公共资源利益。虽然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工作追求、人生观等都与传统农民工有很大区别,但是在这种特殊的二元结构社会中,他们也很难摆脱被城市边缘化的命运,因而往往分布在各个城市的角落、郊区或城中村,生活的环境和城市居民差异巨大[2]。没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精神文化的发展就没有一个好的物质基础,广大的新生代农民工就只能徘徊在城市文明的边缘[6]。

(二)劳动力供需差异,新生代农民工求职竞争力不强

我国劳动力市场长期处于供给大于需求的局面,城乡劳动力集中涌向城市,造成新生代农民工彼此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劳动力供大于求造成雇主长期处于优势地位。此外,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学历有所提升,但是大多没有经过专门的职业培训,工作能力不强,在工作谈判中处于劣势,只能从事那些待遇不高、工作环境较差,社会保障不全的工作。没有一个待遇较好的工作,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收入自然不高,除去衣食住行所必须的费用外,他们很少有太多收入用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只能将精力耗费在网吧及虚拟游戏中。

(三)公共文化覆盖不足,政府及企业缺乏有效引导

我国城市的公共文化设施大多都位于城区较为发达的核心地域,而广大新生代农民工生活和工作的地点往往在城区边缘及郊区,他们远离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电子阅览室及社区文化活动场所,享受不到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而有些农民工的文化活动场所长期无人管理,环境和设备都较差。政府及企业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引导也不足,政府部门很少开展有针对性的文化活动,没有在新生代农民工的家乡开展专题培训和引导工作,导致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以后往往面临一个长期的自我调节过程。农民工所在的企业也很少开展诸如老乡会、兴趣小组及联谊会等各类团体组织活动,较少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现状,更谈不到人文关怀和有效引导。

三、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建设的建议

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特有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以及心理特性,在研究如何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建设时,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入手,政府部门、企业、公益机构及全社会共同努力,突破以往雪中送炭却治标不治本的解决办法。整体来看,可以从法律制度、政府引导、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企业关注、农村精神文化推广等途径标本兼治,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素养。

(一)完善法律制度,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

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素养,首先要让他们感受到自身的劳动权益是受到法律有效保护的,他们不是孤立于城市边缘的落寞群体。相关部门要从法律层面保护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权益,解决他们在就业权益、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几个主要方面的后顾之忧,真正让农民工有机会融入到城市生活。此外,针对目前用工单位很少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以及农民工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淡薄的现象,各级政府部门还应加强农民工的法律普及工作,通过普法讲座等形式将与农民工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知识送到农民工手中[7]。具体落实过程中,相关部门还要加强执法监管力度,加大力度检查劳动单位与农民工之间的不平等用工关系,使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等得到法律的保护。

要改变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生存的劣势,就必须改革户籍制度和现行的教育体制,淡化农与非农的界线,使农民工社会地位获得彻底的解脱,依法获得普通劳动者的平等身份。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8]。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劳动环境、工资薪酬及社会保障,如此一来,新生代农民工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会得到有效提高。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归属感,另一方面也可以为进一步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提供物质基础。

(二)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政府部门作为权力机关,应在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培养方面发挥更为主动的引导作用,及时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完善针对农民工群体的配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放城市图书馆、博物馆及公园等群众文化设施,还要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比如流动图书馆和流动影院的普及[9]。此外,还要发挥政府媒体的宣传效应,引导媒体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引导公益团体多举办一些适合农民工特点的文化活动,通过这些具体的措施引导培养新生代农民工正确的精神文化价值取向。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具有公益性和准公益性特点的读书社、书画社、乡村文艺俱乐部、文化大院、群众文艺团队、社区文化服务组织和民间文艺协会等,直接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逐步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政府采购制度,支持民营文化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进入采购目录。鼓励民间资本通过招投标等方式,参与到公益性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重大公益性文化活动和其他公共文化服务中去。

(三)企业主动关心,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归属感

企业作为员工工作和生活的最主要载体,应高度重视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培养。尤其是现在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都从事制造行业,而制造业往往面临劳动密集型要求较高、工人各项保障很难到位等问题,因而容易使工人与企业之间关系紧张,甚至出现一些极端现象。企业作为工人的雇主,不应该通过僵硬的制度来严格管理自己的员工,而应该多采取一些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尤其是针对个性比较突出的新生代农民工。企业要从长远角度来考虑公司的发展,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不断完善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组织一些有意义的团体活动,逐步改善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并将对员工的关心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中,真正提升员工的归属感。

(四)关注农村基层,营造农村精神文化新风

想要从根本上培养新生代农民工良好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特别关注新生代农民工所在家乡的精神文化建设,要大力宣传优秀的精神文化思想,宣扬正确的价值观念。当地政府要抓住节假日农民工集中返乡的时机,为丰富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举办有针对性的主题讲座,解答农民工在外打工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组织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农民工的日常生活。

[1] 韩振方.论新生代民工的特点与作用[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32-33.

[2] 许传新,许若兰.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7(5):39-41.

[3] 马纯红.社会病视角下的青年农民工闲暇生活问题化倾向解读——基于社会规范理论的分析[J].青少年犯罪,2012(2):9-13.

[4] 曾思康,蓝淑华.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探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8-51,90.

[5] 腾瀚,方明.农民工群体对待科学的态度及其与道德意识的关系[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4-27.

[6] 张林,王超恩.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J].中国国情国力,2010(10):24.

[7] 何爱云,江玉桥.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现状分析及对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3):23-24.

[8] 刘闻佳.从“富士康事件”看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现状及对策[J].长江论坛,2010(4):70.

[9] 曲海峰,高路.生活方式城市化: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内在理路[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55-56.

猜你喜欢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新生代”学数学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新生代“双35”09式
拿出精神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