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2014-09-21王亚梅杨莉
王亚梅 杨莉
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临床上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85%。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本研究收集了2011年12月~2012年11月在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住院治疗的73例脑梗死急性加重期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其中治疗组37例加用了丹红注射液,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3例患者均为首次发病未治疗者,入选标准:(1)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MRI检查证实,均不符合溶栓条件,临床表现以偏瘫、语言障碍为主;(2)发病在1个月以上,生命体征稳定,无意识障碍;(3)年龄40~70岁,能配合检查和治疗;(4)排除由脑肿瘤、脑外伤、脑寄生虫病、代谢障碍等原因及患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出血倾向者。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37),其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46~76岁,平均年龄(54.0±0.36)岁,平均病程(3.8±0.5)年,合并高血压者13例;对照组(n=36),其中男19例,女 17例,年龄 49~78岁,平均年龄(56.9±0.28)岁,平均病程(4.1±0.65)年。2组患者年龄、性别、治疗前的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甘露醇降颅压、胞磷胆碱钠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阿斯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1次/d,共14d。
1.3 疗效判定[2]基本痊愈:神经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D-二聚体水平、血粘度结果正常;显效:神经缺损评分减少46%~96%,病残程度1~3级,D-二聚体水平、血粘度明显下降;有效:神经缺损评分减少17%,D-二聚体水平、血粘度较前下降;无效:神经缺损评分未减少或D-二聚体水平增加、血粘度较前无明显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正态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神经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2.2 治疗前后2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治疗前后2组疗效比较[n(%)]
2.3 治疗前后2组化验指标比较 治疗前后血粘度、D-二聚体水平比较,对照组治疗前后血粘度和D-二聚体水平下降,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粘度、D-二聚体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2组化验指标比较
3 讨论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中医称之为卒中或中风。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治愈率低的特点,是当今世界三大死亡疾病之一。本病系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大多数患者有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血液中的脂蛋白、纤维蛋白原等的含量增加,动脉硬化后,由于血管壁和内皮细胞受到机械性和化学性损伤,血管内膜破坏,血管壁胶原暴露于血小板的接触面积增加,内源性凝血系统与纤溶平衡破坏,易致血管内血栓形成[3]。
急性脑梗死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在发生不可逆的梗死脑组织的周围往往存在处于缺血状态但尚未完全梗死的脑区域(即缺血半暗带)。其发生与血黏度增高、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呈线性正相关[4],因此降低血黏度及血液的高凝状态、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就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丹红注射液其主要成分为丹参、红花。《本草纲目》中记载:“丹参,专入血分,其功在于活血、行血,内之达脏腑而淤滞,血行则淤祛络通”,是为主药;红花具有活血通络、祛淤止痛作用,是为辅药,二药相辅祛淤生新,除邪而不伤正,活血通络、祛淤生新。经多种相关性实验研究证实,丹红注射液可以降低血浆内皮素,抑制血小板积聚和黏附,降低血液黏滞度,使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平衡,通过降低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纠正内皮功能紊乱,抑制动脉内膜增生,丹红注射液可改善微循环,使缺氧缺血的大脑组织得到供血供氧,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5]。丹红的主要有效成分为丹参酮、丹参酚酸、红花黄色素等[6],其药理机制是抑制磷酸二酯酶,可显著降低血浆的血栓烷素A2(TXA2)水平,提高红细胞、血小板环磷酸苷浓度,抑制血小板过度激活,减少血小板黏附、聚集,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提升纤维蛋白的溶解活性[7]。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丹红注射液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D-二聚体水平、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显著性降低,疗效显著,结果示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丹参和红花这两种药物经现代工艺处理后,药理作用明显增强,具有明显的改善血液粘度的作用[7]。丹红注射液使用方便,药源充足,价格合理,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适合于各级医疗单位,尤其是广大基层医院值得推广应用。
[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通过)[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183.
[3]叶岳红,张莉萍,彭辉,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重庆医学,2002,31(5):414.
[4]Rush,Nieulescu FI.Inflammation,aspirin,and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J].N Eng J Med,1997,336(2):337-423.
[5]徐隽莹,韩登峰,汪惠才.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J].当代医学,2010,16(26):147-149.
[6]李正国,赵淑杰,王宝琴.HPLE法测定丹红注射液中丹参素的含量[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9,10(2):ll0-111.
[7]王淑君,王万铁,熊建华,等.红花注射液对脑缺血一再灌注损伤家兔血浆TXA2/flGl2水平的影响[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3,20(2):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