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绿色浸润的村庄
2014-09-21傅传耀盛荣刘励
傅传耀+盛荣+刘励
幸福不是毛毛雨,正是田坝人用韧性、汗水和智慧,终于换来今天的绿色王国,也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富的根基。
立春后的第九天,迎着初升的朝阳,顶着料峭的春寒,驱车来到田坝村时,我们被惊呆了。仙人岭上白雪绵绵,大田坝子绿浪滚滚。这种一眼看两季,白绿两重天,小街灯笼高挂,民居炊烟袅袅的景致,非田坝莫属。
这原本是一个靠种茶起家的村子,现在却出落成另一番模样。田坝呀田坝,怎一个“绿”字了得!
绿色浸润了山川
现在的田坝“名不副实”,是有坝无田,犁头、耙子、水车等耕作农具成了供人观赏的古董。抑或说20年前“有名无实”。由于水利设施不完善,田坝十年九旱,“只见雨季水汪汪,不见秋天稻花香”,日子穷得叮当响。几个“不安分”的农民,打起了不种庄稼的如意算盘。孙德礼、陈世友,前任县委书记王贵,县长廖海泉,聚力推动,活脱脱推出个绿色经典。全村35平方公里土地上,现在90%被“绿被子”盖得严严实实。外来的客人说:“田坝的空气是甜的,这里的人们好幸福”。
无论你是“东张西望”还是“仰视俯看”,真的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山上、山下、田野、牧坡,满目葱茏。“林中有茶,茶中有树,林茶相间,相得益彰”。一遇天气变化,云雾缭绕,烟雨朦胧,整个山头、村庄犹如仙山琼阁。
这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环境,土壤里“硒、锌同具,独一无二”。难怪中国茶界泰斗,唯一的院士陈宗懋说:“这是上帝赐予凤冈的金不换。”现任县委书记覃儒方豪情满怀地描绘:站在仙人岭上往下看,阡陌沃野,绿浪滔天,站在大坝子上往上看,青山如黛,层峦叠翠。一点不夸张。
田坝村是个绿色浸透的村庄,春天的翠绿,夏天的墨绿,秋天的碧绿,就算冬天也是饱经风霜的苍绿。而这个绿色世界并非自然天成,而是田坝人顺其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当年,孙德礼辞掉乡干部的“铁饭碗”,回家在仙人岭上植树造林。先后种下台湾杉、火炬松、墨西哥柏、日本香柏等数十种树,共造林2万多亩,因此获得“全国绿化先进个人”,田坝村也获得“全国绿化百强村”。再后来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他们抓住机遇大干“退耕还茶”,同时把部分疏次林改造成茶园。党总支书记朱燕霞说:“我们现在正在干的是,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茶旅一体休闲区。”这个25岁的黄毛丫头“野心”不小,观念很新。
幸福不是毛毛雨,正是田坝人用韧性、汗水和智慧,终于换来今天的绿色王国,也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富的根基。
绿色改变了观念
覃儒方有句“名言”:“茶叶改变凤冈。”是的,凤冈在变,人民的生活品质在变,村容村貌在变,对外交往的知名度、美誉度都在变。但是,这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观念在变,田坝村就是凤冈的一个缩影。
说起观念的改变,田坝人有三级跳。第一跳,跳出必须种水稻的圈子,趟出一条“水路不通走旱路”的路子。1万多亩水田全部改种旱作,种烤烟,种玉米,种药材。田坝村不种田了,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不能改变没水的环境,不如顺应不要水的生产方式,放弃种水稻,跳出水田天地宽。
第二跳,跳出只能种粮的圈子,走出一条粮农蜕变成茶农的路子。当初选择种茶并不容易,那时茶叶真的不管钱,五六元最多十来元一斤。茶叶头年种下,3年才能见效,属于农作物中的长线产品。但是陈世友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田坝人,他在与湄潭茶叶科研所的朋友交往中认识了茶,了解了茶,爱上了茶,这一闯真就闯出了天外天。田坝村的茶,从最初的几亩、几十亩、几百亩、几千亩,到现在的两万八千亩,人均有了3亩茶。据茶界的行家估计和推算,这个水平在中国可称第一村,至少在贵州是第一位的。所以他们理直气壮地打出了“西部茶海之心”的广告语。
第三跳,跳出“就茶抓茶”的圈子,走“茶旅一体化”路子。田坝人因茶而致富,但他们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依托茶海,做起了旅游文章。当我们乘车盘旋而上,来到仙人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茶圣广场。只见茶圣陆羽仙风道骨,神情专注,背靠郁郁葱葱的仙人岭,面对绿浪翻滚的大坝子,轻捋髯须,手捧茶经,好像口中念念有词,“茶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穿过茶岭,来到仙人湖畔,真是“湖不在深,有龙则灵”,山有多高,水有多长。有湖以来,从未干涸。不仅带来水的灵气,还给山下茶树、牲畜提供营养。再移步仙人岭观景台,登上气势恢弘的仿古建筑,极目远眺,心胸豁然开朗。只见群山环绕,一坝落中,正如台前对联所云:万般美景眼前迷,一廊风月心中海。返身看看林中茶几,山中石刻,令人流连,乐不思归。有诗曰:“岭外音书宽心梦,云中仙子添新愁,飘飘渺渺为何物,仙人岭上万仙游”,你不信都不行。再从山另一侧返回,你会领略到印度天然茶吧、德礼茶轩、迎仙阁、万卷书、茶经廊、孙氏祠堂等人文典化。再回到粉墙黛瓦、湖影婆娑、小桥流水的村落,不时见到古朴典雅,多姿多彩的茶庄,更加心旷神怡。
据乡干部介绍,村里还修建了居高临下,四面通透,功能完善的游客接待中心。全村也打造出集吃、住、游、购、娱一体的浪竹、紫薇堂、映山红等20多家茶庄,最多的可接待上百人,收入过百万。有的游客又吃、又住、又游,走时还要带上几万元茶礼,并且只买贵的不买贱的。特别是陈氏茶庄,利用一个小小院落,居然做出十八微缩景观,“茶庄龙门,精巧别致;生态茶案,道法自然;古藤兰园,生机盎然;迎客茶壶,佳茗飘香;微型民俗博物馆,时光倒流几十年……”
田坝的旅游产业,也算是“无中生有”,利用自然山水,依托万顷茶海,再融入本地花灯、民俗、茶叶传统制作、茶歌、茶舞、茶道表演,硬是做出AAA级景区。他们自得其乐,乐人之乐,邀天下来客乐而乐,是真乐也。听他们一一道来,哪像个土生土长的茶农,分明是旅行社“老忽悠”。
绿色鼓圆了荷包
在田坝村,除山清水秀,茶香扑鼻,空气甜润,民居漂亮外,还有就是“数得钱响”。人均收入,全村早已超过万元,邻近县乡干部都说:“田坝村茶农的荷包鼓得圆圆的。”全村仅茶青收入就有1亿多元,还有81家大小不一的茶叶加工企业。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7家,市县级企业就更多了。这不就是工业化吗?不仅本村人人乐业安居,还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农民要想当工人,乡村企业也得行。
再看看整齐干净的小街,应有尽有的商铺、KTV包房、酒吧、图书室、卫生所……这不就是城镇化吗?农民变居民,何必要进城。这堪称就地城镇化的典范。
我们再看看这些茶叶的品牌,既响亮又文雅,“绿宝石”、“红宝石”,不仅茶味清爽浓郁,一看包装就爱不释手。“春江花月夜”,勾起你对名词、名曲的回忆。如泡上一杯,手持杯盖,轻轻一拨,香气袭人。伴丝竹之声,与友人促膝长谈,其情依依,其心爽爽,其趣妙妙,其乐融融,胜过神仙。还有琳琅满目的“寸心草”、“仙人岭”、“浪竹”、“黔韵福”、“野鹿盖”、“黔雨枝”等,这些企业催生了一批农民企业家,固定资产达到2000万到5000万元的不在少数。农民的财富还可以从另一个侧面来佐证,全村有车辆426辆,最多一家就有10辆。而且途锐、宝马、奔驰这些上百万的豪车,已经悄悄从大城市来到这个小山村。
田坝人荷包鼓起来还不算,每年3~9月的采茶季节,人不分男女,年龄不分老少,住所不分村里村外,都得上山采茶、加工、营销。连读书儿童,多数都有自己的存折,自己挣钱供自己读书,真是“富人的孩子也早当家”。村民吴正芹,因身体较差,没有劳动能力,两个孩子陈金、陈参的读书费用,全靠两个孩子自己采茶解决。邻乡西河的吴卉、苏昌联到田坝采茶,年收入2万多,不仅解决了温饱,而且搭乘田坝的“茶车”,也能奔上小康。据孙德礼介绍,他每年支付的茶青采摘款600多万元,解决60个劳动力就业,人均都超过万元。加上其他季节管护茶园、养猪、种地的收入,在田坝村打工的也能实现人均收入过万元,一样过上红火的小康日子。
时至申时,村落里噼里啪啦炸响鞭炮,黔北有的人家正月十四过大年。我们坐在“室外千山绿,屋里一壶清”的浪竹茶庄,不一会,庄主陈世友家人就在电磁炉上摆开宴席,十几个色味俱佳,纯天然的菜肴。主人盛情难却,当我们主客“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时,心中无比惬意。
茶友老陈无限感慨:“我们田坝人能过上如此美好的小日子,除了我们自己努力,说到底是党的政策好啊!为其他村也过上好日子干杯!”(本文系贵州省人大新农村建设调研系列报告之二责任编辑/胡亮)
幸福不是毛毛雨,正是田坝人用韧性、汗水和智慧,终于换来今天的绿色王国,也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富的根基。
立春后的第九天,迎着初升的朝阳,顶着料峭的春寒,驱车来到田坝村时,我们被惊呆了。仙人岭上白雪绵绵,大田坝子绿浪滚滚。这种一眼看两季,白绿两重天,小街灯笼高挂,民居炊烟袅袅的景致,非田坝莫属。
这原本是一个靠种茶起家的村子,现在却出落成另一番模样。田坝呀田坝,怎一个“绿”字了得!
绿色浸润了山川
现在的田坝“名不副实”,是有坝无田,犁头、耙子、水车等耕作农具成了供人观赏的古董。抑或说20年前“有名无实”。由于水利设施不完善,田坝十年九旱,“只见雨季水汪汪,不见秋天稻花香”,日子穷得叮当响。几个“不安分”的农民,打起了不种庄稼的如意算盘。孙德礼、陈世友,前任县委书记王贵,县长廖海泉,聚力推动,活脱脱推出个绿色经典。全村35平方公里土地上,现在90%被“绿被子”盖得严严实实。外来的客人说:“田坝的空气是甜的,这里的人们好幸福”。
无论你是“东张西望”还是“仰视俯看”,真的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山上、山下、田野、牧坡,满目葱茏。“林中有茶,茶中有树,林茶相间,相得益彰”。一遇天气变化,云雾缭绕,烟雨朦胧,整个山头、村庄犹如仙山琼阁。
这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环境,土壤里“硒、锌同具,独一无二”。难怪中国茶界泰斗,唯一的院士陈宗懋说:“这是上帝赐予凤冈的金不换。”现任县委书记覃儒方豪情满怀地描绘:站在仙人岭上往下看,阡陌沃野,绿浪滔天,站在大坝子上往上看,青山如黛,层峦叠翠。一点不夸张。
田坝村是个绿色浸透的村庄,春天的翠绿,夏天的墨绿,秋天的碧绿,就算冬天也是饱经风霜的苍绿。而这个绿色世界并非自然天成,而是田坝人顺其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当年,孙德礼辞掉乡干部的“铁饭碗”,回家在仙人岭上植树造林。先后种下台湾杉、火炬松、墨西哥柏、日本香柏等数十种树,共造林2万多亩,因此获得“全国绿化先进个人”,田坝村也获得“全国绿化百强村”。再后来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他们抓住机遇大干“退耕还茶”,同时把部分疏次林改造成茶园。党总支书记朱燕霞说:“我们现在正在干的是,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茶旅一体休闲区。”这个25岁的黄毛丫头“野心”不小,观念很新。
幸福不是毛毛雨,正是田坝人用韧性、汗水和智慧,终于换来今天的绿色王国,也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富的根基。
绿色改变了观念
覃儒方有句“名言”:“茶叶改变凤冈。”是的,凤冈在变,人民的生活品质在变,村容村貌在变,对外交往的知名度、美誉度都在变。但是,这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观念在变,田坝村就是凤冈的一个缩影。
说起观念的改变,田坝人有三级跳。第一跳,跳出必须种水稻的圈子,趟出一条“水路不通走旱路”的路子。1万多亩水田全部改种旱作,种烤烟,种玉米,种药材。田坝村不种田了,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不能改变没水的环境,不如顺应不要水的生产方式,放弃种水稻,跳出水田天地宽。
第二跳,跳出只能种粮的圈子,走出一条粮农蜕变成茶农的路子。当初选择种茶并不容易,那时茶叶真的不管钱,五六元最多十来元一斤。茶叶头年种下,3年才能见效,属于农作物中的长线产品。但是陈世友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田坝人,他在与湄潭茶叶科研所的朋友交往中认识了茶,了解了茶,爱上了茶,这一闯真就闯出了天外天。田坝村的茶,从最初的几亩、几十亩、几百亩、几千亩,到现在的两万八千亩,人均有了3亩茶。据茶界的行家估计和推算,这个水平在中国可称第一村,至少在贵州是第一位的。所以他们理直气壮地打出了“西部茶海之心”的广告语。
第三跳,跳出“就茶抓茶”的圈子,走“茶旅一体化”路子。田坝人因茶而致富,但他们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依托茶海,做起了旅游文章。当我们乘车盘旋而上,来到仙人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茶圣广场。只见茶圣陆羽仙风道骨,神情专注,背靠郁郁葱葱的仙人岭,面对绿浪翻滚的大坝子,轻捋髯须,手捧茶经,好像口中念念有词,“茶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穿过茶岭,来到仙人湖畔,真是“湖不在深,有龙则灵”,山有多高,水有多长。有湖以来,从未干涸。不仅带来水的灵气,还给山下茶树、牲畜提供营养。再移步仙人岭观景台,登上气势恢弘的仿古建筑,极目远眺,心胸豁然开朗。只见群山环绕,一坝落中,正如台前对联所云:万般美景眼前迷,一廊风月心中海。返身看看林中茶几,山中石刻,令人流连,乐不思归。有诗曰:“岭外音书宽心梦,云中仙子添新愁,飘飘渺渺为何物,仙人岭上万仙游”,你不信都不行。再从山另一侧返回,你会领略到印度天然茶吧、德礼茶轩、迎仙阁、万卷书、茶经廊、孙氏祠堂等人文典化。再回到粉墙黛瓦、湖影婆娑、小桥流水的村落,不时见到古朴典雅,多姿多彩的茶庄,更加心旷神怡。
据乡干部介绍,村里还修建了居高临下,四面通透,功能完善的游客接待中心。全村也打造出集吃、住、游、购、娱一体的浪竹、紫薇堂、映山红等20多家茶庄,最多的可接待上百人,收入过百万。有的游客又吃、又住、又游,走时还要带上几万元茶礼,并且只买贵的不买贱的。特别是陈氏茶庄,利用一个小小院落,居然做出十八微缩景观,“茶庄龙门,精巧别致;生态茶案,道法自然;古藤兰园,生机盎然;迎客茶壶,佳茗飘香;微型民俗博物馆,时光倒流几十年……”
田坝的旅游产业,也算是“无中生有”,利用自然山水,依托万顷茶海,再融入本地花灯、民俗、茶叶传统制作、茶歌、茶舞、茶道表演,硬是做出AAA级景区。他们自得其乐,乐人之乐,邀天下来客乐而乐,是真乐也。听他们一一道来,哪像个土生土长的茶农,分明是旅行社“老忽悠”。
绿色鼓圆了荷包
在田坝村,除山清水秀,茶香扑鼻,空气甜润,民居漂亮外,还有就是“数得钱响”。人均收入,全村早已超过万元,邻近县乡干部都说:“田坝村茶农的荷包鼓得圆圆的。”全村仅茶青收入就有1亿多元,还有81家大小不一的茶叶加工企业。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7家,市县级企业就更多了。这不就是工业化吗?不仅本村人人乐业安居,还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农民要想当工人,乡村企业也得行。
再看看整齐干净的小街,应有尽有的商铺、KTV包房、酒吧、图书室、卫生所……这不就是城镇化吗?农民变居民,何必要进城。这堪称就地城镇化的典范。
我们再看看这些茶叶的品牌,既响亮又文雅,“绿宝石”、“红宝石”,不仅茶味清爽浓郁,一看包装就爱不释手。“春江花月夜”,勾起你对名词、名曲的回忆。如泡上一杯,手持杯盖,轻轻一拨,香气袭人。伴丝竹之声,与友人促膝长谈,其情依依,其心爽爽,其趣妙妙,其乐融融,胜过神仙。还有琳琅满目的“寸心草”、“仙人岭”、“浪竹”、“黔韵福”、“野鹿盖”、“黔雨枝”等,这些企业催生了一批农民企业家,固定资产达到2000万到5000万元的不在少数。农民的财富还可以从另一个侧面来佐证,全村有车辆426辆,最多一家就有10辆。而且途锐、宝马、奔驰这些上百万的豪车,已经悄悄从大城市来到这个小山村。
田坝人荷包鼓起来还不算,每年3~9月的采茶季节,人不分男女,年龄不分老少,住所不分村里村外,都得上山采茶、加工、营销。连读书儿童,多数都有自己的存折,自己挣钱供自己读书,真是“富人的孩子也早当家”。村民吴正芹,因身体较差,没有劳动能力,两个孩子陈金、陈参的读书费用,全靠两个孩子自己采茶解决。邻乡西河的吴卉、苏昌联到田坝采茶,年收入2万多,不仅解决了温饱,而且搭乘田坝的“茶车”,也能奔上小康。据孙德礼介绍,他每年支付的茶青采摘款600多万元,解决60个劳动力就业,人均都超过万元。加上其他季节管护茶园、养猪、种地的收入,在田坝村打工的也能实现人均收入过万元,一样过上红火的小康日子。
时至申时,村落里噼里啪啦炸响鞭炮,黔北有的人家正月十四过大年。我们坐在“室外千山绿,屋里一壶清”的浪竹茶庄,不一会,庄主陈世友家人就在电磁炉上摆开宴席,十几个色味俱佳,纯天然的菜肴。主人盛情难却,当我们主客“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时,心中无比惬意。
茶友老陈无限感慨:“我们田坝人能过上如此美好的小日子,除了我们自己努力,说到底是党的政策好啊!为其他村也过上好日子干杯!”(本文系贵州省人大新农村建设调研系列报告之二责任编辑/胡亮)
幸福不是毛毛雨,正是田坝人用韧性、汗水和智慧,终于换来今天的绿色王国,也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富的根基。
立春后的第九天,迎着初升的朝阳,顶着料峭的春寒,驱车来到田坝村时,我们被惊呆了。仙人岭上白雪绵绵,大田坝子绿浪滚滚。这种一眼看两季,白绿两重天,小街灯笼高挂,民居炊烟袅袅的景致,非田坝莫属。
这原本是一个靠种茶起家的村子,现在却出落成另一番模样。田坝呀田坝,怎一个“绿”字了得!
绿色浸润了山川
现在的田坝“名不副实”,是有坝无田,犁头、耙子、水车等耕作农具成了供人观赏的古董。抑或说20年前“有名无实”。由于水利设施不完善,田坝十年九旱,“只见雨季水汪汪,不见秋天稻花香”,日子穷得叮当响。几个“不安分”的农民,打起了不种庄稼的如意算盘。孙德礼、陈世友,前任县委书记王贵,县长廖海泉,聚力推动,活脱脱推出个绿色经典。全村35平方公里土地上,现在90%被“绿被子”盖得严严实实。外来的客人说:“田坝的空气是甜的,这里的人们好幸福”。
无论你是“东张西望”还是“仰视俯看”,真的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山上、山下、田野、牧坡,满目葱茏。“林中有茶,茶中有树,林茶相间,相得益彰”。一遇天气变化,云雾缭绕,烟雨朦胧,整个山头、村庄犹如仙山琼阁。
这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环境,土壤里“硒、锌同具,独一无二”。难怪中国茶界泰斗,唯一的院士陈宗懋说:“这是上帝赐予凤冈的金不换。”现任县委书记覃儒方豪情满怀地描绘:站在仙人岭上往下看,阡陌沃野,绿浪滔天,站在大坝子上往上看,青山如黛,层峦叠翠。一点不夸张。
田坝村是个绿色浸透的村庄,春天的翠绿,夏天的墨绿,秋天的碧绿,就算冬天也是饱经风霜的苍绿。而这个绿色世界并非自然天成,而是田坝人顺其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当年,孙德礼辞掉乡干部的“铁饭碗”,回家在仙人岭上植树造林。先后种下台湾杉、火炬松、墨西哥柏、日本香柏等数十种树,共造林2万多亩,因此获得“全国绿化先进个人”,田坝村也获得“全国绿化百强村”。再后来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他们抓住机遇大干“退耕还茶”,同时把部分疏次林改造成茶园。党总支书记朱燕霞说:“我们现在正在干的是,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茶旅一体休闲区。”这个25岁的黄毛丫头“野心”不小,观念很新。
幸福不是毛毛雨,正是田坝人用韧性、汗水和智慧,终于换来今天的绿色王国,也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富的根基。
绿色改变了观念
覃儒方有句“名言”:“茶叶改变凤冈。”是的,凤冈在变,人民的生活品质在变,村容村貌在变,对外交往的知名度、美誉度都在变。但是,这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观念在变,田坝村就是凤冈的一个缩影。
说起观念的改变,田坝人有三级跳。第一跳,跳出必须种水稻的圈子,趟出一条“水路不通走旱路”的路子。1万多亩水田全部改种旱作,种烤烟,种玉米,种药材。田坝村不种田了,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不能改变没水的环境,不如顺应不要水的生产方式,放弃种水稻,跳出水田天地宽。
第二跳,跳出只能种粮的圈子,走出一条粮农蜕变成茶农的路子。当初选择种茶并不容易,那时茶叶真的不管钱,五六元最多十来元一斤。茶叶头年种下,3年才能见效,属于农作物中的长线产品。但是陈世友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田坝人,他在与湄潭茶叶科研所的朋友交往中认识了茶,了解了茶,爱上了茶,这一闯真就闯出了天外天。田坝村的茶,从最初的几亩、几十亩、几百亩、几千亩,到现在的两万八千亩,人均有了3亩茶。据茶界的行家估计和推算,这个水平在中国可称第一村,至少在贵州是第一位的。所以他们理直气壮地打出了“西部茶海之心”的广告语。
第三跳,跳出“就茶抓茶”的圈子,走“茶旅一体化”路子。田坝人因茶而致富,但他们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依托茶海,做起了旅游文章。当我们乘车盘旋而上,来到仙人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茶圣广场。只见茶圣陆羽仙风道骨,神情专注,背靠郁郁葱葱的仙人岭,面对绿浪翻滚的大坝子,轻捋髯须,手捧茶经,好像口中念念有词,“茶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穿过茶岭,来到仙人湖畔,真是“湖不在深,有龙则灵”,山有多高,水有多长。有湖以来,从未干涸。不仅带来水的灵气,还给山下茶树、牲畜提供营养。再移步仙人岭观景台,登上气势恢弘的仿古建筑,极目远眺,心胸豁然开朗。只见群山环绕,一坝落中,正如台前对联所云:万般美景眼前迷,一廊风月心中海。返身看看林中茶几,山中石刻,令人流连,乐不思归。有诗曰:“岭外音书宽心梦,云中仙子添新愁,飘飘渺渺为何物,仙人岭上万仙游”,你不信都不行。再从山另一侧返回,你会领略到印度天然茶吧、德礼茶轩、迎仙阁、万卷书、茶经廊、孙氏祠堂等人文典化。再回到粉墙黛瓦、湖影婆娑、小桥流水的村落,不时见到古朴典雅,多姿多彩的茶庄,更加心旷神怡。
据乡干部介绍,村里还修建了居高临下,四面通透,功能完善的游客接待中心。全村也打造出集吃、住、游、购、娱一体的浪竹、紫薇堂、映山红等20多家茶庄,最多的可接待上百人,收入过百万。有的游客又吃、又住、又游,走时还要带上几万元茶礼,并且只买贵的不买贱的。特别是陈氏茶庄,利用一个小小院落,居然做出十八微缩景观,“茶庄龙门,精巧别致;生态茶案,道法自然;古藤兰园,生机盎然;迎客茶壶,佳茗飘香;微型民俗博物馆,时光倒流几十年……”
田坝的旅游产业,也算是“无中生有”,利用自然山水,依托万顷茶海,再融入本地花灯、民俗、茶叶传统制作、茶歌、茶舞、茶道表演,硬是做出AAA级景区。他们自得其乐,乐人之乐,邀天下来客乐而乐,是真乐也。听他们一一道来,哪像个土生土长的茶农,分明是旅行社“老忽悠”。
绿色鼓圆了荷包
在田坝村,除山清水秀,茶香扑鼻,空气甜润,民居漂亮外,还有就是“数得钱响”。人均收入,全村早已超过万元,邻近县乡干部都说:“田坝村茶农的荷包鼓得圆圆的。”全村仅茶青收入就有1亿多元,还有81家大小不一的茶叶加工企业。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7家,市县级企业就更多了。这不就是工业化吗?不仅本村人人乐业安居,还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农民要想当工人,乡村企业也得行。
再看看整齐干净的小街,应有尽有的商铺、KTV包房、酒吧、图书室、卫生所……这不就是城镇化吗?农民变居民,何必要进城。这堪称就地城镇化的典范。
我们再看看这些茶叶的品牌,既响亮又文雅,“绿宝石”、“红宝石”,不仅茶味清爽浓郁,一看包装就爱不释手。“春江花月夜”,勾起你对名词、名曲的回忆。如泡上一杯,手持杯盖,轻轻一拨,香气袭人。伴丝竹之声,与友人促膝长谈,其情依依,其心爽爽,其趣妙妙,其乐融融,胜过神仙。还有琳琅满目的“寸心草”、“仙人岭”、“浪竹”、“黔韵福”、“野鹿盖”、“黔雨枝”等,这些企业催生了一批农民企业家,固定资产达到2000万到5000万元的不在少数。农民的财富还可以从另一个侧面来佐证,全村有车辆426辆,最多一家就有10辆。而且途锐、宝马、奔驰这些上百万的豪车,已经悄悄从大城市来到这个小山村。
田坝人荷包鼓起来还不算,每年3~9月的采茶季节,人不分男女,年龄不分老少,住所不分村里村外,都得上山采茶、加工、营销。连读书儿童,多数都有自己的存折,自己挣钱供自己读书,真是“富人的孩子也早当家”。村民吴正芹,因身体较差,没有劳动能力,两个孩子陈金、陈参的读书费用,全靠两个孩子自己采茶解决。邻乡西河的吴卉、苏昌联到田坝采茶,年收入2万多,不仅解决了温饱,而且搭乘田坝的“茶车”,也能奔上小康。据孙德礼介绍,他每年支付的茶青采摘款600多万元,解决60个劳动力就业,人均都超过万元。加上其他季节管护茶园、养猪、种地的收入,在田坝村打工的也能实现人均收入过万元,一样过上红火的小康日子。
时至申时,村落里噼里啪啦炸响鞭炮,黔北有的人家正月十四过大年。我们坐在“室外千山绿,屋里一壶清”的浪竹茶庄,不一会,庄主陈世友家人就在电磁炉上摆开宴席,十几个色味俱佳,纯天然的菜肴。主人盛情难却,当我们主客“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时,心中无比惬意。
茶友老陈无限感慨:“我们田坝人能过上如此美好的小日子,除了我们自己努力,说到底是党的政策好啊!为其他村也过上好日子干杯!”(本文系贵州省人大新农村建设调研系列报告之二责任编辑/胡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