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深化改革 奋力后发赶超

2014-09-21任廷浬

当代贵州 2014年14期
关键词:沿河建设

任廷浬

沿河自治县坚持以改革增强内生动力、以改革营造开放环境、以改革提升政府效能,积极先行先试,进一步深化改革。

2013年,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呈现经济快速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地方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等指标在全省排名大幅度提高,被“最美中国”发布榜推介大会评为“最佳旅游目的地”和“最佳生态旅游大县”,“画廊乌江·山歌沿河”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2014年,沿河自治县坚持以改革增强内生动力、以改革营造开放环境、以改革提升政府效能,积极先行先试,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化资源配置制度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深化教育卫生制度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深化投融资改革、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

抓项目扩投资

强劲发展引擎

沿河要充分发挥项目对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把项目建设牢牢抓在手上,努力实现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35亿元以上目标。

突出投资重点。实施交通“三项建设”,完成投资26亿元以上。实施水利建设“三大会战”,完成投资5亿元以上。实施能源网络建设,完成投资9亿元以上。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完成民生投资20亿元以上。

强化投资支撑。发挥财政资金引领和杠杆作用,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用好财政增量资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抓住中央增加预算内投资和财政省直管县的机遇,争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22亿元、项目资金25亿元以上。

抓好招商引资。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创新招商引资项目服务机制,提升招商引资质量,确保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5亿元以上。

调结构促转型

提升发展质量

实施“三化同步”战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沿河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今年要抓好三个着力点。

围绕“工业投资年”,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沿河经济开发区建设,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和企业新装设备投资力度,完善生产生活配套服务设施,新建标准厂房3万平方米,新增入园企业8家以上,实现西南水泥厂及其水泥余热发电项目、3万吨粮食仓储、高消光硫酸钡生产线、铅厂水泥厂速凝剂生产线和湘黔木业全面建成投产,完成园区投资31亿元;加快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金融等服务窗口进园区,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审批实行园区代办、部门备案,实现“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培育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企业。

围绕“农业提升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三个万元”工程为抓手,围绕“县有主导、乡有品牌、村有特色”的发展思路,深入实施粮食增产和高产创建工程,新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确保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6万亩,实现粮食总量17.5万吨以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面积30万亩,新建茶园2.5万亩,种植蔬菜20万亩、烤烟5.65万亩,建成万元山3万亩、万元田1.5万亩,粮经比力争调整到42:58。以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平台,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新增市级龙头企业3个以上、县级龙头企业15个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个以上、家庭农场2个以上,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40个以上,带动农户8万户以上,农民产业化经营占比提高到40%以上。

围绕“旅游建设年”,加快发展以文化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紧扣“画廊乌江·山歌沿河”形象定位和“山峡·山羊·山歌”主题,以乌江画廊旅游景区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确保全年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35%以上。加强与重庆、遵义等周边地区在市场开发、产品建设、客源对接等方面进一步融合,探索跨省际旅游区共建共管共赢机制,共同打造无障碍旅游区。

突出特色建城镇

扮靓城乡面貌

沿河按照建设“乌江物流港口门户城市”和“中国土家第一城”定位,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努力打造乌江流域最具区域竞争力和民族文化特色的实力城市。

着力打造魅力县城。按照优化空间布局、新区带动旧城、城市沿江拓展、丰富文化内涵、完善配套功能的思路,坚持建新城、疏老城,同步推进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进一步优化城市专业规划、综合管网规划、路网规划,实施“梦幻乌江”夜景工程建设,让城市功能更加完善。

加快建设绿色美镇。按照拉开框架、建设路网、整体推进的思路,突出“绿色”主题,围绕“精、美、富、特”要求,加快推进官舟省级示范小城镇建设;统筹推进洪渡、淇滩、夹石、新景、后坪、板场、晓景、泉坝等特色小城镇建设。

大力建设美丽乡村。按照“一年抓示范、两年见成效、三年全覆盖”的总体要求和“集中居住、统一设计、分户施工、功能配套、产业发展”的思路,坚持示范带动、点面结合、稳步推进,以农村集中建房为抓手,依托“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整合农村危房改造、生态移民和“一事一议”等政策,启动32个“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农村集中建房示范点建设。

切实加强城镇管理。深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加强对县城区和国省干线等重要节点监管,坚决打击城镇规划范围内“两违”行为。对高速公路、乌江沿岸、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范围农村建房实行最严格的审批制度,严禁未批先建,坚决整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引导农民规范有序建房。

保护生态美环境

持续发展后劲

沿河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发展,坚决不上污染项目,不破坏生态环境,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县”和“石漠化治理示范区”,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坚持生态建设与水利建设、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森林覆盖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

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加大对乌江环境保护力度,实施乌江流域污染物综合整治行动。大力实施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确保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努力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加快深山区、石山区、石漠化严重区贫困农户环境改善,完成3050人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建设任务。进一步扩大农村清洁工程覆盖面,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创新管理保稳定

保障民生构和谐

沿河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谋平安之策、强和谐之基,为同步小康营造良好环境、凝聚强大力量。

深化“平安沿河”建设。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坚持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争创“省级平安建设先进县”。

扎实抓好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确保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降”。

切实加强社会保障。积极促进就业和创业,创建创业型城市,城镇新增就业增长20%以上。

与此同时,沿河坚持把切实改善民生作为加快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统筹推进扶贫攻坚、文化教育、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百姓安居、人口计生、公共卫生、移民安置、环境提升、社会管理“十大民生工程”,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扎实开展精准化扶贫,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大力推动文化繁荣,认真办好10大民生实事。

坚持不懈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沿河围绕建设“五型政府”要求,坚持不懈推进政府自身建设,使政府部门作风更实、执行力更强、服务更优、效率更高。

奋力拼搏、开拓创新。围绕铜仁市委提出的“四看四干”要求,大力弘扬“三敢三拼”新时期沿河精神,着力提高经济建设、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的本领,探索在复杂条件下解决资金、资源及管理创新等方面的有效路径,以创造性工作破解发展难题。

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工作考评机制,建立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督促检查,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民主决策、依法执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利、履行职责,进一步规范行政程序,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敬畏权力、廉洁奉公。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注重反腐倡廉教育,营造廉洁清正的政务环境,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作者系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 责任编辑/哈文丽)

猜你喜欢

沿河建设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九九歌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沿河自治县组织退休干部和“两代表一委员”调研“两会一节”重点项目建设
九九歌
沿河的树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