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全面小康闯新路作示范

2014-09-21付松

当代贵州 2014年20期
关键词:毕节试验区生态

付松

以开发扶贫促生态建设,寓生态建设于开发扶贫,变“人口压力”为“资源优势”,实现经济、生态、人口的良性互动,毕节试验区为全省加快全面小康建设闯了新路作了示范。

“试验区来往前奔,同德同向又同行;洞天花海美如画,科学发展万年春……”近年来,一曲《毕节试验区四季歌》从赫章县海雀村起源,唱遍了洞天湖地、花海鹤乡。

青山绿水,诠释着生态的底线;产业聚集,展现着发展的强音。

进步,是埋头苦干的结果——心无旁骛抓改革、聚精会神谋发展;成就,是同心攻坚的结果——众志成城图赶超、凝心聚力求跨越。

从普遍贫困到基本小康

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的版图上,毕节成了水土流失最严重、贫困程度最深的片区之一。

在思想观念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交通严重闭塞等瓶颈的制约中,毕节的资源优势难以变成经济优势。

为了解决温饱,人们在刀耕火种的传统耕作中不断毁林开荒,导致森林-耕地-裸岩的逆向更替,毕节一度成为联合国有关专家眼中的“不宜人居之地”。

1985年6月4日,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习仲勋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赫章县有一万二千多户农民断粮,少数民族十分困难却无一人埋怨国家”一文上作出重要批示,毕节从此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1985年7月22日,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上任的第三天,就专程赶赴毕节赫章调研。

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在胡锦涛的亲自倡导下,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应运而生,这片贫困的土地开始了新的探索和突围。

以开发扶贫促生态建设,寓生态建设于开发扶贫,变“人口压力”为“资源优势”,实现经济、生态、人口的良性互动,毕节试验区书写了科学发展的壮丽诗篇。

曾经“苦甲天下”的海雀村,如今林茂粮丰、生机勃勃,成为西部地区扶贫开发的一个范例。

26年来,毕节试验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突破了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艰难困境,实现了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迈进了全面小康建设的“快车道”。

据统计,从1988年到2013年,毕节试验区生产总值增加了44倍,城镇化率从6%提升到31.7%,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26元增加到5645元,贫困人口减少了47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56%下降到24%,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72%。

从对抗自然到和谐统一

“开荒开到边,种地种到天”,“种一坡,收一箩”是大方县穿岩村退耕还林前的真实写照。

“那时候,只要一下雨,山上的雨水混着泥沙滚滚而下,即使睡在家里也感觉不踏实。”回忆过去,村支书王永军感慨地说,穿岩村于1984年和1987年分别发生了泥石流和山体滑坡,造成2人死亡的惨剧。

这是对抗自然的结果。

血的教训让人们开始反思:要生态还是要生存,保林子还是保肚子?

科学决策开出了发展“处方”:改缓坡,造梯田,更新品种,提高单产,解决吃饭难题;植树造林,保土养肥,发展畜牧业促进增收。

保护生态,穿岩村实现了“靠山吃山”;敬畏自然,穿岩村得到了最好的馈赠。

依托“绿色生态长廊”的美誉,2010年,穿岩村被列为毕节市“十大乡村旅游”景点之一。

而今,在穿岩村的青山绿水间,“好兴情”、“山水间”、“生态山庄”、“稻香村”、“水西肴”等20余家上规模的农家乐星罗棋布,游客乐在其中,流连忘返。

山披绿,人致富,一个典型贫困山村的嬗变,折射出的是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的丰硕成果。

毕节试验区成立之初,面对既要解决温饱又要发展生态的时代使命,着重念好“山”字经,唱好农业戏,探索出“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搞坡改梯拴带子、坡地种植绿肥铺毯子、山下发展庭院经济抓票子、基本农田集约经营收谷子”的立体农业开发模式。通过大兴“水电路”,狠抓“粮烟树”,治山上保山下,以山下促山上等办法,温饱问题不断解决,贫困人口不断减少,生态环境不断变好。

同时,毕节试验区还通过建设生态林、经济林,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和林下养殖,将生态建设的绿水青山变成百姓致富的“金山银山”。

据统计,试验区成立以来,毕节森林覆盖率从14.9%提高到44.1%,治理石漠化面积2256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8983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91%下降到6.16%,累计少出生人口165万人,人与自然环境矛盾突出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从“上山找粮食”到“下山找票子”,毕节试验区充分凸显了“近期作示范,长远探路子”的科学发展示范作用。

从探寻路子到发展示范

“建设好毕节试验区,不仅是毕节发展、贵州发展的需要,对全国其他贫困地区发展也有重要示范作用。”5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作出重要批示,提出了毕节试验区闯出新路子、探索新经验的殷切期望,为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毕节地处全国集中连片扶贫的乌蒙山片区,贫困问题与发展问题、社会问题、生态问题相互交织,通过“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的试验探索,可以为我国贫困地区科学发展积累经验、提供借鉴。

走过26年的辉煌历程,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的经验主要有:

坚持主基调不动摇,深入实施主战略;

坚持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同步提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激发创造动力;

坚持打基础利长远,突破发展的瓶颈制约;

坚持把民生放在第一位,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发展成果;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助推贫困地区发展。积极探索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与贫困地区发展的新途径、新办法和新模式,实施“同心工程”有效整合资源,实现多重优势叠加。

当前,毕节试验区已站在后发赶超的新起点,迈上了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新征程。

6月21日,在毕节试验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大会上,省委书记赵克志指出,毕节试验区要按照“两年明显变化、五年大见成效、十年实现跨越”的目标要求,到2020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万元,森林覆盖率达52%以上,为全省加快全面小康建设闯新路作示范。

——把守住“两条底线”作为总纲,时刻绷紧环境保护这根弦,加快创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努力保持适度较快的发展速度,不断缩小发展差距。

——围绕生态好、政策好、服务好的目标,着眼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注重扩大对外开放、大力招商引资、努力招才引智,把试验区打造成我省改革开放的样板。

——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以产业园区和标准厂房建设为平台和路径,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探索发展山地经济的新路子,遵循山地经济规律,突出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山地现代高效农业,推进农业的全面开放。

——加快产业培育、增强就业能力,挖掘农业发展潜力、扩大农业就业容量,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多形式促进就业,就近就地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

——继续严格控制人口自然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

——精确瞄准扶贫对象,精确投放扶贫资金、项目,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实现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

——充分发挥多党合作的政治优势、建言献策的智库优势、人才荟萃的智力优势、联系广泛的功能优势,倾力打造“同心”品牌,深入探索试验区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新途径和新办法。

探索不断深入,改革仍将继续。(责任编辑/李坤)

以开发扶贫促生态建设,寓生态建设于开发扶贫,变“人口压力”为“资源优势”,实现经济、生态、人口的良性互动,毕节试验区为全省加快全面小康建设闯了新路作了示范。

“试验区来往前奔,同德同向又同行;洞天花海美如画,科学发展万年春……”近年来,一曲《毕节试验区四季歌》从赫章县海雀村起源,唱遍了洞天湖地、花海鹤乡。

青山绿水,诠释着生态的底线;产业聚集,展现着发展的强音。

进步,是埋头苦干的结果——心无旁骛抓改革、聚精会神谋发展;成就,是同心攻坚的结果——众志成城图赶超、凝心聚力求跨越。

从普遍贫困到基本小康

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的版图上,毕节成了水土流失最严重、贫困程度最深的片区之一。

在思想观念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交通严重闭塞等瓶颈的制约中,毕节的资源优势难以变成经济优势。

为了解决温饱,人们在刀耕火种的传统耕作中不断毁林开荒,导致森林-耕地-裸岩的逆向更替,毕节一度成为联合国有关专家眼中的“不宜人居之地”。

1985年6月4日,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习仲勋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赫章县有一万二千多户农民断粮,少数民族十分困难却无一人埋怨国家”一文上作出重要批示,毕节从此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1985年7月22日,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上任的第三天,就专程赶赴毕节赫章调研。

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在胡锦涛的亲自倡导下,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应运而生,这片贫困的土地开始了新的探索和突围。

以开发扶贫促生态建设,寓生态建设于开发扶贫,变“人口压力”为“资源优势”,实现经济、生态、人口的良性互动,毕节试验区书写了科学发展的壮丽诗篇。

曾经“苦甲天下”的海雀村,如今林茂粮丰、生机勃勃,成为西部地区扶贫开发的一个范例。

26年来,毕节试验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突破了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艰难困境,实现了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迈进了全面小康建设的“快车道”。

据统计,从1988年到2013年,毕节试验区生产总值增加了44倍,城镇化率从6%提升到31.7%,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26元增加到5645元,贫困人口减少了47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56%下降到24%,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72%。

从对抗自然到和谐统一

“开荒开到边,种地种到天”,“种一坡,收一箩”是大方县穿岩村退耕还林前的真实写照。

“那时候,只要一下雨,山上的雨水混着泥沙滚滚而下,即使睡在家里也感觉不踏实。”回忆过去,村支书王永军感慨地说,穿岩村于1984年和1987年分别发生了泥石流和山体滑坡,造成2人死亡的惨剧。

这是对抗自然的结果。

血的教训让人们开始反思:要生态还是要生存,保林子还是保肚子?

科学决策开出了发展“处方”:改缓坡,造梯田,更新品种,提高单产,解决吃饭难题;植树造林,保土养肥,发展畜牧业促进增收。

保护生态,穿岩村实现了“靠山吃山”;敬畏自然,穿岩村得到了最好的馈赠。

依托“绿色生态长廊”的美誉,2010年,穿岩村被列为毕节市“十大乡村旅游”景点之一。

而今,在穿岩村的青山绿水间,“好兴情”、“山水间”、“生态山庄”、“稻香村”、“水西肴”等20余家上规模的农家乐星罗棋布,游客乐在其中,流连忘返。

山披绿,人致富,一个典型贫困山村的嬗变,折射出的是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的丰硕成果。

毕节试验区成立之初,面对既要解决温饱又要发展生态的时代使命,着重念好“山”字经,唱好农业戏,探索出“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搞坡改梯拴带子、坡地种植绿肥铺毯子、山下发展庭院经济抓票子、基本农田集约经营收谷子”的立体农业开发模式。通过大兴“水电路”,狠抓“粮烟树”,治山上保山下,以山下促山上等办法,温饱问题不断解决,贫困人口不断减少,生态环境不断变好。

同时,毕节试验区还通过建设生态林、经济林,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和林下养殖,将生态建设的绿水青山变成百姓致富的“金山银山”。

据统计,试验区成立以来,毕节森林覆盖率从14.9%提高到44.1%,治理石漠化面积2256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8983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91%下降到6.16%,累计少出生人口165万人,人与自然环境矛盾突出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从“上山找粮食”到“下山找票子”,毕节试验区充分凸显了“近期作示范,长远探路子”的科学发展示范作用。

从探寻路子到发展示范

“建设好毕节试验区,不仅是毕节发展、贵州发展的需要,对全国其他贫困地区发展也有重要示范作用。”5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作出重要批示,提出了毕节试验区闯出新路子、探索新经验的殷切期望,为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毕节地处全国集中连片扶贫的乌蒙山片区,贫困问题与发展问题、社会问题、生态问题相互交织,通过“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的试验探索,可以为我国贫困地区科学发展积累经验、提供借鉴。

走过26年的辉煌历程,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的经验主要有:

坚持主基调不动摇,深入实施主战略;

坚持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同步提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激发创造动力;

坚持打基础利长远,突破发展的瓶颈制约;

坚持把民生放在第一位,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发展成果;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助推贫困地区发展。积极探索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与贫困地区发展的新途径、新办法和新模式,实施“同心工程”有效整合资源,实现多重优势叠加。

当前,毕节试验区已站在后发赶超的新起点,迈上了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新征程。

6月21日,在毕节试验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大会上,省委书记赵克志指出,毕节试验区要按照“两年明显变化、五年大见成效、十年实现跨越”的目标要求,到2020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万元,森林覆盖率达52%以上,为全省加快全面小康建设闯新路作示范。

——把守住“两条底线”作为总纲,时刻绷紧环境保护这根弦,加快创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努力保持适度较快的发展速度,不断缩小发展差距。

——围绕生态好、政策好、服务好的目标,着眼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注重扩大对外开放、大力招商引资、努力招才引智,把试验区打造成我省改革开放的样板。

——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以产业园区和标准厂房建设为平台和路径,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探索发展山地经济的新路子,遵循山地经济规律,突出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山地现代高效农业,推进农业的全面开放。

——加快产业培育、增强就业能力,挖掘农业发展潜力、扩大农业就业容量,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多形式促进就业,就近就地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

——继续严格控制人口自然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

——精确瞄准扶贫对象,精确投放扶贫资金、项目,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实现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

——充分发挥多党合作的政治优势、建言献策的智库优势、人才荟萃的智力优势、联系广泛的功能优势,倾力打造“同心”品牌,深入探索试验区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新途径和新办法。

探索不断深入,改革仍将继续。(责任编辑/李坤)

以开发扶贫促生态建设,寓生态建设于开发扶贫,变“人口压力”为“资源优势”,实现经济、生态、人口的良性互动,毕节试验区为全省加快全面小康建设闯了新路作了示范。

“试验区来往前奔,同德同向又同行;洞天花海美如画,科学发展万年春……”近年来,一曲《毕节试验区四季歌》从赫章县海雀村起源,唱遍了洞天湖地、花海鹤乡。

青山绿水,诠释着生态的底线;产业聚集,展现着发展的强音。

进步,是埋头苦干的结果——心无旁骛抓改革、聚精会神谋发展;成就,是同心攻坚的结果——众志成城图赶超、凝心聚力求跨越。

从普遍贫困到基本小康

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的版图上,毕节成了水土流失最严重、贫困程度最深的片区之一。

在思想观念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交通严重闭塞等瓶颈的制约中,毕节的资源优势难以变成经济优势。

为了解决温饱,人们在刀耕火种的传统耕作中不断毁林开荒,导致森林-耕地-裸岩的逆向更替,毕节一度成为联合国有关专家眼中的“不宜人居之地”。

1985年6月4日,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习仲勋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赫章县有一万二千多户农民断粮,少数民族十分困难却无一人埋怨国家”一文上作出重要批示,毕节从此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1985年7月22日,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上任的第三天,就专程赶赴毕节赫章调研。

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在胡锦涛的亲自倡导下,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应运而生,这片贫困的土地开始了新的探索和突围。

以开发扶贫促生态建设,寓生态建设于开发扶贫,变“人口压力”为“资源优势”,实现经济、生态、人口的良性互动,毕节试验区书写了科学发展的壮丽诗篇。

曾经“苦甲天下”的海雀村,如今林茂粮丰、生机勃勃,成为西部地区扶贫开发的一个范例。

26年来,毕节试验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突破了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艰难困境,实现了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迈进了全面小康建设的“快车道”。

据统计,从1988年到2013年,毕节试验区生产总值增加了44倍,城镇化率从6%提升到31.7%,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26元增加到5645元,贫困人口减少了47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56%下降到24%,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72%。

从对抗自然到和谐统一

“开荒开到边,种地种到天”,“种一坡,收一箩”是大方县穿岩村退耕还林前的真实写照。

“那时候,只要一下雨,山上的雨水混着泥沙滚滚而下,即使睡在家里也感觉不踏实。”回忆过去,村支书王永军感慨地说,穿岩村于1984年和1987年分别发生了泥石流和山体滑坡,造成2人死亡的惨剧。

这是对抗自然的结果。

血的教训让人们开始反思:要生态还是要生存,保林子还是保肚子?

科学决策开出了发展“处方”:改缓坡,造梯田,更新品种,提高单产,解决吃饭难题;植树造林,保土养肥,发展畜牧业促进增收。

保护生态,穿岩村实现了“靠山吃山”;敬畏自然,穿岩村得到了最好的馈赠。

依托“绿色生态长廊”的美誉,2010年,穿岩村被列为毕节市“十大乡村旅游”景点之一。

而今,在穿岩村的青山绿水间,“好兴情”、“山水间”、“生态山庄”、“稻香村”、“水西肴”等20余家上规模的农家乐星罗棋布,游客乐在其中,流连忘返。

山披绿,人致富,一个典型贫困山村的嬗变,折射出的是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的丰硕成果。

毕节试验区成立之初,面对既要解决温饱又要发展生态的时代使命,着重念好“山”字经,唱好农业戏,探索出“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搞坡改梯拴带子、坡地种植绿肥铺毯子、山下发展庭院经济抓票子、基本农田集约经营收谷子”的立体农业开发模式。通过大兴“水电路”,狠抓“粮烟树”,治山上保山下,以山下促山上等办法,温饱问题不断解决,贫困人口不断减少,生态环境不断变好。

同时,毕节试验区还通过建设生态林、经济林,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和林下养殖,将生态建设的绿水青山变成百姓致富的“金山银山”。

据统计,试验区成立以来,毕节森林覆盖率从14.9%提高到44.1%,治理石漠化面积2256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8983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91%下降到6.16%,累计少出生人口165万人,人与自然环境矛盾突出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从“上山找粮食”到“下山找票子”,毕节试验区充分凸显了“近期作示范,长远探路子”的科学发展示范作用。

从探寻路子到发展示范

“建设好毕节试验区,不仅是毕节发展、贵州发展的需要,对全国其他贫困地区发展也有重要示范作用。”5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作出重要批示,提出了毕节试验区闯出新路子、探索新经验的殷切期望,为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毕节地处全国集中连片扶贫的乌蒙山片区,贫困问题与发展问题、社会问题、生态问题相互交织,通过“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的试验探索,可以为我国贫困地区科学发展积累经验、提供借鉴。

走过26年的辉煌历程,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的经验主要有:

坚持主基调不动摇,深入实施主战略;

坚持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同步提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激发创造动力;

坚持打基础利长远,突破发展的瓶颈制约;

坚持把民生放在第一位,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发展成果;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助推贫困地区发展。积极探索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与贫困地区发展的新途径、新办法和新模式,实施“同心工程”有效整合资源,实现多重优势叠加。

当前,毕节试验区已站在后发赶超的新起点,迈上了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新征程。

6月21日,在毕节试验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大会上,省委书记赵克志指出,毕节试验区要按照“两年明显变化、五年大见成效、十年实现跨越”的目标要求,到2020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万元,森林覆盖率达52%以上,为全省加快全面小康建设闯新路作示范。

——把守住“两条底线”作为总纲,时刻绷紧环境保护这根弦,加快创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努力保持适度较快的发展速度,不断缩小发展差距。

——围绕生态好、政策好、服务好的目标,着眼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注重扩大对外开放、大力招商引资、努力招才引智,把试验区打造成我省改革开放的样板。

——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以产业园区和标准厂房建设为平台和路径,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探索发展山地经济的新路子,遵循山地经济规律,突出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山地现代高效农业,推进农业的全面开放。

——加快产业培育、增强就业能力,挖掘农业发展潜力、扩大农业就业容量,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多形式促进就业,就近就地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

——继续严格控制人口自然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

——精确瞄准扶贫对象,精确投放扶贫资金、项目,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实现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

——充分发挥多党合作的政治优势、建言献策的智库优势、人才荟萃的智力优势、联系广泛的功能优势,倾力打造“同心”品牌,深入探索试验区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新途径和新办法。

探索不断深入,改革仍将继续。(责任编辑/李坤)

猜你喜欢

毕节试验区生态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毕节留守儿童的新家
中国7个新自贸试验区设立工作进展顺利
商务部表示7个新自贸试验区设立工作进展顺利
国务院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
国务院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