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篇动人心弦的美文

2014-09-21李志远

西藏文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兵站美文源头

李志远

著名散文家王宗仁的《歌的高度》一文,刊于2013年第4期《西藏文学》上,不久便被同年第20期《新华文摘》所选登。上网点击一下,竟发现,还有不少媒体先后都转载了此文。

此文主要写的是,青藏公路通车不久的一个初春,来自首都的中央慰问团,为青藏公路沿线军民演出。演出结束之后,慰问团继续西行,却不得不把一位高山反应强烈、发着高烧的女舞蹈演员,留在江河源头兵站休息、治疗。而住在兵站的五个汽车连的兵们,都想看这位女演员一眼,并希望听她为大家“唱一支歌”。于是,她答应了兵弟弟们的要求,硬撑着病体,接连唱了《康定情歌》、《敖包相会》、《十送红军》等歌曲,而且,“越唱声音越宏亮,越唱音阶越高。”但是,她毕竟在海拔近5000米的缺氧地区耗尽体力唱歌,唱着唱着,便不幸倒下,“再也没起来。”对此,作者感慨万千,把女演员的牺牲,看作是“源头一页沉重的历史”……

事情本就感人,又经作者的潜心构想和巧妙运笔,因此,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成为一篇切切实实动人心弦的美文。

美文之美,主要的,当然是美在女主人公的精神崇高。文章之所以命名为《歌的高度》,我理解,一是因为在海拔几千米的高原唱的歌,二是因为所唱之歌的“音阶高”,三是因为女演员的精神境界高——这一点最为重要。作为舞蹈演员,她并不擅长唱歌,而且还发着高烧,但为了满足战士们的精神渴望,竟毅然挺身而出,带病唱歌,直至倒下。这种“为兵服务”的忘我奉献精神,多么难能可贵啊!战士们的心能不为之所动?接下来,官兵们能不化悲痛为力量,积极投入部队的各项工作任务?如联系眼下现实想想,无疑,这也是对有些人的“亵渎崇高”的有力一击吧。

其次是美在文章的内容真实性。散文,最忌“为赋新词强说愁”,无病呻吟,而真实才是其基本要求。作者是散文大家,自然深谙此道。就此文而言,其真实性则更显突出。“一群战士送来了大声呼号:‘冲呀——点歌开始!”,这话符合战士的语言习惯,很逼真,读罢如临其境;所唱《康定情歌》等,也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觉得亲切自然,无可置疑;尤其是文末,点出当时在场的一个汽车兵,就是“后来成为作家的我:王宗仁”,这就更令人感到其言、其文凿凿可信。事真,情也真,皆为发自肺腑之音,而没有矫揉造作之腔。散文,只有真,才会服人,才能感人,也才有益于人。

还一点,就是美在描述的象征性和语言的形象性。“江河源头兵站这个夜晚的月亮只有一种颜色:纯白,干净。”这看似客观写景,其实是象征战士和女演员心灵的纯洁无瑕。又用“一只连当地牧民也没见过的夜鸟,”来象征女演员的高尚精神。类似描述,俯拾即是。同时,文章语言带有浓郁的形象色彩,如说汽车兵用人间最淳朴的感情,“给西藏运送着温暖,满脸的油腻都在欢笑,”如说“歌的高度可以摘取星辰,”等等。正是这些象征性描述和形象性语言的运用,给文章增了色,添了彩,自然而然将读者引入美妙境界,且觉得生动有趣,回味无穷。于是,美文的喜闻乐见效应,油然而生。

责任编辑:邵星

猜你喜欢

兵站美文源头
深化改革创新 强化源头治理
美文阅读
常回源头看看
关于抗战时期新四军兵站建设的几点思考
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
兵站:抗战中的“补给脐带”
源头
动漫美文
动漫美文
红军时期中央红军的兵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