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风景(散文)
2014-09-21梅尔
梅尔
“格尔木出去南山口,甘隆继续往前走,纳赤台、小南川、玉珠峰车站在那边,望昆往前不冻泉,楚玛尔河是车站;五道梁、通天路,秀水河畔江克栋,日阿赤曲走乌力,沱沱河大桥要过去;开心岭、通天河,唐岗山下有车辙,雁石坪绕过去,布玛德过了布强格;唐南唐北唐古拉,扎加藏布就是家,安多托举措那湖,联通河畔人烟无,底午马旁走岗秀,那曲过了是妥如,桑雄前面铺古路,午马堂上是当雄,达琼果,火车行,羊八岭过去羊八井,昂尕马乡向古荣,拉萨西站向前行,拉萨大桥似彩虹,拉萨车站喜相逢!喜相逢!”
太阳刚刚从山背后冒出来,年轻的灵玉就练起了她的站名,把还想赖在铺上的我们吵了醒来。我只好从铺上坐起来望向窗外。
窗外的风景永远在列车快速的飞驰中划过,雪峰、湖泊、草地、牛羊、白云、蓝天、以及形态各异的连绵山峰……。列车正向西行进,从格尔木出来后列车就一直向西行进,灵玉背诵的那些车站便一个个地出现在了窗外……
从南山口开始,列车就进入了昆仑山中,青藏铁路也就进入了二期工程格拉段。连绵起伏的昆仑山脉就像是一条巨龙一样横卧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不,应该说横卧在四川、新疆、青海、西藏四个省区的交界处。毛主席曾用巍巍昆仑来形容这座山峰的雄壮伟岸,并用“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这样的词句来形容他对这条山脉的印象。其实听人说他并没有到过昆仑山,可他写昆仑山的诗句却像是奔腾而去的长江一样气势磅礴,让人百读不厌。昆仑山,这座沉寂千百年的山脉却因为一条条进藏铁路的开通而一次次成为人们撰写的热点。一首“天路”不仅唱出了藏家儿女的情怀,也唱出了青藏铁路的功绩。想想当初自己在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格段上工作生活的那些日子,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温馨感。当初自己在死记硬背那些病理药名的同时也像灵玉一样背过那些站名,更认真地背过那些铁路安全规则,直到今天我依然将两条钢规的距离记得那么清楚——1.435,我们常常用一四三五来记这个数字。那时候铁路系统几乎每一次的知识问答比赛中都要问到这道题,所有人的岗前培训中都要学习安全规章制度,为的是让我们遵守安全规则,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学会了从飞速的列车上往下跳,我们同年龄的很多人都跳过火车,那气势真有点像电影中的铁道游击队。说来道去,这还真是个技巧,一般情况下都要提前给司机打个招呼,到下车的地方时撂一把闸或者减速,下车的人就会毫不犹豫地从车上跳下来。初次跳车的人是有难度,甚至会摔的很重,可跳上几次后就会变得很有经验,胆子就会越来越大。好在那时候的车速并不快,一般情况下不会出什么问题。现在想来真是后怕,要是从现在这样的车速上跳下去,那后果不堪设想,即使不摔个粉身碎骨,也会摔个鼻青脸肿。有一次同屋的兰心下车站去接班,她登上火车后方才想起那趟车在沿线小站上根本就不停。当时没有手机,根本联系不上站上的人,也没法给司机打招呼撂一把闸或者减速。可这班她得按时去接,思来想去,她决定按老办法跳车。车过小站时,她毫不犹豫地用随身带的大衣裹住自己的脑袋从车窗里跳了下去……。还好,一切顺利,因为车过小站时速度稍微缓解,加上她跳车的技术一流,自然是平安无事。她什么都没伤着,连手上的皮都没擦伤一点。她从路基坡上爬起来后开开心心地去接班了,没迟到一分钟。
这也许就是铁路赋予我们的一种责任,那时候铁路是半军事化管理,职工们的工作作风自然有点像军人一样干脆利落,敢于担当。离开铁路好多年,我身上依然保留着那时候养成的工作作风,无论什么事情,只要我答应的肯定会按时按点去完成,不管事情重要与否,绝不推诿扯皮。说实话,这种工作作风真的很爷们,很多的时候朋友们都说我更像他们的兄弟。
我们在西格段工作,可心中一直梦想着格拉段尽快开通,我们好坐着火车上拉萨。汽车的费用太贵,可火车那时候对于我们铁路职工是免费的。就因为这个,我们盼望着铁路尽快通到拉萨去,最好能通到更远的地方去。我们好坐着火车一路西行,到我们想去的地方,看遍我们想看的高原美景,还有西藏的神秘文化……
西格段留给我许多美好的记忆,最美的记忆要数在天峻草原上采蘑菇和布哈河中摸黄鱼(裸鲤),当然还有就是几个人一起在天峻草原上围追堵截小兔子。有一次追兔子,我们差点就成功了,要不是当护士的我良心发现给兔子留了个口子,我们那天肯定就把兔子追上了,晚上我们保不准在谁家美餐一顿了……
那时候的我每年夏天都要到铁路沿线去走几趟,有时候是工作,有时候是散心。每一趟行走都会留下新的记忆。我曾经连续给铁路沿线做了几年的鼠疫预防,有一次正碰上线路维修,医疗车不能顺铁路往前走,只能绕道而行,而我们又必须要到前面七八公里处的工区接种疫苗。没办法,负责工作的防治室主任只好背着药箱带我们沿铁路往前走。因为事先没有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加上没有出行的经验,什么防嗮霜、遮阳帽、伞等都没戴。主任说我们走过去,我和另一个护士,也就是我的同学爱华二话没说就跟着他往前走。那天的太阳可真毒,炙烤着行走在铁路边上的我们就显得更毒,我们用双手把白大褂撑开顶在头上汗流浃背地往前面的那个工区走,心中一直想着要有杯凉白开喝该多好。说实话,当时我们俩的情绪可是低落到极点了,跟在主任后面撅着嘴很不高兴地行走着,悄悄说着凉白开的美味,还说着小时候吃过的那种两分钱一根的冰棍,真后悔出门的时候没带几大瓶5%或者10%的葡萄糖。大约一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走到了目的地。一进工区院子,我就直挺挺地坐在地上起不来了。忙了整整一个早上,又行走了这一个多小时路程的我们当时是又饥又渴,只想着痛痛快快地吃喝一阵方才缓过劲来。可我们错过了工区午饭时间,偏偏那天工区连个馒头都没剩。喝了两杯水后工长并没有给我们拿任何吃的,主任耐不住性子了,只好开口跟他要。工长这才不好意思地摊开双手给我们道歉,说事先并不知道我们没吃午饭,就没做任何准备,偏巧大师傅又出去了,这一时半会也来不及给我们做。沿线生活艰苦,条件也比较差,没有什么零吃方便面之类的备用食物。主任看工长这么说也就无奈地摇摇头,叫我们俩忍耐忍耐,等到下一个工区时就有吃的了。听主任这么说,我们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忍耐。并且支撑着开始进行接种工作。
主任站在工区办公室门口的台阶上给大家讲预防鼠疫的主要措施:比如禁止猎食旱獭肉,不准在野外留宿,尤其是旱獭窝的旁边等等。因为旱獭是鼠疫病的主要传染源,它本身就携带着鼠疫病菌,与它接触传染的几率大大提高。
一个叫尕玛的小伙子接种完后问我吃不吃肉,我说现在别说肉就是咸菜馒头我们也会吃的特别香。听我这么说他二话没说就跑了,一会儿后他端着一个铝饭盒回来了,他走到我面前打开饭盒对我说:“阿姐,这是我朋友午饭后送来的,新煮的肉,你们抓紧填一填,先压压饿,要不一下午会饿坏的。”我看里面是满满的一饭盒肉,且全部是瘦肉,心里高兴坏了,忙三下五除二接种完剩下的几个人后洗了把手抓起饭盒里的肉就吃了起来,边吃边催促还在洗手的同学和正在那里作宣传的主任快点先来吃两块再说。主任可能也饿坏了,急忙打住话头先来和我们俩一起吃肉。那天的肉可真香,也许是我们饿坏了的缘故,总之,那天吃的肉是我记忆中少有的那种香……。我们三下五除二就将满满的一饭盒肉吃了个精光,并且还意犹未尽地眨巴了几下嘴,用感谢的眼神看站在旁边发愣的尕玛及其他几个人。等我把饭盒归还尕玛时,他边整理饭盒边诡笑着问我这肉香不香?我说非常香,不知是什么肉。尕玛一脸诡笑地说是兔子肉,是他的一个牧民朋友下午送来的,因为自己刚吃完饭就尝了两块放下了,准备晚饭吃的。看我们饿了一上午,就给我们拿来了。我一听忙说感谢他的话,并很豪气地说以后有什么事情尽管来找,我绝不含糊。这是当初我们铁路西线上的人常说的话,是兄弟姐们之间的义气话。尕玛听我这么说,高兴的不得了,自豪地看身边的那些同事们,接受着他们羡慕的目光。
等我们做完工作跟大家告别即将要离去时,一个跟尕玛年龄差不多的小伙子跑过来主动给我们提药箱,就在我们即将上车的时候,那个小伙子忽然悄悄地跟我和同学说:“阿姐,你知道刚才你们吃的是什么肉吗?”我们俩奇怪地看着他说:“不是兔子肉吗?”“鬼才相信他会给你们吃兔子肉,那是旱獭肉,我和他关系铁的都快要穿一条裤子了,还能不了解他?要不是今天你们来给我们接种鼠疫疫苗,这一饭盒肉早进他肚子里了。”我一听着实吃了一惊,忙回头看身后不远处的尕玛,却见他依然持着坏坏的笑在那里朝我们挥手……
昆仑山口,这个青藏路上的第一个高点,飘动了近百条的五彩经幡,随着这百条经幡的猎猎作响,昆仑山口的神圣便毫无疑问地呈现在了行人面前。这里是通向人类净土可可西里的重要驿站,也是通向东方神山——昆仑山腹地的重要隘口。在古老的藏文化中,昆仑山被认为是藏族人民所崇拜的圣山——冈底斯山和圣湖——纳木措湖的儿子,他勇敢、坚强、伟岸、雄浑,博大的胸怀包容了世间万物,绵延的雪峰撰写着千古绝唱。多少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牧民们总是将美好的期望寄托在这里,也将渴望宁静和富裕生活的愿望刻写在这里。各界人士都争着来给这片神圣的土地增添人气,铁路和公路之间那并不宽敞的空地上在短短的几年中就矗立起了好几块纪念碑和雕塑,有旅游局立的昆仑山口标示碑,有地震局立的昆仑山地质公园标示碑,还有可可西里保护站立的杰桑·索南达杰纪念碑,他的墓就在纪念碑旁边,这位藏族人民优秀的儿子依然像生前一样守候着这片土地。当然最显眼的还是那座可可西里保护站塑的藏羚羊的群雕像:几只藏羚羊紧紧地偎依在一起,雄藏羚羊充满灵气的双角戳向天空,将无畏和勇敢抖擞出来,警惕的目光射向远方,雌藏羚羊和几只小藏羚羊呢喃地偎依在雄藏羚羊身边,乖巧的姿态让人不由心中一动---它们是多么迷人的一类动物,娇弱无助地渴望着人类的呵护……。而人类却把罪恶的枪口对准他们,从而使可可西里这片处子一般的土地承载了无数血腥和罪恶。要不是像索南达杰一样的那群汉子们站出来,用他们野牦牛般的韧性和敦实来维护这片土地的和平和宁静,这片土地还不知道需要承载多少罪孽方能宁静下来。
车行驶在清水河大桥上时,眼前一片空旷,就连远处影影绰绰的雪峰也变得平缓而朦胧。充满神话传说的玉虚峰像美丽的飞天尽情舞动,可可西里的广袤便一览无余地呈现在了眼前。
可可西里,这片被藏族人称为“美丽的少女”而又被蒙古族人称为“青色脊梁”的土地。经历了好多年的骚扰后终于宁静了下来,曾经猖獗一时的盗猎分子犹如雨后的乌云一般逐渐散去,可可西里的天空终于恢复了它原本的晴朗。虽然历经沧桑,但她依然美丽而神秘,犹如处子一般的圣洁坦然。一片土地,两种概念,一种妩媚,一种健壮。一份多情,一份雄浑,使可可西里显得越发神秘难测。
远远地,看到一面国旗飘扬在索南达杰保护站的瞭望塔上,这面只有一米见方的国旗便让整个可可西里有了一份火热的思念,这份思念会随着时间的流淌弥漫到整个青藏高原。可可西里,成了世人心中永远的圣女。
草地里藏野驴总是悠闲而又漫不经心地站在低矮的草丛中张望四周,像是在寻找什么,又像是在等待什么。那形态犹如前去赴约的绅士一般风度翩翩,正等待它心仪的爱人姗姗来迟。身体硕大的野牦牛却像个淳朴的蛮汉一样上高爬低,毫无畏惧地行走在山顶峰间,证明着它的霸气和强壮。只有藏羚羊像只乖巧的精灵,恬静而又本分地嬉戏在这片土地上,偶尔也会像离弦的箭一样跟着列车奔跑,逗引着车窗内那些手持相机追拍它的人……
可可西里的空旷能让人的心变硬,很早之前,我就这么认为,坐在列车上穿越可可西里时,我更加这么认为。
我从没进入可可西里腹地过,尽管一个老同事告诉我太阳湖和卓乃尔湖的那边有许多神奇的美景,还有许多神奇的传说。每年成千上万的藏羚羊都要奔赴那里去产羔,好完成它们繁衍子孙的使命。有几个好摄影的老友每年都要到那里去拍摄,他们曾邀我跟他们一起去,我却总是被这样那样的事情缠身,没能去成一次。我曾经看过一个老友从太阳湖的那边捡来的一块石头,看上去也就鸡蛋那么大,可拿在手里重量犹如十多斤的东西一样沉甸甸的,我单手刚刚能掂得动。那天喝酒,老友高兴,便从储藏间的箱子里拿出那块石头来给我们看。我拿在手里观看没一会儿,忽然就出现了心慌、气短的感觉。当时以为是自己喝了点酒出现的不适,忙斜靠在沙发上歇一会。老友看出了我的不适,忙将那块石头收了起来,他告诉我不是酒精的作用,而是石头的缘故。正说着,与我一起看石头的秀兰也出现了不适,她的症状似乎比我还要严重些,竟然出现了哮喘。老友忙叫我们俩到屋外去呼吸点新鲜的冷气,因为正是过年期间,屋外的空气还很冷。我们出了屋两分钟,症状就缓解了。我问老友为什么他没出现这一类的症状,他笑笑说你们拿在手里观看离得太近了,还有一个原因他怀疑跟我们身上佩戴的金银首饰有关。他不知道这块石头是什么元素,但他知道绝对不是一般的石头。他用避光的锡箔纸包裹的严严实实后才放进箱子里保存的,等有时间了他一定找个专业机构去鉴定一下。我问他会不会是陨石?他依然笑笑说:“难说,没准真是陨石。”因为这块石头,因为那些传说,我就对太阳湖的那边充满了向往……
唐古拉车站的美丽不仅仅是那5072米的高度,还有那一顶无人值守的帐篷,一顶用水泥铸就的洁白帐篷——唐古拉车站,自从落成后就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车站是唐古拉最惹眼的标志,远远看上去整个车站像个“人”字,一个挺立的,傲视一切风雨的“人”字。当初,十万筑路大军在这里挥洒豪情,挑战极限,创造出了一个个雪域奇迹,写下了中国乃至世界铁路建筑史上的精彩一笔。
与车站遥遥相对的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冬,清爽而亮丽地挺立在天地之间,那美丽的容颜在阳光下一览无余。身边被冰雪覆盖着的突兀山峰像一群浴后的少女光洁耀眼,水珠从少女的身上留下来汇聚成一股股涓涓细流,乃至汇集成滔滔不绝的滚滚长江……。站在唐古拉山车站上抬头观望,蓝的天,白的雪,黑的山,绿的草,将如诗如画的唐古拉山脉完全展开在你的眼前……。冷风依旧,尽管七月流火,阳光明媚,我却依然能感受到唐古拉山这冷厉的山风在呼呼刮动。聆听着这山风,观看着游走在头顶的朵朵白云,我的心一次又一次地感受着那前所未有的沉静。我感觉我心中的沉静已经完全超越了这大自然,不知是大自然的沉静融化了我还是我的沉静感染了自然,总之,唐古拉山上沉静极了,沉静的我们都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而就在这沉静中,我却听到了滚滚长江的波涛声正滔滔而去,还有澜沧江、怒江的波涛声也与长江的波涛声一样汹涌澎湃……
很早之前,我就对羌塘草原充满了向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向往。这种向往源自于我的一个藏族朋友,一个像我一样搞医的女人。她说她的家乡在羌塘草原,那里水草肥美牛羊成群,人们淳朴善良,生活悠闲宁静。每每休假,她都要回到那里去。她可以在那里治病救人,还可以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比如参加个国际环保组织、爱心组织什么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她觉得这种做法比纯粹地去拜佛更要有功德,更符合积德行善的佛教理念。羌塘草原的很多人都知道她的名字——寒梅。听了这名字,我便肯定她出生在寒冬腊月。她问我怎么知道的,我说大凡叫梅的女子,十有八九都出生在寒冬腊月里,这是中国人取名的一个传统理念。估计父母都希望自己出生在寒冬腊月里的女儿坚强快乐,不畏严寒,像梅花一样地清冷独艳,不落世俗。叫寒梅么,那就更明显了。更何况还与我同名,所以我便肯定你出生在寒冬腊月里。只是藏族人和汉族人的叫法有差别,所以她叫寒梅,而我叫腊梅。她听后瞪着她那乌黑发亮的眼睛惊异地看着我,像是要从我身上看出什么东西来一样。我实在不明白她都五十岁了,眼睛怎么还那么乌黑发亮,连同她的头发一样乌黑发亮。我要到五十岁时一定神散珠黄了,头发就更别提了,四十出头就已经白了一半,到五十岁估计就全白了。
很长一段时间里,也就是她退休之后的那段日子里,我没有她的任何消息。虽然我们没有多少交情,但有时候我会忍不住想她,闲闲地坐在办公室里,看着午后的阳光从窗户里射进来,有意或无意地照在我的脸上时,我就会忍不住想她。想她去了哪里?正在干什么?是在牧区给她的同胞们看病呢?还是跟那些国际友人在协商做一些积德行善的大事情?忽然有一天她打来电话说有个国际环保组织正在招收志愿者,她是这边的组长,准备把我的名报上,问我同意不?我问她怎么个志愿法?她说每年到羌塘草原或者长江源头义务劳动十五天,为环保组织者和需要救助的动物盖一些简易的房子什么的!我听后一口回绝,说就我这个身体能到羌塘草原去溜达一圈,已经算是很能耐了,哪还敢跑到那里去干活,参加环保组织的义务劳动。我从心底里佩服那些志愿者和组织者,尤其是那些国际友人,但我没那个胆量。我没有姐姐你那样的好身体。你从小生活在高原牧区,饮食习惯和身体素质使你不仅适合高原气候,还适应野外生活。而我生活在城郊,从小呼吸着尘土飞扬的空气,食用着上了农药化肥的面粉和蔬菜,慢支、哮喘加咽炎,整个呼吸系统就糟透了。平日里上个五楼都要气喘吁吁,那还敢到高海拔地区去劳动,纯粹是不要命了。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可真是有“贼心而没那个贼胆”……。听了我的话后寒梅遗憾地挂了电话,之后便又销声匿迹了。后来我再也没得到过她的消息。如今坐在列车上的我透过车窗看着广阔的羌塘草原,看着那绿茸茸的像毯子一样的草地,以及草地间星星点点盛开的野花,心中就会有一种绿茸茸的感觉悄然而生。犹如饥渴的午后得到了一个青苹果一样,让人的心在倏忽间充满希冀和梦想。
草原无边无际地向远处延伸,延伸到了地平线的尽头,那三三两两的帐篷像天空的云朵从眼前轻轻划过,偶尔帐篷里升腾的袅袅炊烟清晰可见。在我的心中它们是大地深邃的目光,思念着、牵挂着一个个出行的人。
忽然,身旁的阿信指着天空说:“看,那云朵像什么?像不像一座佛像?”我忙望向天空,果然是一片像一座佛像的云朵在天空慢慢游走。我忽然想起了那个在网上流转了很久的观音像一样的云朵图片。忍不住说了一句:“原来这是真的!我一直认为那是电脑制作的,可今天看到这座佛像后,忽然肯定那是真的了,这我还真没想到。”我惊叹着,目不转睛地看着那片云朵。只可惜有厚厚的车窗挡着视线,我们不能很好地拍摄到那片云朵。
拉萨大桥像彩虹一样横跨在拉萨河上,将这条横穿拉萨城的河流两岸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桥栏杆洁白飘逸,像一条条飘动的哈达,而桥墩却敦实稳固,犹如牦牛腿一样粗壮稳健。据说当初设计的时候就是将这种理念融了进去,像哈达一样的吉祥如意,像牦牛一样地结实稳固,所以拉萨河大桥方才成了青藏铁路线上的又一个标志性建筑,并且其设计和建筑双双获得了中国工程建筑的最高奖——鲁班奖。
全长940.85米的拉萨河大桥在午后的阳光中恬静壮美。桥下的河水波光粼粼,像一面碎裂的镜子,折射出万道光芒,刺得人睁不开眼。我早早地就将脑袋贴在车窗上,观看着拉萨河大桥。早在几年前,我就收集了青藏铁路线上的几座大桥的图片和故事,三岔河大桥以高为主,清水河大桥以长为主,沱沱河大桥以宏大为美,而拉萨河大桥以奇特为美。三岔河大桥和清水河大桥我时常看到,唯独这拉萨河大桥和沱沱河大桥,一直无缘仔细观看过,今天坐着飞速的列车从拉萨河大桥上通过,真的有一种像是从彩虹上走过的感觉。于是,生活中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一同向我涌来……生活让我们饱尝了五味杂陈,但我们人生的彩虹依然像拉萨河大桥一样敦实宏伟。因为前方就是拉萨车站,天南海北的游客会毫不商量地相逢在这里,他们会为这神秘的青藏高原增添更多的颜色,也会为这片神奇的土地撰写更多的传奇和故事。
西行的列车继续前行,西行的风景在不断添加,人景,风景,事景,情景,景景相融,就像是一部画卷一样一一展开在我的眼前,同时又像是一部电影一样放映在我的记忆中……
西行风景,我们一同赏过!
责任编辑:邵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