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湖造田种“恶果”,退耕还湖留碧波

2014-09-20姚鹏飞

地球 2014年6期
关键词:调蓄洞庭湖湖泊

本刊记者 姚鹏飞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人对水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结。中国人认为水是有灵性的,喜欢流觞曲水、临水而居。

意识终究来源于物质,人们对湖泊的喜爱,绝不是因为单纯的审美情趣,它还发挥重要的功能作用。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它能够调控洪水、净化水质、维持生物多样性、调整流域局部气候,同时它还为人类提供水资源与动植物产品、支持航道运输。

然而人类的扩张性、占有欲并没能保护好脆弱的湖泊——湖泊面积不断萎缩,水质不断恶化。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围湖造田——湖泊的浅水草滩由人工围垦成为农田的活动。

“围湖造田”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围湖造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统治者就开始提倡围湖造田,与水争地。两宋和明清是历史上围湖造田的急剧发展时期。

据见于记载的不完全统计,仅在南宋时期东南地区被围垦的湖泊就达数十,“乾道之后昔日之曰江、曰湖、曰草荡者,今皆田也”。乾隆九年,湖北荆宜施道员描述洞庭湖“湖滨之地,尽皆筑垸为田,湖面已非昔比”。

新中国成立不久,“大跃进”时期,我国围湖造田进入另一个高峰期,导致湖泊迅速减少,20世纪50年代以来,仅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就减少了543个,“八百里洞庭”变成“三百里洞庭”。据普查,湖北现存的湖泊面积为2438.6平方千米,只有上世纪50年代的34%。全省大于1平方千米的湖泊217个,比上世纪50年代的522个减少了一大半。再也没有“气蒸云梦泽”的壮观景象,“千湖之省”也名不副实。

那么围湖造田到底会带来哪些问题呢?

被誉为“水乡泽国”的江苏省境内水网密布,湖荡众多,自1957年以来,因围湖造田所削减的湖泊达 1500多平方千米,消亡的湖泊已有40多个。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我国不少地区曾出现大面积围垦湖泊,与河争地的热潮。据统计,全国被开垦的湖泊至少有100多万公顷,损失淡水资源调节量350亿立方米。近些年来,随着各地经济建设的发展,流域用水量剧增,湖泊来水量减少,入不敷出,水位下降,面积缩小,致使一些湖泊消失,一些大湖面积也大为缩小。

围湖造田种恶果

过度围垦往往会损害湖泊自然资源,破坏湖泊生态环境和调蓄功能。我国的洪湖、鄱阳湖、洞庭湖、滇池等湖泊,自60年代以来被大规模围垦造田,加剧了湖区环境生态的劣变。湖北省的洪湖,1964年尚有水田83.2万亩,经多次围湖累计达30万亩,现存水面53万亩。由于湖容减小,严重减弱湖区的调蓄抗灾功能,以致汛期渍涝灾害频繁、低湖田土壤环境恶化,效益下降。

围垦使水禽赖以生息的大片芦苇、荻丛环境遭到破坏,使水生动、植物种类发生变化,有些种群几乎绝迹,建闸使江湖隔断,洄游、半洄游鱼类的游动通道受阻,破坏了繁殖、肥育的生态条件,使湖区水产资源受到极大损害。围湖造田必须通过综合调查,保证湖泊生态的协调,发挥湖泊的调蓄、水产、农业和旅游等多种功能,以获得生态、环境、经济的综合效益。

大量的围湖造田容易造成洪涝灾害。长江流域就是个例子,解放以后长江中游大量的围湖造田,洞庭湖由原来的第一大淡水湖面积迅速下降。其他淡水湖的面积也迅速减小,有的甚至完全消失。这些湖泊在水利方面起着接纳长江水的作用,湖泊面积的减小,直接导致了长江水没有足够的空间分流,很容易造成洪灾。1998年的洪灾跟这方面也有直接关系。

围湖造田首先是加快了湖泊沼泽化的进程,使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地表径流调蓄出现困难,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如:湖北省由于湖泊不断减少,萎缩后的湖泊已基本丧失了原有的调蓄功能,造成水旱灾害面积呈逐年增长趋势,20世纪50年代平均46万多公顷,80年代增长到170多万公顷,90年代以来的八个年头里,除1993年外都大大超过80年代的水平。其次是水生动植物资源衰退,湖区生态环境劣变,使水生动植物的种类下降,数量减少。

以洞庭湖为例的退耕还湖思考

退田还湖、扩大湖容是治湖之本。

我国围湖造田的历史长,事实上,人们也很早地就认识到围湖造田对环境会产生恶劣影响。宋朝大规模的围湖造田使得湖泊大量消失萎缩,造成涝无蓄泄之所,旱无荫灌之水,水旱灾害明显增多。不少人就认识到并且肯定了水旱灾害与湖泊消失的联系,建议禁止围湖造田、实行废田还湖。从民间发出了“复湖”、“复陂”的呼声。

1998年,中国经历了世纪大洪水之后,中国政府认识到围湖造田的危害,适时作出了在长江中下游退田还湖的重大决策。这是中国自从春秋战国以来,第一次从围湖造田,自觉主动地转变为大规模的退田还湖,给洪水让路。也是在1998年,湖南省开始实施“4350”工程(即恢复到1949年洞庭湖4350平方公里),约600公里的农田被“双退”,即居民彻底搬离,堤坝被废弃;或“单退”, 即居民仍旧留在原地,汛期蓄洪,枯水期种田。

过去的洞庭湖治理措施大多就防洪研究防洪,结果是堤越修越高,防汛任务越来越重。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对水的需求的重要性突出。长江每年汛期洪水在将来是我国最宝贵的资源。所以我们在新世纪看洪水,要跳出单纯修堤挡水的观念,从生态的高度来看,多蓄水保水,综合利用洞庭湖的水资源,是根治洪水灾害的良策。

洞庭湖是长江的蓄水湖,又是长江的生态湖,它既是国家的粮林鱼基地,又是国家重要的湿地保护区。建国以来,洞庭湖区提供上千亿斤商品粮,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夺取抗洪的全面胜利,证实了洞庭湖区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洞庭湖自然、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生命力。

客观形势必须农业改制,走新的路,用新的生产方式。洞庭湖面临新的困境,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新世纪赋予洞庭湖新的任务,必须改变过去偏重围垦的做法,走水上发展的新模式。洞庭湖生态发展的核心是蓄水保水。站在全国的高度看,南水北调需洞庭湖多蓄水,站在全长江防洪减灾、水质保护和生态环境多用途的高度看,需要洞庭湖有足够的调节能力,要求洞庭湖通过“退田还湖”、农业产业改革、挖湖疏河等多种措施,实现水上优势。

根据20世纪90年代江湖水情分析,重现1954年洪水,洞庭湖和荆江区需调蓄数百亿立米超额洪水。三峡水库补偿城陵矶区蓄洪约100亿m3还需洞庭湖和荆江调蓄约200亿m3。

有三峡工程情况下,还需要洞庭湖调蓄,以维护生态平衡;另据水利和环保专家分析,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必增大长江中游枯季径流水量。要求洞庭湖提高补水能力。总之,按生态规划要求,洞庭湖天然湖泊面积应恢复到建国前的4350km2。堤垸内的内湖面积也应达1500km2。增强洞庭湖对长江调洪、补水的功能,使它与三峡水库紧密配合,成为长江基础生态工程,为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以致于为中国水资源的科学利用奠定基础。

移民是“退田还湖”的关键

近百年来,洞庭湖区淤积泥沙约100亿m3,淤泥十分肥沃,当地垸民形容为“五金六银七铜八铁”,把长江的泥沙比作金银铜铁。长江淤泥适宜水稻、蚕桑等农作物生长,是不可多得的优质土地资源。

建国以后,为了满足对粮食的需求,国家在洞庭湖兴办15个国营农场,围垦约1600km2,即是“蓄洪垦殖区”,垦区以种水稻为主,而且耕作以人力手工为主,大约160万农民移居湖区。过去的“蓄洪垦殖”偏重垦殖,而勿视蓄洪,既没有限制人口增长,又没有避险躲淹设施,很难实施安全调蓄。蓄洪时转移人口多,搬迁物资多;而溃垸后,灾民过多,救灾和恢复家园工作量大。所以,建国以来修建的蓄洪垸实际很少做到主动分洪。实际证明这种方式已不符合安定和发展的要求。

蓄洪区国土的科学利用必须是蓄水利用,蓄洪区不能居住垸民,只能容许少量生产管理人员,将现有垸民移到垸外和洪水位以上,垸内生物和各类生产设施也不怕水淹。将排水垦殖的生产方式改变为蓄水用水的生产方式。

1998年大水以后,洞庭湖区实施平垸行洪,移民建镇,将45万溃垸灾民移迁到堤垸以外,此工作比较细致,也比较成功,得到大多数迁移垸民的拥护。

据常德、岳阳实地调查,安置方式有3种:投亲靠友或移居其他乡镇,脱离本土,不靠垸田生产生活;就近靠城或靠山安置, 新居房离开洪水区,住房离耕作田地约3~5km,生活来源一半靠其他产业,一半靠原耕地;沿堤筑台方式,多数户靠耕作原土地为生。已搬迁的垸民认为离开淹没区,避免水灾,安居乐业。

但有些上台户反映房屋太窄,农具和粮食没地方堆放。安全台的道路、水电等公共建筑和卫生所、邮电等所谓七所八站集体公益事业无资金搬迁,配套设施跟不上,生产生活发生新的困难。

垸民的迁移,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必须有一个系统的全盘规划。移民搬迁要特别注重几个结合:注重移民搬迁与城镇发展相结合;注重产业调整与移民生计相结合;注重移民规划与其他有关规划相结合;注重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相结合。

移民搬迁要与生态保护、城镇扩容、产业发展、交通建设等战略措施相结合,扩大调蓄洪容量,增强城镇集聚能力,提升产业结构,完善交通网络,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湖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等统一设计,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调蓄洞庭湖湖泊
长春市某雨水调蓄池的工艺设计与计算
洞庭湖
给水系统调蓄构筑物多目标优化设计研究
轻松松聊汉语 洞庭湖
你相信吗?湖泊也可以“生死轮回”
奇异的湖泊
洞庭湖的麋鹿
调蓄池在新老城区雨水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洞庭湖遇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