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顶天立地”的品德教育研究
2014-09-19朱秋
朱秋
摘 要: “立地”的、务实的教育实践离不开与“顶天”的教育理论研究的互动,但凡有影响的教育工作者都具有既重教育理论的研究,又重教育实践的研究的“顶天立地”的研究风格。作者审视自己和周边从事品德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发现目前多以“立地”的教学实践研究为主,停留在“匠者”的层次,未想涉及看似高深莫测的教育理论研究,由此现象进行思考并形成一些粗浅想法。
关键词: 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品德教育
一
扬州地区的品德教研员陈萍老师是我的偶像,她教育理论功底深厚,参与了苏教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的编写,主持了多个省级和国家级规划课题,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出版了多部教育教学方面的专著且颇具影响力……陈萍老师教育实践能力之出色是大家所公认的,作为品德教研员,她不仅一次次地跑基层学校蹲班听课,开教学研讨会,与一线的品德教师磋商、对话,而且为了更好地引领一线教师的教学,多次为我们上示范课,那精巧的教学构思、睿智的教学评价、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让我们一次又一次惊叹于陈老师那精湛的教学技艺。当然,最可贵的是陈萍老师能够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无痕地融为一体,她在主持高端理论研讨会时的风采,那在一个个鲜活的、接地气的实践案例支撑下的理论显得那样丰满立体,赢得与会者内心深处的强烈共鸣和由衷赞叹。我欣赏陈萍老师这种穿梭于理论与实践的“顶天立地”的研究风格,她为品德教师的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虽然此行路途遥远,但我仍将坚定不移地沿着她的足迹向前。
那么什么是“顶天立地”的教育研究呢?
我们借用鲍·戈文(Bob Gowin)设计的认识论的V形图加以说明。V形图主要由焦点问题、事件、关键思想、核心概念记录、数据转换、结论、价值主张等组成,其排布如下图所示①。
读图的顺序是先从左上至左下,再由右下至右上,中间的双向箭头表示两边——理论研究和行动研究的关系。我们暂且把V形图的左边视为“顶天”的研究,把V形图的右边视为“立地”的研究。
按理说,教育研究本该是整体的V型结构,但遗憾的是,现实中“顶天”研究和“立地”研究往往成了“两张皮”。以我自身来说,作为一名品德教育实践工作者,我之前一直认为理论研究非常高深,是“玄学”,不敢也未想过自己能像那些专家学者一样进行理论研究。从我申报的研究课题看,均是非常务实、非常“立地”的,如小学品德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小学品德课堂走向主体活动的教学模式研究……直到参与陈萍老师主持的国家级课题《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研究后,我才认识到:一直以来,我只顾“低头走路”,很少“仰望星空”,未能对我“立地”的举措作穷极的追问和理性的审视,因而无法认识到“务实”、“立地”背后的理论影响是什么,无法感受到理论的魅力,也就是“顶天”的价值。
二
教育理论的研究,也就是“顶天”研究对品德教育实践工作者到底有何意义和价值呢?
(一)进行“顶天”研究是品德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
教育理论研究指在已有教育材料和教育思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各种逻辑和非逻辑方式进行加工整理,通过抽象思维获得关于教育的认识成果的研究活动②。
陈萍老师告诉我们,教师的职业发展之道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教棍、教混;第二阶段为匠人;第三阶段为教育工作者;第四阶段为教育家。我进行对照,姑且厚着脸皮认为自己处在匠人阶段。因为缺乏教育理论研究的支撑,所以很难将我的品德课堂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也无法用理论指导我的教学实践。因此,我在职业发展道路上遇到了瓶颈,停留在第二阶段许多年一直未能向第三阶段迈进,可见“顶天”研究是品德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乃至“创新型”教育工作者转化的关键。
(二) 进行“顶天”研究是品德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的需要。
品德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和教育理论研究的能力,才会自觉地学习、收集、分析、加工品德教育教学中的相关信息,才能创新,把教育变成促进再生信息的过程;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创造出最佳的品德教育教学效果。而且,品德教师一旦掌握教育理论研究武器后,除了在自己的品德教学实践中自觉地学习和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还会自觉地以研究者的眼光观察、思考和解决品德教育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积极主动地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
由上述可见,教育理论的研究对品德教师的专业成长至关重要,那一线教师又该如何发展自己的教育理论研究,即“顶天”研究的能力呢?下面就简单谈谈我关于此的设想。
(一)转变观念,强化“顶天”研究的意识。
以前,一线品德教师一直认为只要从事好教育实践工作就行,从事教育理论研究是那些专门的研究人员该干的工作。殊不知不开展必要的教育理论研究,会使得品德教育教学中各种各样的教育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会使许多好的教育经验因得不到及时总结而“自生自灭”。这种缺乏教育理论指导的“立地”研究,使品德教育实践长期局限于低层次经验的摸索,甚至常年在原地绕圈子,教育质量提高缓慢,违反教育规律的事亦屡见不鲜。为了提高品德教育教学质量,一线教师得认清教育事业发展趋势,转变观念,强化“顶天”研究意识,自发地将教育理论研究作为日常教育教学的研究方式。
(二)注重学习,提高“顶天”研究的素养。
学习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提高教育理论素养,是一线品德教师形成和提高教育理论研究能力的基础。因为品德教师进行相关教育理论研究,不仅需要精湛的教学实践艺术和较深厚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较广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较高的理论素养。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如果品德教师没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就不能从教育哲学高度分析和评判自己的教育行为,就不能深入领会品德教育的实质,就不能发现从事品德教育实践进程中的有价值的问题。当然,既有的教育理论十分庞杂,其中有经验,也有教训,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当仔细筛选,认真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择其善者而从之,使其更好地为品德教育教学服务。
(三)循序渐进,提高“顶天”研究的能力。
“一口吃不了一个胖子”,我们的教育理论研究能力应逐步提升。起步阶段,一线品德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反思性的经验研究。也就是以品德课堂的教育教学实际为主要研究对象,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参照、考量教育教学实践,把自己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性水平上再加以归纳,从而在其中发现规律,总结自己教育实践中的成功之处,并反思自己教育实践中不足的地方。随着自身教育理论研究水平的逐步提高,此时应契机提出更高的要求,将关注品德课堂教育实践的反思性经验研究转移到关注品德教材的研究上,根据研究情况拾级而上,逐步过渡到侧重于教法、学法的指导研究,直到尝试前瞻性的探索研究。何谓“前瞻性的探索研究”呢?举例来说,如在品德教育教学过程中,我遇到了问题,如何让品德课堂活动的实施由“师本”走向“生本”?针对问题,我在进行理论探讨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设想,开发相应的实施方案,之后开展相关实验,探索、分析、归纳其规律,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从而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即为前瞻性的探索研究。只有这样循序渐进地进行“顶天”研究,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真正体验到教育理论研究带来的让人爱不释手的“甜蜜感”。
“顶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要有对“顶天”和“立地”关系的敏感:一方面从“立地”审视并建构教育理论,另一方面通过“顶天”将有价值的教育理论转化成影响教育实践的行动方案。教育研究本该如此,这不正是品德教师所追求的教育教学的最佳境界吗?
注释:
①D.诺瓦克.促进理解之科学评量[M].台北:心理出版社,2004:54.
②百度百科名片.教育理论研究.2010-03-21.
参考文献:
[1]王啸,郝京华等.静水流深见气象——鲁洁先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情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28-34.
[2]郭俊.如何进行教育理论研究——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研究方法的启示[J].湖北成人教育教育学院学报,2013:5.
[3]孙德忱.教师究竟需要进行怎样的理论研究[J].吉林教育,2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