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视角下帕斯捷尔纳克诗歌的艺术创作
2014-09-19曲慧玲
曲慧玲
摘 要:帕斯捷尓纳克诗歌中的象征是音乐与绘画和谐统一的整体,使用音响结构,突出诗歌的听觉效果,灵活地运用这些声响来塑造富于音乐感的诗的形象;将绘画艺术应用于诗歌创作,使用视觉意象,表现触觉感受,造就其独特的语言风格。
关键词:帕斯捷尔纳克;象征;音乐;绘画
鲍利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是俄国著名的小说家,抒情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参加过象征主义和未来派文学团体,发表过抒情诗集《云雾中的双子星》、自传体小说《安全保护证》、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等。本文试从象征角度对其诗歌艺术特色中的音乐性和绘画性进行探究。
一、帕斯捷尔纳克诗歌的艺术渊源
帕斯捷尔纳克的创作之路是以艺术为开端的。父亲是著名画家,母亲是钢琴家,从小受到绘画和音乐的双重艺术熏陶,培养了他独具的细腻和敏锐,慢慢学会用艺术的眼光看待生活、思考人生。
生活中,诗人除了特别喜欢里尔克的诗之外,对别雷、勃洛克等象征主义诗人创作的诗歌也情有独钟。就读大学期间,帕斯捷尔纳克参加了别雷“缪斯革忒斯”的活动,发表了论文《象征主义与永生》。帕斯捷尔纳克早期是以象征主义诗人的身份出现在诗坛上的。在诗中诗人富于哲理地抒发了自己对自然、生死及爱情的主观感受,其艺术表现手法更接近于象征主义。对于艺术与象征之间的关系,帕斯捷尔纳克有着自己的观点,而象征手法也贯穿诗人的创作始终。
二、象征与帕斯捷尔纳克的诗歌创作
象征,即将某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情感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象征主义作为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反对直抒胸臆,主张用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表达作者隐蔽的思绪和抽象的人生哲理。通过象征物象挖掘人物微妙的内心世界,常用音乐、画面等引起读者共鸣,以营造一种朦胧神秘的意境。帕斯捷尔纳克正是将象征与象征主义糅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独特的私人象征,从视觉与听觉结合角度构成其独特的诗学体系。
帕斯捷尔纳克就是这样一位善于运用象征符号表现作品主题的作家,描写了许多意义深刻的象征意象,如光、蜡烛、暴风雨等。当然,有些意象的象征意义比较明显,有些则相对隐晦,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对于表现诗歌主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无论是对诗歌意象的象征,还是对所要表达情感的象征,都非常准确,恰到好处。
同象征主义的特点相似,其诗歌语言具有艺术感,用自然之声幻化音乐之声这一特点, 更是别出心裁:用特别的听觉塑造特别的音感,以特别的视觉构筑特别的画面,形成自己独有的诗歌绘画感。也就是说,把音乐感落实到具体意象上,并转换为绘画般的直观感受, 这样就由声向画转化而形成音乐与绘画的融合,内在与外在的统一。
诗歌《二月。想蘸点墨水就哭泣……》是帕斯捷尔纳克象征主义时期的代表作。作者运用象征手法把季节的交替、感情的宣泄融入诗中。首节中墨水与泥泞、痛哭与轰响,奠定全诗基调。第二、三节中,从焦梨般的白嘴鸦到枯愁,从枝头跌入水洼至倾注到我眼底的忧色,情景交融,悲从中来。最后四句,黑色的融雪和开篇的墨水与泥泞遥相呼应,风声雨声叫喊声,声声交织;越是偶然越是逼真,基调升华、悲情入木。诗中意象动静交替,构成了一幅声画结合的动态图景。诗人正是将这些看似互无关系、杂乱无章的意象重新组合,把原本断裂的语意结合成为统一的象征主题,揭示出意象间深刻的内在联系,含蓄晦涩地表达出诗人完整的思想情感。
帕斯捷尔纳克专情于自然意象的象征,把自然界的声响艺术地转化为灵动的音符,把内心独白幻化成实体意象。他的诗歌从视觉和听觉引渡到触觉和嗅觉,裹挟着浓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正如诗歌《雨燕》:诗人用雨燕作为象征物,字里行间充斥着澎湃的音律,大大增加了节奏感和旋律感;内心的激动已无法抑制,鲜明的声响在读者耳畔鸣响,豁然开朗的心情使读者追随雨燕急切地冲向云霄。
帕斯捷尔纳克的诗歌以纷乱的气味、色彩、声响、感觉记录了丰富多彩而又盘根错节的情感,他把这些迷离恍惚的意象幻化成可感可知的形象,安排在自己的诗中,看似凌乱无序,却构筑了一幅情节跌宕的立体画卷。
诗人一生的诗歌创作,都融入了对文学体裁和内涵的理解,对往昔生活历程和思想变化的回溯,对生、死、爱、恨等的思考。诗歌中层出不穷的意象,还有充满诗意和象征性的语言,无一不是帕斯捷尔纳克艺术思维的思考结晶。在诗中能动地表现自己的情志,而且为了强化这种与景相伴相生的情能够引起读者心中的共鸣,诗人必须通过大量的象征手法,才能求得诗中感性与理性相互交融。
帕斯捷尔纳克诗歌象征的探索得益于对声音、色彩的灵动捕捉,使其诗歌形象丰富多样。音乐和绘画两方面的才华,交织他独特的象征手法的运用,在逼真细致地描绘景物的同时,将音乐的思绪加注于浓郁细腻的抒情,把隐藏的心灵变为直观的现实。在对生活、现实和世界的思考中,追求广阔、深邃、完美的理想彼岸。
参考文献:
[1] 鲍•列•帕斯捷尔纳克 顾蕴璞译.帕斯捷尔纳克抒情诗选[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0.
[2] 鲍•列•帕斯捷尔纳克 吴笛译.第二次诞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3] 郑体武.俄罗斯文学简史[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