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推进哈尔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

2014-09-19陈丽敏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主城区哈尔滨市城镇

陈丽敏,齐 飞

(1.哈尔滨市体制改革研究所,哈尔滨 150010;2.哈尔滨市委政研室,哈尔滨 150010)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城镇数量增加和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向农村传播扩散的历史过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全国城镇常住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2013年全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2.57%,“乡村中国”正在向“城市中国”转变,城镇化由规模扩张转入到质量提升的新阶段,同时也面临着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的新问题。

党的十八大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战略思想之后,各地都对城镇化给予高度重视,纷纷着手谋划如何推进本地区城镇化,希望城镇化能够成为继进出口、投资之后又一个带动经济发展的引擎。然而,国家对全国城镇化的顶层设计却保持着积极稳妥谨慎的态度,从主流媒体信息看,李克强总理多次调研,各个部门、各方面的专家反复研究,由此可见,国家对推进新型城镇化既高度重视又十分审慎,决心解决目前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哈尔滨市作为一个大城市、大农村,大工业、大农业二元结构明显的城市,更应当对自身现状和问题做更充分的研究,对未来发展进行更科学的规划,贯彻中央精神,借鉴各地经验,立足自身基础,尽快提出推进城镇化的战略性构想。本课题目的在于从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的视角,站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的高度,提出一个战略规划,为哈尔滨市下一步具体部署城镇化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一、哈尔滨市城镇化水平总体评价

(一)评价体系的建立

所谓新型城镇化就要推动城市发展从“重物轻人”向以人为本转变,从拼土地、拼汗水、拼资源向拼人才、拼知识、拼创新转变,从城乡二元分割向城乡一体转变,从“摊大饼”式的外延扩张向多中心、网络型的集约格局转变,从“千城一面”向凸显城市特色转变,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新型城镇化涵盖了人口、社会、经济、生活、环境等各个范畴的内容,内涵极其丰富,因此,城镇化评价指标的选取应该集中有效地体现城镇化的内涵。目前全国尚无统一的新型城镇化指标评价体系,本文依据三个方面选取了城镇化指标,一是国内外权威研究成果,主要参照了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和中国社科院环境与发展中心提出的三套衡量城市发展指标体系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等相关研究成果。二是其他省、市设置的指标体系。主要参考了北京市、江苏省、广东省、湖南省、深圳市等省市出台的评价指标。三是国内外权威性的相关宜居城市指标体系、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现代化指标体系等内容。根据全面性、科学性原则,本文拟定了涵盖人口集聚、经济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等5个子目标、22个指标构成的城镇化评价体系。

人口集聚:是城镇化的核心,直接体现城镇化发展水平和速度。主要指标有城镇化率、城镇化增长速度和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动力和支撑。主要指标有GDP增长速度、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三次产业比。

功能完善:是反映城镇承载能力的重要指标。主要指标有市区建成区面积占总面积比重、人均道路面积、万人拥有公交车辆、用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和人均住房使用面积。

环境友好:是城镇化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主要选取的指标有人均公共绿地、建成区绿地率、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社会和谐:反映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选取的指标有城乡居民收入比、城镇登记失业率、万人高等学历数、千人拥有医生数。

(二)哈尔滨市城镇化综合评估

从人口集聚方面看,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哈尔滨市常住人口1 063.6万,城镇人口650.2万,城镇化率为61.1%,比全国同期水平高13个百分点,比全省同期水平高4个百分点,在全省13个地市中排第7位。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10年增加113.2万人,城镇化率增加4.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4个百分点。在东北四市(大连、沈阳、哈尔滨、长春)中,哈尔滨市城镇化率排名第三(见表1),仅高于长春;城镇化增长速度较慢,低于长春0.4个百分点、大连0.3个百分点、沈阳0.6个百分点。

从经济发展方面看,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 550.1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10县(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 538.3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3.8%,县域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0.9%;全市人均GDP为45 810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2 500元,人均财政收入3 334.9元,三次产业比为11.1∶36.1∶52.8。在东北四市中,哈尔滨市经济指标均处于落后的地位(见表1),尤其是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两项指标,说明哈尔滨市经济效率不高,人民生活水平与其他三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表1 东北四市城镇化指标评价体系

从功能完善方面看,哈尔滨市辖区面积5.3万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约367.1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0.69%,而大连和沈阳这个比例超过了3%,长春也达到了1.9%,事实上,哈尔滨市建成区面积与其他三市差距并不是很大,但是由于县域面积远远大于其他三市,导致这个比例偏低,也说明了哈尔滨市城镇化的关键节点在县域。另外,城镇居民人均道路面积8.73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5.1台,其中市区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11.4台,县(市)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3.4台;全市用水普及率为92.2%,燃气普及率为99.1%,人均住房面积为24.5平方米,这些指标与其他三市的差距并不是很大,说明哈尔滨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

从环境友好方面看,人均绿地面积12平方米,其中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7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9%;污水处理率为83.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85%,环境友好总体水平较高。

从社会和谐方面看,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17,虽低于全国3.1的平均水平,但是城乡收入差距仍很大。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9,高于大连和沈阳,仅低于长春,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哈尔滨市大学大所较多,但每万人拥有高等学历人数处于在东北四个城市末位,反映出由于经济滞后导致对人才的吸引力下降。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哈尔滨市城镇化发展总体水平和质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全省前列(虽然省内一些地市的城镇化率高于哈尔滨市,但从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等综合情况来看,哈尔滨市的城镇化质量还是较高)。二是哈尔滨市尚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根据城镇化发展“S”形曲线规律,哈尔滨市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介于30%与70%之间,正处于城镇化发展阶段,呈加快上升的趋势。三是与同类城市相比,哈尔滨市城镇化总体水平相对较低,主要矛盾是经济发展滞后。

(三)哈尔滨市城镇化的主要问题

哈尔滨市城镇化面临着经济发展落后影响下的人口集聚能力不强、城镇规模不大、基础设施缺失,以及城市中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交织在一起的问题,而国内(尤其是沿海发达城市)普遍存在的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的问题在哈尔滨市并不十分突出。具体表现在:

一是二元结构尤为突出,各个区县(市)都是二元的,城镇化的任务十分艰巨。哈尔滨市不仅整体上二元结构凸显,而且各个行政区域内部城镇化率也极不均衡,中心城区相对较高,偏远城区偏低,县域极低,18个区、县(市)都不同程度存在城乡二元问题(见表2)。市区城镇化率72.1%,位于中心城区的南岗、道里、道外、香坊和平房区由于历史上工业、商业、政治中心等因素,城镇化率都在90%左右;而松北、呼兰两个原农业地区城镇化率均不足30%;阿城由于历史上曾布局龙涤、阿继、阿钢等工业,城镇化率略高,为41.2%。县(市)平均城镇化率26.1%,方正最高为47.5%,巴彦最低为16.5%。

表2 哈尔滨市各区县城镇化率(%)

二是人口集聚能力不强,市域外流入人口数量不大,城镇化重点是解决本埠农业人口的问题。一般来说,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的差距反映了一个地区人口集聚能力的强弱。哈尔滨市户籍人口993万,非农业人口为476.5万,按户籍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为48%(全国35%),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1%(全国是51%)相差13个百分点,两者之差比全国小3个百分点,这说明哈尔滨市的人口集聚能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人口红利的输出者。以同为副省级城市的广州为例,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广州市户籍人口815万,常住人口是1 270万,常住人口中来自外省的约300万,大量的外来人口不仅为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甚至延迟了其老龄化进程(其常住人口中15~64岁劳动人口占81%,65岁以上人口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因此,广州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国人口红利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其面临的是能否愿意给予外来人口市民待遇的问题。反观哈尔滨市,流入人口207万,其中来自省外的不足20万,流出人口136万,净流入人口仅70万。因此,哈尔滨城市化更大程度上是解决本埠农业人口城镇化,而不是享受人口红利后的外来人口“半城镇化”问题,是没有缓冲的硬任务。

三是城镇体系不健全,缺乏中等规模的次中心,县城、小城镇规模过小。市域面积5.3万平方公里,在副省级城市中是最为广阔的,但是市区建成区面积367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0.69%,115个城关镇和建制镇的建成区面积40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0.76%,平均每个镇不足4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的规模和比例、小城镇的规模在副省级城市中均处于下游。还以广州为例,广州的市区建成区面积952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的12.8%。由此可见,哈尔滨市空间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城镇体系尚未形成。这一点也与发达城市土地城镇化大幅度超前于人口城镇化大相径庭。

四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对城镇化的带动力不强。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看,哈尔滨市自“十五”末期以来三次产业结构和人员就业结构逐步向非农产业集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生产总值所占比例逐年降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生产总值所占比例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增长缓慢,从业人员所占比例甚至持续下降,反映出哈尔滨市近年来工业经济低位运行,增长乏力。值得注意的是,哈尔滨市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大约28%左右,按照钱纳理的理论,哈尔滨市处于工业化中期的起步阶段,恰与哈尔滨市人口城镇化状态相对应,这说明哈尔滨市城镇化与工业化基本同步,但是由于二者均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工业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种同步仅是相对固化、相互制约的表象,距离十八大要求的良性互动还有很大差距。

尤其是在县域,如表3所示,10县(市)农业比重较大,基本都在30%左右,巴彦的农业特征尤为明显,高达50%以上;二产比重普遍较低,不足全市平均水平的一半;县域三产比重相差不大(巴彦除外,不到30%),平均比重40%左右,比全市平均水平低近10个百分点。因此,哈尔滨市产业结构中农业比重过大,工业规模过小,产业发展滞后,投影到空间和人口上的结果就是城镇化滞后。

表3 2011年哈尔滨10县(市)地区生产总值结构(%)

二、推进哈尔滨市城镇化的总体思路

推进哈尔滨市城镇化的总体思路是:以人的城镇化为根本目的,以构建科学城镇体系为支撑,以综合实力提升和城市功能完善为主要任务,立足市情实际,选择大都市模式、“坐地入城”模式和“化城入乡”模式,大力实施空间重构工程、产城融合工程、功能提升工程和人口集聚工程,建设人口合理集聚、产城有机融合、社会和谐稳定、环境优美宜居的新型城镇化典范。

(一)基本原则

1.坚持农民主体。尊重农民的意愿,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农民作为城镇化的推动者和受益者,着力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2.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对经济要素的流动、配置的主导作用,用市场的力量引导人口、土地、资本、技术等经济要素向城镇流动和集中。

3.坚持政府引导,规划先行。进一步明确政府制度和公共服务供给者的角色,用行政、财税、规划等手段引导城镇化沿着兼顾效率公平、统筹“五位一体”路径发展。政府要拿出一个落实中央和省委要求、统筹全市力量、指导各区县实践的顶层设计,把城镇体系、产业布局、民生发展等规划好,把各项政策谋划好。

4.坚持四化同步。不造“空心城”,处理好产业发展与城镇化的关系,把城镇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切入点,凝聚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合力。

(二)总体目标

今后一段时期,哈尔滨市应在完成十二五规划对城镇化各项指标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城镇化推进力度,力争到2020年,哈尔滨市域常住人口达到1 20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0%,控制主城区人口,扩大中等城市、小城镇人口规模;人均GDP达到12 000美元,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40∶52,形成分工明确、结构合理、特色突出的现代化产业结构;城镇体系更加合理,哈尔滨—方通—尚志“哈三角”城镇体系基本建成;基础设施较为完备,主城区与各县市交通便利,高速公路覆盖各县(市)城关镇,哈齐、哈牡、哈佳三条高速客运专线投入运营,集中供热、城市燃气、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基本覆盖,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市民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三)推进模式

哈尔滨市地域广袤,城八区和县(市)之间的区位特征、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交通地理条件、城镇化发展程度都有很大的差别,应当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模式。

1.主城区选择大都市模式,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大都市模式”是以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服务化为推动力,以中心城市主体功能升级为目标的城镇化模式。一是要实现城市功能的提升,即实现交通体系网络化,基础设施系统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充分利用主城区的科技文化资源,依托原有的高科技产业基础,发展高端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大力发展金融、会展、商业、信息等现代服务业。三是要改造城中村,城中村由于地理位置处于主城区,交通较通达,基础设施情况较好,农民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受城市影响较深,因此,完全可以通过城市整体功能升级、产业布局等方式使农民一次性进城,直接从居住环境与生活方式上实现农民到市民的转变。

2.县域城关镇和中心镇选择“坐地入城”的有机乡镇模式,建设生活便利、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小城镇。县城联系着城区与农村,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关键节点,具有拦阻和蓄积人口流动的作用,是防止人口向大城市过度集中的缓冲地带。“坐地入城”是指在县城中加快培育城市的形态,通过创造二、三产业的就业机会,良好的社会服务和生活环境,使大量农业人口逐渐在城关镇、中心镇等地区聚集,带动人口密度、土地利用、建筑形式与布局肌理等方面出现城市形态特征。其特点是以县城为中心,以工业化为动力,将政府的合理引导与地方经济的自主发展结合起来,构筑资源统筹、农非互助、就近择业、社保健全的就地城镇化聚落空间结构体系。

3.农村腹地选择“化城入乡”的交互城镇化模式,在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基础上,享受和城市同等的公共服务,改变传统的生活观念,建设富足文明的新农村。城镇化绝不是有城无乡,“化城入乡”也是就地城镇化的一种,即把城市生活理念,基础设施融入农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化城市功能为乡村职能,化科技手段为农业技艺,化城市达人为乡镇能手,化城市文明为乡村传统。城乡进行能量、功能的双向交流,实现交互城镇化。这种方式虽然不一定带来空间上的城市形态特征,但却体现了城镇化的内涵,即农村生活实质的城镇化,具有地域乡村生态风貌特色与都市文明气质内涵的新型农村社区。

三、推进哈尔滨市城镇化的具体路径

(一)实施空间重构工程,构建哈尔滨—方通—尚志“哈三角”城镇体系

城镇化的实质就是规模效应。哈尔滨市域面积大,人口密度相对较低,这是不可比拟的优势,应当弥补县域城镇化空间的空白,构建呼应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的“自上而下”和依托自身资源条件、满足哈尔滨经济持续发展的“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城镇化体系。城镇体系构建应当坚持总体低密度分散,局部(即城市、城镇)高密度集中的原则,增强核心城市辐射力,通过发达的交通网络和低廉的物流成本弥补主城区离部分城镇过远的问题;构建承接主城区与其他城镇的次中心城市,解决主城区人口过分聚集以及农村人口过度分散的问题;加强县域城关镇、中心镇建设,增强小城镇聚集人口的能力,解决城乡差距过大的问题,具体就是构建以主城区、方通、尚志为三个核心,以松花江和哈牡公路为两轴,以环绕主城区的宾县、双城、巴彦,围绕方通的依兰、木兰,围绕尚志的五常、延寿为节点的哈尔滨—方通—尚志闭合式“哈三角”城镇体系。

所谓哈尔滨—方通—尚志“哈三角”城镇体系是指,打造主城区、方通、尚志三个核心城市;以松花江和哈佳高速、S101公路,规划中的哈佳客运专线为北轴,联结主城区和方通两个核心,辐射主城区圈层的巴彦、宾县,方通圈层的木兰、依兰;以哈牡高速和规划中哈牡客运专线为南轴,联结主城区和尚志两个核心,辐射主城区圈层的双城,尚志圈层的五常、延寿。从区位看,哈尔滨广大腹地位于东南部,方通、尚志,位于哈尔滨—佳木斯、哈尔滨—牡丹江中部,是中等城市的最佳选择点。从产业基础上看,在北轴,通河松花江大桥建成后,方通一体化趋势更加明显,两县组团发展使产业集聚能力更强,是北轴上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在南轴,虽然五常人口更多,但农业人口规模大,农业比重高,产业基础较尚志略差,尚志在木材加工、建材加工等产业上优势明显,工业比重高,更具发展潜力。从交通条件看,方通、尚志分处哈佳、哈牡高速的中点,是规划中哈佳、哈牡客运专线的重要站点,交通快捷便利,能够起到联结主城区与各县市与省内其他城市的作用。从城市基础上看,近年来方通和尚志都以建设哈佳、哈牡中段次中心城市的目标带动城市发展,道路、给排水、供热、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加快,城市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为中等城市建设提供了基础。

图1 哈尔滨—方通—尚志“哈三角”城镇体系示意

构建哈尔滨—方通—尚志“哈三角”城镇体系的突破点。一是加大三个核心城市建设力度,要在资金投入、产业摆布和政策扶持上向核心城市倾斜,加大核心城市聚集人口、资源的吸引力,做实城镇体系的支点。二是强化两轴功能,尽快启动哈佳、哈牡客运专线建设,加快木兰松花江大桥建设,增强松花江两岸连通度,使两轴功能更好发挥。同时,加强三核心与各节点城市的联系,保证高速公路覆盖各个节点城市,开辟沿松花江航运线,构建多元化交通方式,使城镇体系更富活力。三是增强各节点城市实力,通过人口向各节点城市集中,增强城镇化水平,从而以点带面,推动哈尔滨市城镇化建设。

(二)实施产城融合工程,增强城镇化动力

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动力所在,只有将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当前,主要是把“4+6+1”产业体系与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依据各地区推动城镇化的不同模式,选择不同的产业形态和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通过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在采取大都市模式的主城区,产业基础坚实,要依托科技创新城和哈南工业新城两个重要增长极,集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针对主城区人口集中,消费能力强的特点,大力发展金融、会展、信息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通过打造万达文化旅游城等现代大型城市综合体,带动社会消费。尚志和方通,是今后城镇体系的两个核心,但目前来看,两地离大都市模式的要求差距还比较大,不能拔苗助长,要根据两地的具体条件,以夯实基础和吸引人口集聚为目的,因地制宜地发展产业。尚志和方通两地当前一产比例还比较高,产业选择上还应以食品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在整合本轴线优势产业上做好文章。比如,依据北轴各节点城市在畜禽产品加工方面的比较优势,可以将巴彦、木兰的牛肉、生猪加工业和通河、方正、木兰的肉鸡、肉鸭加工业的批量销售集中布置在通河,方便向哈、佳两市供应;依据南轴各县市的比较优势,可以将双城、五常、尚志的乳制品加工业的企业总部设置在尚志,方便向哈、牡两市供应。同时,利用两地优势地理条件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以及服务于物流业的包装、汽配等业态,针对两地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的现实,应当以结构优化为目的,培育城市综合体、旅游等,不断提高第三产业的规模和质量。

在选择“坐地入城”有机乡镇模式的各县域城关镇、中心镇,要按照《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和《各区县(市)重点产业发展及布局规划》的要求,明晰主导产业,培育支持优势产业,形成各县市主导产业错位发展的格局。距离主城区较近的节点城镇如宾县、双城,应适当承接主城区的产业转移,而离主城区较远的节点城镇,要依托各县市的工业示范基地、经济开发区等载体集聚产业,重点发展食品加工、矿产资源开采、加工等劳动力、资源密集型产业,切实发挥比较优势。各节点城镇要注意以产城融合的理念推进新区和园区建设,坚持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和功能集成配套,由注重经济发展的“开发区”模式转向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生态三者协调发展的“新城模式”。

在选择“化城入乡”城镇化模式的农村腹地,要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通过农业现代化引导城镇化的实现。农业资源是哈尔滨市的比较优势所在,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是产业建设的重中之重。广大农村腹地地广人稀,交通通达性不如城镇,除少数资源密集型产业的采掘、伐木、捕捞业态外,不适宜发展其他产业,还应以农业现代化的升级转型作为产业发展的主要发展方向。国家两大平原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哈尔滨市发展上一次新的历史性机遇,要结合这一改革试验,努力做好农业这篇大文章,进一步在农业生产中普及集约化、农机化、科技化、水利化的生产方式,积极调整新型农业生产关系,既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培养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农民,又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向城市、城镇。

要充分利用各县市优良的旅游资源,打造环哈尔滨市旅游带。在主城区太阳岛、中央大街等传统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在旅游线路中添加两轴附近各节点城市的旅游景点,北轴沿线,可建设白鱼泡湿地、二龙山、桦子山风景区观光线;南轴沿线和蚂蜒河沿岸,可建设金龙山、亚布力、长寿山等观光线,在挖掘冰城夏都旅游潜力的同时,带动各县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实施功能提升工程,奠定城镇化的基础

依据闭合哈三角的城镇体系布局,首先需要进一步完善路网体系。从哈尔滨市的实际情况看,主城区主要通过五条主要干线(哈牡高速、京哈高速、哈大高速、哈佳高速、S101公路)与各县市的城关镇连接,这些交通干线路况较好,车速较快。但从各县城关镇通往其他乡镇的公路路况则很差,陈旧破损现象严重,延长了通勤时间。同时,市域内过高的路桥费也限制了城镇间的交流,比如哈尔滨到依兰,路桥费达到了118元,是哈尔滨到大庆的近2倍。对哈尔滨市而言,交通网络的完善可以成为推进城镇化的一个有效破题点。加快升级改造老旧公路的步伐,对于没有高速公路直达的五常、延寿等地要尽快实现高速公路覆盖,对于S101公路沿线的巴彦、木兰等地,要积极建设跨江通道,实现与哈佳高速的对接。围绕巴彦、木兰、方正、通河,尚志、延寿、双城、五常等区域合作板块,降低或减免路桥费用,加大内部互联互通力度。

现代化的交通方式是现代城镇体系的重要标志之一,对应哈尔滨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的长远目标,建设多元化的交通方式也要提上日程,争取国家和黑龙江省的支持,尽快启动哈佳、哈牡两条客运专线建设,尤其是哈佳客运专线,一条线路可以使哈尔滨市巴彦、木兰、方正、通河四个县进入主城区“一小时经济圈”,实现北轴全线的跨越式发展,这两条客运专线的建设,将实现闭合哈三角城镇体系的“两轴”高铁化,使主城区与各县市联系更加紧密。

增强城市载体功能,要加强县域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哈尔滨市县域地区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很多城市功能还不完善,县域地区同主城区生活条件的巨大差别是造成人口两极化分布的主要原因。依据闭合哈三角的城镇体系布局,对于方通和尚志两个核心城市,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尤其要加快建设市民休闲公园、广场,高标准学校、医院等高层次城市服务设施,推进集中供热、供气等现代城市生活服务,通过与主城区相近的城市功能吸引周边地区人口的聚集。其他节点城市也要进一步实现城市功能的完善和提档升级,对城市功能的薄弱方面,如垃圾、污水处理、市民活动场所等市政设施尽快实现覆盖。农村地区要完善供排水、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等基本生活服务,实现硬化道路、标准卫生所等基础设施覆盖,改变农村面貌,建设村容整洁、功能完整的新农村。

推进城镇化建设,要将生态文明摆在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建设、管理、运营、运行全过程,让居民生活、工作环境更美好。针对近年来在全国普遍产生的空气质量问题,加强中心城区和重点区域空气质量监测和治理,严格管控工业区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加快建设森林城市,提升城市绿化质量。在“三沟一河”成功治理的基础上,以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工作为牵引,推动松花江流域治污和市域内其他河流的治理。抓好水土流失治理、黑土资源保护、退牧还草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工作,探索发展低碳农业和循环农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四)实施人口集聚工程,筑牢城镇化的根本

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所在,城镇化的最终目的是使更多人享受到现代文明生活。哈尔滨市人口密度低,农业人口规模大,引导人口合理流动和集聚是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政策,引导人口向城镇聚集,另一方面,要使所有公民享受到同等的公共服务,使农民与市民拥有同样的城市生活理念。

要用好用足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各项改革政策,积极争取农村耕地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探索建立农民宅基地退出和补偿机制,通过改革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加快人口集聚速度。要充分考虑农民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户口后既有权益的保留问题,为农民转移提供配套的住房、就业、子女教育政策,做好农民户籍身份变化后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解除大多数农民对农村既得利益和城市优质生活资源选择上的顾虑,降低人口进入城镇门槛;加快完成土地的确权颁证工作,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制度,盘活农民手中的土地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同时,推动土地的规模集中,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

要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的服务力度,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应首先从进城务工人员、被征地农民等受城镇化直接影响的特殊社会群体开始,率先探索被征地农民最关心的养老保险转轨和进城务工人员最关心的医疗保险转轨制度,在此基础上,逐渐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更加充分就业,通过劳动技能培训、就业援助、跨区域劳务合作等办法,保证农民进入城镇后的收入来源。

要传播城市生活理念,提升市民生活品味和文明素质。在城镇地区,要进一步提升市民素质,培养和引导农民的城镇生活习惯,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在农村地区,要引导农民改变落后的生活方式,比如改变院落脏乱不整、垃圾随意丢弃的陋习,变革农村燃烧秸秆、木柴等落后燃烧方式,让液化气、沼气等燃料走进农家院,将城市注重文明、注重教育的生活理念带入农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

猜你喜欢

主城区哈尔滨市城镇
哈尔滨市天丰工具研究所
新时期单元控规动态维护探索实践——以龙岩主城区为例
失而复得的玉桂叶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第一中学校
文化边城镇远
西安主城区砂层工程地质特征分析
主城区重要道路围挡施工交通组织研究
邯郸市主城区及周边地区降水量
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