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0例疗效观察

2014-09-19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24期
关键词:腹式肺病阻塞性

山西省同煤集团二医院,山西 大同 037000

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0例疗效观察

刘红萍

山西省同煤集团二医院,山西 大同 037000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综合疗法;腹式呼吸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以呼吸气流受限为特点的疾病,该病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大约为8.2%[1]。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是大部分治疗方法效果并不明显。本文运用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指南(2013年修订版)[2]的诊断标准,且经过临床诊断、血清以及血液常规、心电图等检查后确诊经过专门的肺功能检测被确诊为可逆性气流受限。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气短以及患者喘息变重、咳痰量增加。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性 23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28~55岁,平均年龄(41.2±3.5)岁;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28例,年龄25~52岁,平均年龄(38.2±4.0)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应用沙丁胺醇喷雾剂(SAlbutamol Aerosol)进行治疗,2次/d;安茶碱片,口服,3次/d,3片/次;每天用量不能超过1.0g;复方甘草合剂,口服,3次/d,15ml/次;感染较严重患者或急性加重期患者,可以对症应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等;吸氧:采用鼻导管方式,氧气流量在1.1~2.1L/min,每天吸氧时间不小于15h。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综合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呼吸类型,为患者制定个体化腹式呼吸训练方案。腹式呼吸的方法:患者取坐位或站立,将右手放于腹部,左手放于胸前,然后用鼻子缓缓的深吸一口气,并将腹部尽力挺出,然后再用口深呼一口气,呼气时将口唇并拢成“鱼口状”,并将腹部尽量内收,以增加气道外口段阻力,防止过急深呼气而造成肺泡萎陷。患者可以在进行吸气的时候,用手按住上腹部,呼气的同时,稍稍用力按压,增加腹部压力,使横膈位置上。患者要进行反复的练习。腹式呼吸一定要慢而深,无论是吸还是呼都要尽量达到“极限”量,即吸到不能再吸,呼到不能再呼为止;同理,腹部也要相应收缩与胀大到极限。开始训练时每天早晚做两次,每次5~10min即可,每分钟7~10次,逐渐减到每分钟5次左右,呼吸一次共约10~15s。适应之后,可慢慢增加次数并延长时间。锻炼强度由小到大,以免出现头晕、目眩、气促等不适现象。

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进行卫生健康知识教育,对患者讲解COPD有关知识,使其了解COPD的一些临床表现。

1.3 疗效判断标准[3]7d为一个治疗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好转:患者咳嗽、肺部功能均有所好转,并且得到很好的控制,患者咳嗽减轻,呼吸功能正常,生活质量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好转;改善:患者咳嗽症状有所缓解、肺部功能检测基本正常,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好转,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无效:经过患者各种病症均无明显变化或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好转29例、改善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患者好转19例、改善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病症状加重及其并发症的产生,大大影响了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疗。患者因为职业或者环境污染原因,长期与有害空气、有害物质相接触,使其病症不断加重,一些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因为家族遗传史等因素影响,使得患者病症不能得到有效控制[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症状、咳痰,兼有气短、胸闷等症状,严重时患者还会感到呼吸困难。在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止咳止痰药、抗生素等进行治疗的时间,配合腹式呼吸锻炼,以增加膈肌活动,增强肺通气功能,从而利用肺功能的改善。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综合治疗之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1]冉丕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危险因素及其预防[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2):141-143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3,36(6):603-607.

[3]李玉晓.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19):316-317.

[4]肖建,杜春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1):3191-3194.

R563

A

1007-8517(2014)24-0106-01

2014.09.11)

猜你喜欢

腹式肺病阻塞性
营养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腹式全子宫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病在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效果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20 m 跨径直腹式小箱梁的开发应用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腹式呼吸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及临床应用
二十五味肺病丸质量标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