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集中度影响银行效率的路径分析
———基于风险承担的视角
2014-09-19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2)
一、引言
已有研究证实市场集中度对银行效率存在影响,但是结论不一。例如:市场力量假说认为市场集中度与利润率正相关,该假说也得到了众多的实证研究支持;而安静生活假说认为,在集中度较高的市场中,拥有较大市场份额的厂商最终会效率下降、成本上升。这些假说表明了二者的关系,但是市场集中度是通过何种路径影响银行效率这一问题尚无学者给出确切的答案。根据“大而不倒”理论我们知道,金融机构的垄断程度越高,会对该体系的风险产生影响,而其对风险的承受终将体现在银行的效率水平的变化上。所以,本文试图实证分析市场集中度、风险承担和银行效率之间的关系,探讨市场集中度是否会通过影响风险承担来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效率,以丰富现有理论内容。与此同时,目前我国银行业仍然存在高度行业垄断、盈利能力差的现象,所以分析市场集中度影响银行效率的路径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回顾
(一)市场集中度与银行效率
国外有众多学者很早就对市场集中度与银行效率的关系做过研究。例如:Young(1998)以 1984-1993年的数据对美国银行业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银行规模、业务集中度、人均营业费用、股权结构、不良贷款率等因素显著影响银行效率。Berger和Mester(1997)的研究发现银行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包括资产规模、市场集中度、资本化程度与组织形式。
国内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结论也不一致。赵旭等(2001)、孙寅(2013)等研究后认为市场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银行效率,随着市场集中度的提高,银行效率也会提高。陈伟光(2007)等也认为市场竞争对银行效率产生消极影响。与之相反,张健华(2011)认为市场集中度会降低银行效率。白叙雅(2002)等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市场竞争有利于提升国内银行效率。
(二)市场集中度与风险承担
关于银行业市场竞争和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有两种对立假说,即“竞争—脆弱假说”和“竞争—稳定假设”。“竞争—脆弱假说”分析了金融自由化后美国银行业特许权价值的变化,银行管制放松加强了来自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使得银行特许价值下降,从而导致银行风险承担增加。“竞争—稳定假说”认为拥有市场势力的银行会收取更高的贷款利率和费用,从而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降低银行稳定性。
国内学者对于市场竞争和银行风险关系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最近几年。房光友(2005)对银行市场结构和银行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垄断势力不是导致银行过度承担风险的必然原因。张宇驰和揭月慧(2011)、季琳和赵延丽(2012)采用PR模型的H统计量衡量银行业的竞争程度进行研究,且实证结果都支持“竞争—脆弱假说”。贾洪文等(2012)的研究表明银行竞争与银行风险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需要视竞争激烈程度而定。可见关于市场集中度与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目前没有确定性的结论。
(三)风险承担与银行效率
有关风险承担对银行效率的影响,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风险承担对银行效率有正向影响。例如:王聪、邹朋飞(2003)采用正态——半正态的SFA模型和最大似然估计技术测度了商业银行成本与效率情况,实证发现,资本结构和风险影响银行的X效率水平。唐壮志(2009)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与效率进行了研究,发现一些商业银行的高效率是通过牺牲其风险水平为代价而获得的。吴俊、张宗益和邓宏辉(2011)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资本水平与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另一种观点认为风险承担会降低银行效率。如张健华(2011)认为过高的不良贷款率会降低银行的效率水平。
由于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实证检验市场集中度如何影响效率,而不是探讨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因此本文选择超越对数函数形式,并使用Ballese和 coelli(1992)模型对样本面板数据进行估计,从而得到银行效率。
综上所述,关于市场集中度与银行效率,风险承担与银行效率之间关系的研究并没有一致的结论,国内关于市场集中度对风险承担的影响的文献较少,而对市场集中度是如何通过风险承担来影响银行效率的问题暂时还没有人研究,结合我国特定的现实背景分析市场集中度通过影响风险承担影响银行效率的研究丰富了现有银行效率的内容。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安静生活假说认为,在集中度较高的市场中,由于竞争程度较小,拥有较大市场份额的厂商没有动力去实现成本最小化,从而造成效率下降以及成本上升。大量的研究也表明市场集中度显著影响银行效率(Lloyd-Williams、Molyneux&Thornton,1994;Vennet,2002;Berger&Mester,1997)。拥有市场势力和市场集中度高的商业银行可能由于竞争压力的降低,反而促使管理层偏好安逸的生活,放松努力,直接获得安定生活的垄断利润。他们追求的目标不仅仅是利润最大化,也包括赢得和保持市场份额,从而导致成本增加,进而导致无效率。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第一个假设:
假设1:市场集中度与银行效率负相关,即市场集中度越高,银行效率越低。
20世纪80年代美国大陆银行危机中政府的救助行动将“大而不倒”的字眼首次带入公众的视野。“大而不倒”亦即太大而不能倒闭,指大银行在出现问题并影响到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时,政府通常提供救助使其不至于破产。大型金融机构规模大,所占市场份额大,囊括的金融服务种类多,甚至独占某些金融业务,在整个金融体系及经济活动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承担着较高的系统风险。如果这些“大”的、系统重要性的机构倒闭,可能会由于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之间、本国市场和国外市场之间的密切联系而产生巨大的负外部性和传染性,引发更大的风险。政府出于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考虑,大都采取中央银行再贷款或者直接财政救助等干预措施,正是在政府的庇佑下,金融机构采取行动时会对政府救助产生依赖和预期,并因此放松对自身风险管理的警觉性和应对能力,倾向于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第二个假设:
假设2:市场集中度对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存在正向影响,市场集中度越高,风险越高。
Berger和 deyoung (1997)“坏运气”假说认为银行风险会影响到银行效率。对于银行来说,其根本目的在于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其有充分的动机从事高风险业务,然而高风险也意味着高额损失。因为银行在盲目追求效益的过程中可能会放松贷款警惕,导致不良贷款增加,从而侵蚀了银行的有效利润和资产,进而对其经营效率产生影响。而管理者为了应对不良贷款增加,一方面要阻止银行资产状况的进一步恶化而不得不暂停对银行效率改进工作;另一方面在银行财务状况较差的情况下,为了在监管者和市场参与者面前保持安全和稳定的表现需要付出较大的成本,引起管理效率下降。这两方面都导致了额外的成本和管理,因此银行风险增加会降低效率。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第三个假设:
假设3:银行承担的风险与银行效率负相关,即银行承担的风险越高,银行效率越低。
四、实证研究设计
(一)变量的计量
本文涉及到的关键变量定义如下:
1.银行效率。目前有两种主流的方法来度量银行效率,即以随机前沿分析法(SFA)为代表的参数方法和以数据包络分析(DEA)为代表的非参数法。鉴于SFA在全面动态分析跨年度效率的变化趋势方面较DEA更具优势,因此本文采用SFA模型来计算银行效率。SFA模型的建立首先要确定投入产出指标。在现有的银行效率研究中界定银行的投入和产出有三种方法:资产法、中介法、生产法。由于这些方法注重的都是生产的过程,而生产最终的结果是获得收益,所以我们把重点放在生产的结果上,也就是银行的收益上,基于此我们根据魏煜和王丽的研究,将利息支出、非利息支出视作投入,净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项目作为产出。最后本文参照Ballese和coelli(1992)模型运用 frontier4.1 对样本面板数据进行估计,从而得到银行效率,即TE值。
2.市场集中度。本文选用CR5指数测度市场集中度指标,它是指银行业中最大的前5个银行的资产额(存款额、贷款额或利润额)占银行业总资产额(存款额、贷款额或利润额)的比例。银行市场集中率的高低反映了整个银行体系的市场结构或者说垄断程度。
3.风险变量。由于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的传统风险,这种风险导致银行产生大量无法收回的贷款呆账,并严重影响银行的贷款资产质量,过度的信贷风险可导致银行倒闭。本文按照Angkinand等人(2010)的方法采用不良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来作为银行的风险变量。
4.相关控制变量见下页表1。
(二)模型设计
为了检验本文提出的研究假设,我们设定了以下三个模型:
笔者试图通过模型(1)从总体上了解市场集中度如何影响银行效率,通过模型(2)检验市场集中度是否影响风险承担,通过模型(3)检验风险承担对银行效率的影响,最后综合模型(2)、(3)的结果来分析市场集中度是如何通过风险承担影响银行效率的。
五、实证研究数据与结果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我国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所用数据来自bankscope数据库,少数缺失的数据从各银行官方网站年报及和讯网中获得,样本区间为2005-2012年。本文共收集了26家银行的数据,其中国有商业银行5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11家,城市商业银行12家,共得到208个观测值构成本文的研究样本,属平衡面板数据。
(二)回归分析
本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检验这三种关系影响,表2给出了回归分析的结果。由模型1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市场集中度的系数为负,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t=-5.02),说明市场集中度对银行效率具有消极影响,支持了安静生活假说,验证了假设1。由模型2的回归结果看出市场集中度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这说明市场集中度与风险承担正相关,即市场集中度越高,银行承担的风险越大,验证了假设2。从模型3的回归结果可知,风险承担的系数约为-0.35,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了银行过度承担风险会降低其效率水平,验证了假设3。
表2 回归分析结果
(三)路径说明
在当前的银行业中,行业和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这就为企业提高效率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但是,与此同时也加大了银行可能采取高风险行为的倾向,促使一些银行可能转向高风险的业务、做出风险较大的组织安排,并吸纳高风险的客户,这样以承担高风险以期获取收益的行为最终会对银行的效率产生影响。
而通过上述三个回归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把市场集中度对银行效率的影响路径作如下说明,市场集中度对银行效率的直接效应为-1.266,通过风险承担对银行效率进行影响的间接效应为-0.1353,即0.3876*-0.3490,总效应为-1.4013(前两个效应之和),说明了市场集中度不仅直接影响了银行效率,也通过风险承担加强了对银行效率的作用力度。
六、结论
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市场集中度、风险承担、银行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市场集中度与银行效率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市场集中度越高,银行效率越低下;(2)市场集中度与风险承担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市场集中度越高,银行承担的风险越大;(3)风险承担与银行效率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银行承担的风险越大,银行效率越低。由上述分析可知市场集中度不仅直接影响银行效率,还通过影响银行承担的风险水平来影响银行效率。由于市场集中度还可以通过其他的路径来影响银行效率,因此有关市场集中度是如何影响银行效率的问题还有待学者们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