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诺贝尔和他的遗产纠纷

2014-09-19佛洛德里克

蓝盾 2014年9期
关键词:索尔诺贝尔亲属

佛洛德里克

阿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年)在1895年立遗嘱时,决定把自己逝世的日子作为颁发5个奖项的日子:3个是自然科学奖项,另设一个是文学奖项,还有一个是和平奖项。一年以后,也就是1896年12月10日,他去世了。

这位富有的发明家一生未婚,也没有孩子。当他的亲属得知他病重时,并未及时来看望他,也没有朋友前来慰问,只有仆人在病榻前服侍。诺贝尔逝世时63岁,留给世人的是他繁忙而多产的一生。他的主要成就是化学和技术发明。他在许多国家都有实验室和住宅,并和许多人保持着联系。他一生共获得355项国际专利,在工业和金融领域是世界级的富豪。到去世时,诺贝尔已成为那个时代最富有的人之一。

诺贝尔为人类留下了一份慷慨的礼物,人们对此反应不一,引起了世界范围的讨论。他的亲属们因没有得到更多的遗产而十分恼怒并强烈抗议。瑞典国王奥斯卡二世对每年有大笔的现金流出瑞典而感到十分沮丧,他认为诺贝尔是误入歧途的空想家和国际主义的受害者。

诺贝尔遗嘱中涉及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因为诺贝尔一生在许多国家生活过,而且在不同的国家都有财产。遗嘱中并未说明遗产究竟应当由哪个国家的法院、按哪国的法律来处置。因为存在这样的疏漏,这份遗嘱面临着无效的命运。究竟哪个国家才拥有处理诺贝尔遗产的权利呢? 诺贝尔从小在瑞典长大,他的父亲是一名建筑师、工程师和武器设计师。诺贝尔9岁那年,父亲的企业破产了,举家搬到了俄国。在那里,他父亲帮助沙皇生产地雷。从那以后,诺贝尔再没有回到瑞典生活,但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一名瑞典公民。诺贝尔在意大利去世,但他在整个欧洲都有财产,经常往返于各个不同的家中:巴黎市中心的大别墅、意大利圣雷莫的别墅、瑞典博福斯军工厂附近的比耶克博恩庄园,以及在苏格兰劳里斯顿和德国克鲁梅尔的稍小一点的家。所有这些房产不是建有自己的实验室,就是紧挨着诺贝尔拥有或开发的工厂。诺贝尔每年都要在各地的家中穿梭往返:在其中一处住上几个月后,就搬到下一个住处。工作、气候、自己的健康状况,都会促使他搬家。他一生体弱多病,尤其在他生命的最后10年,他还要忍受着精神抑郁和脆弱的心脏带来的痛苦。

遗嘱要求变卖诺贝尔的资产并创立一个基金会,接着描述了设立哪5个奖项、设立的目的,以及授权谁来颁奖。但对很重要的基金使用与管理方面的问题,却没怎么提及。诺贝尔并没有将他最后的遗嘱委托给一位一流的律师来执行,而是决定依靠两个非常年轻的工程师。主要责任由一个他只认识短短数年的同事来承担,这位同事名叫拉格纳·索尔曼。索尔曼生于1870年,诺贝尔设立遗嘱时,他年仅25岁。

索尔曼受雇于诺贝尔在欧洲不同的公司几年之后,他回到了瑞典老家管理诺贝尔基金。但1905年他被召入军队服役,他获得了特殊的安排,军队允许他租用军营中的3个房间作为私人住宅。索尔曼所在的团里只有一部电话,那是为团级军官准备的,但是士兵索尔曼却被经常叫去接电话,对方通常是巴黎、伦敦和斯德哥尔摩的银行经理,或者内阁部长之类的社会上层人士。索尔曼向人们展示了他的高效、智慧和积极主动。他拥有把握事情重点、直捣问题核心的能力,他避免了遗产被诉讼和律师费所吞噬。

瑞典国王奥斯卡二世不仅讨厌而且十分憎恨诺贝尔的这份遗嘱,支持瑞典媒体所组织的激烈的斗争。

诺贝尔家族试图废除这份遗嘱,提出将遗产分给所有家人和遗嘱中所提到的4个瑞典机构。和平奖面临的形式最为严峻,它是瑞典人的眼中钉,瑞典人认为这笔钱应该用来宣传瑞典的文学和科学,而不是交给由挪威议会任命的委员会。曾有人声称,和平奖会伤害瑞典的利益以及同挪威的关系。

有一次,国王在皇宫召见诺贝尔的侄子伊曼纽尔·诺贝尔,要求其家族帮助废除他叔叔的遗嘱,尤其是和平奖。国王认为和平奖项只会导致问题和争论:“你的叔叔受到空想家尤其是女人的影响。”但是伊曼纽尔回答道:“陛下,我不想我的兄弟姐妹因拿走本应属于杰出科学家的钱而遭到指责。”当伊曼纽尔从皇宫回来告诉他的律师,他已拒绝帮助国王时,律师坚持让他在天黑前离开斯德哥尔摩以保命。

伊曼纽尔的态度对后来的结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积极反对家族中任何试图违背他叔叔遗愿的活动。最后,家族成员与遗嘱管理者达成和解。诺贝尔的亲属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他的两个兄弟从他们的公司中赚了大钱,侄子们则得到了数目相当可观的一大笔遗产,又因同意遗嘱中的条款再次获得了额外的100万瑞典克朗。

遗产管理者同诺贝尔的亲属、将来的颁奖机构以及瑞典政府谈判的最终结果是建立一个基金会,其基本的规章得到了有关各方和国王的同意。文件的开篇陈述了基金会的宗旨,重申了诺贝尔遗嘱中关于设立奖项的原由;声明诺贝尔的亲属不再对遗产有任何要求,也不再干预基金会的管理,包括:颁奖遵循规章制度;所有奖项最少每5年颁发一次;奖金不得低于委员会可以处置资金的60%;每个奖项最多允许3个人同时获得;不得对颁奖决定提出质疑,委员会也不允许压制不同观点。

截止到2010年,“诺贝尔奖”共奖励了768人和20个机构,其中某些人不止一次获奖。从1969年起,诺贝尔基金会增设了由瑞典中央银行于1968年创立的经济学奖,此奖项为了纪念诺贝尔而被视为诺贝尔奖之一,但其42次准诺贝尔奖颁奖不在传统的统计之中。因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这5项诺贝尔奖总计停颁49次。可能由于和平奖天然的政治性,其停颁的次数多于其他的奖项,总共停颁了19次,但从1948年以来只停颁了6次,从1972年至今从未停颁过。

许多重要而有用的发明都跟诺贝尔有关,如武器、炸药等,且黑色火药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对于诺贝尔本人来说,做出这些发明时,他在反复思考一个发明家的责任,他的真实愿望是创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毫不夸张地说,他的最后一项“发明”——诺贝尔奖——是他最好的发明。

(摘自《新一代》)

猜你喜欢

索尔诺贝尔亲属
享用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镇痛成果
小人国历险记
警惕微信“亲属卡”的诈骗
2019年诺贝尔颁奖
炸药大王诺贝尔
冲动的助手
狗也怕醉汉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