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母婚变,如何减少对孩子的伤害

2014-09-18七彩

现代家长 2014年9期
关键词:婚变继母前夫

七彩

近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随着离婚率的日渐提高,有些中小学校出现了“单亲班”,班里的单亲学生达到一两成,有的班级甚至近半数学生的父母离异。

胡奎平是武汉市汉阳区楚才中学的政教主任,也是汉阳区的“十佳班主任”。近年来,他家访了200多名学生,活动半径达15公里,被誉为“家访达人”。今年家访中,胡奎平发现单亲学生比往年明显增多:“八年级有一个班,全班48个学生,居然有22个孩子的父母都离异了,几乎占了全班同学的一半。我从教快20年了,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碰到。”

在批改作文时,胡奎平发现单亲孩子在作文中时常流露出父母离婚给他们带来的苦恼。“没有妈妈的家,尽是悲凉”;“背朝阳光,只有我一个人孤单的影子”……甚至一些看上去很阳光的孩子,作文中流露出的情绪也十分灰暗。

社会的发展、观念的变化,离婚现象早已屡见不鲜。然而,家庭婚变涉及的不只是两个大人,还有孩子。在重新追求幸福时,家长应该如何做,才能减少和避免对孩子的伤害呢?

婚变“将来时”

心灵倾诉:

我17岁,是一名中学生。我的父母正在闹离婚。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家里就战争不断,先是“热战”,后是“冷战”。如今,家对我来说,只是四堵墙支起一个顶棚,虽然可以遮风避雨,可没有一丝温暖。我就在这样的寒冷中生活,慢慢长大。现在,我马上就要高中毕业了,也即将成年。对未来,我很迷茫。父母天天冷战,谁也不理谁。我看着心里害怕,怕我的家就这样毁了。其实,他们也顾不上我,谁不高兴了,对我就没个好脸色,我简直成了他们的“出气筒”。他们已经去过两次法院了,法院调解过,说这次如果调解不成就要判了。在漆黑的夜里,我不断地想:如果他们真的分手了,我该怎么办?

心理援助:父母婚变还未发生,孩子的心灵怎样救助?

先说父母方面。第一,尽量避免把夫妻冲突暴露在孩子面前。明智而有远见的父母,会设法不让个人的痛苦影响到孩子。第二,计划婚变时间应避开孩子学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比如毕业升学考试前,尽量减少对孩子的消极影响。第三,婚变前,应安排好孩子的以后生活,保障孩子的权益,明确各自对孩子应负的具体责任,对大些的孩子要尊重他的选择。

再说孩子方面,年龄大些的孩子也应积极自救。第一,如果父母的感情还没有彻底破裂,就尽量为父母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这样可能会让父母冰释前嫌,握手言和,因为孩子是父母感情的润滑剂。第二,如果父母非离婚不可,需要你做出选择,并向父母及相关人士讲明。第三,父母一旦离婚了,你要学会自我心理调整。一是理解和善待父母。大人的感情问题很复杂,很多时候不是孩子所能理解的。你应该站在父母的角度,尽量理解他们,尊重他们重新选择生活的权利。二是积极适应新生活。无论你选择跟谁一起生活,以后的日子多多少少都会发生变化,对此你应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勇敢地面对它,逐渐去适应它。三是为自己的未来打算。父母不管婚姻如何,只要他们抚养了你,就是对你的爱。你不必过多抱怨,努力完成好学业,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婚变“过去时”

心灵倾诉:

我女儿刚上初中,我就离婚了。如果不是万般无奈,我是不会走这条路的。但是既然已经离了,我也就不打算再婚了,想着一心一意地把孩子培养成才。谁知,离婚已经过去一年,孩子显然还没有走出心理的阴影,整天心事重重,我不知如何是好。最近,无意间我发现孩子在日记中写道:“父母离婚后,虽然妈妈在生活上对我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我仍感到孤独和失落。我感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碰到同学们谈论有关爸爸的事情,我总是躲得远远的,我感到自己很怯懦,没有自信……”得知孩子的真实想法,我心中难受极了。

心理援助:单身母亲怎样面对失去了完整家庭的孩子?

第一,让孩子了解父母离婚的事实。隐瞒事实,只能增加孩子的不安。了解父母离异的真实情况,有助于孩子理解和接受大人的选择。此时,母亲要有耐心,要允许孩子在接受的过程中情绪出现反复。

第二,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负疚感。单身母亲对孩子怀有负疚感是可以理解的,但离婚不是罪过。带着赎罪的心情对儿女有求必应,要么培养出一个自私骄横、不懂体谅他人的冷血孩子,要么让心地善良的孩子背上不必要的思想负担。此外,过分怜爱孩子,也会加深孩子“我和别人不一样”的看法。

第三,防止孩子的“仇亲心理”。不要强拉孩子和自己结成“感情同盟”,故意制造孩子对父或对母的敌意。

第四,防止孩子人格偏离。在人格形成中,父爱、母爱无法替代。缺少父爱的孩子容易形成“偏阴人格”,性格懦弱、多愁善感;缺少母爱的孩子容易形成“偏阳人格”,性格孤僻、冷淡等。因此,单身父亲或母亲要特别留意弥补孩子因缺少母爱或父爱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第五,注意充实孩子的生活,弥补亲情的不足。要多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多和伙伴们在一起,以转移注意力,排遣内心的忧伤。

第六,和孩子各自保持独立的生活。单身母亲很容易和孩子形成感情依赖,心理距离过于紧密,容易引发两人的心理冲突。所以,母亲要有自己的生活,要把生活重点放在自己身上。孩子也要学着处理自己的生活,孩子的独立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关键是母亲要有正确的认识,理直气壮地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而不认为是委屈了孩子。

婚变“进行时”

心灵倾诉:

前夫提出离婚时,我问儿子跟谁,儿子一下子就哭了:“我谁都不跟,你们要离婚我就不活了!”我想,就是离婚了也不能便宜了他爸爸,让他爸爸尝尝带孩子的辛苦。可是没想到,我把孩子丢给前夫,前夫转眼就把孩子送到了乡下的奶奶家。乡下日子苦,孩子常给我打电话。我后悔自己不该把孩子扔给前夫,于是再三要求前夫把孩子接回来,哪怕我养也行!他总算答应我了。我看他同意了,忽然又觉得这样太便宜他了,孩子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于是,我跟他讨价还价,互不相让。结果,儿子喝了农药,幸亏被人及时发现,送进医院,才捡回性命。得知儿子有此举动,我非常震惊。我一直以为儿子还小,什么都不懂,我和他爸爸的斗争也没有避他,没想到儿子居然……为此,我恨前夫,更恨自己。

心理援助:婚变时怎样做,才能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

第一,爱护孩子的心灵,不要争夺孩子的感情。婚变前后,有些夫妻追问孩子跟谁,争着向孩子表示自己是最爱他的人。其实,稍稍冷静一下就会知道,孩子既需要父爱也需要母爱,无论失去哪一方,对他来说都是痛苦的,何苦逼迫孩子做如此痛苦的选择呢?

第二,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要以孩子来要挟对方。有些夫妻认为孩子是负担,婚变中互相推诿或用孩子要挟、报复对方。这非常不应该,每个爱孩子的父母,都不应该再在孩子的心灵伤口上撒盐了。

第三,不要拿孩子撒气。夫妻分手最好是好离好散。即使分手前后双方发生了冲突,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要把怨气撒在孩子身上。相反,应该更关心孩子,对孩子的抚养费等做出妥当安排,以实际行动让孩子体会到:虽然父母分手了,但他并没有失去父母的爱。

婚变后“重组”

心灵倾诉:

离婚后,我重组了家庭。再婚时,丈夫和前妻的女儿不到两岁,我一心想好好疼爱这个孩子。一年后,我有了自己的孩子,也是个女孩。结果这两年,家里再也没有太平过。小女儿总说我偏向姐姐,什么漂亮衣服或者好吃的都是姐姐的,为此经常和我生气。最近,小女儿的情绪更加不稳,遇到点事情就大吵大闹。而且,我感觉大女儿也和过去不一样了,对我有了隔膜,对我的关心照顾也不买账了。这让我既心寒又困惑。

心理援助:重组家庭,继母(继父)该如何保护孩子的心灵?

第一,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在进入再婚家庭之前,应充分估计孩子接纳自己的难度,不要把自己在丈夫心中拥有的那份优越感带到孩子面前。要坦率承认“自己是继母”这一事实,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多包容和理解孩子。

第二,继母最好不要急于扮演家长角色。不要让孩子感到你是一个“入侵者”和管教者,先以朋友或普通长辈的姿态与孩子相处。等孩子认可你后,友情自然会升华为亲情。孩子的父亲应与孩子进行沟通,引导孩子尊重继母,对孩子多履行一些日常管教的职责。

第三,适时明确自己的继母身份。如果孩子已经从别的渠道知道了,既不要紧张也不要掩盖,应该坦然地把实情告诉孩子。只要你真心爱护孩子,孩子知道实情后,即使心理暂时受到冲击,也会逐步接受现实的。

第四,不要矫枉过正。孩子做了错事惹了麻烦,亲生父母教训孩子天经地义。但是这种事情如果落在继母头上,继母往往害怕自己教训孩子会引来他人非议,而放任不管。于是,即使孩子确实需要管教,继母也不敢有所作为,有的甚至溺爱放纵,以示自己爱孩子。其实,继母这样做,对孩子有害无益。更麻烦的是,孩子还会怀疑你是不是太虚假了。所以,不如以真心对孩子,以情换情,以心换心,日子长了,孩子自然会把你当成亲人。

总之,当父母的婚姻不稳、起了变化时,孩子的诸多问题一定会随之而来。这时,欲走出围城和欲再进围城的父母一定要多留心观察孩子,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有责任把家庭变故对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降到最低。

【编辑:杨子】

猜你喜欢

婚变继母前夫
前夫私下将孩子名下的房子抵押,我该怎么办
离婚协议约定轿车归女方,事后可否以未交付为由反悔
另类的婚变故事
破粹的心再也无法缝合
送给继母的生日礼物
爱从不卑微
继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