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失败是常态
2014-09-18葛昆元
葛昆元
“人生失败是常态。”是陈如江兄文章中的一句话。初读,感到清新;细想,引人深思。
常态,是什么?词典上说,就是正常状态。用哲学的语言来说,就是普遍性。也就是说,失败是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乍一听,好像有些危言耸听,不可思议。可是,这恰恰是事实。
失败与成功是如影相随的一对矛盾体,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有成功,就有失败;有人成功,就必有人失败。这是必然的,毫无疑问的。
古人云:“论事易,作事难;作事易,成事难。”这“成事难”,就是失败多而成功少。当然,我们告诉孩子们“人生失败是常态”的现实,不是让他们害怕失败、不敢去面对失败,而是在明白了失败是“常态”之后,坦然地去面对失败,去正视失败,甚至去利用失败,从而在失败中认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断地完善自己,最终由失败转化为成功。
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在美国留学毕业后,信心满满,自认为是名校的学生,又是比较吃香的金融专业,还曾在美国著名大银行实习过,那本厚厚的面试教材,几乎背得滚瓜烂熟,找个好工作,应当不成问题。
可是,几十家银行、公司面试下来,竟然无一录用。孩子的自尊心遭到打击,有点灰心了。他责怪面试官出难题、偏题刁难他。我的朋友却冷静地对孩子说:“这几十次面试失败,你不觉得是一种收获吗?”孩子不解。朋友说:“其实这些失败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你身上存在的诸多缺点和不足。而这些缺点和不足恰恰是你平时发现不了的。如果你能正视并改正这些缺点和不足,你离成功不就近了吗?”
孩子听了,顿觉眼前一亮。是啊,原先自己一味责怪面试官出题刁钻,现在想来,是自己准备得还不够充分。这个孩子正视了失败,并检查和修正了自己在面试中暴露的缺点和不足,找回了信心,不久,就被一家大公司录用了。
朋友问孩子:“现在还害怕失败吗?”孩子说:“不太怕了。”他还深有感触地说:“其实,失败不仅是我成长中的一面镜子,而且还是我成长中的老师。她会帮助我迅速改掉身上的不少毛病,虽然这些毛病,你们也曾经指出过,但远没有经历失败之后印象深刻。”
说得真好!这大概就是“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真正涵义吧。
【原载2014年8月27日《新民晚报·夜光杯》】endprint
葛昆元
“人生失败是常态。”是陈如江兄文章中的一句话。初读,感到清新;细想,引人深思。
常态,是什么?词典上说,就是正常状态。用哲学的语言来说,就是普遍性。也就是说,失败是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乍一听,好像有些危言耸听,不可思议。可是,这恰恰是事实。
失败与成功是如影相随的一对矛盾体,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有成功,就有失败;有人成功,就必有人失败。这是必然的,毫无疑问的。
古人云:“论事易,作事难;作事易,成事难。”这“成事难”,就是失败多而成功少。当然,我们告诉孩子们“人生失败是常态”的现实,不是让他们害怕失败、不敢去面对失败,而是在明白了失败是“常态”之后,坦然地去面对失败,去正视失败,甚至去利用失败,从而在失败中认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断地完善自己,最终由失败转化为成功。
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在美国留学毕业后,信心满满,自认为是名校的学生,又是比较吃香的金融专业,还曾在美国著名大银行实习过,那本厚厚的面试教材,几乎背得滚瓜烂熟,找个好工作,应当不成问题。
可是,几十家银行、公司面试下来,竟然无一录用。孩子的自尊心遭到打击,有点灰心了。他责怪面试官出难题、偏题刁难他。我的朋友却冷静地对孩子说:“这几十次面试失败,你不觉得是一种收获吗?”孩子不解。朋友说:“其实这些失败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你身上存在的诸多缺点和不足。而这些缺点和不足恰恰是你平时发现不了的。如果你能正视并改正这些缺点和不足,你离成功不就近了吗?”
孩子听了,顿觉眼前一亮。是啊,原先自己一味責怪面试官出题刁钻,现在想来,是自己准备得还不够充分。这个孩子正视了失败,并检查和修正了自己在面试中暴露的缺点和不足,找回了信心,不久,就被一家大公司录用了。
朋友问孩子:“现在还害怕失败吗?”孩子说:“不太怕了。”他还深有感触地说:“其实,失败不仅是我成长中的一面镜子,而且还是我成长中的老师。她会帮助我迅速改掉身上的不少毛病,虽然这些毛病,你们也曾经指出过,但远没有经历失败之后印象深刻。”
说得真好!这大概就是“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真正涵义吧。
【原载2014年8月27日《新民晚报·夜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