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赤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4-09-18骆寅涛王文辉
骆寅涛 王文辉
摘要:水稻赤枯病又叫“红叶子病”、“铁锈病”,是一种由于营养元素缺乏所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大安市常年发生,多见于盐碱土质和砂壤田,或地势低洼的冷凉地块,严重影响了当地的水稻产量。
关键词:水稻赤枯病;特征;发病原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7-83-1
1 发病特征
我市赤枯病一般发生在7月的上旬。症状为稻苗返青慢、植株矮小、分蘖少、不生新叶或新叶少、叶色暗淡,病株发病多从下部老叶开始,逐步向上扩展,但新叶往往保持绿色,进入分蘖盛期症状最为明显,叶片颜色变淡出现碎屑状褐色斑点,以后逐步发展成深褐色的不规则形状,病株生长缓慢,根系上白根少,多为褐色,严重的田块远望如同火烧焦状。
2 发病原因
诱发水稻赤枯病的主要因素是稻田温度过低和土壤营养元素的缺失。具体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2.1土壤缺钾型
此类型多发生在盐碱性土壤和砂壤田中,因土壤本身钾元素含量低,在长期施肥的过程中,氮肥使用量偏多而缺少对钾元素的补充,是导致赤枯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初期叶色略显深绿,叶片狭长下垂,下部叶片自叶尖沿两侧叶缘向下逐渐变黄或黄褐色,并逐渐向上位叶扩展,严重时田间水稻叶面发红似火烧状。
2.2土壤缺锌型
此类型发生的环境与缺钾型相似,多发生在插秧后的15~30天。具体表现为:植株下部叶片上沿主脉出现失绿条纹,萎缩不发棵,叶片上出现棕色锈状斑点,呈圆形或椭圆形,严重时叶脉变白色。新生叶片基部失绿,褪色。稻株生长受抑制,中部叶片出现棕色斑点。逐渐形成棕色条纹,叶尖向下变褐色。老叶叶鞘高于新叶叶鞘,成为“倒缩苗”。水稻缺锌后植株矮小,不分蘖或少分蘖,生长参差不齐,出叶周期延长,叶尖内卷,老叶下垂,根系不发达,长势不旺,成熟期延迟,产量大幅下降。
2.3植株中毒型
此类型多发生在深泥田、长期灌深水通气不良和过量使用未腐熟有机肥的田块。前期温度低,有机质分解慢,随着气温升高,土壤中的氧气减少,有机质分解成有机酸和大量的有毒气体。这类稻田插秧后返青慢,或返青后稻苗直立瘦弱无分蘖,沿叶尖向下褪色,叶脉周边黄化并长出褐色斑点,甚至腐烂,使稻苗出现中毒现象。
2.4低温诱发型
因长期低温阴雨影响水稻根系发育,导致吸肥能力下降而发病,此类型多发生在水稻生长前期多阴雨天气,大面积同时发病,程度轻重不同。由于在低温条件下,植株上部嫩叶变成淡黄色,叶片上也出现许多褐色针尖状小点,尤其尖叶为多。下部老叶起初呈黄绿色或淡褐色,随后出现典型症状。稻根绵软,弹性很差,白根少而细。另外秧苗栽插过深,稻田长期积水都会加重水稻赤枯病的发生。
3 防治措施
预防水稻赤枯病要采取综合手段,根据发生的不同类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3.1精耕细作,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质量
当年水稻收获后,秋天要及时整地,最好是翻耕与旋耕相结合,翻耕一年,旋耕两年,这样可以加深耕层,达到整地的目的。土质差的要调换客土,盐碱重的要拉沙压碱,根据土壤的盐碱化程度,一般每公顷拉沙500立方米。
3.2测土配方,科学施肥,使所需各种营养元素达到均衡、合理
增施有机肥,施用优质腐熟粪肥,一般每公顷施30~40立方米 ,增加土壤中的腐殖质和胶体颗粒含量,促使土壤形成团粒结构。也可先将绿肥或秸秆进行沤制后再还田。合理多施磷钾肥、减少氮肥的过量使用。采用根外追肥,既可以防止贪青、倒伏,又可以促进水稻叶绿素的合成,提高水稻的抗病性,特别是由于缺锌而引起赤枯病的盐碱地块,采用叶面喷施硫酸锌的效果更佳,这也是水稻在生长后期常用的补肥方法。
3.3加强田间管理,改进栽培措施
对于烂泥田、长期水淹田等低洼冷凉的地块,要适时晒田。根据大安市的农业生产情况,6月末7月初水稻分蘖末期为晒田最佳时期。晒田时间5~7天,晒到田面出现鸡爪裂纹,水稻叶色变淡,叶片竖起为宜。通过晒田,增强了土壤的通透性,改善了土壤的结构,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根系活力。盐碱地块不宜晒田,要采取排水洗碱和“浅——湿——浅”的管理方法 。
3.4 建立合理的排灌体系
良好的排灌系统是水稻田间管理的基本保障。在盐碱地块,既要有健全的灌溉系统,以保证水稻需水,又要有完善的排水系统,以保证及时排走含有盐碱的稻田水,消除盐碱的危害。灌排工程配套,一般多采用单排单灌系统。在低洼地块,建设水稻田时,一般采用条型田以增强排水能力,既可排除内涝,又可以及时晒田增加地温,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
作者简介:骆寅涛,本科学历,大安市水田开发办公室,中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王文辉,大专学历,大安市太山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中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