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学反思来促成语文教学的效果
2014-09-18谭宝繁
谭宝繁
摘要: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对教育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教师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师的反思能力可以促进教师的发展,有利于教师的转型。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转变观念、处理教材、教学设计、记课后记、录音或录像、模仿学习等途径达到。
关键词:教学反思;能力;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052-02
新课程改革把教学反思提到了一个突出的位置,指出“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明确提出“新课程强调反思”,并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据此做出相应的变化。在一个教师的成长与成熟过程中,对自己教学效果的反思能力既是涉及自身发展的关键,又是影响后续教学的重要因素。如何培养和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使语文教师能够精选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是广大语文教师应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语文教学反思能力的内涵及其作用
语文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指语文教师为了保证自己反思性教学的成功,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迅速地认知教学情境中各因素间的关系及其变化,并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监控、调节、改进,进而选择最适宜的教学策略,对教学活动做出最佳调节和修正的能力。语文教师的反思能力是反思性教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语文教师反思能力的外在表现和语文反思性教学得以实施的根本保证。语文教师的反思能力,有利于教师由传授型向学者型转换。
二、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主要途径
新课程的实施需要反思型的语文教师,新课程的先进理念为反思性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学反思能促成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能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能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
1.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语文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内心期望,增强工作责任心和端正教学反思态度。课后及时反思,将其归类整理提升,形成规律性的信息,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这样对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会大有好处。
2.对教材展开反思,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语文教学而言,教师要将教材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对教材编写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思考。课程资源除了教材外,教师还应反思哪些社会资源或自然资源可以加以利用。充分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把生活的内容尽可能地引进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教材的内容,以生活内容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载体和素材。
3.教学设计及时调整。教师在反思中还必须具备驾驭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以灵活的教学方式处理教学中发生的种种问题,随时控制和调节教学进度,对某些教学内容和环节作适当的伸缩和取舍,既要给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激发其思维,又要把握教学的主动权,使学生的思维不游离目标。实践证明,课中有效的反思,往往会化险为夷,出现柳暗花明的教学佳境。
4.随时记录下自己对教学效果的主观评价。在教学中,即使是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的充分预知,也无法完全涵盖课堂实践实际。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难点的突破事关整个教学的成败。所以,需要教师将课堂实践中自己的感知、感悟等及时记录,从个体预知、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突发事件、处理方法等方面,对课堂实践进行客观和理性的记录、分析、总结,这是教师实现自我反思的最直接与简易的方式。
5.录音或录像,直接分析反思得失。课后记虽然可以为教师提供来自教学第一线的真实信息,但也仅仅限于以教师个体感知为主。在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对象的高度融合常常会使感知者忽略掉其中的一些重要细节,为了使反思者捕捉到更加全面的信息,可以采用课堂录音或录像的方式。相比较而言,录音的方法由于操作简易而更加可行,它可以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语言、教学交流、教学环节设置、教学推进速度等进行反思。课堂录像虽然不便操作,可行性低,但还是应创造条件每隔一段时间采用一次,它是课堂教学信息真实而全面的记录,提供的反思线索和价值都比较重要。
6.通过模仿学习,设定反思自我的客观参照。教师教学反思能力较为重要的一点,是设定一个评价反思的正确标准,即成功教学的环节、语言、效果反应、方法等。身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应为其创设和提供观察学习的机会和环境,促使他们向教学有方的专家和先进教师学习,激励他们自觉地以先进为榜样,为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准确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树立参照,进而使他们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加快成长步伐。教学能力提高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反思自己教学实践的过程。反思过后要有所行动,无论是教法的改进还是对教学理论的理解,都会使我们提高一个层次,变成我们自身所固有的教学技能,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成为一个理性的、能够不断“武装”自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懂得学习和会学习的老师,这些也是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习型教师的体现。
7.收集评教信息,加强教学交流。教学中学生的反应起着一种督促作用,可以及时发现教师教学环节中的得与失,有利于激发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营造教师之间相互比较、促进的氛围,促使教师不断调整教学态度和学习态度,实现终身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反思的速度与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学生评教由于一些客观与主观的因素,有时会有双重性,因此在收集评教意见时要善于甄别,理性分析,去伪存真,正确对待,避免形成紧张的教学气氛,影响师生关系和正常教学的开展。
8.检验自己,以促进反思。公开课和基本功比赛的参与,可以使教师从受到的评价和取得的结果中准确找出自己教学方面的成败之处,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反思。但要注意在公开课评价的环节中加强针对性和两面性,任何“好好好”等“老好人”的态度都是极不利于授课教师的进步与成长的。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既是语文教师行为的结果,又是后续行为的动因,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而获得的。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在不断反思中教学,每个语文教师都可以成为研究者,逐步成为学者型教师。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黄洁.论语文教学中的反省认知活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6).
[3]胡波浅.谈反思性教学中的个体反思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3,(6).
[4]许建美.浅析反思型教师的素质结构及培养[J].师资培训研究,2001,(1).
[5]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J].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