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论视角的财政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2014-09-18尚可文,李爽
尚可文,李爽
摘要:本文总结了美日德三国财政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点,结合中国近年来财政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基于系统论视角探索了财政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选择,提出财政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要确立三大目标,构建四大系统,搭建三大平台,实现五大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财政学;研究生;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251-02
一、国外财政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研究生教育是本科后以研究为主要特征的高层次的专业教育。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在特定研究生培养机制中提炼出来的成熟运行范式,它体现了研究生教育理念的具体化和研究生教育资源整合的独特化,是实现研究生教育目标的成熟而有效的途径,也是对研究生培养过程进行必要监控的重要依据。世界各国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都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可以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起到启发、借鉴及警示作用。因此,考察国外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状况并与我国进行一定的比较,从而得出可为我国所用的有益经验和思路是非常必要的。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有原创性的人才。这一理念也融入到了财政学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美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是建立研究生管理委员会、研究生院、系研究生教学委员会、研究生教师委员会或称教学小组等层级机构,这些机构与导师一起,共同承担对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美国研究生的培养特色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财政学的课程不太追求体系上的平衡只求引导学生在一个专业方向的前沿上有所突破。②美国高校在对财政学研究生教育中十分注重基础课程教育,基础教育授课占据50%,专业学科占20%~30%。日本研究生教育强调实用性,注重培养应用型的专业人才。其目标倾向于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日本财政学硕士课程学习2年,最短一年,课程结束后授予硕士学位。德国是典型的学徒式培养模式,受理性主义传统的影响,其培养目标也随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动:19世纪初期主要是培养从事纯粹学术研究的科学家,19世纪后期主要是培养高级的工程或技术研究者或专门人才,而今日,其培养目标包括两方面:理论研究人员和实践技术人员,兼顾学术教育与职业准备教育双重职能。财政学硕士学位的取得需要通过2~3个月的有实践定向任务的硕士论文。其培养特色在于,在研究生入学上,硕士阶段的学习相当于和本科一起进行的,毕业时只要通过硕士考试及硕士学位论文就获得了硕士学位。在培养方式上,没有专门的研究生课程,坚持采用教学和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培养人才。在形式上,不设专职管理机构,有关事宜均由系级兼职委员会按有关法律和规则办理。
二、国内财政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
自我国招收财政学研究生以来,其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在提出中国由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后,对财政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使得其招生和培养规模在稳定增加,总体而言,可概括为以下四点变化。
1.财政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财政学专业研究生一直强调“学术型”的培养目标,这一目标已逐渐与财政学研究生的实际就业方向和世界研究生的发展状况不符,经过总结反思,财政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已发生了重大转折,“应用型人才为主”将是我国未来财政学研究生的主要培养目标。
2.财政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创新。在研究生入学培养机制上,除了像网上报名、电子注册这样技术性的改革外,在考试弱化初试的权重,强化复试地位,全面改革收费制度,取消“公费”、“自费”区别上也有了创新;在研究生培养上,我国财政学研究生培养机制一般都是以修学分和写论文为主要内容。
3.财政学专业研究生学科属性的交叉。纵观财政学研究生培养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其他学科向财政学领域的渗透,其他学科的科学原理和方法用于研究和解释财政现象愈来愈普遍,这也为财政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而宽广的学科理论基础,使财政学演变成了一门融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及社会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
4.财政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多元化。与培养目标相适应,财政学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也在逐渐向多元化发展,纯粹的“学院式”的导师教育逐渐减少,实行导师学生的“双向选择”甚至是“多导师”指导,强调社会实践。
三、基于系统论视角的财政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1.确立财政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三大目标——学习力、研究力、创新力的目标。学习力即以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为目标,培养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能力,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的财政学研究生。研究力即以培养理论研究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专业素养能力为目标,培养研究生系统掌握财政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同时运用财税知识研究财政经济现象的能力。创新力即以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目标,充分发挥他们在科研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为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社会发挥最大的聪明才智。
2.构建财政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四大系统——目标系统、管理系统、培养系统和支撑系统。目标系统是财政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系统中最核心的系统,应包括两个层面:①预期。对财政硕士而言,培养预期即“高层次、应用型的财政专门人才”;②标准。科学设计财政硕士在相关素质方面需达到的具体标准,是财政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首当其冲的要点。管理系统是指在财政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对所涉及的资源进行整合与调配的过程,即在一定的目标下对人财物及信息的调配,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管理主体——研究生院或相关学院;管理客体——包括人(主管人员、辅导人员、生源)、财(教育经费)、物(教学场地、教学用具)、信息(培养过程中动态情报,相关信息等)、论文工作管理、授位管理等;管理行为——财政学硕士学位创建计划(包括招生计划、培养计划、管理计划等)、财政学硕士学位创建组织(包括组织机构和组织行为)、財政学硕士学位建设领导(领导艺术和领导行为)、财政学硕士学位建设控制(包括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管理制度——政治层面制度、操作层面制度。财政学研究生的培养系统涉及师资、课程与教学三个部分。师资方面——财政学硕士培养要对教师的质量、数量、结构和发展都提出针对性的要求;课程方面——因课程体系是财政学硕士汲取知识和锻炼能力的载体,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财政学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其课程设置要充分反映财政学各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的要求,注重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方面——教学是财政学硕士学位建设和发展过程的介质,灵活机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是高质量教学水平的保证,各授权单位要加强实践环节的力度,高校可以依托财政学教学资源与相关社会机构的天然学科联系,为财政学硕士搭建宽广的实训平台。支撑系统是总体系统健康良性运行的重要保证。财政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的支撑系统首先来自于以经费形式出现的经济资源,其次包括教学所需的场地、设备、图书等硬件资源,最后是政策支持、价值观念、社会文化等软件资源。
3.搭建财政學专业研究生有效学习的三大平台——课堂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科学研究平台。课堂教学平台是主体。建立课堂教学平台,要做到所教的课程都是通过精心比对后确定下来的,加强文理渗透,增设跨学科课程。对于一些现实性很强的教学内容,聘请实际部门工作人员主讲,并实现现场教学。实践教学平台是辅助。如可能,可与地方的财政局、税务局及企业签订校财、校税或校企合作协定,建立实践教学平台。科学研究平台是补充。改变目前高校、科研院所各自单独培养研究生的现状,将各自的资源优势进行有效组合,构建一种由大学、科研院所紧密结合的研究生培养平台。
4.实现财政学专业研究生五大能力的提升——理论思维能力、学习发展能力、专业技术能力、适应社会能力、拒腐防变能力。要提升理论思维能力,学会借助某一领域的范畴、概念进行跨领域的思考,这种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决定研究生毕业后能否胜任所面临的重任及胜任的程度。提升学习发展能力,提高善于学习,学以致用的能力,在学习中增强运用能力,促进发展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提升专业技术能力,掌握财政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处理财政税收业务的基本能力,熟悉国家有关财政、税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提升适应社会能力,使其不至于在社会中被“优胜劣汰”的竞争方式所淘汰。提升拒腐防变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研究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保持艰苦奋斗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
参考文献:
[1]陈云萍,杨晓明.德国、美国与日本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J].中国冶金教育,2006,(5).
[2]何剑.论经济类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6).
[3]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4]胡之德.浅议交叉学科方式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性[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
[5]张三强.美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对我国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启示[J].辽宁教育研究,2006,(1).
[6]张馨,等.当代财政与财政学主流[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7]牛智有,廖庆喜,李小昱.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促进研究生教育多样化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9,(2).
作者简介:尚可文(1966-),男,甘肃景泰人,教授,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主要从事财税理论与政策研究;李爽(1992-),女,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财政理论与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