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关于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2014-09-18梁洪开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37期
关键词:全面发展数学思维新课改

梁洪开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从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效果来看,存在一定的问题。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更新,初中数学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新课改的推进与实施,为初中数学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思维;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145-01

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但是,从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效果来看,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课堂教学主要限于对书本知识的传授,没有对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方法上过于单一,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教学目标主要以升学为主,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互动,教师教学占据了课堂教学的大多时间,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来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更新,初中数学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新课改的推进与实施为初中数学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使得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更加具有生机,对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化发展、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以学生为本,构建和谐的数学教学环境

新课标中强调任何教学活动的实施和发展都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占有了主要的地位。学生与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帮助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与教师在无形中能够建立一种信任和尊重,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可亲与可信,从教师的关怀中感受到更多的鼓舞与期待。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民主、平等、互助的氛围,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让学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真正体现学生主人翁的地位。只有让学生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才能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安全,从而促使他们能够更加热爱学习。

二、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全面实施新课标的内容

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不能单凭依靠增加数学课时,还要注意方式方法,减少无效劳动造成的时间浪费。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总结教学经验、学习新课程标准、分配选取好教学内容、对教学目标把握准确等,这些都需要在教师的努力下才能完成,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指挥者,在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要加强教师的素质修养,教师要走在时代的尖端,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并将这种理念转化为教学行动,对教学改革中提出的新内容,教师要及时学习和落实行为,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提高综合能力。

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学习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旦对知识产生了渴望,对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并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例如,可以以学生的生活实例或者数学小游戏,来解释概念的含义,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才不会觉得痛苦,才能快乐的学习数学,势必会为初中数学学习带来更大的效益。另外,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而能否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分不开的,为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

四、实现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

虽然传统教学手段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但是也有一定的优势条件。我们要懂得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的先进来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真正达到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多媒体为主的教学工具传入了教育行业,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对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数学知识一般比较抽象、逻辑思维比较强,对很多概念和空间立体结构的形成,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而使用多媒体可以将数学知识中难以理解的内容形象的表达出来,将静态转为动态,将抽象转为具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口述的不足。多媒体直观形象的优势,可以帮助学生增强空间立体感,从而更好的理解数学问题的解题过程。然而,多媒体虽然有明显的优势,却也不是万能的,需要结合传统教学手段共同实施。现代教学理念中提倡要积极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数学思维能力,这与学生自主学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讲到立方体的展开图时,教师需要拿些立方体的模型,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展开模型,亲自感受立体图形的分解与合成,只有让学生动手实践,才能帮助他们深刻理解学习的知识,从而提高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五、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它重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还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付出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提高自己学习数学的信心。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还能及时准确的将教学信心反馈给教师,可以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我认为,评价要客观公正,要在鼓励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各方面做出评价,切记不能将学生的激励评价过于极端,学生有错要及时纠正,帮助学生找出正确的思考方式。

参考文献:

[1]杜明科.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2011,(15).

[2]豆丁网.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点滴体会[EB/OL].

http://www.docin.com/p-375051706.html.

[3]李强.浅谈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5).

[4]臧春阳.精彩教学在“创新”——浅谈初中数学创新性教学策略的应用[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1,(07).

[5]陆兴礼.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看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01).

猜你喜欢

全面发展数学思维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