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厦门特色思想政治课社会资源 提高教学实效
2014-09-18谢建华
谢建华
(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福建 厦门 361003)
发掘厦门特色思想政治课社会资源 提高教学实效
谢建华
(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福建 厦门 361003)
社会资源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掘当地社会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传播精神文明;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社区服务实践,提高学生责任意识。
发掘社会资源;爱国意识;道德意识;法制意识;责任意识
课程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就是对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是达成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能否合理有效地发掘与利用课程资源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的成效。新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强调课程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对课程改革的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增加用于思想政治课活动和社会实践的课时,积极发掘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也指出:“应鼓励教师和学生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创造和利用课程资源。”政治课课程资源主要包括:①文字与音像资源;②人力资源;③社会活动资源;④信息化资源。其中社会活动资源包括利用大众传媒,如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进行教育教学,进行课堂讨论、辩论、演示等;也包括课堂外的参观调查访谈等。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教育基地等,都是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但是目前政治课对社会资源发掘利用的价值认识不够,一方面是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和社会资源未纳入教育资源范畴,其教育的功能和意义没有被充分地认识和利用;另一方面是教师、学生和家长不知道从哪里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或者是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通过发掘厦门特色社会资源,有利于改变目前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发展及本地文化传统的联系,关注学生的个体体验和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有效课堂的构建也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从“教材”出发,即教学始终要以学生为本,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为课堂中的主角,在课堂活动中把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发掘厦门特色社会资源,与思想政治课充分结合,改变政治课单调、枯燥的被动局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达到教育教学的双赢。主要做法有:
一、发掘社会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思想政治课要唱响主旋律,学生要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爱乡之情首当其冲。热爱祖国首先要了解我们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学习无数先烈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了解当代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从而进一步增进爱国爱乡之情。我利用大众传媒,如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进行课堂教育、教学教育,利用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例如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对我们国家、厦门市民生活的影响和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等结合课本内容进行教学。鲜活生动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国家发展的日新月异,自豪感油然而生。我还与青少年活动场所,如厦门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法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建立稳定的联系,便于学生进行学习。为培养学生爱国爱乡之情,我组织学生参观厦门观音山队歌广场、科技馆、国防园、英雄三岛战地光园、湖里山炮台、华侨博物馆、思明区人民法院等,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来自不易,觉得自己更应该珍惜生活、珍惜生命、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我还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校外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邀请由离退休干部组成的校外辅导员,通过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请何成锹老师做“责任与成长”的主题报告,学生深受教育。利用“清明节”、“五四”、“六一”、“国庆节”等契机,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树立热爱祖国、奋发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感染力强,效果好。
二、发掘社会资源,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传播精神文明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政治课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主阵地,中学阶段是人生荣辱观、道德观基本形成并固定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的心理发展由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过程,所以必须加强青少年的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建设。文明礼貌是人类和谐相处的金钥匙。在寒暑假期间,我组织学生在车站和公车上开展文明劝导活动,使学生体验公交工作人员劳动的艰辛,体察社会的人生百态,初步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服务意识,正确认识奉献与索取的辩证关系,同时也把公交车厢作为一个传播文明的流动窗口,在文明劝导中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行为,传播精神文明。助人为乐是公民道德高尚的重要标志。我组织学生不定期到学校退休老教师家、社区敬老院看望和慰问老人,为老人做好事,使学生从小养成尊敬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社会风尚;组织学生在中山公园开展扶弱助残、献爱心活动;积极组织赈灾捐款、义卖活动,使助人为乐的中华美德得以发扬。
三、发掘社会资源,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初中政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使学生树立法制意识,依法享有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我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以案说法,收集今日说法视频、社会生活中典型案例如李某某强奸案、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等组织学生讨论,增强学生法律意识,提高学习兴趣。我还利用学校与思明区人民法院共建的契机,邀请厦门思明区检察院张鹏检察官为初二年学生做法制安全教育讲座。他引用厦门未成年人的案例,从相关法律知识、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未成年人的感恩教育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还组织了首届厦门一中“法制主题团日”活动。同学们先参观了厦门思明区人民法院,了解了法院的作用、法庭的组成部分和法院院史等。通过参观活动,学生更加体会到了法院工作人员为人民服务、公平公正、尽职尽责的高尚品质,并深刻意识到了法院“以廉为本,以法为主”的廉正本质。在法院学术报告厅,首批团员参加了庄严的入团仪式。此次活动使同学们接触了社会,丰富了法律知识,在法院中进行入团宣誓更加深了首批团员“以团为荣,以团为榜样”的信念,长大后为国家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今后我还将争取与社会政治教育人才建立广泛联系,采用讲座、开课、座谈等形式,使之成为参与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的补充力量,同时拓展学生参观实践的场所,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四、发掘社会资源,进行社区服务实践,提高学生责任意识
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青少年时代树立责任意识尤为重要。我校与思明区坑内社区共建,坑内社区为学生的课外活动、假日社区服务、社会调查、劳动锻炼等社会实践提供了各种人力物力的支持。我以此为契机,动员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及节假日深入社区,开展社会实践,帮助居委会整理户籍,打扫环境卫生,开展文明、创安、普法、禁毒、畅通工程宣传,在传统节日与居民进行联欢活动,慰问孤寡老人。我还鼓励支持学生参加社区的创卫劳动、社区文艺服务宣传等,积极为社区服务,并要求学生每学年至少完成15天的实践活动,涌现出像初二学生甘伟强积极参加社区服务,长期义务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为小同学补课的感人事迹。通过深入社区,参加社区教育活动,学生接触社会,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实践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今后还可以与社区挂钩,组织学生参观科研机构、高新技术发掘区、示范农场、工厂、农村等;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学生在那里劳动和服务,以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培养学生为公众服务的责任意识。
当然,在发掘厦门特色社会资源过程中,我也遇到不少困难如:受到经费限制;学生人数较多,受场地限制;学生如何处理好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的关系等。要解决这些困难,对属于教育系统的科学教育社会资源,有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给予必要的支持,对非教育系统的科学教育社会资源,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应从长远考虑,有计划地与之建立必要的联系,使其在制定工作计划、开展各类活动时兼顾学校教育的需要,形成制度化、常规化。
[1]李超伟.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J].学苑教育,2013,(13).
[2]夏宏志,李晴.浅谈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学园(教育科研),2013,(07).
G631
A
1674-9324(2014)36-02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