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链接在超文本英语阅读中的作用研究
2014-09-18赵婷婷
赵婷婷
(运城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山西运城 044000)
超链接在超文本英语阅读中的作用研究
赵婷婷
(运城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山西运城 044000)
研究试图比较中国外语学习者的超文本阅读和传统文本阅读以及在此过程中超链接的作用。旨在探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第一,超文本阅读和传统文本阅读之间阅读成绩的差异;第二,点击次数的多少对超文本阅读成绩的影响;第三,比较生词解释和文化背景知识对学生阅读理解成绩提高的作用大小。运用统计软件SPSS11.5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超文本阅读的成绩高于传统文本阅读的成绩。不同点击组的学习成绩之间也有明显差异。与生词解释相比,文化背景知识对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成绩的帮助作用更大。此研究结果对超链接在超文本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比较;超文本英语阅读;传统文本英语阅读;超链接
阅读是人类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运用,一种新的阅读方式——超文本阅读已越来越多地介入到网络时代的学习和生活中。超文本不同于传统纸质文本,它是由多文本组成的非线性文本。超文本中,相关文本被划分为信息节点,节点之间用线连接起来,形成文本网络。超文本学习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学习环境,信息的基本单位是以链接为代表,通过文字、图像、声音以及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手段提供一个多视角全方位的文本世界。在一个超媒体环境的链接结构中创建一个充满活力的知识基础,学生可以依照自己的兴趣和目标访问各种序列的任何链接。从这个意义上讲,它能够培养学生对知识建构的积极参与。遗憾的是很少有实证研究调查有关超文本的成果,其中一些已经完成的研究仍留下不小的问题。
一、超文本阅读研究
(一)超文本
Nelson于1967年创造了“超文本”一词,指非线性的显示和书写,并将其定义为 “利用计算机的功能将自然语言文本与非线性文本结合,进行交互分枝或动态显示”。[1]超文本是结构文本,由超链接和接点组成,接点就是文本。文本包含少量的信息或整个文件,因而具有不同的信息量。两个文本可 “链接”在一起,链接源和链接的终点可以是一个 “接点”,也可以是接点中的某个词或短语,读者可跟着链接浏览文件。超文本的具体应用则称为 “超媒体”。[2]
超文本的兴起对于传统的文本来说是一个具有颠覆性的挑战,它使人类文化经历了口述文化、手稿文化、印刷文化和电子文化,最终进入了超文本文化,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感觉和社会结构,[3]使人们的阅读由传统文本的线性变为非线性。超文本是一种全局性的信息结构和文本模式,它将不同的文本通过关键词建立链接,使文本得以交互式搜索。
(二)超文本研究
超文本是目前多媒体教学设计中一种常用的文本形式,在多媒体学习材料中加入超链接,并可随时在各个页面之间跳转。认知灵活理论的研究者认为多媒体的这种随机通达性符合人类认知的非线性特征,因此超文本有利于学习。而认知负荷方面的研究则认为,超文本的结构会造成迷路等问题,不但不利于学习,反而会增加更多的认知负荷。超文本是否有利于学习,目前还无定论。
Niederhauser[4]等人发现在超文本环境中,认知负荷的增加干扰阅读。Diana Destefano& Jo-Anne Lefevre[5]对超文本阅读中的认知负荷进行了述评,认为低工作记忆能力和低背景知识的人通常在超文本阅读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他们预测增加每页的链接次数会增加认知负荷和超文本阅读的困难。链接的次数也要适当,过多的链接数量不利于学习。
研究者还发现了许多影响超文本阅读的因素。根据建构整合模型,先兆知识有助于学习,因为读者可以将新信息与长时记忆中存在的知识结构相连。Caliser&Gurel[6]发现高先兆知识学生在理解三个文本 (线性文本和两个超文本)时表现出同样好的成绩,说明高先兆知识学生理解文本不受文本形式的影响。Teena Willoughby等人[7]发现背景知识是教育者和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阅读时应当关注的一个重要因素。Franck Amadieu等人[8]研究发现对于背景知识少的学习者,递进式阅读能有效地促进阅读理解,减少阅读的盲目感;而背景知识多的读者不受文本结构的影响。在网络建构下,背景知识有益于更好地、更连贯地阅读。R.Ignacio Madrid等人[9]也通过实验证明了超链接阅读有利于学习,而链接的次数与学习成效无关。
然而,国内对超文本阅读的研究很少。朱二平[10]比较了链接3~7次和8~12次的超文本学习者,研究表明不同链接次数的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验证了超链接在超文本阅读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假设。郑欢欢[11]研究发现超文本和背景音乐对多媒体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多媒体自学中,超文本显著提高了学生总体的学习效果,对知识的保持和迁移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张水云[12]认为超文本中的链接是非常重要的文本互连手段,合理的链接能够实现最大化的知识获取。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学者们的研究很少涉及到超文本英语阅读和传统文本英语阅读的对比研究。因此,本研究拟在某学院一年级学生中进行对比试验,试图通过一些阅读测试手段探讨与传统文本相比,超链接是否促进超文本阅读,并说明超链接次数在超文本阅读中的效果。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是关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超文本阅读中超链接使用情况的研究。研究试图揭示超文本阅读的认知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超链接的作用。
(二)研究问题与假设
研究问题一:超文本阅读和传统文本阅读成绩在统计学意义上有显著性差异吗?
假设一:在其他变量得到控制的情况下,超文本阅读成绩和传统文本阅读成绩会存在显著性差异。
研究问题二:不同点击次数的超文本阅读成绩之间在统计学意义上有差异吗?
假设二:不同点击次数的超文本阅读成绩之间会存在显著性差异。
研究问题三:链接生词解释和文化背景知识相比,哪个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成绩帮助作用更大?
假设三:与生词解释相比,文化背景知识对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成绩的帮助作用更大。
(三)实验参数设定
本实验以链接因素为自变量,链接因素包括超链接与无链接两个水平,以阅读成绩因变量,以被测间的个体因素及材料的其他变量为控制变量。该实验将100个受试者随即分为 “控制组”和 “对照组”作为两个独立样本。对照组被要求完成对设计好的传统文本阅读理解文章进行测试。控制组被要求完成对设计好的超文本阅读理解文章进行测试。对两组的测试结果通过SPSS11.5软件进行处理对比分析,并通过T检验来验证两个结果的差异程度。
(四)研究对象
实验的受试为山西某学院非英语专业一年级三个平行班的本科生,受试人数为100人。77名女生和23名男生采取单双号随机抽取的方式被分为两组:超文本阅读组50人,传统文本阅读组50人。受试的平均年龄为20.2岁。他们的英语学习背景相似,没有出国经历,测试前测证明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几乎在同一水平。
(五)研究工具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使用了以下几种研究工具:
1、测试
测试方式为微机测试。作者从China Daily中摘录了几篇热点事件 (如:钓鱼岛事件),并对材料中的难点词汇和相关背景知识做了超链接(红色字体标注)。受试在测试中只要点击红色字体,阅读程序就会立即提供相关解释。本实验分成三个阶段,阶段一将受试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传统文本英语阅读测试和超文本阅读测试。在控制好其他变量的情况下,比较两组成绩有无显著性差异。阶段二按点击次数的不同将超文本阅读组分为三组:链接一组 (点击次数为1~5次),链接二组(6~10次)和链接三组(11~16次)。比较不同链接组的成绩有无显著性差异。阶段三分别统计难点词汇和文化背景知识的点击率,并比较两者有无差异。阅读测试软件基于Visual Basic 6.0环境开发,在WINDOWS系统下运行。软件能够实现对每位学生的每项阅读成绩自动打分,对点击次数自动计数,这些数据在实验受试完成阅读测试并点击软件页面的交卷后自动生成,并以txt文本格式文件保存在软件中。
2、问卷调查
在正式测试前,需要对阅读材料的难易等级进行评定。评定人数将近30人,评定对象的英语水平比正式试验时被测对象的水平稍高一些,并做问卷调查,问卷选项均采用Likert五分量表的形式分级,根据不同问题,选项分别为:1 -很容易;2-容易;3-难易适当;4-难;5-很难。问卷调查的结果为所测阅读材料的难易适中 (评定为中等难度的人数比例是80%)。
3、访谈
实验后还对学生进行了访谈。采取集体访谈和个人访谈两种方式。访谈内容主要围绕学生在英语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如:(1)你认为制约英语阅读的最大障碍是什么?(2)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对英语阅读材料中的背景知识加以介绍或对生词进行注释?(3)如果有必要,你喜欢以超链接的方式进行超文本阅读吗?如果没有必要,为什么?
(六)数据收集与分析
本研究运用SPSS11.5对阅读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独立样本t来检验比较分析超文本阅读组实验前后在阅读能力方面是否存在差异;通过配对样本t来检验超文本阅读组和传统文本阅读组在实验前后的阅读成绩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三、结果与讨论
1)超文本阅读组和传统文本阅读组的成绩有显著性差异。
表1 配对样本t检验
从表1的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可以看出,超文本阅读组和传统文本阅读组的成绩有显著性差异(sig.值为0.000,远小于0.05的显著性水平)。此研究结果验证了假设一。这表明,与传统文本阅读相比,在超文本阅读中使用超链接有利于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因为超文本链接提供的一些背景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2)不同链接点击组的学习成绩之间也有明显差异。
学生们在做阅读理解题时,会使用一些超链接以得到更多有关阅读材料内容的相关背景知识。他们使用链接的点击次数最少为1次,最多为16次,所以笔者将1到5次界定为Link 1,6到10次界定为Link 2,11到16次界定为Link 3,以下表格将对不同链接点击组的阅读成绩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研究。
从表2、表3可以看出,链接1组和2组,2组和3组的阅读成绩之间有显著性差异。链接2组的阅读理解成绩最高。此研究结果验证了假设二,原因可解释为:对链接的点击次数太少不会明显提高阅读成绩,而点击次数太多则会增加认知负荷从而阻碍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说,适当次数的点击 (6~10次)有助于提高英语学习者的阅读理解成绩。此结论与超文本阅读研究的早期发现总体上相符,进一步验证了超链接在超文本阅读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假设,并支持了朱[10]比较不同点击次数的阅读成绩之间也有明显差异的假设。他比较了链接3~7次和8~12次的超文本学习者,通过做多项选择题或写总结发现在超文本阅读中链接次数适中的学习者学习效果较好。
表2 对比分析
表3 三组链接的平均值
3)与生词解释相比,文化背景知识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成绩的帮助作用更大。统计发现,学生对文化背景知识的链接点击率更高些。
笔者在阅读理解文章中设计了16个超链接,这些超链接是关于生词解释和文化背景知识的链接。因此,点击率是考察超链接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背景知识在学生的英语阅读中占有很大的比例,那么学生对背景知识的点击率很高,反之亦然。相关数据如表4:
表4 超链接的点击率
从表4中可以看出,学生对生词的点击率低于对文化背景知识的点击率。此研究结果验证了假设三。原因可能在于:学生可以通过上下文语境或构词法的特点来猜测生词的词义,而文化背景知识的欠缺只能通过补充知识而不能猜测。因此可以说,文化背景知识在学生的英语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实验后的访谈分析
66%的学生认为背景知识的欠缺是制约英语阅读理解的最大障碍 (问题一)。9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对英语阅读材料中背景知识加以介绍或者对生词进行注释 (问题二),这体现了在英语阅读中导入背景知识和生词解释的必要性。87%的学生能够欣然接受使用超链接的方式获取补充的背景知识 (问题三)。超链接为信息时代的新型学习者提供了一种获取背景知识和生词解释的新方式和新渠道。这反映了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新时代的学习者热衷于使用电脑及互联网高科技手段来解决问题。
四、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结果对于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尤其是对中国的英语教学和学习。从理论上讲,本研究调查了超链接在超文本阅读中的效果,并指出了不同链接次数对阅读理解的影响作用。从研究方法上来讲,本研究采用了Visual Basic软件,从而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从教学上讲,本研究建议在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环境下,教学要加强超文本中信息的紧密联系,形成信息块,要促进多知识结构的综合发展,形成知识之间的相互迁移和融合。
总之,超文本确实是有力的且被广泛使用的教学工具。但是在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和使其教学效果最大化方面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本研究目的在于确定是否为学习者提供超文本链接,并且为有关多媒体学习的生成理论所描述的不同的选择、组织和整合的元认知过程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学习这一观点提供证据。[13]
然而,本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次实验样本容量小,且在英语水平相对来说不高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进行。另外一个局限性是实验中链接的设计。希望未来有关超文本阅读的研究能得出更为完整、一致,更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
[1]Ramarapu,N.K.,M.N.Frolick,R.B.Wilkes&J.C.Wetherbe.The emergence of hypertext and problem solving: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accessing and using information from linear versus nonlinear systems[A].In K.E.Kendall(ed.),E-merg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Improving Decisions,Cooperation,and Infrastructure[C].Thousand Oaks:SAGE,1999:825-849.
[2]叶起昌.超文本多语式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6):37-42.
[3]胡壮麟.超文本及其语篇特征[J].山东外语教学,2004(5):3-8.
[4]Niederhauser D.S.,Reynolds R.E.,Salmen D.J.et.al.The influence of cognitive load on learning from hypertext[J].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2000,23(3):237-255.
[5]DeStefano D.&LeFevre J.A.Cognitive load in hypertext reading:A Review[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7(23):1616-1641.
[6]Caliser,F.&Gurel,Z.Influence of text structure and prior domain knowledge of the learner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browsing and perceived control[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3,19(2):135-145.
[7]Teena Willoughby et al.Fast searching for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to use in a learning context:The impact of domain knowledge[J].Computer&Education,2009(52):640-848.
[8]Franck Amadieu,Andre Tricot&Claudette Marine.Interaction between prior knowledge and concept-map structure on hypertext comprehension,coherence of reading orders and disorientation[J].Interacting with Computers,2010(22):88-97.
[9]R.Ignacio,Madrid et.al.The effects of the number of links and navigation support on cognitive load and learning with hypertext:the mediating role of reading order[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9(25):66-75.
[10]Zhu,Erping.Hypermedia interface design:the effects of number of links and granularity of nodes[J].Journal of Educational Multimedia and Hypermedia,1999,8(3):331-358.
[11]郑欢欢.超文本和背景音乐对多媒体学习的影响 [D].开封:河南大学,2004.
[12]张水云.超文本阅读中信息整合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4):73-77.
[13]Mayer,R.E.,Heiser,J.,&Lonn,S.Cognitive constraints on multimedia learning:When presenting more material results in less understanding[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1,93(1):187-198.
(编辑:佘小宁)
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Hyperkinks in Engkish Hypertext Reading
ZHAO Ting-ting
(College of English Teaching Department,Yuncheng University,Yuncheng Shanxi 044000,China)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comparison of hypertext English reading and traditional text reading among Chinese EFL learners and the effect of hyperlinks.It is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address the following three questions:The first one is to compare the scores of hypertext English reading and traditional text reading;the second one deals with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numbers of links in hypertext;the third one is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difficult words or phrase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knowledge.The test data was analyzed by SPSS11.5 package.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were:firstly,Hyperlinks facilitate Chinese students'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ext reading.Secondly,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scores of different link numbers.Thirdly,cultural background knowledge plays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hypertext English reading than difficult words or phrases.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give much enlightenment to the application of hyperlinks in English hypertext reading under EFL context.
Comparison;English hypertext reading;Traditional english text reading;Hyperlinks
H319
A
1671-816X(2014)02-0202-05
2013-10-16
赵婷婷 (1983-),女 (汉),山西夏县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与英语教学法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