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创新对成渝经济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2014-09-18茫,陈

关键词:成渝经济区科研人员

姜 茫,陈 涛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技术创新对成渝经济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姜 茫,陈 涛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技术创新作为21世纪经济增长的引擎,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带动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本文以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为基础,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从实证的角度分析检验技术创新对成渝经济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结论表明,成渝经济区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投入与资金投入来拉动,技术创新对成渝经济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此结论基础上提出了强化协作、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对策和建议。

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研发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成渝经济区

引 言

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区域创新能力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和着力点,是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技术创新被称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在投入既定的条件下,技术变革和创新就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如何,经济增长是否主要靠技术创新能力来拉动,目前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关于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已有较长历史。最早是由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主要强调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关联,认为创新实现的过程就是经济增长的过程[1]。在熊彼特关于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弗里曼和谢勒(Freeman,1974;Scherer,1999)发展了技术创新理论,提出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索洛、库兹涅茨、肯德里克与丹尼森(Solow,Kuznets,Kendrick,Denison)等经济学家提出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一国经济增长中的决定因素,经济增长的关键是促进技术进步并将之用于生产[3],该理论成为技术决定论的代表。罗默(Romer,1989)、Cameron(1998)主要针对技术创新及其能力对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方面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另外,Kose和Moomaw(2002)、Cainelli(2006)、Fischer(2006)等人以及Cassar和Nicolini(2008)等学者主要是对技术创新的知识溢出与区域经济关系展开了研究,表明技术创新的研发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正效应。

国内学者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并从不同角度研究了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厉以宁教授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技术创新理论和模型。傅家骥认为,技术创新在提高生产率和创造新兴产业方面起到了主要作用,可通过增加创新流量来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4]。许庆瑞认为,一个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决定其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5]。朱勇、张宗益等通过研究技术创新对我国八大经济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表明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发展水平有较高的解释水平[6]。柳卸林认为,要提升中国产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则加强企业基础研究是关键[7]。万勇采用1997—2006年我国30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的关联,表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有积极推动作用但存在较大区域差异性[8]。本文借鉴已有文献来着重考察技术创新对成渝经济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2 研究范围

本文以成渝经济区为研究范围。根据2011年国家发改委印发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成渝经济区包括重庆市31个区县和四川省的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遂宁、乐山、雅安、自贡、泸州、内江、南充、宜宾、达州、广安15 个市。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成渝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经济保持着较高水平的增长率。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和检验技术创新对成渝经济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并结合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与机理,对于如何使技术创新成为成渝经济区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提出建议。

3 技术创新对成渝经济区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3.1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模型的构建

传统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是以资本、劳动和技术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的生产函数模型:

Y=AKαLβ

(1)

其中,Y为地区生产总值;A是全要素生产率;K是资本投入;α是资本的产出弹性;L是劳动力投入;β是劳动力的产出弹性。

新古典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视为由常数项A所标示的残值,来测量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以新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假定科研资金与科研人员的投入是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依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分析。全要素生产率衡量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可促进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得益于技术创新的投入,从而建立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模型:

A=MRγSλ

(2)

其中,R为科研资金的投入;γ为科研资金的产出弹性;S为科研人员的投入;λ为科研人员的产出弹性;M是全要素生产率残余值,表示影响技术创新的其他各种因素。

本文要分析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将(2)式代入(1)式并将两边同时取对数,构建出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多元回归模型,模型表达为:

lnY=C+αlnK+βlnL+γlnR+λlnS

(3)

其中,R是科研资金投入;γ是科研资金的产出弹性;S是科研人员投入;λ是科研人员的产出弹性。

从经济意义的角度分析可知α、β、γ、λ应为正数,表达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科研资金投入和科研人员投入等要素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正比例关系。

3.2变量选择和数据说明

本文选取2006—2011年成渝经济区16座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作回归分析:Y为成渝经济区的地区生产总值;K为成渝经济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数额;L为成渝经济区就业人员人数;R为成渝经济区科学技术支出的数额。考虑到四川省和重庆市在科研人员统计口径上的差异,本文将成渝经济区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查业就业人员作为衡量科研人员投入量的指标S。数据全部来源于2006—2011年的《四川省统计年鉴》和《重庆市统计年鉴》。将2006—2011年成渝经济区16座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Y分别与科学技术支出R、科研人员S取对数形成散点图(图1、图2),两者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各变量之间的关系需通过实证作进一步分析。

图1 2006—2011年成渝经济区各地地区生产总值与科学技术支出的散点图

图2 2006—2011年成渝经济区各地地区生产总值与科研人员数的散点图

3.3技术创新对成渝经济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结果

运用Eviews软件按照(3)式所建的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回归分析结果统计表

可建立如下回归方程:

lnY=-6.7364+0.3333lnK+0.4373lnL+

0.1068lnR+0.0995lnS

(4)

R2=0.959588

F=540.2048

根据实证检验的结果,在显著性水平为5%的条件下方程整体通过F统计量检验,截距项和斜率项也通过T检验,显著性程度较高。可决系数R2=0.959 588,表明回归方程对样本数据点的拟合度较高。

3.4实证结果的说明

回归方程中K、L、R、S的系数均为正,这说明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科研资金投入和科研人员投入等要素与成渝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成正比例关系,实证结果符合经济意义。资本的产出弹性为0.333 3,这表明资本投入提高1个百分点时产出可提高0.333 3个百分点;劳动力的产出弹性为0.437 3,表明劳动力投入提高1个百分点时产出可提高0.437 3个百分点;科研资金和科研人员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106 8和0.099 5,两者相比,科研资金产出弹性略大于科研人员,表明科研资金1%的变化引起产出0.106 8%的变化,而科研人员投入提高1%,产出仅能提高0.099 5%。

实证结果表明2006—2011年成渝经济区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劳动力、资本、科研资金、科研人员。劳动力是影响成渝经济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次之,科研资金和科研人员决定的技术创新因素对成渝经济区经济增长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及劳动力因素和资本因素。造成成渝经济区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程度较弱的原因有很多,如科研资金和科研人员的投入相对较少,没有完善的技术创新环境,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确立,成渝经济区内部各城市之间以及与其他地区研发合作的力度较弱等,这些原因都可能阻碍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科研成果产业化。

4 结论及建议

上述实证分析的结果与成渝经济区经济增长的现状大体相一致,成渝经济区虽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但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来拉动。技术创新对成渝经济区经济增长虽有一定的影响,但尚未成为支撑成渝经济区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成渝经济区经济发展仍面临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竞争力弱等挑战。与京津冀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相比,成渝经济区目前技术创新能力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依据《规划》,对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之一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提出要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及形成若干规模和水平居全国前列的先进制造和高技术产业集群。《规划》中成渝经济区的发展目标之一即是:至2015 年,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初步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为深入贯彻实施《规划》,增强成渝经济区自主创新能力,促使经济区更加积极地推进技术进步并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本文依据技术创新对成渝经济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

4.1发挥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要发挥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十分关键,应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高度重视创新活动。加大对技术创新领域的科研资金和人才投入,鼓励财政金融政策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倡导弘扬创新精神,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以保障经济主体的创新收益[9];改善技术创新环境,培育和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化发展;结合《规划》,“前瞻性”地规划相关区域的技术创新发展,并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和推动经济发展[10]。

4.2强化区内与区际技术创新工作的协作

依据成渝经济区面板数据的分析结果,总体而言,技术创新对成渝经济区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低于京津冀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等东部经济区。另外,成渝经济区各地由于经济基础状况、人力资本存量、地区研发投入、地区自身的技术吸收能力以及财政金融的创新支持等各方面的差异,成渝经济区内部各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存在差异,这样的差异不利于成渝经济区整体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成渝经济区应在加大科研投入的基础上强化区内各地之间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合作,进一步密切与相邻区域工业经济、技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11],立足自身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协作以促进研发,提升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4.3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

成渝经济区汇集了大量国家级水平的国防科研院所和科研人才,科技活动人员约30 万人,有一定知识存量水平,但只有将其转化为经济优势,才能提升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成渝经济区全力打造成都核技术产业园区、成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绵阳国家科技城、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及遂宁经济开发区、自贡和乐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区,应突出加强发明专利的商业转化和应用[12],努力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进一步强化科技和经济的结合,从而优化产业结构并促进经济增长。

[1]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68-73.

[2] 克里斯托夫·弗里曼.技术政策与经济绩效:日本国家创新系统的经验[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23-30.

[3] 索洛.转型与经济增长:基于索洛模型的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04-321.

[4] 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397-412.

[5] 许庆瑞,陈劲,郑刚.21世纪的技术创新与技术管理[J].国际学术动态,2003(3):11-13.

[6] 朱勇,张宗益.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地区差异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11):92-98.

[7] 柳卸林,何郁冰.基础研究是中国产业核心技术创新的源泉[J].中国软科学,2011(4):104-117.

[8] 万勇.区域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64-82.

[9] 彭福扬,彭民安,李丽纯.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基于我国区域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24):56-61.

[10] 朱婉君.科技创新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11] 王家庭.技术创新、空间溢出与区域工业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1):55-61.

[12] 钱晓烨,迟巍,黎波.人力资本对我国区域创新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空间计量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4):107-121.

(编辑:戴 婷)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Technical Innovationon Economic Growth in Chengdu- Chongqing Economic Zone

JIANG Mang,CHEN Tao

College of Land and Resources,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Sichuan 637002,China

Technical innovation,as the engine of economic growth in the 21st century,is now exerting increasingly great influence on promoting the regional and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On the basis of Cobb- 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echnical innovation on the economic growth in Chengdu- Chongqing Economic Zone from an empirical perspective by using multiple regression method,which lead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economic growth in Chengdu- Chongqing Economic Zone is driven mainly by labor and capital input rather than technical innovation. Based on this conclusion,we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on strengthening cooperation and promoting industrialization of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technical innovation;economic growth;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vestment;Cobb- 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Chengdu- Chongqing Economic Zone

1674-5094(2014)02-0036-04

10.3863/j.issn.1674-5094.2014.02.006

F127

A

2013-03-14

姜 茫(1989-),女(汉族),四川广元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本文已由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平台”优先出版。

姜 茫,陈 涛.技术创新对成渝经济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2):36-39.

猜你喜欢

成渝经济区科研人员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我国科研人员揭秘银杏古树长寿机制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成渝双城到同城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
成渝城市群特征及发展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