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的梁山好汉
2014-09-18淮茗
淮茗
在《水浒传》中,九纹龙史进是一位颇难评说的人物,专门谈论他的文章也不多见,但这并不是说他不重要,毕竟他是作品中第一位登台亮相的梁山好汉,而且还颇受作者青睐,得到整整一回篇幅的单独露脸机会,其后不断在各种场合亮相,为梁山事业立下不少功劳,要知道不是哪位梁山好汉都能享受这样的待遇,说起来只有鲁智深、林冲、武松、杨志等少数几个出类拔萃的英雄才有资格。问题在于,作者虽然给了史进较多的笔墨,但他留给读者的印象却并不深刻,率先登场,并没有赢得碰头彩。知名度倒是有了,读过《水浒传》的读者几乎没有不知道这位九纹龙的,但要说其性格、特点,可就比较难以措辞了,这也正是历来人们谈论较少的原因。何以如此,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一番的问题。
如果为梁山好汉设立一个标准的话,史进是可以作为一个标尺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是一位标准的梁山好汉,颇具典型意义。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首先,他的武功虽然不能说是超一流,但用高强一词来描述还是当得起的,这有与九华山三位好汉的较量为证,有他与鲁智深的单打独斗为证。而且他也不是师出无门,人家可是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的徒弟,受到过高人的亲自指点。其次,他性格直爽,喜欢行侠仗义,打抱不平,交结江湖好汉。说起史进的家庭条件,也是相当不错的,父亲是个土财主,传下一份丰厚的家业,如果他不是屡屡惹是生非,自断后路,过个小康生活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他偏偏不肯安生,以至于弄得倾家荡产,一步步走向梁山。正是因为他太合乎标准,所经历的一切都符合读者对梁山好汉的期待,没有一些特别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比如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棒打洪教头、风雪山神庙、景阳冈打虎之类。梁山好汉们具有的共性他都有,人家独特的故事他缺少,这样一来,虽然作者也花费了不少笔墨,但给读者留下的印象终究有些模糊。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史进不能算是塑造得特别成功的人物形象。
史进给人印象不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在他登台之后相继亮相的几位好汉如鲁智深、林冲、杨志、武松等,个个性格鲜明,人人都有传奇故事,当然用的篇幅也更多,写得太成功了,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相比之下,史进的形象自然显得有些黯淡。作品开头,史进单独被描写的时候,面对少华山的朱武、陈达、杨春这三位占山为王的草寇,他毫无疑问是核心人物,但是等到鲁智深一出场,他就只能变成陪衬人物了。在整部作品中,他不是主要人物,而是配角,是那种较为重要的配角。
如此说来,作者干脆撇开个性不够鲜明的史进,直接从光彩照人的鲁智深写起,岂不更好,更吸引读者?表面上来看,似乎挺有道理,但细细想来,并非如此,这里面还是有讲究的,它涉及这部作品的主旨与立意。从整部作品来看,作者创作的目的显然并不仅仅是为了塑造一批栩栩如生的好汉形象,他还有自己的想法在里面,让史进先出场,是有深层用意的。他想通过自己的生花妙笔让读者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像史进这样一位出身良家的好汉,本该报效国家,何以最后成为与官府对抗的强盗?
写史进,是与他的师父王进连接在一起的。这位八十万禁军教头本来干得好好的,偏偏皇帝昏庸,重用市井无赖高俅,结果弄得大家不安生。这位高俅有点打把势卖艺的本领,可以在江湖混饭吃,结果走上层路线,竟然摇身一变成为朝廷重臣。让这样一位奸佞之辈管理天下,其结果是可以想象到的,他只会做一件事,那就是用自己的贪赃枉法、为非作歹之举为朝廷不断制造敌人,将立志报效国家的好汉们培养成自己的掘墓人。这位高俅可谓小人得志,一上台马上就变脸,公报私仇,弄得老实本分的王进无法安身,只好退出庙堂,带着老娘远走他乡。他本该为朝廷培养那些为国尽忠的将士,但在高俅这类奸臣的逼迫下,只能替江湖培养好汉。这正符合金圣叹所讲的乱自上作的道理。王进虽然后来不知所终,给人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但他点燃的星星之火却在江湖上燃烧了起来,烧向官府,烧向东京。让他作为开篇人物,尽管让人感到有些压抑和沉重,却是意味深长,具有深厚的内涵,这也是《水浒传》与一般武侠小说的区别所在。也许作者所想未必如笔者所讲的这样明确,但他安排王进、史进这些人物最先登台亮相显然是有深意的。
当然,说史进给人印象不深刻也是相对而言的,这只是在与鲁智深、林冲、杨志、武松等人对照时才这么说的。如果与那些没有单独露过脸、符号一般的好汉们如杜迁、宋万等人相比,他的形象则要清晰得多,也高大得多。总之,对《水浒传》这样的经典之作,要细细品读,其中每个人物包括董超、薛霸之流都不要轻轻放过,认真回味一番,还是会有所得的。经典毕竟是经典。尽管有人提出要将《水浒传》开除出四大名著,但这些说法除了占据一些媒体的版面、赢得一些眼球的关注外,不会有任何实际效果,原因很简单,四大名著是某个人在某个时间评选出来的吗?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