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票据史话

2014-09-18马莎

贵阳文史 2014年4期
关键词:纸钞洪武铜钱

马莎

元代纸币:元代的纸币流通主要经历了中统钞、至元钞、至正钞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中币值最稳定的是中统钞,流通时间最长的是至元钞,前后超过了36年。而发行量最多、贬值最严重的是元顺帝至正十一年时开始流通的至正钞。这种新钞1贯铜钱1000枚,是以前的至元钞的2倍。过去的交钞或以丝为本,或以金银为本,而这种至正交钞是以纸为母(本),铜钱为子,本末倒置。同时发行“至正之宝”铜钱来配合发行纸钞,让铜钱来代表纸钞,目的是印制交钞,以虚代实。大量印刷交钞的结果是使物价上涨10余倍,人民不愿使用,以至于有人用纸币糊墙铺地,交钞最后形同废纸。

明代纸币:大明宝钞是明朝官方发行的唯一纸币,明太祖洪武八年开始发行“洪武大明通行宝钞”。宝钞以桑穰为纸料,纸质青色,其中绘钱贯形状,以lO串为贯,标明币值1贯,下栏是“中书省奏准印造”。1贯画钱10串,500文画5串,规定每钞l贯准钱千文,银l两。4贯准黄金l两。1389年,加造从10文到50文的小钞,以便民用。大明通行宝钞发行规定,商税大部分纳钞,田赋可交折包钞,官俸米钞兼之,这一措施对社会民间贸易是一种便利。但明政府没有按照发行货币的经济规律办事,不控制发行量,而以政权力量强制流通,所以币值很难维持,加上印面简陋,容易伪造,使大明通行宝钞发行仅十几年便大幅贬值,到洪武末年,已不受人们欢迎。

清代股票:香港九龙置业按揭有限公司股票。公司由周少岐创办于香港。周少岐曾任香港船政署书记,周氏家族在他的努力下在香港显赫一时。股票于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发行,发行股份股份为5000股,计本印1万元,公司主营置业按揭,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专业按揭的股份有限公司。

资料链接:

票据源流

票据自从北宋时有了纸币的发明流通,信用票据类就有了空前的大发展。随着时代的前进,各式各样、林林总总的票据层出不穷。

元代时是以行钞为主,相传元世祖忽必烈建都上都城后,曾想仿效宋朝以铜钱为主要流通货币,但有大臣进言:“铜钱乃华夏阳明政权之用,我们起于北方草原地区,属于幽阴之地,不能和华夏阳明之区相比,我国适用纸币。”忽必烈认为有理,便决定改用纸钞而不用铜钱了。

元朝版图辽阔,横贯欧亚,由于纸币本身轻便,携带极为便利,这使当时的欧洲人觉得不可思议。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写道:“纸币流通于大汗所属领域的各个地方……用这些纸币可以买卖任何东西,同样可以持纸币换取金条。”

元朝的纸币制度即是我国自宋金以来纸币制度的延续,也是纸币制度的发展,且制定了《至元宝钞通行条例》,其中详细规定了纸币的制作、发行、流通以及伪造的处理方法。例如伪造纸币是以伪造纸币的数量、规模来定罪轻重的。这些都使元朝的纸币制度走向了成熟和完善。

明朝钱币称为“大明宝钞”,它是明朝官方发行的唯一纸币,明太祖洪武八年始造,并于第二年以中书省南京名义发行。大明宝钞是明朝官方发行的唯一纸币,该币贯行于明朝270年间。但是由于当时纸质较差,大明宝钞难以耐久,而又易于仿制;且明代纸币只发不收,既不分界,也不回收旧钞,致使市场上流通的纸币越来越多,宝钞泛滥成灾,发行当年就通货膨胀,贬值极快,人民纷纷弃之,终以失败告终。

闭关锁国的清廷最终还是没有挡住股票的来袭,外商股票在大清最早出现。1869年,上海已有买卖外国公司股票的外国商号,当时称为“掮客总会”。1891年外商在上海成立了上海股份公所,1905年,该公所定名为“上海众业公所”,是由外商经营交易的,这也是旧中国最早的一家证券交易所。该交易所的主要交易对象是外国企业股票、公司债券、外国在上海的行政机构发行的债券、中国政府的金币公债以及南洋一带的橡皮股票等等。

进入民国,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工商业肇兴,中国自己的股票、公司债券和证券市场也应运而生。

票据,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单种类型逐步演变为成百上千、各式各样,既在经济的发展中功不可没,又成就了一部中国的实物信史。

猜你喜欢

纸钞洪武铜钱
花喜鹊的铜钱
书法作品
书法作品
书法作品
铜钱为什么中间有方孔
铜钱草
春满人间
铜钱草
有钱就是任性!
明代纸钞拍出276万元创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