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民俗体育特征与现代功能演进
2014-09-18徐家林
徐家林,姚 磊,闫 松
(1.安徽科技学院体育部,安徽 凤阳 233100;2.巢湖学院体育系,安徽 巢湖 238024)
作为我国汉楚文化的发源地,淮河流域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着丰富的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几千年来,淮河流域民俗体育经过反复的传递、传播、冲突、融合、断裂、选择和认同,得到不断的发展,其功能也在不断的流变。归纳淮河流域民俗体育的历史文化特征,分析其面临困境,讨论现代功能演进及发展对策既是为了其本身的健康发展,也是为了保证其价值能够在民族文化繁荣、和谐社会发展、全民健身需求中持续生辉。
1 淮河流域民俗体育种类及特色代表
淮河流域民俗体育种类繁多,各个类别之间也有互相共享的资源,但总体归纳为五类(见表1),分布在以皖北为中心的流域境内。
表1 淮河流域民俗体育种类及分布
1.1 舞蹈类——花鼓灯
花鼓灯,起源于夏代,是以舞蹈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如今的农历三月初三,为纪念禹王治水,蚌埠禹王庙依然有传统的花鼓灯庙会。花鼓灯发展至宋朝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艺术形式:男女开始分工,男角称“鼓架子”,女角称“兰花”(或“拉花”); 一些舞蹈动作开始借鉴和揉和武术、杂技,如,“打虎式”、“骑马蹲裆式”等武术动作,类似“叠罗汉”、“虎跳”等杂技动作,都在花鼓灯中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当今,兼有南北文化之长的花鼓灯在淮河流域依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花鼓灯热烈、奔放、迅捷、灵巧、优美、细腻的艺术风格和浓郁乡土气息的特色,是汉民族具有代表性和震撼力的民间舞蹈之一。花鼓灯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1.2 传统体育养生类——华佗五禽戏
我国传统体育养生多与“生死”相关,“生为第一”的延年益寿观念是养生哲学孜孜追求的目标[1]。因此,特定的思维模式与传统文化产生的中华体育养生术必与人体科学、医学相关联,东汉名医华佗的五禽戏就是典型的创作代表。
华佗五禽戏,动作效仿虎、鹿、熊、猿、鹤的神韵,具有五禽象形特征,是中医基础理论、人体运动学和形体美学的统一。虎戏取法虎的动作:扭腰提肩,寻食扑按,勇猛力大,威武刚健;鹿戏模仿鹿的动作:坠肘沉肩运转舒展伸筋奔跑,心静体松;熊戏模仿熊的动作:步履沉稳抗靠推按,力憾山岳性惰而浑厚;依照猿的活动:纵跳自如,攀援轻盈,喜搓颜面,敏捷机灵;模仿鹤的动作:高翔轻落,悠然自得,运肢练臂,轻灵提气。在中医看来,华佗五禽戏就是模仿动物的姿态进行运动,间接地起到了锻炼脏腑的作用。
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把改编后的五禽戏作为健身气功推广至全国,2011年华佗五禽戏入选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3 民族传统类——武术
淮河流域武术内容复杂、门派众多。在皖北、豫东和鲁西南仅1992年以来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武术之乡”就有13个,是宝贵的武术文化遗产资源带[2]。1982年以河南少林武术为背景的电影《少林寺》曾唤醒无数淮河儿女的武术之梦,淮河两岸的武术学校如雨后春笋,仅皖西北地区就有百所以上,平均每县5所[3]。1984 年对民间传统武术“挖掘整理”的调查结果显示,当时仅流传于淮北市区的传统拳械套路就达到101 种,其中拳术41 种[4]。当前,淮河流域最有影响的武术项目应是心意六合拳。
心意六合拳,有“外三合”和“内三合”的要求。所谓“外三合”是指“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即是身体各部分在运拳时都要互相配合的;而“内三合”是指“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追求的是内心的心情与拳招、力度等合一,方可发挥出威力。心意拳的演练路线是以直进直退为主,步法着重稳健坚实。心意拳的十大形是模仿龙、虎、马、猴、鸡、鹞、燕、蛇、熊、鹰的扑击、穿侧、捕食、闪躲等动作,具有明显的攻守意识,每一形皆有其独特的含意。心意六合拳2008年入选我国第二批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4 民间杂技类——临泉杂技
杂技在我国历史悠久,汉代称为“百戏”,隋唐时叫“散乐”,唐宋以后为了区别于其他歌舞、杂剧,才称为杂技。民间杂技内容复杂、种类繁多,力技、柔术、魔术、驯兽、空中技巧、形体技巧以及各种耍弄技巧均属“杂技”。临泉地处淮河流域,中原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在这里融汇集聚,临泉杂技历史悠久,临泉出土的西汉陶器、陶楼文物,证明了汉代时临泉即存在杂技活动,明代中期,一般艺人在临泉的杨桥、长官、沈丘(今临泉县城)等集镇演“过河刀山”等传统杂技,杂技、马戏由此在临泉民间广为流传[5]。新中国成立后,临泉杂技成喷井式发展,当前,临泉杂技拥有900多支表演团队,演出足迹遍及全国,传统保留节目主要有空中飞人、浪桥、驯马、古典马戏、顶技、蹬技、走钢丝和喷火等。2005年,临泉杂技被列为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5 水域项目——赛龙舟
赛龙舟风俗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现代龙舟竞渡依然保持着古代赛龙舟的风俗内容,具有很强的民族色彩。我国古代的赛龙舟风俗有着浓厚的巫术迷信和节庆祭奠色彩,传说中的赛龙舟起源不一,“龙祭”、“屈原祭”的说法认同率较高[6]。淮河流域的水系适合于赛龙舟,原因有:一、淮河干流比降平缓,全长1000多公里的淮河落差只有2米,比降不足千分之二,平缓的静水湖泊适宜于龙舟竞渡开展;二、水系发达,流域内河渠纵横、湖泊与塘库星罗棋布,赛龙舟有得天独厚的环境;三、淮河流域自古民风尚巫信鬼,竞渡之习饱含地域习俗,自战国时代便已盛行。《金陵岁时记》云:“龙舟竞渡,吊屈原之溺水,楚俗也,吾乡亦沿用之,秦淮河一带,观者如蚁。”如今,结合经济开发、旅游推广和节庆活动,许多地方都开设了“赛龙舟”,如:颍上八里河、蚌埠龙湖、常熟尚湖、苏北洪泽湖等,其中江阴双泾河的龙舟休闲基地多次承办中华龙舟竞渡比赛,影响较大。
2 淮河流域民俗体育特征
2.1 尚巫驱鬼的民俗信仰特征
尚巫驱鬼、降魔祈福在淮河流域民俗原始信仰中具有很深的文化积淀。战国时期,楚国盛行巫风、楚人信鬼好祠,楚国的开国皇帝熊绎,就是一个“桃弧棘矢以共王事的大巫”[7],楚人对于神、鬼的奉祀虔诚至极,楚巫舞狂热奔放、野性泼辣,这些特性在后人的民俗体育舞蹈中得以淋漓尽致的表现,如跳五猖、傩舞。等在安徽北陲的灵璧,灵璧钟馗画深蕴着楚文化的神秘气氛,闪烁着青幽深邃的灵光。传说钟馗是从轩辕黄帝首创的驱邪傩舞中的方相氏衍化嬗变而来,是正气战胜邪恶的精神支柱,至今,淮河流域许多地方在春节和端阳都有悬挂钟馗神像和“跳钟馗”的民俗活动,亦有驱傩之意[8]。 “傩舞”、“跳钟馗”等民俗活动中含有的驱鬼降魔情节,是淮河流域原始信仰的历史印证。
2.2 崇尚武风的军事地域特征
连接南北的淮河流域一直是我国历史上军事战备重要的战略阵地,徐州、蚌埠、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楚汉决战的垓下(安徽固镇)古战场如今被誉为世界七大古战场之一;解放战争,淮海大战亦发生在徐、蚌之间。从春秋战国到新中国成立,淮河流域发生的战争不计其数。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其胜负的砝码则有由“军事武术”的能力决定。所以,自唐朝以来便有开设武举选才之法,至清朝泯灭,有学者统计中国历史上至少有武状元650人[9]。位于战略重地的淮河流域自古以来民风尚武,造就了许多历史军事名人,如:姜子牙、项羽、韩信、曹操、诸葛亮、朱元璋等。可见,淮河流域武术运动的广泛开展与淮河流域的重要军事地域特征息息相关,军事武术是淮河流域武术文化的根基。
2.3 浓郁的地方表演艺术特征
在淮河流域的民俗体育活动中,具有浓郁的地方表演艺术特征一直存在。一是淮河流域浓厚的武术文化氛围给后期的民俗体育活动及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如临泉杂技、五河回族狮子舞、花鼓灯等运动,正是依靠杂糅深厚的武术功底帮助他们获得表演的成功;二是崇尚巫风、喜好祭奠的信仰使淮河流域诸多民俗舞蹈印下了楚舞吴风的遗韵,有研究指出,傩是诸多民俗舞蹈的艺术起源与文化核心,包括花鼓灯等舞蹈都是其艺术分离、强化的结果[10]。而传统的傩舞以及其后演变的舞蹈正是依靠其体态律动的肢体语言表演震慑人们心理,达到驱邪避鬼的心理疗效。第三,地方表演艺术特征还在求生的舞蹈中体现,如,社会变迁中的“凤阳花鼓”曾经变成老百姓讨饭求生的工具,明末清初的政治变迁以及淮河泗水泛滥的结果,改编了凤阳花鼓的初衷,加上说唱的配合,凤阳花鼓的表演充满颠沛流离的辛酸,使人悲叹。当今,淮河流域民俗体育活动中,地方上的表演艺术特征依然存在,但更多的是被转化为一种舞台魅力,成为民族艺术的亮点。
2.4 道家的养生文化特征
淮河流域是道家思想的发源地,老子提出“道”的哲学概念,对历代思想家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家核心思想,对道家的养生文化影响深远[11]。道家养生大致分为动功、静功、外丹、内丹、医药养生、食养食疗、房中养生和起居养生八类,重视对人生观、生命观、宇宙观和健康观的结合,是道家人物自身寻求、探索长寿、养生之术的结果。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的养生思想为道家养生奠定基础;庄子在《刻意篇》中说:“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提出导引养生需要学习熊、鸟动作的理论[12];管子强调养生“顺天之道”、“时动静”原则,追求精、气、神的修炼为强身之本,符合现代形神合一的生命本性;华佗秉承了道家养生的精髓,将导引、吐纳与腑脏、经络五行练习结合起来,发明了“五禽戏”,流传千古。淮河流域流行的心意六合拳、五音八卦拳、螳螂拳、五禽戏等民俗体育项目都带有深深的道家养生印迹,“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是诸多武术拳种练习的要诀,重视养精蓄气、修身养性的养生观也符合现代人关注身体健康、祛病延寿的健身需求,这也是淮河流域许多地方的武术运动长盛不衰的原因。
2.5 南北交融的风格特征
淮河流域位于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之间,以楚、明文化为底蕴,兼容中原文化的淮河流域文化是我国汉民族文化的沉淀。历史上的淮河流域是中华民族人口居住最复杂、最繁华的地方,尤其是明清时期的移民频繁迁徙,推进了区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黄河文化的质朴洗练、粗狂豪迈,长江文化的委婉细腻、隽秀清灵,使得淮河民俗风情在自身文化为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不断地融合与引进,为具体的艺术形态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蚌埠五河的狮子舞就带有明显的南北交融的风格特征。源于清末年间的五河狮子舞是当地民俗体育活动之一,集娱乐、武术、杂技、图腾、竞技等为一体,基本表演形式有出山、盘坡、过桥、登峰、产子、献瑞等八段,表演者用扑、窜、跳、跌等高难度动作,表现北方狮子的勇猛、灵活、威风八面,同时又通过追球、扑球、盘球等细腻的表情动作和舞姿,表现出南方狮子的温驯、贪玩的一面,兼容了南北狮子舞的风格。
3 淮河流域民俗体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3.1 生存环境的变迁
体育文化受到地理环境的局限而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征,这表明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体育项目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依赖于地理环境[13]。淮河流域民俗体育生存环境是淮河行洪区搬迁工程的实施以及国家城镇化发展的结果。“十二五”期间,安徽淮河流域将在引江济淮、淮水北调等工程的建设中,搬迁18万行洪区居民,结合新农村建设,进行集中安置[14]。诚然,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利在千秋的好事,但是,人们居住环境的变迁,特别是民俗体育活动场所的消失极大的影响了民俗体育的生存。如:农村的土祠堂、土地庙在搬迁过程中的消失,使得一部分信仰减弱甚至消失,一些习惯的形式和规范的程式也被迫改变,从而其外在的表演形式(民俗体育活动)也受到消亡的威胁。此外,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期间,一些农村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被迫进入了城市生活,生活环境的变迁也使得他们熟悉的民俗体育被迫停止或改变,虽然,一些地方为了发展旅游经济,催生了部分民俗体育事项的程式化、仪式化,再造了民俗体育的时空场景,然而,原生态民俗体育时空再造的复杂性、不可复制性,势必成为横亘于民俗体育发展的最大障碍。
3.2 经济价值观念的剥离
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目标,位于我国中部的淮河流域近年来在“中部崛起”的建设步伐中经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一系列文化产业热潮来临,民俗体育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市场化运作,其显著的经济价值开发虽然有利于民俗体育可持续性的发展,但是却弱化、甚至剥离了民俗体育本身的文化价值,特别是在产业化的开发过程中缺少合理的文化产业保护措施,使得部分民俗体育文化沦落为谋取经济利益的商品。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在“体育搭台,经济唱戏”的市场化开发过程中没有注重民俗体育本身价值观念的保护,简单剥离了其经济功能,断章取义,丢失了民俗体育本源。凤阳花鼓、花鼓灯、临泉杂技等民俗体育项目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人们关注于它们的历史文化、演进过程,其经济功能只不过是其原生态文化的花边而已,然而,在强烈的经济目标追求下,民俗体育本质文化价值体系正被痛苦的剥离。事实上,经济价值观念的强化正成为淮河流域民俗体育面临的最棘手难题。
3.3 活动主体的流失
民俗体育活动参与主体的流失,吞噬了民俗体育发展壮大的张力,使得民俗体育凸显颓废之势。民俗体育活动参与主体流失的原因:一是其生存的内源性机制不断受到侵蚀,如:时空的改变、自身约束机制不健全催生的伪民俗体育等;二是其传承的外源性环境冲击,抢占了活动主体参与的方式,如,西方文化、休闲思想带来的竞技体育与休闲体育参与主体的增加;其三,地方经济不平衡发展带来的劳务转移,也流失了一大批参与活动人群。淮河流域是我国农村劳务输出的重要地域,仅2011年拥有1080万人口的阜阳市,外出务工的农民达260万,占全市总人口的近四分之一,农村主要劳动力外出,造成农村空巢家庭不断增多,使得农村留守人口结构出现“老龄化、女性化和儿童化”现象[15]。目前,临泉杂技等民俗体育项目已经遭遇后续乏人的困境,青年人外出务工挣得钱远比杂技表演收入高,传统的杂技表演人甚至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继承父业。可见,经济收入的影响、传统文化宣传的缺失也是影响活动主体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3.4 西方体育的吞噬
建国以来,由于受到西方体育思想的影响,我们在发展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过多的将尽力投入到西方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建设中。在学校体育的建设和布局上,内容上过于集中西方奥林匹克体育运动项目,很少涉及民俗体育,体育师资培养上也完全偏重西方竞技体育项目,造成学校体育的文化教育中严重缺失民俗体育文化;在群众体育方面,公共体育文化设施建设上偏重于球类等项目,民俗体育内容的减少甚至消失,使得群众健身渐渐习惯于西方文化内容,即使最简单的广场舞也能吸引大批健身者;竞技体育发展方面,更是围绕奥运争光计划进行。诚然,在全球化的文化发展中吸收和接纳世界优秀文化是历史的选择,但是我们不能完全漠视民族自身优秀文化的传承,相反应该有所侧重发展。否则,为了生存民俗体育只会在发展中不断“转型”,逐渐脱离纯正的文化底蕴、民俗认同和美学追求,成为西方体育化的民俗体育。在淮河流域,一些民俗体育只有政府招商引资时才被请出来,其原生态的文化底蕴已经无路可寻。
4 淮河流域民俗体育的现代功能演进
我国的民俗体育在现代功能演进过程中出现了“分叉式”的发展轨迹,即“外柔内刚”、既屈从主流又能改造求生存[16]。淮河流域民俗体育也在自身表演、养生、习俗等功能的基础上追求经济、健康、文化娱乐等现代功能的演进。
4.1 以表演文化为核心的现代经济功能演进
民俗体育的表演特性一直是其经济价值的核心。淮河流域许多民俗体育项目就是依靠表演艺术魅力得以生存和传承,如临泉杂技、凤阳花鼓、以及许多武术项目,“打把势卖艺”的最初经济价值,成为穷人谋生的手段之一。今天,具有体育表演艺术价值的民俗体育项目依然存在,有些已经成为非文化遗产得以保护。信息社会,人们对艺术的欣赏角度与方式都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民俗认同也悄悄的在改变,民俗体育项目与商业、旅游业、媒体“联袂表演”实现产业化模式,已经是其现代经济功能演进的必然之路。“体育文化搭台,经济贸易唱戏”的模式使得淮河流域诸多民俗体育项目得以发展,其卓越的表演特性吸引了大批爱好者、游人和投资者,也使得民俗体育的经济功能得以演进和深化。如临泉的“山羊节”、凤阳的“花鼓文化旅游节”、蚌埠的农历三月三“禹王庙会”等都是由民俗体育运动牵头发展起来的,“斗山羊”、“跳花鼓”、“耍杂技”成为地方经济开路先锋。在节假日的祭祀或庆典中,舞龙舞狮、各种舞蹈以及杂技也都加入了表演的阵容,在地方旅游业开发指定地点,常年可见具有娱乐表演的特色民俗体育节目吸引游客。可见,如今的民俗体育表演文化带来的经济价值已经不是简单的纯经济概念,而是一个由社会、政府、民间等多种力量形成的产业群,其经济功能已经延伸至地方建设、文化、旅游、餐饮服务等多方面。
4.2 以传统养生为基础的现代健康观念转变
淮河流域诸多民俗体育项目都带有显著的养生特点,并与传统中医强调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抱守中气等传统养生观念相互交融,在漫长的发展岁月里,其追求长生、长寿、强身健体的客观事实一直存在。以亳州的华佗五禽戏为例,其最初的功能主要用于祛病强体,延年益寿,练习人群仅包括病人和追求长寿的人群。然而,随着现代健康观念的深入,五禽戏已经成为现代人抵御文明病、丰富闲暇生活的重要手段,其深厚的养生文化基础已经深深融入人们的健康生活。现代健康概念的广泛性,扩展了传统民俗体育的功能和价值,人们练习民俗体育的目的也变成多元目标,如愉悦身心、改善精神状况、交友、满足个性需求等等。伴随着民俗体育健康功能的演进,其练习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简化、慢速、易学成为普遍的现象。2003年由国家体育总局改编后的五禽戏就是依据其养生文化基础结合现代健康功能的结果,简单、易学的五禽戏很快进入了学校体育,成为孩子们课间、课后活动的内容之一,简化后的五禽戏也更容易进入全民健身体系,融入现代人日常生活。因此,民俗体育的养生功能演进是与现代健康观念相辅相成的,保留“养生”文化主体和“不断改造求生存”的演进方式正是符合民俗体育“后现代”演进规律[17]。
4.3 与习俗认同相结合的现代文娱功能发展
习俗认同是民俗信仰的表现,是人类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中,为了满足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心理安全的需要而创造和传承的一种文化现象,它反映了民众的世界观,具有自己的内在秩序[18]。即使在今天,习俗认同中的某些部分,如趋吉避凶的民俗心理,还是根深于社会生活之中。淮河流域习俗认同与地方传统民俗信仰一致,兼容并蓄、种类繁杂,但偏重楚风,其表现方式集中体现在三类:预知、祭祀和巫术。淮河流域民俗体育的产生与发展有些就是从信仰表现方式中衍生出来,如:祭祀中用到的舞蹈、赛龙舟,驱邪用的喷火,巫术中的傩戏等等。纵然今天的社会,人们虽然早就分清迷信与科学的真伪,但是传统的习俗依然有着顽固的生存土壤。在淮河两岸,普遍存在婚丧嫁娶、红白喜事请杂技团表演的现象,或辟邪祈福、或请愿还愿,一方面求得精神上安慰,追求习俗上的认同,另一方面更多的是增添气氛,其中娱乐热闹的象征占据主流。为追求娱乐效果,民俗体育在表现形式上突出娱乐部分、在内容上增加互动环节,如:杂技表演中,魔术与文娱等节目混合搭配,达到互娱互乐作用。可见,民俗体育在现代社会反哺民俗信仰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其现代文化娱乐功能的开发和利用,二者结合、互相支撑,是民俗体育真正植根于民间后现代发展趋势。
4.4 求提升发展为动力的现代竞技体育功能融合
民俗体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与时代主流体育文化的碰撞,毋庸置疑,崇尚竞技意识的奥林匹克体育文化是这个时代体育文化的主流。在现代传媒、经济繁荣、民族心理等多元因素的促动下,我国的民俗体育也开始注重其竞技体育功能的挖掘和宣传,如武术进军奥运会的理论探究及实践申报都已经进行。淮河流域的诸多民俗体育项目本身就具有现代体育的竞技功能,如冷兵器时代的军事武术。近年来,以提升和发展为动力的淮河流域民俗体育与地方经济发展、旅游开发、文化娱乐相结合正在逐步开发其竞技体育功能。2007年,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中心主办、中视体育推广有限公司承办和制作的《武林大会》使得许多地方武术拳种有了展示的机会,淮河流域的红拳、心意六合拳先后设置了擂台争霸赛,安徽淮南、江苏淮安等地先后成为赛事举办地。临泉杂技、龙舟竞渡等项目也开始结合表演与民俗传统开展各类竞赛活动,甚至进入了第六届全国农运会的赛场[19]。现代竞技体育功能的挖掘是提升民俗体育影响力,提升和发展民俗体育的又一重要途径。
4.5 以传承文化为目标的学校体育功能构建
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相结合,实现的是双赢的局面。实践调研中,我们发现淮河流域许多民俗体育项目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传承文化已经成为难题。如,临泉杂技、凤阳花鼓等。而在学校体育中又面临着课程内容拓展的难题,特别是体育课程实行自主选项模式以来,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为民俗体育进入学校体育迎来机遇。学校体育的规范化、科学化,为民俗体育普及化奠定基础,一些项目已经得到尝试,如:舞龙运动、龙舟竞渡等就是由民间引入大专院校课堂,再进入世界体育赛场。目前,临泉杂技正与周边的武术学校合作,努力实现杂技人才培养和武术学校综合发展的双赢局面;亳州五禽戏与“青少年阳光体育工程”的合作,花鼓灯进入高校选项体育课程,凤阳花鼓进入中小学体育大课间等活动的开展已经表明,民俗体育已经进入了学校体育阵地。可以预见,民俗体育进入学校是其未来发展的理想模式。
5 结语
淮河流域在中华文明起源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丰富的民俗体育资源是淮河流域历史与文化的见证。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中,淮河流域民俗体育依然保持着自我区域特色,展现出民俗文化的惊人生命力。传统武术、五禽戏、花鼓舞、赛龙舟等民俗体育项目有自己广泛的受众人群,在端午、重阳、春节等节假日仍然是群众体育的首选项目。临泉杂技甚至与老百姓的民俗生活息息相关,这是民俗体育强大张力的体现。然而,我们不能回避民俗体育在现代化进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是致命的,比如:生存环境的变迁、消失,活体文化传人的流失、功能的变异等。因此,我们应当正视民俗体育现代功能演变,甚至应该主动策划、引导其积极的演变,未雨绸缪,才能使这些民族瑰宝持续焕发生机,继续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这才是民俗体育文化持续生存的真正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 盖建武.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思维模式及其价值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4(8):39-40.
[2] 陈威. 皖北武术文化遗产现状研究[J]. 搏击·武术科学,2013,10(4):31-33.
[3] 杨洪洲,刘勇. 新形势下皖西北武术学校发展对策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8,29(6):87-89.
[4] 蒋自俭.淮北市民间传统武术的传承状况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4):87-91.
[5] 民间杂技马戏详细介绍. [EB.OL]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据库系统, http://fy.folkw.com/View.asp?Id=1679.
[6] 胡娟.我国民俗体育的流变——以龙舟竞渡为例[J].体育科学, 2008,28(4):84-96.
[7] 左丘明.春秋左传[M]. 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73.
[8] 孙淮滨. 中国灵璧钟馗画源流探赜[EB.OL] 钟馗精品书画展(解钊钟馗及花鸟书画精品) http://blog.163.com/hf_xz/blog/static/7242535201162841636807/
[9] 邹绍志,桂胜.中国状元趣话[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10] 支运波. 花鼓灯起源诸说及辨析[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1):22-28.
[11] 梁海明(译注).老子[M].辽宁: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
[12] 张兴发.话说道家养生术[M].济南:齐鲁书社,2006.
[13] 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09-110.
[14] 蔡敏. 安徽将搬迁18万淮河行蓄洪区居民[EB.OL].中安在线——新华网http://ah.anhuinews.com/system/2011/09/21/004440424.shtml
[15] 姚磊,田雨普,余涛.文化强国战略下农村体育文化服务供给的困境与建议[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3):14-18.
[16] 王若光,啜静,刘旻航.我国民俗体育现代化演进问题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2, 26(6):10-15.
[17] 刘旻航,李树梅,王若光.我国民俗体育的现代功能及社会化价值化价值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
[18]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19] 李爱菊,涂金龙. 全国农运会项目设置特征分析及建议[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4):12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