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关于大学生对“身体活动”认识的质性研究
—— 以上海市部分高校学生为例
2014-09-18尹剑春孙开宏
尹剑春,季 浏,孙开宏,王 坤
(1.华东师范大学“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41;2.扬州科技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3.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200241)
1 问题的提出
2011年教育部公布了第六次全国青少年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虽然此次调研结果相对于前五次而言,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却出现了新的问题。譬如:尽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速度减小,但仍旧呈现继续下降趋势,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中超重与肥胖的检出率在不断增加。调研结果显示:7-22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33%、5.64%、7.83%、3.78%,比2005年分别增加1.94、0.63、2.76、1.15个百分点;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4.81%、9.92%、10.79%、8.03%,比2005年分别增加1.56、1.20、2.59、3.42个百分点[1]。青少年健康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研究表明:身体活动与预防青少年肥胖、心血管疾病,促进青少年整体健康发展之间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2-3]。 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很多国家(包括中国)久坐行为以及缺少足够的身体活动在青少年学生中相当普遍,这将有可能导致青少年肥胖以及其他健康问题的出现[4-6]。促进和提升身体活动水平已经成为目前公共卫生领域不可或缺的健康干预手段之一。国外发达国家关于青少年“身体活动”促进的研究已有了一定成果,并且已经制定出了关于本国的青少年身体活动的指南[7]。 而国内有关青少年学生身体活动及其促进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其理论依据、研究设计和研究的系统性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锻炼行为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锻炼行为的转变来源于个人对锻炼行为的认识、社会因素对锻炼行为的影响、个人从事锻炼行为的效能三个方面,其中对锻炼行为的认识是实现锻炼行为转变的首要任务[8]。因此了解和探索青少年对“身体活动”的整体认识是促进身体活动水平的前提和基础。然而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发现,青少年对身体活动认识的研究中存在如下不足,主要表现在:(1)从研究方法上来看,现有关于身体活动认识的研究中多采用量性研究的研究方法,对身体活动认识的测量大多采用的是量表或者问卷的形式,然而这种量性研究的方法最大的弊端在于不能深入的了解被研究者对身体活动认识的整体洞见,而且不少测量工具中“问题”的设计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暗示”性,其信度和效度会受到质疑,不能从生态学角度对“问题”进行回答;(2)从目前的文献来看,关于“身体活动”概念认识还存在分歧,青少年对于“身体活动”概念的认识还十分笼统模糊,并没有细化身体活动的范畴,比如:日常家务,有组织的体育竞赛,体育课,行走等。 因此采用量性研究的方法显然不能解决上述两个不足。相对于量性研究,质性研究更符合真实的社会环境,它主要专注于更小更集中的样本,产生关于特定研究个案的咨询或知识, 它可以深入的参与到真实的研究环境中,通过对语境(context)的深刻把握,可以获得对社会现象更深入全面的理解,能够搜集和处理更为丰富的数据,也不会出现对数据不确当的量化。遗憾的的是现有文献中鲜见青少年学生对身体活动认识的质性研究。
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将采用焦点组团体访谈的质性研究方法对上海市部分高校大一学生就“身体活动”这一问题进行访谈,着力于探讨大学生身体活动的效益,阻碍大学生身体活动的因素,以及提高大学生身体活动水平的潜在策略,旨在为我国青少年身体活动的促进的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2 方法
2.1 访谈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原则从上海市选取3所大学大一学生进行研究,这三所学校从师资,教学,规模基本处于相同水平,在每所学校由老师提名大概30名学生参与此项研究,年龄在18至21岁之间,最后总共有48名学生被分配到了“焦点组”其中有28名女生和20名男生 根据学校和学生的作息时间,将这48名学生总共分为8个“焦点组”,焦点组分配按照,系科为组,即相同系科分为一组,每组3至8人,焦点组的分配主要由笔者及其笔者的几个同学来完成,我们都有着较为丰富的体育教学和训练的经验,目前均是华东师范大学运动人体科学的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整个研究过程均得到了学生本人及其校方的同意。
2.2 研究的中心问题
本次研究目的是为了了解大学生对“身体活动“整体认识,访谈的中心问题主要主要围绕:(1)学生感受到的身体活动的效益,(2)影响学生参与身体活动的因素,(3)提升学生身体活动水平的潜在策略,为了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在咨询了相关专家的基础上,保证问题的内容效度,对设问的结构和时间的长度进行了修剪,并概括出3个核心问题。如下表:
表1 焦点组核心问题
围绕每个中心问题将会有一系列的相关的子问题,如,第一个核心问题将包括:身体活动的社会效益,身体效益,运动成绩效益,心理健康效益等;第二个核心问题将围绕各种不同的身体活动类型和条件展开,比如:日常行走,体育课,放学后,周末等;第三个核心问题,将采用生态学的方法帮助了解提升身体活动水平的潜在策略,采用生态学方法关键是从外在环境的角度多做考量,为了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在对第三个中心问题进行展开讨论的时候,将会从家庭,学校,社区等环境因素出发。
2.3 焦点组访谈程序
焦点组的讨论是建立在半结构性访谈的基础之上,在开始访谈前,研究者先介绍了此次访谈的目的,以及访谈中被访者要注意的规则,比如,重要的不是对错,关键是了解各人的不同的看法;可以反对别人的观点,但是要相互尊重不得进行人身攻击等。然后研究者提出引导性的问题,让各人发表看法,同时研究在访谈过程中会鼓励受访者尽量把问题叙述的具体详尽,并鼓励发言较少的被访者分享信息和观点,结束前研究者会对讨论进行小结,每个焦点组访谈的时间大约1个小时左右。
2.4 访谈内容的分析
在每个焦点组讨论的时候,除了有专门的记录员记录讨论的要点以外,还使用录音设备录下整个讨论的过程,以免遗漏重要信息。分析内容要点的时候根据每一个问题以及展开问题,对讨论的结果进行纯化,概括和总结,同时考虑到受访者在讨论某一问题时的情绪,音调等特征,作为内容分析的参考。
3 结果与分析
3.1 学生参与身体活动的效益
如表2 所示,学生感受到的效益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1)有趣(2)运动成绩(3)生理健康(4)心理健康 (5)优先活动因素。从表2可知,兴趣作为身体活动的效益被认为是身体活动社会化的重要表现,例如:有学生讨论说:“我喜欢参加集体性的体育活动,不喜欢跑步”。从运动成绩因素来看,男同学希望获得同学和老师对他运动成绩的认可是身体活动效益的重要体现,对于女同学而言,外部效应体现在赢得比赛,内部效应包括获取新的运动技能等,男女在性别上的差异还体现在和体型相关的因素上,女同学更多的表现在身体外表的效益,如身体活动可以让我皮肤更好,更漂亮,保持身材,男同学更多表现在身体成绩效益如:身体活动可以让我更强壮,跑的更快等。身体活动的心理效应也是个重要的因素,男同学认为身体活动是个宣泄的途径,而女同学认为参加身体活动能够更加自信,能够让年轻人尝试新的事物,同时身体活动还是青年人逃避学业任务和其他社会压力的主要手段。同时我们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和枯燥的学习以及家务劳动相比,这些学生更愿意参加身体活动,但是和上网,看电视相比,他们更愿意选择上网或者看电视。这说明:身体活动还没有在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中占据主要位置。出现这样的结果却是意料之中的,这是因为,我国目前关于“身体活动促进”的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目前的学生的生存环境(学校、社区,家庭)缺乏这样身体活动促进的动力。
表2 学生参与身体活动的效益
3.2 影响身体活动参与的主要因素
如表3所示:受访者都体现出或多或少的久坐行为的生活方式的倾向,其中学校和家庭因素为学生的久坐行为提供了优良的土壤。不少受访者指出:运动场所和宿舍之间的距离是影响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即高校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充分考虑体育场(馆)的地理位置和宿舍之间的距离,这样有可能会影响到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学校体育设施的可获得性也是影响学生参与身体活动的另一重要因素,其中影响男同学参加运动队的因素是:缺少参与到这些运动队的机会;影响女同学在体育课上进行身体活动的因素主要是:不愿意在同学面前运动,同学的负面评价等。此外同伴的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身体活动的参与,比如有人指出:同伴不喜欢运动或者大部分人都在上网,你也会上网。交通方面的因素包括:距离,时间等。苏煜.等研究认为:同伴的”他律“会影响会提高中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并表现出更强烈的参与身体活动的倾向[9]。本研究对于苏煜的研究提出了支持,就身体活动行为而言,同伴对于学生参与身体活动有着显著影响。因为同伴有可能阻碍其参与身体活动,也可能通过语言鼓励或者其他的表现方式成为学生参与身体活动的潜在支持力量。尽管有研究显示:同伴的鼓励和学生整体参与身体活动水平之间存在着微弱的相关[10],但是同伴鼓励有可能对于学生参与特定的身体活动有一定的影响,比如:饭后的行走。同时 研究还显示:和父母相比,同伴对于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要大得多[11],这一研究成果也得到了本研究结果的部分支持。
表3 影响学生参与身体活动的因素
3.3 提升身体活动的策略
由表4可见,提升身体活动的策略中有两个是涉及到的环境因素,第三个策略和个人自我倾向有关。增加学校和社区的体育设施的投入和学生体育设施的可获得性是有效提高身体活动水平的策略;在课堂内外开设有趣的体育活动也是有效提高学生身体活动水平的方法。对于女生提到的增加“体育活动内容”,要求应该满足,增加更多的体育活动项目,调整当前的体育课堂教学组织,采用更能促进学生身体活动的新的课程模式,就男同学而言,建议增加每周体育课课时,并布置体育课家庭作业,而对于女同学而言:有些跑步和力量练习在课堂上应该省去,教师应该鼓励女同学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并由体育老师教会他们运动技能。不少研究显示:为了帮助青少年增加每天身体活动的量,尽量避免采用代步工具的方式是提高青少年学生身体活动的一个有效的方法[12]。但是我们的研究发现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更多的还是希望以骑车或者骑电动车的方式代替步行去教室上课。这说明,身体活动促进的理念在学生意识中还十分淡漠,需要教育工作者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灌输,身体活动和健康之间的关系,将这种积极的健康生活方式内化于学生们的内心。同时,尽管我们讨论了不同的身体活动类型,但是目前的大学生还是把身体活动和体育运动混为一谈,不少学生所讨论内容往往和竞技体育相关,这一现象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虽然现在的体育课程改革,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学校实施,但是学生在自己的脑海中还是不由自主的将身体活动与体育课和体育运动比赛相联系,这多少和竞技体育的广告效应以及明星效应有关。因此向学生普及更多的体育知识,帮助学生理清,竞技体育、健身体育以及学校体育的基本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社区而言也同样要增加一些体育投入,如:增加群众体育设施建立;由社区领导牵头多开展和身体活动有关的居民文体活动。除此而外,受访者也表达了他们渴望从朋友和家人那里得到其参与体育活动的支持和鼓励,有些同学,希望和朋友一起去参加身体活动(“大家可以互相帮助,更有意思”;“和朋友在一起可以互相切磋球技”),同时家长也应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后勤服务,口头或者物质的鼓励,如果能够和自己孩子共同参与到身体活动中来,那将是最好的选择,同时家长可以建立一定的家庭制度,限制孩子上网,看电视的时间等。家长应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等,因为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总之,从学生讨论的提升身体活动的策略来看学生更多的是从外部的环境因素出发, 比如:提高体育场馆的可获得性(自然环境),增加朋友和家庭的对自己参与体育活动的支持度(社会环境),而较少的提及到从自我管理的多角度出发。
表4 提升身体活动的潜在策略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上海市部分高校学生进行质性访谈认为: 学生有着十分明显的“久坐行为”的倾向,而他们目前的生活环境更为这种“久坐行为”提供了便利,大学生普遍认为身体活动是健康促进的有效干预手段,身体活动能够给他们带来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效益。而环境因素,特别是学校和社区的体育设施的可获得性(自然环境)、朋友家人的支持(社会环境)等是影响青少年身体活动主要因素。青少年身体活动应促进应多从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因素着手,找到促进身体活动水平的干预策略。
4.2 建议
1.增加体育设施的可获得性和学生身体活动的机会是促进身体活动水平的必然途径。多项研究均显示出增加身体活动的机会和体育设施的可获得性是影响大学生参与身体活动的重要因素。有研究报道:体育设施的可获得性和身体活动水平成正相关[13]。一项对10-13岁青少年质性研究显示:增加青少年参与身体活动的机会是影响身体活动参与程度的动力因素[14]。本研究提出建议认为增加体育器械场馆的可获得性,组织更多的身体活动内容,增加学校体育运动团体建设以及更多的课余文体活动是增加学生参与身体活动的重要途径。同时本研究还发现一个新的问题,即体育场(馆)与宿舍之间的距离是不少学生认为影响他们进行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由此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即高校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充分考虑体育场(馆)的地理位置和宿舍之间的距离,这样有可能会影响到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
2.注重学校体育的课堂建设是促进学生身体活动水平的重要环节。从访谈中我们发现现在的大学生更加独立,在选择身体活动项目时,更愿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目前的每周2个课时的体育课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运动需要,建议增加每周体育课课时数量。同时还发现不同性别的学生参与身体活动存在显著差异,与男同学相比,女同学不太愿意参加校运动队以及体育课,有可能是青春期女学生身体活动水平下降的因素[15],因此让女同学在身体活动中获得成功感应该是个很好的干预策略,同时调整当前学校体育的课程设置,改善课堂教学组织,增加学校运动机会不论是对于男同学还是女同学,都是十分有效的提升其身体活动水平的重要方法,本研究还建议为体育课提供适当的身体和社会支持,优化体育课堂环境,比如:增加课堂上更多的活动内容,体育教师和同学的有效互动,鼓励学生参与各项身体活动项目等。
3.构建身体活动的社会、学校、家庭综合“生态学”模式是促进身体活动水平的发展目标。从学生讨论的结果来看,学生更多的是从外部的环境因素出发, 比如:提高体育场馆的可获得性(自然环境),增加朋友和家庭对自己参与体育活动的支持度(社会环境),而较少的提及到从自我管理的多角度出发。这一访谈结果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即学生更愿意强调外部环境因素力量来提升自己的身体活动的水平,因此未来促进身体活动的策略应多从环境因素着手,构建学校、政府、社区、家庭的“生态学”模式,从多维度、宏观层面出发找到促进身体活动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2010 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EB/OL].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方网站: http:// www .moe.edu.cn
[2] 季浏.体育与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8-60.
[3] 段艳平,杨剑,张茹. 大学生身体活动阶段变化与健康状况的关系的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12,48(2):117-119.
[4] Grunbaum JA, Kann L, Kinchen SA, et al. 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illance—United States, 2001. MMWR Surveill Summ,2002.
[5] 袁得国 ,尹明敏,张玲玲,等. 上海市一年级小学生体力活动类型和水平分析[J]. 体育教学,2012,33(3):290-292.
[6] 王国勇,程杰 中葡都市青少年体力活动、健康体能的比较研究——以上海市和布拉加两城市为例[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 ,32(10):60-63.
[7] Shephard RJ, (ed.). Advancing physical activity measurement and guidelines in Canada: a scientific review and evidence-based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of Canadian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Can.J. Public Health,2007:s1-224.
[8] 熊明生,周宗奎.锻炼行为的评价与展望[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4):52-55.
[9] 苏煜,尹博. “他律”教学气氛对提高体育学习和坚持性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32(2):94-96.
[10] Prochaska JJ, Rodgers MW, Sallis JF. Association of parent and peer support with adolescent physical activity. Res Q Exerc Sport,2002,73(2):206-10.
[11] Wu T-Y, Pender N, Noureddine S.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psychosocial and cognitive correlates of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Taiwanese adolescents: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pproach. Int J Behav Med, 2003,10(2):93-105.
[12]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arriers to children walking and biking to school—United States, 1999,51(32):701-4.
[13] Utter J, Denny S, Watson P. Prevalence of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New Zealand youth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community enviornments. J Adolesc Health, 2004,34(2):116-7.
[14] Wilson DK, Williams J, Evans A, et al. Brief report: a qualitative study of gender preferences and motivational factors for physical activity In underserved adolescents. J Pediatr Psychol, 2005,30(3):293-7.
[15] Schofield L, Mummery K, Schofield G, Walmsely H. Adolescent girls and inactivity: insight from the Central Queensland adolescent physical activity and nutrition study. Healthy Lifestyle J,2002,49(2):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