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设计小学语文作业

2014-09-17边亚茹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2014年17期
关键词:生字作业能力

边亚茹

新课标要求创新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要从形式到内容,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赋予它新的价值。《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语文作业观亟待转变,新课程下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为此,新课程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必须创新。让作业成为孩子巩固知识、快乐实践、积极创新的园地。作为语文老师,应积极引入现代教育理念,构建人文交互性作业评价机制,逐步形成对学生作业设计的创新策略,演绎语文作业的“创新曲”。

一、培养素质,体现足作业的创新性

小学语文也担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要任务,要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开发学生的潜质,教师就要找准合适的创新点。如学《司马光》、《称象》课文时,启发学生想想还有哪些好办法;学习《雪孩子》、《两只小狮子》课文时,引导学生续编故事等等。另外,除课本内容外,我们还想方设法开发出有创意的作业,如“剪贴写话”、“连图想象说话”,还比如设计的“设计长沙”、“我爱长沙”等社会实践作业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调查、思考等等。通过这样长期的练习,学生语言能力、想象力得到了飞跃发展。

(一)变“文本作业”为“个性形式”

新课程观念指导下的作业设计不应是师生之间浅薄的文本符号的往来,而应是开放的。作业设计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使之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一座桥梁。我鼓励学生以看、听、触、闻、尝、摸和想像等多种手段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学问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作业。如学习了古诗《所见》,便让学生根据诗文画一幅“牧童捕蝉图”,体会牧童愉悦的心情;学了《苹果里的五角星》,让学生动手做实验,验证课文所学的内容;学了《走,我们去植树》,让学生动手植树,美化生活……学生在完成这类作业时,不仅充分学习了教材内容,还广泛涉猎与教材相关的文学、生物、绘画、历史、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显现出各自不同的智力类型和能力倾向。

(二)变“被动完成”为“自主学习”

传统的语文作业无非机械、重复地抄写,令人头疼的背诵,题目陈旧的作文。学生犹如疲惫不堪的渔夫在无边的苦海漫无边际地漫游。为此,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教完生字、新词后,不再让学生机械抄写,那些已经记住的生字、新词可以不抄写,难记的字就读一读,记一记,再工工整整地默写一次,布置作业时充分信任学生,承认学生学习的潜能,让学生自主学习。结果他们想方设法不抄生字,记生字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习效率竟大大提高了。如有位学生记“赞”时说:“两个先生家里有很多宝贝,我称赞他们真有钱。”字形、字意、运用全会了,我想这不得不说是“创新思维”帮的忙。

二、因材施教,體现作业的层次性

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给学生的作业开设一个“自助餐”,让学生有一个较为宽松的作业氛围,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差异性,针对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实际,我们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把作业按难易程度的不同设计为基础题、拓展题、探究题三层,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的体验。比如给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的学生适当增加巩固类作业的分量;要求一般学生完成基础题,努力完成拓展题;要求素质较好的学生完成拓展题,努力完成探究题。

如学习了古诗《所见》后,我设计了以下几项作业:A.背诵、默写古诗《所见》;B.《所见》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发挥想像写一段话;C.课后搜集描写儿童的古诗,说说诗的大意,体会诗的意境。A项是巩固练习,旨在积累语言;B项是写话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C项作业期望学生迁移学法,提高阅读能力。这三项作业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了学生一个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但是,小学生又具有好奇、争强、好胜的心理,有的学生往往会知难而进,又有一部分学生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跳一跳,摘到“果子”。

三、走出固有的空间,体现作业的拓展性

走向社会、接触自然、接近媒体、学科渗透。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我们引导学生从语文教学的小课堂走向生活语文的大课堂,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母语,使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名著名篇等都成为学生的语文材料,实现了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横向联系,学生能够随时学,随处学,随机学,作业空间由有限向无限延展。

四、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作业的迁移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终身教育的提出,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大语文观”的提出,引导语文教学课走出课堂,注重学生课内外知识的融会贯通,让学生学习有用的知识是我们教育的新理念。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体现其实用性、价值性,才能转化为实际的能力。社会处处皆语文,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运用语文的天地。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根据生活实际,学会迁移、运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如学写了《通知》,在适当的时候请学生代为老师转达通知;学习了诗歌、儿歌后,让学生仿写几首小诗,在特别的日子送给老师、家人等等,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运用学到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必须创新。让作业成为孩子巩固知识、快乐实践、积极创新的园地。培养素质,体现足作业的创新性;因材施教,体现作业的层次性;走出固有的空间,体现作业的拓展性;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作业的迁移性。

参考文献:

奚建祥.创新,让作业更富灵气[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9).

猜你喜欢

生字作业能力
关于“口”字的教学分析
快来写作业
斯诗私塾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作业
生字变身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