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职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2014-09-17柏雪飞
柏雪飞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对我们中职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信息化技术水平对职校的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也不断提升,这就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应用
中职计算机技术水平的高低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强弱,已成为今天衡量毕业生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所以在进行中职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计算机的技术水平是急需解决的事情,也是适应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培养社会新型劳动者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加强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计算机应用能力是社会职业需求的基本要求21世纪人类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社会将打破人们传统的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人们的工作、生活都离不开计算机和网络,熟悉并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已经成为胜任本职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随着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使用,必然要求进入社会就业岗位的劳动者具有计算机应用能力,并且具有不同层次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这是信息社会对未来劳动者的要求、对培养社会新型劳动者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然要求。
2.学生计算机應用能力现状与普通学生相比,职中学生的起点较低,这是存在的现实。他们的计算机知识及应用能力基本处于起步水平,甚至有些学生是计算机“文盲”。我曾对新入学的部分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是好一些的学生,初级中学阶段学过计算机课程,他们对简单的并有确定答案的问题基本上能回答,但许多学生却不会实际操作,而相当多的来自边远地区的学生仅知道有计算机而并未见过,就更谈不上操作计算机了。面对这样的尴尬,在教学时叫苦不迭是可以想象的。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注意培养、训练和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并且要将这个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开展计算机教学,摸索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3.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教学环节的广泛应用,学生除了通过课堂教学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外,还必须懂得如何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去获得相关的知识信息,如网上查询资料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应用,在应用中学会学习,提高计算机素质,尽可能早地融入信息化社会,为将来步入社会就业领域利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自己专业的实际问题奠定扎实的基础,使学生能将计算机较好地应用到自己的专业领域并独立开展工作。
二、发挥教师在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上的主导作用
1.著名计算机教育家谭浩强先生在计算机课程教学方面曾精辟地指出:很难想象,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脱离了实践环节,学生还能很好地掌握这门课程。如果一名计算机教师,只能在黑板上讲授计算机的相关理论,而实际操作计算机能力不强,教不好这门课程那是不容置疑的。
计算机课程的教师理应是计算机操作的能手。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动手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其一,教师熟练的操作技能会给学生以无形的感召和激励;其二,教师能在操作训练学生的教学过程中迅速准确地解决学生可能遇到的任何疑难,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获得成功的愉快感,激发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能力的提高,就显得更加迫切。
2.为了整体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必须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所在地域计算机课程的开设情况不太一样,有些地方计算机的文化氛围比较落后,甚至有些乡镇学校基本上没有计算机的文化环境。因此,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这样的生源构成,学生接受计算机知识的能力有所差异,在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有针对性地讲授,既要解决大多数学生计算机基本知识普及的问题,又要满足一部分学生提高计算机技能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创造性地开展计算机教学,摸索出一套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我在刚来到职中教学时,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摸清10春考班学生计算机现有水平。然后将全班大体上分成上中下三个层次,采用“复式教学法”进行教学。例如,在开始计算机最基本的操作时,以中层学生水平为主进行讲述,并给上层学生安排与之相关的内容练习;在上机练习时,以下层学生为主,必要时,专门安排时间为下层学生开“小灶”,让他们尽快跟上整体步伐。在教学过程中,还经常安排上层学生对其他同学做操作示范,传授经验。这样,在同一个时间段里,各层同学都能有所收获。
总之,计算机教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在实践中探索,在研究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把握住社会发展的需求、时代的需求和职业岗位对高素质劳动者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要求,力求达到两者的和谐统一。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尤其是计算机的能力,让他们可以在信息化的社会立足,并且为社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