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质量为导向的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探析
2014-09-17沈羽濛姚寒瑜
沈羽濛 姚寒瑜
摘要:在当前银行产品同质化、竞争白热化的形势下,服务质量成为银行间竞争的新战场。而银行企业文化各层次的发展决定服务质量的整体效果。因此,银行应针对目前不同层次的企业文化建设对服务质量的影响,采取相应的建设策略:以服务意识为核心,加强各层融合建设;以客户需求为牵引,强化协调全面发展;以品牌建设为目标,提升整体服务质量。
关键词:银行企业文化 服务质量 协调发展 建设策略
在当前银行产品同质化、竞争白热化的形势下,服务质量成为银行间竞争的新战场。客户选择银行的自由程度越来越高,银行只有做到真正为客户着想,提供优质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帮助客户实现资金利益最大化,才能取得客户的信赖与满意。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企业全体员工的观念行为,外化表现就是银行整体对客户的态度。企业文化的不同层次从不同深度和角度作用,影响不同层次的服务质量,最终又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协调发展,将银行整体竞争力提升到新的高度。所以,以服务质量为导向研究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十分必要。
一、银行企业文化对服务质量的影响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银行企业文化则指为银行全体员工所认同的经营哲学、价值观念、精神要求、道德规范、组织结构等的总和。银行企业文化按照内容可分为四个层次: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精神层。物质层文化是可视可感的表层文化,例如服务大厅的环境设施、宣传手册的内容图片、悬挂摆放的标语口号以及员工的服饰外貌等;行为层是指银行依据自身目标制定的行为准则和公共关系规范;制度层主要包括领导机制、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三个方面,对员工行为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和引导,是行为层文化得以实施的保证;精神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层,包括精神风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是对前三个层次的总结与升华。
服务质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到与客户相关的工作,从服务态度、员工着装、工作效率、产品设计不一而足。这些细碎的工作涉及到银行企业文化的各个层次,各有特点而又相互交织。所以,银行企业文化各层次的发展决定服务质量的整体效果。例如柜员在具体处理客户业务时,柜台设置属于物质层,操作流程属于行为层,程序繁简属于制度层,而服务态度又由精神层决定,最终四个方面共同影响顾客对于银行服务质量的感受与评价,任何一方面缺失都将使顾客对银行的服务产生怀疑甚至否定。同时,银行企业文化不同层次间的融合决定服务质量的发展潜力。企业文化各层次有机结合形成整体,相互影响相互指导。物质层为员工行为提供基础,行为层受制度层的指导,制度层又因物质层和行为层与客户需求不相适应而修改,精神层对所有方面有着理念上的指导和约束。各层次建立积极的反应机制,从各方面保障,使客户得到满意的享受和真正的实惠,银行的发展和效益就会有取之不尽的源泉。
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助于银行营造以客户为中心的工作氛围,将服务理念潜移默化地植入员工观念之中,影响员工的一言一行,提高银行的阴务质量,最终为银行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客户满意。
二、影响服务质量的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忽视精神层重点建设,服务理念苟于形式
精神层建设的忽视使得银行员工缺乏服务意识与服务观念,无论银行有多么合理的制度和完善的监督机制,都不能形成对员工的心理约束,其它层次的建设便如空中楼阁,没有坚实的基础。
有些银行不重视对全体员工服务理念与职业道德方面的系统教育,导致干部职工对于服务的至关重要性认识不足,往往把服务仅仅停留在文明礼貌的表面工作上。虽然能够按照规章制度完成自己的工作,对于业务流程、产品信息也十分熟悉,但是在遇到意外情况时,拘于制度,不能从客户角度设身处地考虑问题,给客户带来不便,也使得本行的声誉受到损害。之前发生的病重老人被要求亲自取钱猝死银行事件,表面看是制度冷漠造成的社会悲剧,究其深层次原因,还是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的欠缺,导致对待普通储户“习惯性回绝”和“拿制度说事”的人性冷漠。即使银行此后进行了“特事特办”、“温情服务”的官方回应,但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注入“为客户服务”的核心观念,那么类似事件便会“春风吹又生”。
(二)缺乏层次间协调规划,服务水平大打折扣
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一件事情的效果往往是由最差的因素决定。 银行的服务质量并不是由某个单一因素决定,而是由几个因素共同作用,但当其中一个因素建设不够全面时,势必会影响整体服务质量。当前许多银行并不是不重视文化建设,而是缺乏全局观。企业文化各层次是协调统一的整体,一旦发展不协调、缺乏全局观将引起企业文化各层次发展不均衡,进而影响服务质量的整体效果。
有些银行简单地将大堂环境与员工服饰当做企业文化的全部内容,忽视了其他层次文化建设,服务质量提升浮于表面,员工不能发自内心地将客户当亲人当朋友,不能切实站在客户角度考虑问题。有些银行忽视了行为层建设,员工理论水平与业务技能不全面,或对产品不够熟练,对客户做宣传、答疑、咨询以及提供各种信息不能做到规范化、标准化,在服务上的应变和灵活程度不能因人而异,办理业务动作较慢,操作不够熟练;客户经理营销产品知识不够全面,投资理财咨询服务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三)忽略各层次整体推进,服务效果后劲不足
有些银行为方便与客户沟通,设立热线电话、客户中心、沟通平台等,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规范计划,致使员工在与客户交流过程中出现去电时间不合理、程序繁杂刻板、合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等,本是为解决问题而设立的沟通手段却成为新的投诉点。还有银行曾尝试推出各种新颖服务吸引客户,但往往只制定了招式,却没有领会创新服务的精髓,无法将其标准化、制度化和品牌化,使得服务无法与银行产品紧密结合,不能为银行经营发展提供切实帮助。比如,民生银行在服务“人性化”方面曾做过尝试,针对五一长假各大银行关门的机会,推出“请您喝咖啡”活动,在几十家支行陆续配备了咖啡机,免费让客户品尝香浓的咖啡,服务可谓温馨至极,但由于推广之前产品定位不合理,活动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最后草草收场。endprint
三、以服务质量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建设策略探讨
(一)以服务意识为核心,加强各层融合建设
服务质量是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而服务意识决定物质、行为和制度的建设方向和服务水平。因此,首先要定期开展员工培训与讨论,经常性地组织员工学习新的政策,了解当前形势,认识到金融业的激烈竞争以及优质服务的必要性,摒弃过去银行员工是“高级白领”的观念,俯下身来为客户服务。关心鼓励员工工作,将员工福利与银行绩效结合起来,使员工感受到自身与银行的紧密关联,从而增强为银行发展献力、为客户满意尽责的自觉行动意识。其次,将这种服务客户的意识用于其它文化层次的建立,最终外化为优质服务的具体行动才是最终目的。服务意识的树立只是明确了行动的方向,管理层要以客户满意为着眼点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优化服务环境,规范服务行为,将强化服务意识融合贯彻到其他层次的建设之中。如柜台窗口建得再美也要改变依靠柜台窗口服务的被动服务模式,要求一线员工从柜台后走出去,与客户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指导;制度再完善也要通过经常性的学习培训,使得员工熟知本行的制度规范,并能详细向客户讲解分析,客户不理解不明白时能够耐心讲解,发生矛盾时能够深入了解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行服佩饰再漂亮也要有人情味,服务客户如遇特殊情况可视情予以变通。
(二)以客户需求为牵引,强化协调全面发展
满足客户需求是银行服务的宗旨。但不同层次的客户对银行服务的需求不同,银行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各项建设并协调全面发展,才能提升整体的服务水平,满足所有客户的需求。如无数中小客户奠定了银行的业务基础,构成了银行的基础客户群,保证了银行稳固的资金实力。中小客户发生业务的地点基本都在各营业网点,对于银行硬件设施、窗口服务效率、大堂员工素质有着最直接的体验,因此服务中小客户要从最细节的地方做起。根据顾客排队情况,灵活安排服务窗口;设置等候区,添置座椅、饮水机、书报架等设备,改善客户等候环境;大堂人员主动引导客户使用自助设备,小额存取款、自助缴款、卡对卡转账业务可自助进行,有效分流客户流量,提高服务效率。此外,要考虑到当前中小客户业务不仅停留在存取款上,很多一部分手头宽裕的人们都希望有效理财,在对其进行产品推荐时要突出“快、准、实”,相对于盈利性,中小客户注重投资的安全性,要针对客户特点为其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理财产品。中高端客户的维护需要银行做到全方位的服务,这就要求银行在自身企业文化建设中,各层次均要考虑中高端客户的需求,并将其有机融合,整体体现给客户一种专业、高效、优质的服务体验。银行通过与客户沟通,了解中高端客户对于金融产品的新需求以及其投资方式的变化,投其所好提供令客户最满意的金融产品。针对当前增值型与保障型投资产品并存、各种新型基金不断推出的情况,个人理财对于专业知识的依赖越来越强,银行需要为中高端客户配备专业的理财顾问,为其个人财产制定详细周密的理财计划。
(三)以品牌建设为目标,提升整体服务质量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是客户对银行的整体认可,是银行在行业系统的知名度,也是银行各项建设的集中体现。只有整体优质的服务质量才能赢得客户的良好信赖,也才能树立好的品牌。但要提升整体的服务质量树立好的品牌,单靠物质层面的环境优化、特色标致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无微不至的服务意识、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和细致周到的行为礼仪。首先要求一线员工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与服务礼仪,与客户交流讲究策略,说话语气、面部表情、身体动作都要传达给顾客一种专业礼貌的形象,通过耐心讲解、细心询问了解客户想法和需求。其次要畅通各种沟通渠道,整理客户意见,及时完善管理制度。保证服务热线随时有人接听、投诉随时有人受理,在营业网点配置意见簿,在网站首页设立投诉信箱,并配备专人定期处理意见,不至于客户意见提出后如石沉大海;收集到的客户意见要定期进行整理研究,对于易于处理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并向客户反馈处理结果,遇到棘手问题立即与客户联系,向其介绍情况、说明原因、请求理解,并与客户商讨研究后续处理方案,使客户感受到尊重;通过客户投诉多、意见大的点总结出银行服务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并据以对员工行为作出新的要求,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与修改。再次要规范执行标准,提升服务水平。提升服务执行力是银行服务的最后一环,直接面向客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对于服务质量这个“木桶”来说,规定的落实与执行往往是最短板,决定最终银行给予客户的服务体验。当前各银行都能针对客户需求制定措施、提供产品、改进制度,但制度若不予执行,便是一纸空文,产品若不能很好地介绍给顾客,便无法取得预期收益。
因此,银行只有时刻考虑客户的需求,使员工将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固化为一种自然状态,将物质、制度、行为、意识各层次的企业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提升整体的服务水平,才能最大程度留住顾客;同时,加强服务工作的内外部宣传,对内及时宣传基层行服务客户工作中的亮点,对外要在第一时间将具有正面意义的服务事例向公众宣传,做到报刊有文章、媒体有声音、电视有形象,使服务理念为客户熟知,对银行产生更深刻的亲切感,才能赢得好的口碑,树立好的品牌,从面提升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闫光礼,曾睿.工商银行核心竞争力与基层行服务质量的提升[J].经济导刊,2010(4)
[2]于长福.提高哈埠商业银行服务质量的实证分析[J].科技与管理,2010(2)
[3]刘效祖.金融企业文化、社会责任与核心竞争力[J].企业文化,2012(2)
[4][美]John P.Kotter , James L.Heskett.《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M].曾中、李晓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5]吴声怡.企业文化学教程[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