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会计审计独立性的影响要素及措施分析
2014-09-17张洁云
张洁云
摘要:会计审计的独立性是其能够发挥职能的关键所在,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干扰,使得会计审计的独立性逐渐减弱。本文基于这种背景,探讨了影响会计审计独立性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了几点加强审计独立性的相关建议,仅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会计审计 独立性 影响因素
会计审计的独立性关系着审计结果的可靠性以及审计单位的信誉,关系着审计报告能否为决策者提供有效参考,甚至对于资本市场的稳定都有着根本上的影响作用,这就为研究会计审计的独立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提供了现实的必要性。
一、会计审计独立性的相关影响因素
(一)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以及综合素质
会计审计工作需要从业人员亲身实践,亲自对企业的相关资料数据进行查询与审核,虽然有明确的行业标准,但是也为人为的主观操作提供了空间,从而对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与业务能力提出了严格要求。
审计从业人员在具有审计工作者身份的同时,也具有自己的社会角色以及利益关系,在审计工作的进行中遇到与自己利益相关的问题时,处理不好公私之间的矛盾,不能保持超然的经济地位,破坏了审计工作的客观性以及权威性,不利于审计工作的推广深化以及审计地位的提升。
(二)企业规模以及其信誉度的影响
企业的信誉度包含企业的美誉度、信任度以及其可靠性,是企业的一种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决定着企业的收入,信誉较好以及规模较大的企业都会为了继续保持自己的形象与地位而坚持会计审计的独立性,保证审计结果的公正客观以及权威性,其专业能力较强、素质较好以及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是其维持信誉与市场地位的关键,不会发生小规模的企业为了留住客户而违背审计独立性的事情,所以总体看来企业的规模与会计审计的独立性成正比关系。
(三)企业的组织形式对于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大体来讲主要的会计审计企业的形式可以分为有限责任制以及合伙制两种,有限责任公司只依据自己出资金额的比例来承担责任,但是合伙制条件下的出资人承担的是形式下的无限连带责任,承担的风险更大,所以相较而言,合伙制企业的独立性更强。
(四)现行的审计委托模式对于独立性的影响
现有的大部分审计公司在改制之前,都是国有制的企业,即便在改制之后也存在着国有资本独占鳌头的情况,造成了股权结构的不合理,加上委托审计的过程中本来应该由董事会负责的招聘权利转变到了管理当局的手中,形成了委托人与被委托人合为一体的局面。
这种委托模式条件下,委托人也是被委托人,负责对自己的经营状况进行审计,这时就会出现管理者为了回避或是减少结果中的不利部分,对审计过程进行干预,以此来达到规避对于自己不利的表述或数据的目的,影响了审计独立性的发挥,造成了会计审计工作的压力。
(五)非审计服务对会计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审计单位一方面提供审计相关的服务,另一方面也提供非审计性质的服务,通过这种性质的沟通与合作能够更好的理解顾客的经营运作状况、运作风险以及相应的财务管理问题以及其他的细节性或是隐蔽性的问题,从而更好的为审计工作服务,提高审计效率。
但是这种服务合作模式也因为审计单位将审计工作与鉴证工作合并进行而影响到了审计独立性的发挥,因为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很可能出现因为审计人员为了提高自身的收入而不断的扩大非审计服务的比重,将自己的薪资报酬建立在鉴证咨询服务的收入来源之上,使得审计人员对于非审计工作的依赖性不断增强,在岗位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更可能出现为了保住一己之私而放弃审计独立性的现象,所以会计审计企业应该尽可能将审计服务单一化,提高会计审计的独立性。
(六)监督惩罚机制的缺少对独立性的影响
为了保证会计审计的独立性,不仅要着重强调审计人员的职业操守与业务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严格的外部监管、惩处制度,对会计审计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管,才能保证会计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以及有效性。
事后的惩罚机制是保证会计审计独立性的最后一道防线,在这方面,我国有较完善的追究惩罚法律机制,广泛的规定并明确了会计审计企业的民事责任,且相关的违规操作惩罚制度正在不断的完善之中,力求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市场环境以及不断提高的经济环境复杂性,确保相关案件的处理有法可依,依法进行惩处。
二、提高审计独立性的相关建议
针对于影响独立性的相关因素,提高审计的独立性不仅要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独立审计的意识、提高业务能力与道德素质,还需要企业不断的进行制度改革,改变委托模式,同时也需要相关外部监管机制的建立,从而保证会计审计的独立性,具体内容为:
(一)强化会计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意识,提高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无论是会计审计行业还是其他的行业企业,声誉与评价都是企业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而这主要依赖于审计企业的行为举止从而保证审计结果的权威性。
为此就需要审计人员在审计的过程中意识到独立性对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从根本上保证审计的客观性与公平性;企业也可以对此进行相关培训,进行独立性意识方面的相关培训,明确行业准则以及操作规范,切实加强审计人员的道德素质以及专业能力。
(二)规范公司治理制度,增强审计工作独立性
通过改变企业的产权结构,使用法人股取代国有股的方式,对经营者进行权利的制约,强化董事会对企业的管理与及控制,完善公司的监管制度,进而将选取招聘审计企业的权利与职责归还给董事会,确保审计机构与管理机构的分离,保证审计的独立性。
这种理顺了审计与托管人之间关系的审计模式有利于审计服务范围的规范以及报酬薪资的市场化,通过托管人与审计单位的定期会面,可以很好的了解当前审计过程中的问题,及时的给予解决,进而保证审计的超然地位,保证其工作的独立性。endprint
(三)改革审计收费制,独立审计工作
为了实现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就要从根本上解决审计单位对于审计对象的财务依赖关系,从而割断二者之间的利益联系,实现审计工作的客观性。
为此需要对审计收费的原则与方式进行改革,严格按照委托方买单、需求者受益的原则进行审计收费,从而明确审计单位、各个股东以及政府部门等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改变审计单位由于经济来源不平等而不得已牺牲审计独立性的局面,提高审计工作的独立自主性。
(四)改变审计单位的组织模式,提高风险责任意识
在各种不同性质的审计单位当中,合伙制的审计单位承担的责任最大,同时也最能保证审计的独立性,所以为了保证审计的独立性,需要国家逐步推进审计单位的性质改革,扩大合伙制企业的比例,从而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审计的独立性。
同时也要鼓励支持审计行业的兼并、合并与强强合作,通过行业竞争的方式淘汰落后的企业,从而实现优势资源的集中以及联合,推进审计企业的规模扩大化进程,提高审计企业的信誉意识,进而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五)管理非审计服务,控制其在企业收入中的比重
非审计业务在审计企业的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其对审计独立性的副作用便越大,越不利于审计独立性的保持,不利于审计企业的发展壮大,所以需要相关的法律规范来对非审计业务的内涵进行界定,并对其在审计单位总业务中所占的比重进行计算与规定,严格惩处违规操作的企业,进而规范审计行业,实现审计业务与非审计业务的分离。
(六)完善监督立法,规范审计行业
加强审计行业的法制化建设,为审计行业的监管提供法律依据,有利于提高审计的独立性,保证审计的规范化操作。
为此,国家可以完善或修改相关的法规制度,比如《注册会计师法》以及《独立审计准则》等相关法规,严格惩处违规操作的审计人员,建立起一个包括了审计单位、股东以至于争睹的监管机构在内的严密的法律监管网络,提高审计独立性外部监管的有效性,并鼓励行业内人员互相监督,内外结合的提高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同时也要依据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财务情况的变化,做到法规与《公司法》等规定的协调配合,才能保证法规的有效性,进而保证法规在实施的过程中不会因为与实际相违背而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妨碍经济的建设发展。
三、结束语
会计审计工作是对企业进行监管的有效手段,随着经济形势的改变以及会计审计行业竞争的激烈化,会计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正在逐步缺失,威胁了会计审计行业的明天与未来。
提高会计审计工作独立性需要国家完善相关的行业法规,规范会计审计的审计行为,明确违规操作的惩罚,进而肃清会计审计市场,减少公私不分、因公谋私的现象,更要审计单位不断的提高审计独立性的意识,保证审计工作的客观性以及有效性,进而提升企业信誉,树立企业形象,适应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1]顾慧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要素及措施分析[M].中国证券期货,2012(05)
[2]刘光林.对于会计审计独立性的影响要素及措施分析[M].商,2013(10)
[3]袁凤林.审计独立性研究评述[M].生产力研究,2012(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