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呐喊”
2014-09-17毛海荣
毛海荣
鲁迅先生在《呐喊》的《自序》中曾这样写到:“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虽然这只是一段简短的比喻,但我却从中看到了一个悲观、无奈甚至绝望的鲁迅,他似乎对于那个旧中国的现实早已经看得清清楚楚、透透彻彻,他似乎也预知了自己根本无法摆脱和其他人一样的命运,但是他为了新青年们所谓的“希望”,还是发出了卑微而无声的呐喊,“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1]
为什么说“呐喊”是卑微而无声的呢?笔者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其一,鲁迅塑造了众多“挫败者”形象,这其中既有反抗者,也有受压迫者。但是所有的反抗者,都不无例外的被残酷的现实所吞噬,而所有的受压迫者,也都像河底的淤泥,无声无息,逆来顺受。这就给故事和人物渲染了一种沉重而压抑的悲剧气氛。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他虽然表面疯癫,但内心却十分清醒。他是中国封建礼教最清醒的反抗者,他直接挑衅和揭露中国人千百年来杀人嗜血的本性。然而,狂人的“呐喊”却被视为疯言疯语,所以,他的呐喊无异于一场自导自演“哑剧”,无论他的呼声多么高亢,永远没有人能够听懂他的声音。
虽然狂人的呐喊终究不能避免悲剧的结局,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毕竟有人开始清醒了,毕竟有人开始呐喊了,所以在《狂人日记》结尾处,作者怀着对未来一堆的憧憬和希望,又发出了这样的呐喊: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这一句呐喊看似苍白无力,却与前文狂人的疯癫言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让读者们从狂人癫狂的状态中回归平静,回归于心灵的拷问,并从这种安静的结尾中迸射出这样一声呐喊:“肯定还有没吃过人的孩子,我要救救他们”,这也正达到了鲁迅对青年一代唤醒与启蒙的目的,也正是小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巧妙之处的体现。
《药》中的夏瑜,是一名革命者,他是几千年封建制度的反抗者,他为了唤醒国人的灵魂,不息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可是,究竟什么是革命?为什么要革命?我们要革谁的命?革命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所以夏瑜的悲剧,留给人们的只有疑惑、不解和迷茫。夏瑜用生命和鲜血的呐喊,最终在一片麻木与冷漠中归于平静,归于无声。
但是夏瑜的牺牲也并非毫无影响,第二年清明节时坟头出现的花环,正是对这位“寂寞奔驰的猛士”的慰藉,说明革命者们仍然在怀念他,革命的火种并没有被扑灭,它在黑暗中以一种默默无声的方式给人们传递着希望,传递着人们呐喊的心声。
《药》里的华老栓,《明天》里的单四嫂子,《故乡》中的闰土,甚至《阿Q正传》中的阿Q,他们都是受压迫者的典型代表。华老栓、单四嫂子和闰土的命运是十分凄苦的,他们从来不想怎样去改变自己的命运,甚至害怕改变。所以他们选择顺从于强大的封建势力,选择沉默,选择卑微。饱受压迫的阿Q虽有反抗,但这种反抗却是出于一种报复心态,他的反抗是一种盲从的、冲动的甚至有些变态的反抗,所以这也注定了阿Q惨死的悲剧命运。
在鲁迅的作品中,所有的受压迫者,他们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苦难而呐喊,但鲁迅却通过对他们种种艰难生存状态的描述,营造了一种异常压抑而沉痛的气氛,让读者们不由想大声呐喊,释放内心的愤懑。我想,这可能就是鲁迅的用意之所在——以人物的悲剧命运,来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引发读者内心的思考与斗争。往往正是这种无声的呐喊,最具有强烈的穿透力和无限的生命力。
小说虽然取名为《呐喊》,但几乎所有的篇章都沉浸在一种压抑的气氛之中。或许是鲁迅洞察现实的敏锐眼光,抑或是他巧夺天工的刻意安排,总之,这种压抑的情绪让作品在无声的呐喊中最终实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神奇效果。
其二,是环境描写在情节安排上的巧妙运用。笔者特别对比了《呐喊》中几篇作品的结尾部分,发现了作者在写中的几个巧妙设计:
《药》结尾这样写到: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悚然地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
一声“哑”,或许是对全篇那种压抑情绪的一种宣泄,但就连这一个字的宣泄都是那么短暂而卑微,还要借助一只乌鸦来呐喊,发泄内心的愤懑,反而使这种压抑的情绪愈加的膨胀,这样反而更能够激发读者的发泄和呐喊的欲望,从而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除此之外,在其他几篇小说中也有相同的显现。例如,《明天》一篇,以狗叫声来结尾。“单四嫂子早睡着了,老拱们也走了,咸亨也关上门了。这时的鲁镇,便完全落在寂静里。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另有几条狗,也躲在暗地里呜呜地叫。”
还有《鸭的喜剧》结尾处的鸭叫声。“现在又从夏末交了冬初,而爱罗先珂君还是绝无消息,不知道究竟在那里了。只有四个鸭,却还在沙漠上‘鸭鸭的叫。”
“呜呜”“鸭鸭”的叫声,是全篇压抑气氛的烘托与延伸。人类的世界变得如此凄凉,似乎连动物们都能感受到这中的凄冷与恐怖吧。所以,他们的叫声,也都带着些许的凄凉、沉郁与悲伤。
种种相似的故事结局,让读者们在一种沉闷的气氛中,心中积郁起无限的愤懑。当这种积郁过度膨胀的时候,或许读者们就会大声发出心中的呐喊,这也许就是鲁迅先生想到达到的一个目的:激起人们心中愤懑,以达到唤醒人们沉睡的心灵的目标。所以无论是鲁迅塑造的挫败者形象,还是他巧妙安排的环境描写,都有意无意地运用了这种无声呐喊的处理方法,却起到了此时无声胜似有声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 鲁迅.鲁迅文集(第一卷)呐喊[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5.